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高阳 > 醉蓬莱 | 上页 下页
序言


  §清世祖董小宛与唐玄宗杨玉环
  ——写在《醉蓬莱》之前

  洪升字昉思,号稗畦,杭州人,所作“长生殿”传奇,为中国戏曲的瑰宝。近世曲学大师吴梅论此作云:

  历十余年经三易稿而始成,宜其独擅千秋也。曲成赵秋谷为之制谱;吴舒凫为之论文;徐灵昭为之订律,尽善尽美,传奇家可谓集大成者矣。初登梨园,尚未盛行,后以国忌装演,得罪多人,于是进入内廷,作法部之雅奏,而一时脍炙四方,无处不演此记焉。

  所谓“国忌装演”这一重公案,有人统计见于清人与近人的笔记杂著者,有二十二种之多。其中说得比较具体的是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四,“长生殿”一记:

  黄六鸿者,康熙中由知县行取给事中入京,以土物并诗稿徧送名士,至宫赞赵秋谷执信,答以柬云“土物拜登,大稿璧谢”。黄遂衔之刺骨。乃未几而有国丧演剧一事,黄遂据实弹劾。仁庙取长生殿院本阅之,以为有心讽削,大怒,遂罢赵职,而洪升编管山西。京师有诗咏之,今人但传“可怜一曲长生殿”一句,而不知此诗有三首也。其词云:“国服虽除未满丧,如何便入戏文场?自家原有些儿错,莫把弹章怨老黄。”“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周王庙祝本轻浮,也向长生殿里游。抖擞香金求脱网,聚和班里制行头。”周王庙祝者,徐胜力编修嘉炎,是日亦在座。对簿时,赂聚和班伶人,诡称未与,得免。徐丰颐修髯,有周道士之称也。是狱成而长生殿之曲流传禁中,布满天下。故朱竹垞检讨赠洪稗畦诗有:“海内诗篇洪玉父,禁中乐府柳屯田。梧桐夜雨声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梧桐夜雨,元人杂剧,亦咏明皇幸蜀事)之句,樊榭老人叹为“字字典雅者也。”

  黄六鸿名仪,江西新昌人,顺治八年举人,两任县令,牧民有方,“行取”为行人司行人,周历西北、西南各省,经湖北、河南回京御试一等,擢升礼科给事中。洪升本为太学生,获罪后,逐出国子监回杭州,谓编管山西者误。在所有的记载中,人执一说,各得真相之片段。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教授曾永义博士,有《长生殿研究》及《洪升年谱》两部专著,参考书目上百,征引繁富,论断精确,但于演出长生殿,以致赵、洪获罪一节,仍有若干疑点,需要澄清。我在数年前从事“董小宛入清宫始末诗证”时,意外有所发现,可与曾永义博士商榷者,计有四端。

  ***

  第一是地点问题。曾著洪谱,引赵秋谷《怀旧集》“长生殿非时演于查楼,观者如云”,肯定了演于查楼,诚然;由前引之诗“如何便入戏文场”,亦是一证。但乾隆末年曾官吏科给事中的戴璐,为编谏垣题名录,遍阅旧档,自言“近于吏科见黄六鸿原奏,尚有侍读学士朱典……同宴洪寓,而无查名,不知何以牵及?”这是最确实的证据,却与赵秋谷的自述,形成矛盾,此又何说?

  我的看法是,长生殿确演于查楼,但黄六鸿既是蓄意与赵秋谷为难,就决不能说演于查楼,因为那一来不办则已,一办必成大狱;甚至巡视南城的御史,亦会遭严谴(清制,京师巡城御史负责地方治安,戏园娼寮,皆归所管)。举人出身,初入言路的黄六鸿,不敢如此肆无忌惮。至于查慎行“何以牵及”;朱典反而无事?则是吏部考功司动了手脚,其说见后。

  ***

  第二是“国丧”问题。曾著洪谱,引毛西河长生殿院本序:“(昉思)应庄亲王世子之请,取唐人长恨歌事作长生殿院本,一时勾栏多演之。越一年,有言日下新闻者,谓长安邸第每以演长生殿曲,为见者所恶,会国恤止乐,其在京朝官大红、小红已浃日,而纤练未除。言官谓遏密读曲大不敬”云云,指出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日,孝懿仁皇后崩,而《清朝通志》载:“在京军民人等二十七日素服,百日不作乐,一月不嫁”,复参以“浃日”之语,推测演剧是孝懿崩后的第三十七天,亦就是八月十六日。此说看似言之成理,细细推敲,疑问甚多。

  首先,毛西河的话就颇费解,所谓“大红、小红”、“纤练”,指丧服的别名。大功九月,小功五月,缌麻三月;皇后之丧持服,不管二十七日也好,百日也好,一月也好,都与大功、小功等服制无关。若引《后汉书》礼仪志:谓“大红十五、小红十四日”,则加“浃日”,应为二十五、二十四日,仍在二十七日以内,与“国服虽除未满丧”之语不合。尤其要注意的是,戏园对这方面的禁忌最重视,果真在“百日不作乐”的期限之内,查楼是决不敢违犯禁令,自召巨祸的。

  我以为要探究这个问题,有四个字不应轻轻放过,一是赵秋谷不言国丧、国恤,而言“非时”,意思是时机不适当。二是毛西河所说的“遏密”。帝尧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见《尚书》尧典。遏密之制,沿清朝亦然,罗瘿公《鞠部丛谈》云:

  旧制,每遇国恤,四海遏密八音三年,其时伶人最困苦也。一百日后,戏园中渐有清唱,不穿形头,不开大锣鼓,其后渐有形头,惟不穿红衣,一年以后,渐复旧观矣。

  苕溪艺兰生《侧帽余谭》谈得更为具体:

  国丧例禁演戏,在词史辈,各有其主,而倚此营生者,不无仰屋之嗟,且有流为匪类,故创为说白清唱名目。登场服式时衣冠,脚色不缺;武剧无刀枪箭戟,空拳徒搏,殊堪一哂。期月后,渐而借箸击案,以节繁音;渐而旦脚戴花;渐而老生带须;渐而丑净涂面。期年以后,顿还旧观,惟不敢大鼓大吹而已。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