太玄书阁 > 笔记杂录 > 清稗类钞 | 上页 下页
鉴赏类三8


  ◎叶鞠裳论碑之俗名

  碑拓有辗转传讹而以俗名著于世者,叶鞠裳尝论之曰:文人题品,土俗通称,古迹流传,等洞萧之有谥;嘉名肇锡,益敝帚之可珍。有如碑之裂而存半截者多矣,惟唐兴福寺残碑,世皆称为《半截碑》。碑之环而刻四面者多矣,惟《颜鲁公家庙碑》,世皆称为《四面碑》。《皇象天发神谶碑》,在晋时即折为三段,(见《丹阳记》《金陵续志》《新志》)世呼为之《三段碑》。或呼经幢为八楞碑。此类尚多,摭而录之,可资谈助。

  《竹叶碑》 汉残碑阴也。牛空山《金石图》云:“曲阜颜乐清懋伦得之,藏其家,碑两面隐隐有竹叶纹,或谓之《竹叶碑》云。”《金石萃编》云:“此碑阳今皆为竹叶文所掩,无一字可辨,陈以纲定为《鲁国长官德政碑》,其论最核。”

  《三绝碑》 汉隶字源受禅表,魏黄初年立,在颍昌府临颍县魏文帝庙。刘禹锡《嘉话》:“王朗文,梁鹄书,钟繇镌字,谓之三绝。”

  《潜研堂金石文跋尾》:“金《博州庙学记》,(大定二十一年。)东昌人谓之《三绝碑》。三绝者,王去非文,王庭筠书,党怀英篆额也。”

  《鱼子碑》 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石质斑驳,细点坟起,打本如颗颗丹砂,又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虽精拓,不能泯其迹,世谓之《鱼子碑》。

  《鸳鸯碑》 顾亭林《金石文字记》:“泰山之东南麓王母池,有唐岱岳观,土人称为老君堂。其前有碑二,高八尺许,上施石盖,合而束之。其字每面作四五层,每层文一首,或二首,皆唐时建醮造象之记。”《金石萃编》云:“此碑今俗称《鸳鸯碑》,二石合为一,两面两侧,共刻三十二段。”

  《碧落碑》 汪由敦《松泉文集·董逌广川书跋》云:“段成式谓碑有碧落字,故名。李肇谓碑在碧落观。然考之《国史补》,则肇正谓碑有碧落字耳。李汉又谓碑终于碧落字,董逌驳其非。今以篆文验之,仅有‘栖真碧落’一语,既非全文结束,亦非文中要语。考古人诗文字迹,举一行首标目者有之,无以末字者。欧阳公《集古录》谓龙兴宫有碧落尊象,篆文刻其背。宋潜溪亦云韩王元嘉子训等为其妣房氏造碧落天尊于龙兴宫。考其记,知为碧落观。今以篆文验之,但云立大道天尊建侍真象,无所谓碧落天尊,疑广川所云碑在碧落观,而龙兴旧为碧落者,为得其实,此碧落之所由名也。”

  《潜研堂金石跋尾》云:“右李训等造《大道天尊象记》,世所称《碧落碑》也。篆书奇古,有郑承规释文。”余按此碑当如《潜研》所题李训等《大道天尊象记》为正,而《碧落碑》,其后起之名也。

  《追魂碑》 《处州府志》:“松阳叶法善以道术遭遇玄宗。时李邕为处州刺史,以词翰名世。法善求邕与其祖有道先生国重作碑文,成,请并书,弗许。一夕,梦法善请曰:‘向辱雄文,光贲泉壤,敢再求书。’邕喜而为书,未竟,钟鸣梦觉,至丁字下数点而止。法善刻毕,持墨本往谢,邕曰:‘始以为梦,乃真邪?’”世传此碑为《追魂碑》。《金石萃编·书谱》引《法帖神品目》云:“《追魂碑》,李邕书,在松阳永宁观。”

  《透影碑》 《中州金石记》:“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天成四年九月,释道清撰,俗名《透影碑》。”

  《风动碑》 《隐绿轩题识》:“镇州察院前庭有风动古碑,乃李宝臣功德颂,永泰间立,王士则书。”

  《雷合碑》 《寰宇访碑录》:“茅山《乾元观碑》,陈黼撰,蔡仍行书,政和五年,俗呼为《雷合碑》。”

  《无字碑》 《金石萃编》:“乾陵,唐高宗陵也,在乾州东,至太宗昭陵六十里,有于阗国所进《无字碑》,高三十余尺,螭首龜趺,岿然,表里无一字。今题名有十三段,崇宁、政和、宣和年者九,金正大元年一,兴定五年二,丁亥清明日一。”

  《泰阴碑》 《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宋大中祥符元年上石,在泰安府城南门外,北向。明巡按吴从宪篆刻其阴曰《泰阴碑》,俗谓之《阴字碑》。”王兰泉曰:“北向属泰山之阴,故题泰阴碑三字,以讹传讹,遂谓之阴字碑矣。”

  《囤碑》 《云麓漫钞》:“吴禅《国山碑》,土人目为《囤碑》,以其石圆八出如米廪云。”吴骞《国山碑考》云:“碑形微圜而椭。”又云:“碑首上锐而微洼,石色绀碧。”

  按右所录碑名,循名核实,各以义起,未为虚附。若夫流俗滋讹,方言虚造,郢书燕说,非可理测。访碑者若非亲见其文字,仅凭耳食,未有不径庭者。如关中大中二年经幢,于惟则所造,王铉书,土人通呼为颜石柱,问以于惟则经幢,不知也,问以王铉,愈不知也。余来陇坂,关外僚吏皆言敦煌学宫有《索靖碑》,及拓而释之,一面为《索公碑》,一面为《杨公碑》,是唐中叶后刻。索公,特靖之后人耳。买王得羊,固自可喜,然问以杨、索二公碑,不知也。

  李翕《西狭颂》在成县,此碑后为《五瑞图》,内有“甘露黄龙”字,官斯土者,书帕馈遗,即题为《黄龙碑》。若问以《西狭颂》、《五瑞图》,亦不知也。诸如此类,非沿其土俗所呼之名以求之,不可得,《公羊》所谓名从主人也。

  ◎叶鞠裳论各省石刻

  各省石刻有多寡,限于地也。叶鞠裳尝论之曰:“关中为汉、唐旧都,古碑渊薮,其次则直隶、河南、山东、山西。观毕阮诸家所录,望洋兴叹。又其次则陇、蜀。吾吴《皇家碑》已亡,初平校官一刻巍然,为江以南灵光。孙吴、萧梁,斐然继作。浙有《三老讳日记》,楚有《九真太守碑》。

  滇疆僻在南荒,而二爨碑一晋、一宋,可傲中原所稀有,足为鸡足增辉。此外闽、粤诸省,隋以前无片石。贵州至明始建行省,汉《卢丰碑》之外,不独无隋、唐名迹,即宋、元两朝,亦无一字可著录,此则限于地也。红 晚出,邹叔绩虽释为殷高宗伐鬼方之碑,荒远无征,难为典要。”

  ◎叶鞠裳论求碑拓宜因地

  求碑而拓之,宜因地也。叶鞠裳尝论之曰:“郑渔仲求书之道有八。其三,因地也,因人也,因代也,皆可通于求碑。而碑之宜因地而求,比书尤切。经史雕本,孳乳不穷,不得于彼,或得于此。苟非麻沙下劣之本,即可插架。若碑,则原石祇此一刻,祇在一地,不到庐山,何从见其真面,此地之宜知一也。

  私家枣梨,异于官本,千里虽遥,舟车可致,宦游所到,或如廉石之载归,坊肆所雕,或以兼金而转鬻,昔在燕齐,安知今日不在吴越。若碑,则高或寻丈,重亦千钧,非如大壑之舟,可负而趋,此地之宜知二也。

  古今雕本,或在国学,或在郡庠,或在公库,或在家塾,通都大邑,搜访易周,估舶书林,咄嗟可办。若古碑,则往往出于穷乡僻壤,梵剎幽宫,甚至高岸深谷,屐齿不到,非有土人导引,莫施毡蜡,此地之宜知三也。古人著录,郡邑之外,每多略而不祥。《平津访碑录》,亦第有某省某县,好古者往往迷于物色。余所见,惟林侗《昭陵石迹考》,详着第几列第几区村落方向。碑估李云从每拓一碑,必于纸背书在某村某寺或某冢,距某县城若 乾里,可谓有心人也已。若依此著录,后人按籍而稽,何至迷其处所耶。”

  ◎叶鞠裳论护惜古碑

  碑不护惜,即易残毁。叶鞠裳尝论之曰:

  “孙莘老守湖州,建墨妙亭,以藏古刻,如汉之《三费碑》,皆在焉,今其石泰半亡矣。乌程张秋水辑《墨妙亭碑考》,分别存佚,采摭甚详。关中有宋赵抃《重置饶益寺石刻记》,文云:“自唐、宋以来,名臣贤士,往还税驾,或题名于壁,或留诗于碑。遭兵火,焚毁殆尽。暇日,命僮仆搜抉于荆榛瓦砾之间,皆断折讹缺,读之令人悲惋。即其稍完者,萃而置于藏春轩壁。’

  蜀绵州有宋淳熙十二年《集古堂记》,其文云:‘举近郊石刻,列植秦、汉、隋、唐,其碑凡十,壁立森拱。然其所谓《蒋公琰碑》及《孙德碣》,已沦于灌莽矣。’此两公者,皆师莘老之用心,护惜古人之意,可师可敬。西安府学碑林及洛阳之存古阁,其裒集古刻之法并同,或久埋于敲火砺角之余,或新出夫隧道重泉之底,庋藏于此,以蔽风日,孑遗赖以不亡,法至良也。

  碑林创始,不知何年,后人不加修葺,芜秽不治,几难厕足。毕秋帆尚书抚陕,始缮完堂庑,周围缭以栏楯,又为门以司启闭。光绪壬寅四月,余被命度陇,道出西安,驻节往游,徘徊不忍去。嘉祥紫云山武梁祠堂汉刻,亦赖孙伯渊之力,得庇一廛。好古之士,宜知所取法焉。”

  ◎叶鞠裳论残碑位置

  碑有残缺不完而待补缉者,叶鞠裳尝论之曰:

  “古碑中裂,或碎为三四片,以大铁絙束之,或龛置壁中,尚不至漫无收拾。《化度》原石已亡,覃溪以翦杂残宋,拓三四本,钩心斗角,绘为《范氏书楼残石图》,竟得宋时原第,可谓良工心苦。余曾得吕大防《长安志图》残石,石苍舒书,仅存七片,首尾残缺,潜心钩索,迄未得其原次,乃知古人精诣为不可及。

  西安藩廨灶下出残石十六片,大者如砚,小者如拳,紫凤天吴,颠倒短褐,皆分书,有熙宁年号,虽知为宋刻,无从属读。余竭十余日心目之力,尺接寸附,亦竟得原碑位置,始知为宋吴中复重建燕佳亭诗,前有‘熙宁七年’字,后有‘仲夏十五日男立礼’字,装为一幅,首尾祇缺十余字,此可为补缉残碑之法。”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