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梁晓声 > 年轮 | 上页 下页 |
三二 |
|
王小嵩家。 母亲给弟弟一张字条说:“快念念,这上写的什么?” 弟弟念道:“妈妈,我和郝梅去大串联,请不必为我们担心……” 一列飞驰的火车…… 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的场面,真正是空前绝后的壮观。 弟弟仍在读信:“妈妈,我和郝梅都幸福地被毛主席他老人家检阅过了!被毛主席检阅过的红卫兵,就是谁也不敢怀疑革命精神的红卫兵了。我们今天离开北京,去四川参观大地主刘文彩的‘收租院’……” 母亲一下子跌坐在床沿说:“又跑四川那么远去啦!看他回来我不打死他!” 吴振庆的母亲惶惶而入,她说:“他婶,你说可让人上火不?我们振庆带着老徐家狗子串联去了,都一个多星期了连封信也见不着!老徐家她婶急得天天哭,又瘫在床上。你说这俩孩子要是有个什么意外……”说着,她坐在母亲身旁抹起泪来。 母亲安慰她:“快别急,急也没用。我们小嵩不是也串联去了么!他们都会平安回来的。” 吴振庆的母亲说:“你说,咱们背地里说句不革命的话……咱们拉扯大的孩子,还不都成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孩子么?他老人家在北京一句话,就都扑奔到他老人家身边去了,全不顾咱们当妈的替他们担着心,天天夜里睡不着觉……” 母亲说:“快别这么说!背地里说也不好。他们热爱毛主席他老人家,咱们应该高兴才对。” 4 串联回来后,王小嵩跪在自己家的地上。 母亲手拿笤帚说:“你还要带着郝梅!幸亏她也回来了!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负得起责任吗?你能对得起她爸爸妈妈么!” 王小嵩说:“妈,我再也不去串联了。” “小二,拿剪刀来!” 弟弟将剪刀递给了母亲。 王小嵩说:“妈,您饶了我吧。” 母亲严厉地说:“低头!” 王小嵩低下头去…… 剪刀剪动,一绺绺头发落地,妈妈狠心地给王小嵩剃了个“鬼头”,不让他再出去胡乱串联。剃完头,妈妈又说:“明天你到乡下,看你小姨去吧,现在她在一个气象学校。” 王小嵩答应了。 气象学校。 校园绿地边的长条椅。 王小嵩和小姨坐在那里。 小嵩说:“小姨,我真想你,总想来农村看你,可现在太紧张,刚刚串联回来,又得到学校开经验交流会,还要继续抓党内走资派。” 小姨问:“去串联挺有意思的吧?那能见见大世面呢!” 小嵩有点兴奋:“是,见到毛主席了,他老人家真健康,对红卫兵小将可关心了。他接见我们时,大家都哭了,还见到了林副统帅,那么多记者给我们照相。” 小姨沉思起来。 小嵩问:“小姨,你怎么啦?” 小姨醒悟:“啊,我在想,我这次来气象学校,本想学学气象,可我当村支书的哥哥也被打成走资派了,气象学不成了。” 小嵩急忙问:“那你去我家吧?” 小姨摇摇头:“我爹妈身体都不好,家里的活我都得干,还有秀秀呢。”秀秀就是小姨那年在他家生的孩子。 王小嵩说:“对了,秀秀呢?我得见见她。” “在屋里,走,咱们进去。” 在林荫路上,五岁多的秀秀迎面跑来,她喊着“妈妈”。 小嵩、小姨迎过去,小嵩抱起秀秀。 小嵩抱着秀秀说:“秀秀都这么大了!秀秀,认识我不?” 秀秀摇摇头,又说:“认识,你是小嵩哥哥。” 小姨笑了:“对,这就是小嵩哥哥。” 秀秀说:“小嵩哥,我早就认识你,妈妈天天念叨你。” 小嵩亲了一下孩子,唱:“新盖的房,雪白的墙,屋里挂着毛主席的像……” 三人有说有笑地向屋里走去。 从农村回来,王小嵩的主要工作是——家务劳动。 他光着脊梁,高挽着裤筒,在中午的太阳光下做煤饼。他的头因为被母亲剪成“鬼头”,所以戴着单帽,样子有点怪。 一个妇女向他家走来问:“小嵩,做煤饼子啊?” “是啊大婶,今天太阳好,想多做些。” 妇女夸奖他:“这孩子,真帮家!怎么光着脊梁,倒戴顶帽子啊?” 王小嵩支吾:“怕晒久了……头晕。” 妇女心不在焉地应着,走入了他家。 又一妇女走入他家。 又一名妇女走入他家。进门前还四方窥测一番,仿佛怕有跟梢的。 王小嵩不禁犯疑。不做了,悄悄走入家里,在里屋门外倾听。 母亲和四名妇女正在商讨什么。一个个愁眉不展、六神无主的样子。 “要是我们不揪出个人来,游斗一番,那些红卫兵小将,还会再来的!” “可不咋的呢,肯定还会再来的!” “昨天他们吆五喝六的,可把我吓死啦,俺可没见过那阵势。” “也不知是谁家的孩子,干吗偏偏跑到我们这么一个街道小工厂‘煽风点火’啊!” “唉,五洲震荡么!” 母亲说:“就算是演场戏给那帮孩子看,也非演不可是不是?” 女人们说:“是啊是啊……”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