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梁晓声 > 年轮 | 上页 下页 |
八八 |
|
她将女儿的书本收拢在一起,将小闹钟啪地冲着女儿摆在桌上。芸芸见母亲真的动气了,流露出了怯意,在椅子上端端正正地坐成被罚的样子。 郝梅看也不看她,起身到外屋去了。郝梅在外屋想找什么活儿干,借以平息情绪,可她转了一圈儿,却不知该干什么。 她似乎要发出叫嚷,可只不过张了张嘴,她情绪无处发泄,用拳左右擂自己的头,她忽然发现洗衣盆、洗衣板、小凳子放在一起,盆里还有洗过衣服没倒的水。她从身上扯下围裙,坐下去洗起来。 望着狠狠搓围裙的双手,她的思绪又回到了当年的北大荒。 遥远的洁白的雪地上,两个人影相向奔跑——火红的落日在他们当中。他们终于跑到了一起,他们的身影充满落日里。 他们相视微笑。郝梅看着王小嵩:“你黑了。” 王小嵩也看着郝梅:“你也是。” 郝梅不知再说什么好,明知故问地:“你……干什么来了……” 王小嵩笃笃诚诚地说:“回老连队来看看你呗……” 郝梅低下头笑了。 王小嵩望着远处老连队的房舍:“真想老连队啊!” 郝梅回头望了望说:“走,跟我回连队!” 王小嵩摇摇头说:“不了,省得别人说我们的闲话。” 郝梅笑着:“我不怕……” 王小嵩说:“我当然也不怕……但是何必呢?” “那你今晚住哪儿啊?” “到营部去。明天一早赶回连队,不耽误星期一上班……我没请假,是偷偷来的。” “天都快黑了。到营部得走五十里呢。” “也不过就是三四个小时的路呗。” “来回一百多里,就为了站在冰天雪地里看上我一眼啊?” “还为了送给你一样东西……”王小嵩从书包里取出一本“四合一”的小开本《毛选》给郝梅,“没见过吧?” “见是见过。可我没有。” “高兴么?” “高兴!” “那……我走了!” 郝梅依依不舍地说:“你别走……” 王小嵩说:“你没戴帽子,也没戴手套,站久了会冻坏你的。” 郝梅说:“我不冷……” “鼻子这么一会儿就冻红了,还说不冷呢!” “那你在这儿等着,我回连队给你买两个馒头带着!”她说罢转身便跑…… 王小嵩喊:“哎——” 她跑远了…… 郝梅跑回连队,跑回女知青宿舍,从枕头下摸出饭票往外便跑。几个女知青很诧异,其中一位女知青问: “今天食堂做的什么啊?” 另一女知青:“肯定不是馒头!” 于是她们也纷纷拿了饭盒之类冲出宿舍。 郝梅趴在卖饭窗口问:“我能先买两个馒头么?” 一个男知青说:“刚上屉不一会儿!” “凉的也行啊!” “除了热的就是冻的,哪儿有凉的啊。冻的你也要?” 郝梅问:“还得等多久才下屉呀?” “十五六分钟吧。”女知青们进了食堂,排在郝梅身后,郝梅冲她们掩饰地笑笑。 那位做饭的男知青匪夷所思地自言自语:“今天怎么了,好像都没吃午饭似的……” 郝梅将两个用手绢包着的热气腾腾的馒头揣入怀里,跑出连队跑到了她和王小嵩见面的地方,却不见了人。郝梅喊:“哎,你在哪儿,别跟我闹!” 月光之下,她发现了雪地上王小嵩用树枝写的字:“我等不及了,走了。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看后将字迹踩平。小嵩。” 郝梅呆住了。 她用鞋底儿将字一个一个从雪地上擦去…… 郝梅回到宿舍,她将那一本“四合一”摆在她的小箱里。其实她并非没有,而是已有了两本,算王小嵩送给她的,已经是三本了…… 围裙已搓破了,郝梅的手也在搓板上搓疼了,郝梅揉自己的手。她想到了什么,站起来,在毛巾上擦擦手,推开门走进了里屋。 芸芸端坐在椅上,掉泪不止。她流着泪说:“妈妈,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了,原谅我吧!” 郝梅在一页纸上写了两行字,推至女儿的视线以内。纸上写的是:“你能把你想问的事彻底忘掉,再也不提吗?” 芸芸点头:“能。妈妈我能……” 郝梅走到女儿跟前,搂抱住女儿。她自己也忍着泪。 晚上,郝梅在用一盘儿黄豆辅导女儿解算术题,她一会儿拨分黄豆,一会儿在纸上写什么,一会儿向女儿打着也许只有女儿才能领会的手势。 看得出来,芸芸是个反应非常机敏的女孩儿,对于母亲这一种特殊的辅导方式,似乎也习以为常了。郝梅不时充满爱意地摸摸女儿的头,以示鼓励。 芸芸睡着了。郝梅坐在床边,充满爱意地端详着女儿,她俯下身,轻轻在女儿脸蛋上吻了一下,悄悄离开家。 郝梅将家门反锁上,离开了院子,匆匆走到街上。她来到某小学校一间教室里,听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人讲服装设计课,教室里除了她以外,全是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姑娘。 老师正在讲着:“服装的演变,是人类历史的许多条幅线之一。从这一条幅线,我们可以研究并得出结论,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民族,乃至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城市的人们,在某一世纪或某一时代,体现于服装方面的审美追求和从众心理,和那一世纪或那一时代政治的、经济的、意识形态的、生活水准的现实状况是分不开的。我现在要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文革十年期间,中国的年轻女性大都喜欢穿军装?”没人举手回答。 老师启发地:“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全面的,我也不这样要求。每个人可以从自己认为有道理的那一角度,作出一方面的回答。” 有一个姑娘大胆举手。 老师说:“好,你先回答。” 姑娘说:“因为当时的男人们喜欢!” “噢?何以见得?” “这还用进一步解释吗?毛主席有一首诗词里写着嘛——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儿女,男女都包括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喜欢、赞美的,可不就成了时代潮流了呗!” 大家笑了起来。老师说:“大家别笑,这回答有一定道理。谁还想发表看法?” 许多姑娘开始踊跃举手。老师指着另一个姑娘:“你。”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