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八 經部八 |
|
卷八 經部八 易類存目二 周易象通八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朱謀?撰。謀?字鬱儀,寧獻王七世孫。萬曆閒以中尉攝石城王府事。是書惟釋上、下經文,不及《十翼》。大旨欲稍還古義,而轉生臆說。如不用陳摶《先天圖》,亦不用周子《太極圖》,是矣。而别造《河圖》四,謂:“三代以來世藏祕府以為寶,學者莫得而窺。迨宋徽宗考古搜奇,始出示於外”,是出何典記乎?邵、陳以前無論矣,耿南仲、張根諸家皆徽宗時人,王湜以下諸家皆徽宗後人,何不一見也?其說《易》以象,象取於互體、變體是矣。然如謂乾居西北,當奎婁白虎之尾,故曰“履虎尾”,已穿鑿附會。至於解既濟云:“涉者多繫匏以防危。離為大腹匏瓜之象,則涉者也,坎為川瀆,則津濟也。”因外卦為離而生大腹,因大腹而生匏瓜,因匏瓜而牽合於繫匏涉水,以遷就既濟之象。《易》果若是之迂曲乎?又解困卦初爻、二爻云:“坎為叢棘,初其株也。六三居泉谷之閒,故為石梁。株木、石梁皆因未涸而為橋梁,是急於濟渡而遭困也。”因坎生叢棘,因在初爻而變文曰株木,因六三在兌、坎之閒生泉谷,因泉谷而生石梁,而省文曰石。《易》果若是之晦澀乎?《上經》始乾、坤而終坎、離,《下經》始咸、恒而終既濟、未濟,確有義理。《序卦》即不出孔子,亦必漢以前經師所傳。謀?乃合上、下經而一之。《易》未經秦火,訛脱甚少,而謀?或隨意改字,或動稱錯簡、衍文。甚至《漸卦·上九》併經文改為“鴻漸于逵”,並不言舊作“鴻漸于陸”,其武斷尤甚。謀?以博洽名,此書尤為曹學佺所推許。然其實多出臆見,不為定論。學佺序詮釋《易》中諸字,如王安石《字說》,亦可笑也1。 【彙校】 1.“然其實多出臆見,不為定論。學佺序詮釋《易》中諸字,如王安石《字說》,亦可笑也”,殿本作“其實多出臆見,不為定論也”。 易學識遺一卷(內府藏本) 明朱睦?撰。睦?字灌甫,號西亭,周定王六世孫。萬曆五年舉宗正,領宗學事。事蹟附見《明史·周王橚傳》。是書大旨皆辨論諸家說《易》之異同,雖薈萃不多,而頗有卓見。如乾之四德,謂程《傳》本《文言》,視《本義》為勝;《乾·九二》“利見大人”不專指九五;《明夷·九三》“不可疾貞”,從項安世以“貞”字為句;“井泥”之“泥”讀平聲;“勿幕”之“幕”即“羃”字;“數往者順”用王安石解,皆於經傳有裨,非同剿說雷同者。然《明史·藝文志》不載此書。覈校其文,即睦?《五經稽疑》中說《易》之一卷。或其初出别行之本,抑或書賈作偽,改題此名歟? 易經疑問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姚舜牧撰。舜牧字虞佐,烏程人。萬曆癸酉舉人,歷官新興、廣昌二縣知縣。考舜牧生於嘉靖癸卯,其《五經疑問》皆年過六十所撰。迨年過八十,又重訂《詩》、《禮》二經及此書,其序並載所著《來恩堂集》中1。歲月先後,一一可考。計其一生精力,殫於窮經。然此書率敷衍舊說,實無可取2,閒出己意,亦了不異人。蓋其學從坊刻講章而入,門徑一左,遂終身勞苦而無功耳。 【彙校】 1.姚舜牧生於嘉靖二十二年癸卯,見《來恩堂集》卷一六《自敍歷年》。萬曆三十八年刊本《重訂易經疑問》十二卷自序云:“余小子無知,蓄疑思問二十年,今復裁訂,求正於海內君子。”則初撰時約為萬曆十八年,舜牧當四十七八歲,非“年過六十”,重訂時亦非“年過八十”。(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實無可取”,殿本無。 易測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曾朝節撰。朝節字植齋,臨武人。萬曆丁丑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是編取王弼註、孔穎達疏、程子《傳》、朱子《本義》及楊氏《易傳》之說,參互考訂,惟解上、下經、《彖》、《象》、《文言》、《繫辭》,而置《說卦》、《序卦》、《雜卦》。又倣王弼《略例》之意,别作《說凡》一卷,附於末。大旨主於觀辭玩占,一切卦圖、卦變之說,悉所不取,頗足掃宋《易》之葛藤。然其去取衆說,則未能一一精審也。 周易冥冥篇四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蘇濬撰。濬字君禹,號紫溪,晉江人。萬曆丁丑進士,官至廣西布政司參政。此書惟解上、下經、《繫辭》、《說卦》,删《序卦》、《雜卦》。大旨主王弼虚無之說,一切歸之於心學,非惟廢卜筮之說,乃併宋儒言理而偶及數者亦以為執泥牽拘。其訓“潛龍勿用”,以為心之寂然不動;訓“大明終始”,以為心之靈明不昧。而於《繫辭》之末,以《易》主忘言為歸宿。觀其以“冥冥”名書,則其說之遯於二氏,不問可知矣。 易經兒說四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蘇濬撰。濬《周易冥冥篇》恍惚支離,頗涉異學。及作是書,乃墨守朱子《本義》,尺寸不踰。其首先曰“講”者,詮釋文句也,次曰“意”者,推闡大旨也,次曰“總論”,則一卦之綱領也。又閒出旁註,以一二語標題。蓋專為科舉之學而設。因在家塾以此書為子姪講授,故稱“兒說”。萬曆中嘗刊行,板後散佚。康熙丁卯,其裔孫堯松等重刊之。 續韋齋易義虚裁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涂宗濬撰。宗濬字鏡原,南昌人。萬曆癸未進士,官至兵部尚書,諡恭襄。是編用《註疏》本,彙前儒之說以作解。大旨依傍程朱《傳》、《義》,而亦時有所糾正。如坤六五一爻,駁程子女媧、武后之說是也。所說頗潔淨1,而隨文生義,罕所發明。其首列《易》圖,以河圖作《旋毛》,洛書作《拆甲》,蓋本吳澄之說,非所臆造。然澄說實臆造也。 【彙校】 1.殿本“淨”下有“不支”二字。 易會八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明鄒德溥撰。德溥字汝光,安福人。萬曆癸未進士,官至司經局洗馬。《明史·儒林傳》附見其祖守益傳末。是書用《註疏》本。其說多主義理,亦兼言象,自《繫辭》以下所解甚略。自序謂就心所會者述之,故名《易會》。然往往亦借以寓意。如解“亢龍有悔”曰:“亢而曰龍,則亢乎其所不得不亢也。蓋人處時勢之極,固有必亢而後濟者。惟聖人純乎天德,無一毫全軀保命之思,雖履盛滿,蒙譏謗,冒天下之不韙而弗之避也。即勢且至於悔,亦為天下甘之矣。若慮其有悔而先自處於不亢之地,則智士之所為耳,何龍德之云乎?”此明季清流之見,以愧選愞則可矣,實非經義也。 像鈔六卷(內府藏本) 明錢一本撰。一本有《像象管見》,已著錄。是書雖以“像”為名1,實則衍陳摶之數學。凡卦圖二卷,附錄書劄及雜吟二卷,上、下經解二卷2。其卦圖以朱子《本義》所列九圖衍為三十二圖,圖各有說,縱橫比對,自謂言象而理在其中。然孔子所謂“象者像也”,即指卦爻。朱子所列九圖,後儒已不免異同。一本借以旁推,尤為支蔓。雖《易》道廣大,隨拈一義皆有理可通,然究非聖人設教之本旨也3。 【彙校】 1.“像”,殿本作“象”,誤,據明萬曆四十一年原刊本此書。 2.原刊本為上、下經解各一卷,卦圖一卷,系傳一卷,附錄二卷(書劄一卷,雜吟一卷)。(王重民屈萬里:《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 3.“究非聖人設教之本旨也”,殿本作“然究非聖人設教本旨也”。 四聖一心錄六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錢一本撰。是書於《像鈔》之外,又舍數而言理。其言理,舍天而言人,其言人,又舍事而言心,推闡之以至於性命。體例近乎語錄,其論亦多支離。如謂許由讓王為能知河、洛之道,又謂《序卦傳》為格物之學,大抵皆無根之高論也1。 【彙校】 1.“無根之”,殿本作“故為”。 易筌六卷附論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字弱侯,應天旂手衛籍,山東日照人。萬曆己丑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尋遷東宫講讀官,謫福寧州州同。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是書大旨欲以二氏通於《易》,每雜引《列子》、《黄庭內景經》、《抱朴子》諸書以釋經。史稱竑講學以羅汝芳為宗,而善耿定向、耿定理及李贄,時頗以禪學譏之。蓋不誣云。 周易正解二十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郝敬撰。敬字仲輿,京山人。萬曆己丑進士,歷官縉雲、永嘉二縣知縣,擢禮科給事中,遷户科,尋謫宜興縣丞,終於江陰縣知縣。《明史·文苑傳》附見《李維楨傳》末。所著有《九經解》,此即其一。用王弼註本。凡上、下經十七卷,其說較詳,《繫辭》以下僅三卷,則少略焉。大旨以義理為主,而亦兼及於象。其言理多以《十翼》之說印正卦爻,其言象亦頗簡易。然好恃其聰明,臆為創論。如釋蠱卦為武王之事,而以先甲、後甲為取象“甲子昧爽”。其他亦多實以文、武之事。蓋本“作《易》者其有憂患”一語而演之1,遂橫生穿鑿。其所著《經解》,大抵均坐此弊也。 【彙校】 1.“而演之”,殿本作“輾轉旁推”。 易領四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明郝敬撰。是書專釋卦序之義,自序謂冠以《序卦傳》,如衣之挈領,故以“領”名。卷前標“《山草堂集第二內編》”。蓋敬所著《九經解》皆編入文集,此其集中之第二種耳1。 【彙校】 1.《郝氏九經解》刻在前,《山草堂集》刻在後,《九經解》未編入文集。(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易學飲河八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張納陛撰。納陛字以登,宜興人。萬曆己丑進士,官禮部主事。事蹟附見《明史·顧允成傳》。納陛以爭並封去官,乃閉門註《易》。其書惟解上、下經,每卦皆註互體而不甚發互體之義。如解“亢龍有悔”,謂:“處亢之時,不得不亢,不得不悔,何病乎亢龍”,則取鄒德溥之說;解“龍戰於野”,謂:“戰者懼也,栗也。非與陽爭戰,乃疑於陽而自為戰懼也”,則取唐鶴徵之說。皆苟務趨新,乖違古義。又删除上、下經之名,以咸、恒二卦移附坎、離二卦之末,尤竄亂舊次,割裂聖文。至六十四卦惟否與未濟二卦置而不註,蓋納陛丁明末造,以否為亂世,未濟為窮時,託不言以寓其慨也。前有錢一本序,其詞頗譎,大抵不得志而著書之意。則是書不必盡以經義覈矣。 周易旁註會通十四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姚文蔚撰。文蔚字養谷1,錢塘人。萬曆壬辰進士,歷官南京太僕寺少卿2。初,休寧朱升作《周易旁註》,用王弼本。後程應明更定,從朱子本。文蔚以經傳相離,不便誦習,且旁註細字難讀,於是改為此本。於原文一無增損,但易旁註為直下,又仍取十二篇舊文列之於前。以其可以通今,題曰《會通》。蓋專為諧俗訓蒙而設也3。 【彙校】 1.明萬曆三十五年楊廷筠刻本《省括編》末有門生李繼周後序,稱“吾師養谷先生”,又黄居中題後,稱“虎林姚元素先生”。是姚文蔚字元素,號養谷。《總目》卷五六《右編補》條亦作“字元素”。 2.“歷官”,殿本作“官至”。 3.“訓蒙”,殿本無。 古易彙編十七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李本固撰。本固字維寧,臨清州人。萬曆壬辰進士,官至太僕寺少卿。案《易》自費直以《十翼》解經而鄭康成以《彖傳》連經文,於是十二篇之序始紊,如今乾卦是也。至王弼,又自坤卦以下每卦、每爻取傳辭連綴經文之下,並取《文言》入乾卦、坤卦之中,即今《註疏》本是也1。後王洙、吕大防、周燔、吳仁傑輩,遞有考覈,而以吕祖謙所定為善,故朱子《本義》用祖謙之本2。至吳澄,又謂《繫辭》內“居室”七條、“祐助”一條、“何思”十一條3,實《文言》之文。由王弼既取乾、坤《文言》入乾卦、坤卦,其無可附者,後人并入《繫辭》內,而孔疏復曲為之說。復古《易》者但取乾、坤《文言》别為一卷,而散入《繫辭》者未之改也。故其作《易纂言》,取此諸條入《文言》。是書篇第悉依朱子本,而《文言》則用澄本,故曰“古《易》”。然朱子本於古有據,吳澄說自昔未聞,以杜撰之說目為古本,於義殊為乖剌也。其書分為三集,一曰意辭,二曰象數,三曰變占。意辭之目凡八,曰古易,附見書前,曰辭會,即經傳十二卷,自第十三卷以下另為一編,有胡國鑒序,曰明意,曰釋名,曰詳易,曰玩辭,曰誤異,曰易派。象數之目亦八,曰圖書象,曰圖書數,曰總論,曰畫象,曰三易,曰廣象,曰觀象,曰衍數。變占之目凡十,曰蓍變,曰之變,曰反對,曰變例,曰辨成,曰觀變,曰不卜,曰玩占,曰卜筮,曰斷法。 【彙校】 1.“即”,殿本無。 2.“而以吕祖謙所定為善,故朱子《本義》用祖謙之本”,底本作“而晁說之、吕祖謙所定為善,故朱子《本義》參用二家”,據殿本改。晁說之《題〈古周易〉後》云:“《周易》卦爻一,《彖》二,《象》三,《文言》四,《繫辭》五,《說卦》六,《序卦》七,《雜卦》八”,釐為八篇。吕祖謙《古周易》則卦爻辭、《彖》、《象》各分上下篇,共為十二篇。朱熹據之作《周易本義》,“揭十二篇以教天下”。本卷《易學古經正義》條亦云:“自費直合《十翼》於上、下經,唐用王弼《易》註作《正義》,《易》遂用王弼之本。宋晁說之、吕祖謙諸家始倡為復古之說,互有考訂,而亦互有異同。至朱子之《本義》,始定從吕本,分為經二篇,傳十篇,至今與王本並行。”(舒大剛:試析宋代“古易五家”在恢復古周易上的重要成就) 3.殿本“十”上有“等”字。 玩易微言摘鈔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楊廷筠撰。廷筠字仲堅,錢塘人,萬曆壬辰進士。是編採諸家說《易》之言,彙集成帙,故曰“摘鈔”。首卷載《論易大旨》十餘條,亦皆徵引前人論說,未嘗自立一義,蓋倣李鼎祚《集解》之例。而鼎祚所採,多漢以來不傳之佚文,足資考證。廷筠此書,特撮錄近代講義而已。 易引九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方時化撰。時化字伯雨,歙縣人。萬曆甲午舉人,官至敘州府同知。時化傳其高祖社昌之《易》學,著書六種,其子龐彙輯合刊。此其第一種也。共一百有一篇。前後泛論《易》理,中則每卦為一篇,兼及《繫辭》各章。大旨以佛經解《易》,根本已謬,其是非不待辨也。 周易頌二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方時化撰。其《易》學之第二種也。上卷九十頌,下卷亦九十頌。前後泛言象數,中閒每卦為一頌,亦有兩卦為一頌者。其體格頗倣焦氏《易林》,要不脱佛家之宗旨。 學易述談四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方時化撰。其子龐筆而志之,故以“述談”為名。其《易》學之第三種也。分《密義述》二十則,《名象述》十二則,《卦爻述》四十則,《凡例述》十二則。總以禪機為主,故首卷之末有佛家“三乘”之說也。 易指要繹三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方時化撰,初,時化高祖社昌嘗著《周易指要》五卷1,至時化乃取而繹之。每段之下,凡稱“繹曰”者,皆時化之言。其《易》學之第四種也。 【彙校】 1.“卷”,殿本作“篇”。 易疑四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方時化撰。其《易》學之第五種也。首卷《密義疑》二十一則,二卷《名象疑》十二則,三卷《卦爻疑》三十六則,四卷《凡例疑》二十四則。所分四類與《易學述談》相同,皆别無精義。 易通一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方時化撰,其《易》學之第六種也。多取《通書》、《正蒙》之言發明《易》理。案《通書》一名《易通》,《正蒙》亦多詮解造化陰陽之妙,其理本自相貫。然一經時化之發揮,則儒言悉淆於異學。蓋其紕繆在宗旨之閒,故不免貌同而心異也。 周易鐵笛子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耿橘撰。橘字庭懷,獻縣人。萬曆甲午舉人,官至監察御史。是書每卦畫六爻而系爻辭於畫下,又取反對之卦爻辭倒書之,自謂古《易》,蓋據稅與權之本。其於《十翼》則取《文言》“乾元者”以下六十六字,“坤至柔”以下三十四字,謂當入《彖》;取《文言》“潛龍勿用,下也”以下一百七字,謂當入《象》。又分《繫辭傳》為上、中、下三段。則皆無據之說也。 易經通論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曹學佺撰。學佺字能始,侯官人。萬曆乙未進士,官至四川案察使。以著《野史紀略》削籍。崇禎初,起廣西案察司副使,不就。後為朱聿鍵禮部尚書。聿鍵敗,學佺自殺。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是書專釋各卦彖詞、六爻,融會一卦之意。其釋“鳴鶴在陰”、“藉用白茅”諸句,頗有前人所未發之義。惟於河圖、洛書推求不已,則以家在閩中,習聞漳浦之學也。然漳浦之學本别傳於《易》外,學佺拾其緒論,愈衍愈支,既不及其術數之精,而又無當於經義,是進退無據矣。朱彝尊距學佺最近,而《經義考》註曰“未見”,殆當時已不甚行歟? 周易可說七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曹學佺撰。是書以象占為主,於前人中多採來知德《易》註,而深疑朱子《本義》。如謂:“凡辭皆象也,《本義》一辭而分為象、占。如‘潛龍勿用’本一句,而以‘潛龍’為象、‘勿用’為占者,非”,其說頗允。又謂:“陰變為陽,陽變為陰,只是剛柔相推而變化在中,非真陰變為陽,陽變為陰。譬如男子有時行陰柔的事,即可變作婦人否?婦人有時行剛方的事,即可變作男子否”云云,則殊膠固。不知變論其德,不論其人也。又謂:“如小畜之下三爻,《本義》云以君子欲上進見畜於小人,上三爻則云以柔順之君子畜止剛暴之小人。遯之二陰浸長,則陽遯矣。爻之初六、六二,則云君子之遯在後與夫固守必遯者。一卦之中乍賢乍佞,何可以訓”云云,不知《易》之理變動不拘,隨爻取象,不可以一格繩也。亦自為一家之說而已矣。 易經澹窩因指八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明張汝霖撰。汝霖字明若,山陰人。萬曆乙未進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參議。其書隨文訓釋,蓋專為科舉制藝而作1。 【彙校】 1.“制藝”,殿本無。 周易古文鈔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劉宗周撰。宗周字起東,號念臺,山陰人。萬曆辛丑進士,官至左都御史。南都破後,絕粒而死。事蹟具《明史》本傳。乾隆乙未賜諡忠介。宗周與漳浦黄道周,明末俱以善《易》名。道周長於數,宗周長於理。其學多由心得,故不盡墨守傳義。其删《說卦》、《序卦》、《雜卦》三傳,雖本舊說,已失先儒謹嚴之義。至於經文序次2,每以意移置,較吳澄《纂言》更為無據,亦勇於竄亂聖經矣。故其人可重,而其書終不可以訓焉。 【彙校】 1.《明史·藝文志》、《經義考》並著錄劉宗周《周易古文鈔》三卷《讀易圖記》一卷。據《浙江採集遺書總錄》,是書凡為經二卷,《繫辭傳》以下亦一卷,總三卷。(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序次”,殿本作“次序”。 周易宗義十二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程汝繼撰。汝繼字志初,朱之蕃序又稱其字曰敬承,蓋有二字也。婺源人。萬曆辛丑進士。官至袁州府知府。是書前有自述凡例云:“以朱子《本義》為宗,故名曰《宗義》。”然亦往往與朱子異。朱之蕃序稱:“萬曆辛卯,遇汝繼於天界禪林,方以《易》學應制舉。”又稱:“比擢南曹,乃得乘其政暇,羅列諸家之說,不泥古,不執今,句櫛字比,必求其可安於吾心,以契諸人心之所共安,而後錄之。”蓋其初本從舉業而入,後乃以意推求,稍參别見,非能元元本本究《易》學之根柢者,故終不出講章門徑云。 周易象義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明章潢撰。潢字本清,南昌人。萬曆乙巳以薦授順天府學訓導。時年已七十九,不能赴官,詔用陳獻章例,官給月米。後至八十二歲,終於家。《明史·儒林傳》附載《鄧元錫傳》末。是書主於言象,故引張行成說以駁晁公武主理之論。大抵以《漢上易傳》為椎輪,雜引虞翻、荀爽九家《易》及李鼎祚、鄭汝諧、林栗、項安世、馮椅、徐大為、吕樸卿諸家,而參以己意。其取象之例甚多,約其大旨,不出本體、互體、伏體三者。雖多本古法,而推衍頗為繁碎,未能一一盡得經義也。 【彙校】 1.《四庫採進書目》中《江蘇省第一次書目》載《周易象義》四本,然據《江蘇採集遺書目錄》,此本實唐鶴徵所著者。《兩淮商人馬裕家呈送書目》載《周易象義》未分卷,明章潢,四本。(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易經會通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王邦柱1、江柟同撰。邦柱字砥之,萬曆丙午舉人2,柟字楚餘,皆休寧人3。其所徵引至一百七十餘家。然大旨本為舉業而設,故皆隨文衍義,罕所發明。其所標舉,有《全彖合旨》、有《六爻合旨》、有《二卦合旨》、有《繫辭合旨》,亦皆不出講章窠臼。至於卷首列取象之義,分正體、互體、變體、復體、積體、移體、半體、似體、反體、伏體、對體諸例,自謂偶有巧合者,錄其一二。實則橫生枝節4,隨意立名。蓋冗瑣無當5,徒生轇轕而已。 【彙校】 1.《明史·藝文志》、《經義考》並著錄汪邦柱《周易會通》十二卷。《四庫採進書目》中《浙江省第九次呈送書目》載《周易會通》十二卷,明汪邦柱、江柟同輯,十本。《浙江採集遺書總錄》亦云明湖廣參議長洲汪邦柱撰。今存明萬曆四十五年休寧梅田江氏生生館刻本《周易會通》十二卷,明汪邦柱、江柟輯。“王邦柱”顯誤。(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明清進士題名碑錄》萬曆己未科有汪邦柱。(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3.《經義考》卷六一引高佑釲曰:“汪邦柱,字砥之,長洲人。萬曆己未進士,官湖廣參議。”謂“休寧人”,誤。(同上) 4.“橫生枝節”,殿本無。 5.“蓋冗瑣無當”,殿本無。 易芥八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陸振奇撰。振奇字庸成,仁和人。萬曆丙午舉人。是書《經義考》作十卷,與此本不符。然所引鄭之惠說稱陸庸成為諸生時著《易芥》八卷,與此本合,則“十卷”乃字之誤也。書中不載經文,其訓詁專主義理,每卦多論反對之意。其論“用九”謂非六爻皆變,與《左傳》蔡墨所稱“乾之坤”者顯相乖剌,知其不以古義為宗矣。 易林疑說無卷數(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楊瞿崍撰。瞿崍字稚實,晉江人。萬曆丁未進士,官至江西提學副使。先是,瞿崍之父著《易經蒙筌》,未就而卒。瞿崍承其家學,考索諸家,有疑即為之說,故名曰“疑說”。其論“九疇”子目脗合河圖,謂洛書可以敘疇1,亦可以畫卦,以及橫圖、圓圖、逆數、順數、八卦序次、五行生尅,皆繳繞旁文,無關經義。《明史·藝文志》作十卷。今此本止三册,不分卷數,疑就其初成稿本傳寫者也。 【彙校】 1.“謂”,殿本作“論”。 易經勺解三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林欲楫撰。欲楫字平庵,晉江人。萬曆丁未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事。是書乃其子華昌所錄。其說專主人事,以發明義理為主1,不及象數。欲楫與楊瞿崍同里同年,又同說《易》,而持論各局於一偏,豈相激而相反歟?然瞿崍似探《易》之本原,實牽合於《易》之外;欲楫似得《易》之皮毛,猶尋求於《易》之中也。 【彙校】 1.“義理”,底本作“理義”,據殿本改。 松蔭堂學易六卷(內府藏本) 明賈必選撰。必選字直生,上元人。萬曆己酉舉人,官户部主事,以辯倪嘉慶冤謫外。旋陞南京工部郎中。其解《易》以數為本,於河圖、洛書之異同,先天、後天之分别,上經、下經之反對,皆發明邵子之說1。 【彙校】 1.殿本“發”上有“主”字。 易略三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陸夢龍撰。夢龍字君啟,會稽人。萬曆庚戌進士,官至山東案察司副使。調陝西,進布政司參政,分守固原。以奮擊土寇戰歿,贈太僕寺卿。事蹟附見《明史·張問達傳》。是書隨筆標識,不載經文,頗融會宋儒之說,而參以史事。大抵亦推尋文句之學。惟不取河圖、洛書之說,則頗有卓見。 易臆三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鄭圭撰。圭字孔肩,錢塘人。是書成於萬曆庚戌。前二卷以六十四卦各為一論,後一卷則於《繫辭》諸傳中標舉字義發明之。如論乾卦“閑邪存誠”云:“心者,人中龍也。其剛明不息,渾然乾也,著一物焉則不化,著一念焉則不神,所自邪也。邪識愈多,邪行愈妙,而赤子之心愈失,人道息矣。”又云:“天運不已,以其無著;天體無著,以其純乾。”論屯卦云:“侯為國主,心為人主。心有主,心境自開朗;世界有主,世界自開朗。”論蒙卦云:“屯者混沌之世宜治也,蒙者混沌之心可教也。”論離卦云:“坎陽內,心學也;離陽外,治道也。”論《繫辭》“洗心藏密”云:“《易》有太極,聖有心極。”其言皆近於二氏。觀其論“精變神”一條,引楊簡“心之精神謂之聖”,則源出慈湖,概可見矣。其他亦多涉明季時事。如論師卦謂:“汲長孺與公孫宏〔弘〕,其忠佞相去天淵。然汲恃忠,不能善道,故不相。世路通塞,雖得之有命,亦求之有道。”論否、泰二卦云:“非中行之臣不能包容小人,包容小人不得,如何消得小人。”論大過卦謂:“過而不過者,郭林宗、陳仲弓;以過濟過者,梁伯鸞、徐孺子。”論遯卦云:“舜、禹與四凶雜處堯朝,曾不見一毫同異之跡。故所謂肥遯者,舜、禹是也。”持論皆不純粹。大抵有為言之,亦非經之本旨也1。 【彙校】 1.“亦”,殿本無。 重訂易學說海八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明郭宗磐撰。宗磐號鵬海,晉江人。是書成於萬曆辛亥。用《註疏》本,順文推衍,專主義理,不及象數。大抵以《本義》為宗,而雜採諸家講義,貫以己說。於《本義》亦時有辨證,然不多見也。其曰“重訂”者,蓋此書先經付梓,後覺其未善,復自加釐正云。 周易易簡編無卷數(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陸起龍撰。起龍字雲從,上海人。萬曆壬子舉人,官永寧縣知縣。是書自序謂採漢、唐、宋以來註疏暨家藏未刻本,多至充棟,筆之成帙。猶病其賾而雜,遂歸根易簡,融會精理,彙而成編。又謂其學淵源所出在屠隆與歸有光。有光篤志宋儒,隆則希蹤兩晉,二家學問分道揚鑣。書中義理切實之處,當由宗法於歸;詞旨輕雋之處,當由漸染於屠矣。 易學殘本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卓爾康撰。爾康字去病,仁和人。萬曆壬子舉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謫常州府檢校,後終於兩淮鹽運通判。據《明史·藝文志》載,爾康《易學》五十卷。此本僅存圖一卷,圖說六卷,及《說卦傳》二卷,《序卦傳》二卷,《雜卦傳》一卷。每卷首但有“卷之”二字,而空其數,蓋刻刊未竟之本也1。其大旨附會河、洛,推演奇偶,紛紜轇轕,展卷如曆家之數表。所謂聖人因象示教之本旨,渺不知其所在。以此為作《易》之奧,則老算博士人人皆妙契先天矣。其首列為起數之根者,有古河圖、古洛書。陳希夷《龍圖别傳》:“古河圖、今河圖、古洛書、今洛書。”豈龍馬所負一圖,而有此四本;神龜所呈一書,而有此兩本耶?抑後人以意造作也。為書如是,其完也不足貴,其闕也亦不足惜矣。 【彙校】 1.“刻刊”,殿本作“刊刻”。 易窺無卷數(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程玉潤撰。玉潤字鉉吉,常熟人。萬曆癸丑進士。據《經義考》所引倪長玗語,知其嘗官部郎,始末則未能詳也。然《經義考》但載程玉潤《周易演旨》六十五卷,而無《易窺》之名。又此書僅有十册,不分卷數,亦與六十五卷不合。惟所解止上、下經,與程子《易傳》同。其大意在申暢程《傳》,凡《傳》義與朱子《本義》異同者,多調停其說。與倪長玗所稱“取正叔先生《傳》而增益之”者,宗旨相符。或原名《易窺》,後改《演旨》,此猶其初稿。後以一卦為一卷,併總論為六十五卷。此稿則尚未分卷歟?今未見《演旨》,其為一為二,莫之考矣。 易學管見無卷數(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洪啟初撰。啟初字爾還,南安人。萬曆癸丑進士,官兵部主事。是書用《註疏》本,大抵訓詁之恒言。至於《繫辭》、《說卦》每章之首,皆標首句為章名,亦非古式也。 易學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吳極撰。極字元無,漢陽人。萬曆丙辰進士,嘗官知縣,而其所官之地則不可考。是編首有天啟丙寅自序,謂初好讀《易》,即尋究萬廷言《易原》一書,恍然有得。迨三仕南中,官邸多暇,日以樂玩為業。研證既久,翻搜亦侈。其不甚異意者,於程子《易傳》外,獨楊簡之《己易》、蘇軾之《易解》、焦竑之《易筌》、鄒德溥之《易會》。以故編中多採四家之書云。 周易揆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錢士升撰。士升字抑之,嘉善人。萬曆丙辰進士第一,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事蹟附見《明史·錢龍錫傳》。是書用《註疏》本,雜採前人之說,斷以己意。許譽卿序云:“邵子揆諸氣,程子揆諸理,朱子揆諸象。”此書自屯以下,於每卦前設互卦,後設對卦,舉氣與理象而兼融之,此“揆”之所以名也。在明人《易》解中,持擇尚為詳審。特溺於河、洛反對之說,體例糾紛,未能盡除錮習耳。 周易時論合編二十二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明方孔炤撰。孔炤字潛夫,號仁植,桐城人。萬曆丙辰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為楊嗣昌劾罷逮治,謫戍,久之釋歸。崇禎末起故官,屯田山東、河北,兼理軍務。事蹟附見《明史·鄭崇儉傳》。是書即其罷官後所著1。凡《圖象幾表》八卷2,上下經、《繫辭》、《說卦》、《序卦》、《雜卦》十五卷3。其立說以時為主,故名《時論》。蓋孔炤初筮仕,即攖璫禍。及膺封疆之任,值時事孔棘,又遭齮齕。有所憂患而發於言,類多證據史事,感慨激烈。其講象數,窮極幽渺,與當時黄道周、董說諸家相近。孔炤自著凡例,稱:“少侍先廷尉,教以三陳九卦”。案孔炤父大鎮,字君靜。萬曆己丑進士,官大理寺少卿。著有《易意》四卷,載朱彝尊《經義考》。則《易》固其家學也。是編刊於順治庚子,前有李世洽序。《經義考》作十五卷,或朱彝尊所見之本無《圖象幾表》歟? 【彙校】 1.是書方孔炤序作於崇禎十六年(1643),時當“崇禎末起故官”之後,非“罷官後所著”。(郭彧:《續四庫提要辯證(經部易類)》) 2.據卷首方孔炤序和方以智《記》,《圖象幾表》八卷為孔炤子方以智編錄。 3.提要所列合計應為二十三卷,與清順治十七年刻本同。則前著錄書名作二十二卷誤。(杜澤遜:《四庫存目標註》) 易就六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徐世淳撰。世淳字中明,嘉興人。萬曆戊午舉人,官至隨州知州。張獻忠之亂,城破巷戰死。贈太僕寺卿。事蹟具《明史·忠義傳》。是書前有張溥序,比之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而序多微辭,頗寓不滿之意。光時亨序則稱:“《易》當從自己性徹入,不可依傍先儒。”蓋世淳命意如此。故其書似儒家之語錄,又似禪家之機鋒,非說經之正軌也。 伏羲圖贊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陳第撰。第字季立,連江人。以諸生從軍,官至薊鎮遊擊。是書上卷於奇耦之數,皆以黑白為陰陽1,兩儀、四象、八卦,皆規方而為圓。於先儒所傳卦畫方位,先、後天方圓諸圖,一一辨其所失。下卷為圖贊二十一,末附《圖向》一篇。大抵皆臆造之說,不足為據。惟《雜卦傳古音考》一篇,用其所長,轉勝於全書。如《傳》文“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第謂“居”古讀“倨”,引《詩·蟋蟀》“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漢韋元〔玄〕成《戒子孫》詩“昔我之墜,畏不此居。今我度兹,戚戚其懼”為證。考《周禮·春官》:“凡以神仕者掌三辰法,以猶鬼神示之居。”鄭註:“居,謂坐也。”故《春官釋文》:“居,紀慮反。”則與“踞”通。《前漢·趙禹傳》“為人廉倨”,亦通作“居”。《郅都傳》“丞相條侯至貴居”,則“居”與“倨”通。與第說皆足以相合。知其考辨之確,而惜非大旨之所存。如移以附所作《古音考》,則庶幾矣。 【彙校】 1.“皆以黑白為陰陽”,殿本作“以黑白分陰陽”。 風姬易溯五卷(江西巡撫採進本)1 明王宣撰。宣字紀卿,一字虚舟,金溪人。其書止上、下經卦爻辭。前有自序曰:“風,伏羲姓。溯風者,溯卦。姬,文周姓。溯姬者,溯彖。爻獨不溯孔者,余觀象家,非舉業家也。”如其所言,則孔子《十翼》竟為舉業而作,其妄謬殆不足道2。此因四聖人各自有《易》之說,而報讎流為行劫者也。所言多主於象,亦破碎支離,不盡合於經義。 【彙校】 1.“江西巡撫採進本”,殿本作“江南巡撫採進本”,誤,清無江南巡撫一職。此書見於《四庫採進書目》“江西巡撫海續購書目”。(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2.“其妄謬殆不足道”,殿本作“歟”。 周易古本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華兆登編。兆登,無錫人。是書成於萬曆中。分文王《卦辭》上、下,周公《爻辭》上、下為四篇。以孔子《象傳》、《彖傳》、《爻傳》、《文言》、《繫辭》、《說卦》、《序卦》、《雜卦》為八篇,以合十二篇之數。其所謂《象傳》即今大象、《爻傳》即今小象也。附《古本辨》一篇1、《記疑》六條,皆自述更定編次之意。案《周易》十二篇見於《漢書·藝文志》,其十二篇之次第不可知。顏師古註曰:“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孔穎達《周易正義》曰:“《十翼》謂《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繫》、《下繫》、《文言》、《說卦》、《序卦》、《雜卦》。”自宋以來,復古《易》者甚多,皆各有更定,彼此互異,然未有以卦辭、爻辭分篇者。兆登據馬融、陸績之說以為爻辭周公作,故應與文王異卷。究為單辭孤證,經傳别無明文。且孔子明言“二篇之策”,今以上、下經為四篇,亦無證據。至六爻有爻畫,見於吳仁傑之《費氏古易》,朱子已譏其重複。今用爻畫而删初九、初六之文,則孔子《傳》內稱“九六”者何所自昉,豈孔子所見尚非古本乎?名為復古,實則臆說而已矣。 【彙校】 1.“《古本辨》”,底本作“《古本辯》”,據清求是齋刻本此書及殿本改。 易經增註十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明張鏡心撰。鏡心字用晦,磁州人。天啟壬戌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是編用《註疏》之本,隨文闡發,多釋義理。無吊詭之詞,亦無深微之論,說《易》家之墨守宋儒者也。 繫辭十篇書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陳仁錫撰。仁錫字明卿,長洲人。天啟壬戌進士第三,官至南京國子監祭酒。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此編以“十篇”為名。今覈其數,曰《翼易書》,曰《太極書》,曰《河洛書》,曰《羲易書》,曰《文易書》,曰《文序書》1,曰《孔易書》,曰《蓍占書》,曰《卦爻書》,僅有九名2。其首冠以《繫辭說》,不入目錄。《文易書》下附以《羲文合論》,而《翼易書》分上、下,不知以何一篇足為十也。其書立名詭異,至其所說則不過掇拾舊文,編綴成帙而已。 【彙校】 1.“書”,殿本無。明神默齋刻本此書卷七、卷八均為《文易書》,無《文序書》之名,實僅八篇。 2.“僅有”,殿本作“僅見”。 易經頌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賢家藏本) 明陳仁錫撰。是書多剖析字句,以發揮意義,亦閒與《本義》異同。大抵據文臆斷之處多,而研究古訓之處少。蓋仁錫文士,於經學本非專門也。 易思圖解無卷數(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劉日曦撰。日曦字仲升,彭澤人。天啟壬戌進士。是書以邵子《大橫》、《大圓》二圖為先天,《橫排》、《圓排》為大成,其《小橫》為太極,《陰陽卦序小圓》為先天小成,《文王卦位》為後天小成,《漢儒卦氣圖》加以《四正之卦》為後天大成,《雜卦》之次則為《孔子序卦》與《文王序卦》一例。後附以河圖、洛書及周子《太極圖》、邵子《皇極經世》《陰陽剛柔四象圖》與《一元消長數》,各為之說。大抵出於臆撰1。其《序卦》、《雜卦》二圖,非方非圓,尤不知其何所受也2。 【彙校】 1.“出於臆撰”,殿本作“支離曼衍”。 2.“尤”,殿本作“又”。 易傭十四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文安之撰。安之字鐵庵,夷陵人。天啟壬戌進士,官至國子監祭酒。朱由榔僭號粵西,以為大學士。告歸,尋卒。事蹟具《明史》本傳。是書乃其官南京司業時所刊行1。首列諸儒著述,次以《伏羲卦位》明《易》之數,以《文王卦位》明《易》之氣。又以先、後天之圖一上一下反覆合之,以明“對待流行”之體。大概本來知德之說。然其詮釋經文又多主義理,不本諸圖以立論。往往求高而涉於元虚2,求深而病於穿鑿,不能盡歸醇正也。 【彙校】 1.“行”,殿本無。 2.“元〔玄〕虚”,殿本作“空虚”。 易史象解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林允昌撰。允昌字為磐,號素庵,晉江人。天啟壬戌進士,官至吏部郎中。案朱彝尊《經義考》載允昌《周易耨義》六卷,稱:“莆田有金石社,允昌集子弟月三會,自崇禎庚辰四月至十一月,凡二十二會。門人張拱辰、何承都等輯而成編。因允昌以請學為圃名齋,故曰《耨義》。”此書書名、卷數皆不符,當各自一書,彝尊失載也。其說取《易》象大義各摭史事以配之,每一卦為一解。自序為本程《傳》、朱《義》、誠齋、紫溪諸說,而參以己見。然牽合附會處頗多,所謂必求其人以實之,則鑿矣。 周易纂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朱之俊撰。之俊字滄起,汾陽人。天啟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講。是編用《註疏》本,彙先儒舊說,融以己意。兼主義理、象數,亦採來註錯綜之例。詞旨頗為淺顯,而隨文敷衍者多。 易學統此集二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孫維明撰。其子越續成之。維明字克晟,江寧人。前有天啟四年維明自序。其書多取宋、元以來諸說,不甚考究古義。每節之下皆敷衍語氣,如坊刻講章之式。越所補入各條及引述其父之言,皆别為標識,亦無奧旨。 易經小傳二十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鄭友元撰。卷前有自序,自稱其號曰澹山,不著歲月。《明史·畢自嚴傳》稱:“時有詔縣令行取者,先覈其錢穀。華亭知縣鄭友元已入為御史,先任青浦,逋金花銀二千九百。帝以詰户部尚書畢自嚴,自嚴飾辭辨,遂下自嚴獄,遣使逮友元。”又《湖廣通志》:“鄭友元字元章,京山人。天啟乙丑進士,官御史。”當即其人也。其書於乾卦經文卦辭下即接彖傳,而分文言之釋彖者附之,次大象,次爻辭,下接小象,而分文言之釋爻辭者附之,未免汨亂古經。其以爻辭為文王作,亦與先儒之論不合也。 周易爻物當名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黎遂球撰。遂球字美周,番禺人。天啟丁卯舉人。從朱由榔起兵,後守贛州,城破巷戰死。其書惟載三百八十四爻,以互變推求其象。然互體、變卦雖古法,而遂球所推則自出新意。往往支離蔓衍,附會成文,不必盡當名辨物之本旨也。 廣易筌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沈瑞鍾撰。瑞鍾字德培,平湖人。自序言先嘗為《易意筌》,十九年後復為《廣易筌》。而書中又有稱“家先生《古筌》”者,則述其父之說。其閒經文次序用《註疏》本,惟乾卦分節解之,自坤以下,每卦為一說,《繫辭》以後,每章為一說。多主人事,不取象數之學。凡《上經》、《下經》、《繫辭傳》上下各為一卷,而《說卦》、《雜卦》乃附諸《下繫》之後。朱彝尊《經義考》作《易廣筌》二卷,與此不合,殆僅見上、下經耶?自宋李光、楊萬里以來,多以史事證《易》義,瑞鍾是書蓋亦是意。然逐卦逐爻務求比例,牽强既所不免,且於當代時事概行闌入,尤為駁雜。造語遣詞亦多涉明季纖佻之習。蓋沿李氏、楊氏之餘波而失之泛濫者也。 周易獨坐談五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洪化昭撰。化昭自號日北居士,新都人。《經義考》列之馬元調前,則啟、禎閒人也。是書《明史·藝文志》著錄,然無卷數。今本五卷,不知何人所分。其說以《說卦》、《序卦》、《雜卦》三傳皆為漢儒所增入,故置而不言,惟說上、下經、《繫辭》。然雜引古事,語皆粗鄙。如周公作歌招夷齊,夷齊答歌之類,雜以俳諧,殊乖說經之體。至謂文王八卦退乾於西北者,乃因岐在西北,意在以天自處,尤穿鑿矣。其自述乃曰:“日北居士談《易》,每一卦六爻,合成一片,不知者以為迂,而非迂也;發揮文王、周公心事,不知者以為鑿,而非鑿也。謂之《獨坐談》,聊以自娛,而不可以語人也。”何其果於自信歟! 雪園易義四卷圖說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李奇玉撰。奇玉字元美,嘉善人。崇禎戊辰進士,官至汝寧府知府。是編惟解六十四卦,議論縱橫,而詞勝於理。前列《增補四易圖說》、《參訂圖說》、《進退變化圖》1、《對待流行圖》、《生生豎圖》、《卦變圖》、《納甲圖說》,皆推衍先天之學2。其因雲林傅氏之說,以先天為《歸藏》,後天為《連山》3,又出邵氏本論之外矣。 【彙校】 1.“進退”,殿本脱,據清順治刻本此書卷之首所載。 2.邵雍曰:“先天之學心也,後天之學跡也”(《觀物外篇》),又有“若問先天一字無,後天方要著功夫”、“人心先天天弗違,人身後天奉天時”、“能知同道道亦得,始信先天天弗違”等詩句(《伊川擊壤集》),朱熹則曰:“據邵氏說,先天者,伏羲所畫之易也;後天者,文王所演之易也”(《文公易說·答袁樞》)。邵雍以先天地生之“道”為“先天”、有卦畫文字之跡者為“後天”,朱熹則以“伏羲易”為“先天”、“文王易”為“後天”,雖二人之定義有所不同,然則二人卻從無以“卦變說”、“納甲說”為“先天之學”。李奇玉之書是本朱熹所謂之“先天”和“後天”而推衍,並非專門“推衍先天之學”。(郭彧:《續四庫提要辯證(經部易類)》) 3.“以先天為《歸藏》,後天為《連山》”乃本朱元升《三易備遺》之說。(同上) 易疏五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1 明黄端伯撰。端伯字元公,江西新城人。崇禎戊辰進士,除寧波府推官。福王時官禮部儀制司郎中。南京破,死難。事蹟附見《明史·高倬傳》2。乾隆乙未,賜諡忠節3。其書專主京房《易傳》,卷首所列諸圖,皆以發明京氏卦變之義。旁及《陰符》、《乾鑿度》、《握奇》、《遯甲》等書,其說頗近荒渺。又先天圖震、巽互易,《後天圖》乾、艮互易,亦從來所未有也。 【彙校】 1.明崇禎刻本作《易疏》五卷《圖說》一卷。(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明史·高倬傳》附黄端伯傳:“福王立……明年三月,授儀制主事。五月,南京破……卒就戮。”雍正《江西通志》卷八四《建昌府·人物》:“黄端伯,字元公,新城人……福王立,授禮部主事……”則“禮部儀制司郎中”當為“禮部儀制司主事”之誤。(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嘉慶一統志》江西建昌府二“人物”云:“黄端伯……本朝乾隆四十一年,賜諡烈湣。”同治《新城縣志》卷十《人物傳·忠義篇》云:“黄端伯……監國贈太常卿,諡忠節……隆武贈禮部尚書,諡忠毅……乾隆四十一年,賜諡節湣。”可知賜諡“忠節”者乃“監國”即福王朱由崧,非乾隆。且乾隆追諡在四十一年,非乾隆四十年乙未。(同上) 苑洛易學疏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周一敬撰。一敬,衢州人。崇禎戊辰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初,韓邦奇作《啟蒙意見》五卷,推闡河、洛之義與卜筮之法,一敬因而疏之。自萬曆甲寅至崇禎壬午,凡二十九年乃成。於原書次序稍為易置,亦頗有删削。自序謂:“韓子以開明初學為心,故疏從其詳。此書以溯源明理,竊附前人,故多遺末而尋本”云。 易鼎三然無卷數(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朱天麟撰。天麟字震青,吳江人,寄籍崑山。崇禎戊辰進士,由兵部主事改授編修。後桂王由榔僭號,以天麟為大學士,卒於廣西。是書成於崇禎庚午,以讀《易》譬之食味。溯《周易》之旨者曰“庖然”,發《歸藏》之義者曰“漱然”,闡《連山》首艮之蘊者曰“飶然”,已為怪異。其子目有混沌譜、中化逵、氣穴、孫孫等三十六名,無一非吊詭之辭,於經義絲毫無當也。 周易廣義四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明鄭敷教撰。敷教字汝敬,吳縣人。崇禎庚午舉人。是編用《註疏》本,以程《傳》、朱《義》為主,而推廣其說,故名《廣義》。凡諸儒之說與《傳》、《義》合者取之1,稍有不合者則去之。朱彝尊《經義考》載敷教《易經圖考》十二卷,而不載是書,殆偶未見歟? 【彙校】 1.“與《傳》、《義》合者取之”,殿本作“與程、朱合者收之”。 尺木堂學易志三卷(山東巡撫採進本)1 明馬權奇撰。權奇字巽倩,會稽人。崇禎辛未進士,官兵部主事2。王亹序稱權奇才高召忌,甫閱仕版,在繫者數月,縶維邸舍者三年。後事白歸里,因成是編。其說皆詮釋大旨,不規規於訓詁。閒引《莊子》、《文中子》諸說,旁及經史、禪乘以證之。蓋憂患之餘借抒憤懣,固不以說經論矣。 【彙校】 1.“山東巡撫採進本”,底本作“山西巡撫採進本”,據殿本改。《四庫採進書目》中此書僅見於“山東巡撫第二次呈進書目”。(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2.《浙江通志》卷一百八十《人物六·文苑三》“紹興府”、《經義考》卷六四皆作工部主事。(陳乃乾:讀《四庫全書總目》條記) 十願齋易說一卷霞舟易箋一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明吳鍾巒撰。鍾巒字巒稚,武進人。崇禎甲戌進士,官桂林府推官。魯王監國,以為禮部尚書。後自焚死。乾隆乙未賜諡忠烈。是編每卦摘箋數語,止有《上經》三十卦,而無《下經》,似非足本。朱彝尊《經義考》惟載鍾巒《周易卦說》,不著卷數,註曰“未見”,而無此書名。《江南通志·儒林傳》所載亦同。殆輾轉傳聞,相沿而誤歟?此本前有小引,題曰《霞舟易箋》,又題曰《十願齋全集》。以《易說》為卷一,《易箋》為卷二,蓋編入文集之中,如李石《方舟集》例。今僅存此兩卷耳。 易經說意七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陳際泰撰。際泰字大士,臨川人。崇禎甲戌進士,官行人司行人。《明史·文苑傳》附見《艾南英傳》中。際泰本以時文名,故其說經亦即用時文之法,中閒或有竟作兩比者。自有訓詁以來,一二千年無此體例也。 周易翼簡捷解十六卷附羣經輔易說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陳際泰撰1。是編謂河圖、洛書體用相為附麗,表裏經緯,悉師羲《易》。首卷載古今諸圖,中十六卷為《捷解》,末卷又為《圖說》二十四條,《拾遺》九條,散漫支離,未得要領。附載《羣經輔易說》一卷,僅十四頁。大旨謂《大學》、《中庸》諸書皆所以明《易》2,而西方之教獨與之背。蓋明末心學橫流,大抵以狂禪解《易》,故為此論以救之。所見特為篤實。其八比高出一時,亦由其根柢之正也。 【彙校】 1.明崇禎四年刻本題陳際泰撰,周光德輯。(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殿本“《中庸》”下有“《春秋》”二字。 易辰九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賀登選撰。登選號澹餘,鄱陽人。崇禎甲戌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是書以三百八十四爻取象之義,雜引史事以證經。蓋倣《誠齋易傳》之例,而深切則不及之。其以乾初爻為象人心,乾四爻為象太子之類,亦頗穿鑿。自序謂:“《易》無象而三百八十四爻其象,辰無象而三百六十度其象1”,故以“辰”名其書焉。 【彙校】 1.“三百六十度”,底本作“三百六十五度”,據殿本改。依《皇極經世書》元會運世之說,一月三百六十辰。 易序圖說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秦鏞撰。鏞字大音,無錫人。崇禎丁丑進士,官清江縣知縣。是書以《序卦》言義理而不及象數,因合先後天而求之。《上經》分五節,象陽,《下經》分四節,象陰。每節中又一一分析而引《雜卦》及彖、象、爻辭以為之解1。案《序卦》、《雜卦》先儒多疑非孔子之書,故言《易》諸家往往粗陳梗概。至元蕭漢中《讀易考原》,述分卦、序卦之義,始詳為發明。是書較漢中所言推闡加密,而穿鑿附會亦以過密而生。蓋此類皆《易》之末義,必求其說,亦皆有理之可通。然謂四聖本旨在是,則殊不然也。 【彙校】 1.“彖、象、爻辭”,殿本作“彖、爻、象辭”。 讀易略記無卷數(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明朱朝瑛撰。朝瑛字美之,號康流,又號罍庵,海寧人。崇禎庚辰進士,官旌德縣知縣。其《易》學出於黄道周,此書亦閒引道周之語,然持論與道周又異。其言象數,不主邵子之說,又别為《先天》、《後天》之圖,取一索、再索之序為《先天》,取對卦、化氣為《後天》,殊為創見。鈔本不分卷數,朱彝尊《經義考》作一卷。然細字至二百五十一頁,必非一卷。疑彝尊所見或不完之本耶? 讀易隅通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來集之撰。集之字元成,蕭山人。崇禎庚辰進士,官安慶府推官。是書多觸類旁推以求其融貫。自序言一隅之通,故謂“隅通1”。其論四時五行,多本之《皇極經世書》。又謂後天卦圖為周家全象,龍亢上應天星,皆不免於穿鑿。 【彙校】 1.殿本“謂”下有“之”字。 卦義一得無卷數(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來集之撰。是編於每卦約舉大義,所發明不過數語,故名“一得”。其中頗有精澈之語,然支離處亦復不少。如釋訟謂:“天開于子,水歸於壑,見其始而不見其終,此天水訟之可以謀始而不可以成終也。”釋師謂:“五行之用莫大于水,土有衆多之義,而五行之用土又尅水,有勝負之義。且土在上者為高,水在下者為深,即兵法之‘右背山林,前阻水澤’也。”亦未免失之纖巧矣。 易圖親見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來集之撰。此書取《序卦》、《雜卦》以及三陳、九德、先天、後天之義為圖四十有五,而各為之說。用力雖勤,然究不免於牽强湊合。至《上繫》所引中孚等七爻亦為之圖,而《下繫》所引十二爻即不能為說1。亦可見其出於臆度,而非本自然矣。 【彙校】 1.“十二爻”,底本作“十一爻”,據殿本改。《易·繫辭下》引離、益、噬嗑、乾坤、渙、隨、豫、小過、睽、大壯、大過、夬十二事。(邱實:對《跋影印本〈四庫全書總目〉》一文的一點意見——兼對《四部叢刊》本《周易·繫辭》作一點訂正) 讀易緒言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錢棻撰。棻字仲芳,嘉善人。崇禎壬午舉人,文淵閣大學士士升子也。士升嘗作《易揆》,棻作是編,復推衍其未盡之意,故曰《緒言》。首以八宫各統八卦為說八篇。次於六十四卦,卦為一說。次為《繫傳箋略》,附以《圖書說》、《先後天說》、《上下篇說》、《觀象說》、《觀變說》、《錯綜互代說》,《反對說》、《大小彖象爻辭說》、《六爻主輔說》、《順逆說》。大旨兼取象數,以推求《易》理。其閒牽强附會,多不能免。又如以“師出以律”為律吕之律,“包羞”為小人羞惡之良心,“觀我生”為長養之生,亦未免好求新異。至於君子小人、陰陽消長之際,多有感於明末門户分爭之禍,借以發洩其不平,亦不必與經義盡相比附也。 易憲四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明沈泓撰。泓字臨秋,華亭人。崇禎癸未進士,官刑部主事。是編隨文詮義,不載《本義》原文,而全書宗旨一一與《本義》合。在舉業家則可謂之簡而有要矣。 說易十二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明喬中和撰。中和字還一,內邱〔丘〕人。崇禎中由拔貢生官至太原府通判。是書前列圖說,次卦象,次彖傳,次爻象,次文言,次繫辭,次說卦,次序卦,次雜卦,次附錄。其分卷前後與古今本皆不合,頗近臆斷。第二卷先列卦象,以孔子之《易》移於文、周之前,尤乖次序。案朱彝尊《經義考》載中和《易林補》四卷,又名《大易通變》。今此書名《說易》,版心又標《躋新堂集》,疑即從文集中析出單行。而其卷數不止四卷,則《易林補》又當在此書之外也。 桂林點易丹十六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顧懋樊撰。懋樊字霖調,仁和人。其自題桂林者,乃舉所居之地而言也。崇禎中副榜貢生,其科分則未詳1。是書前有其父《七寶山解易影》數則併《諸儒姓氏考》一卷。所臚列自周至明幾數百家,而頗多前後失次。蓋以摭錄示富,未必悉睹原書。其所訓解,大都順文敷衍,不出講章門徑。《經義考》引張雲章之說,斥其以聖經比之道家爐火,亦特據其書名而言。實則無一字涉丹經也。 【彙校】 1.“其科分則未詳”,殿本無。 周易說統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張振淵撰。振淵字彥陵,仁和人。是編大旨宗程朱《傳》、《義》,凡諸儒說理可互證者,亦旁採並存,標為四例。其與《本義》相左而理有闡發者,曰附異;其互有異同與《傳》、《義》相發明者,曰附參;其出自獨見者,曰附别;其可以觸類旁通者,曰附餘。凡所援引,各標姓氏,閒或附以己意,則以“彥陵氏”别之1。 【彙校】 1.書中所採舊說,未標著姓氏者頗多。(王重民屈萬里:《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 周易去疑十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舒宏〔弘〕諤撰。宏諤字士一,旌德人,老於授徒。故鈔撮講章,纂而成帙,以便課誦。其舉例有五:曰演脈1,曰闡旨,曰互參,曰摹象,曰註字。初梓於池氏。後版燬於火,蔣時機又重刊之,而改其體例,卷首又題“蔣先庚增補”。標目雜糅,不可究詰。大抵書賈射利之本也。 【彙校】 1.“演脈”,殿本作“演派”,誤,據清順治蔣時機刻本此書卷前凡例。 四易通義六卷(內府藏本) 明程觀生撰。觀生字仲孚,歙縣人。流寓嘉興。崇禎中知天下將亂,即棄去諸生,以相地之術自給。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載其事蹟頗詳。然《經義考》惟載其《易內三圖註》三卷,註曰“已佚”,而不及此書1。蓋遺書散失,此編幸而僅存,久乃復出,彝尊未及見也。其意以說《易》者多以我解《易》,而不能以《易》解《易》,故其義轉為傳疏所淆,因作是編。首列《橫圖方圖圓圖合參要旨》,次《卦象爻定辭微旨》,而於每卦每爻下各系錯綜互變所在以貫通之。其大旨主於明人事。自序謂時當大亂,非藉四聖之力不足以救。故每發一義以舉今之非,而折衷於《易》理之是,類多隱切明季時勢立言。至釋晉之上九,乃極稱封建為良法,且言天地一日不改,此法終不可易。則立論未免迂僻矣2。 【彙校】 1.“書”,殿本作“編”。 2.“迂僻”,殿本作“迂闊”。 易發八卷(編修王汝嘉家藏本) 明董說撰。說字雨若1,湖州人。黄道周之弟子也。後為沙門,名南潛。其論《易》專主數學,兼取焦、京、陳、劭之法,參互為一,而推闡以己意。其根柢則黄氏《三易洞璣》也。其研索具有苦心,而究不免失之雜。如《飛龍訓》一篇,歷引堯、禹、周、孔,謂皆以飛龍治萬世。而復舉《圓覺》、《道德》二經,以為釋迦、老子亦然,未免援儒入墨。又《黄鸝河洛徵》謂黄鸝一聲,即河、洛之全機大用;《杏葉飛龍表》謂黄鍾之律為杏葉之正位,其說皆近於怪誕。極其博辨之才,洸漾自喜則可矣,謂《易》之精奧在是,則殊不然也。 【彙校】 1.清初刻本題“吳興董說若雨著”。(杜澤遜:《四庫存目標註》) 周易時義註無卷數(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章佐聖撰。佐聖字右臣,歙縣人。其書依經訓解,而以《卦圖》一卷附於後。大旨主於言理,而徵引蕪雜,頗乏持擇。書成於崇禎甲申正月。前有自序,謂:“以明經獲雋,而烽火交訌,行路艱阻,因坐臥小樓,自為箋註,大都自憂患中來。”蓋有託而為之,故其言頗譏切時事云。 易參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錢彭曾撰。彭曾號覺龕,錢塘人。是書用《註疏》本而不載經文,但標每節之目。首為圖說,其方圓黑白雖皆《易》外之枝節,而自宋以來猶有所受。又旁及曆法、推步、奇門、九宫、干支、納音,雖不得漢儒之本法,而其說猶有所傳。又廣而推及五嶽地形、《禹貢》水道、堪輿、律吕、井田、兵法、道家、佛家、選擇、六壬,殊泛濫龐雜,無所紀極。然則五藏六府亦配陰陽,將曰《易》為醫作乎1?方罫圓棋亦合奇偶,將曰《易》為弈作乎?至所詮釋則與圖渺不相關,仍不過摘句尋章,循文推演,閒或自出新意,又往往乖舛。如謂乾為四月之卦,猶未分龍,雨未時行,故曰“潛龍”;坤之“履霜堅冰”乃指忠臣孝子而言,其初發一念為“履霜”,歷久不變為“堅冰”。自有《易》以來無此說也。 【彙校】 1.“乎”,殿本無。 易旨一覽四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蔣時雍撰。時雍字繩武,江都人。其書訓詁字句,乃村塾課蒙之本。 周易辨正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喻國人撰。國人字春山,郴州人。其書大旨謂先儒多是非倒置,以十為圖,九為書,因作辨十九章,以九為圖配天,以十為書配地,且及河圖主生、洛書主尅之理。蓋仍祖劉牧之舊說。第十七辨言古人左圖右書,左陽也,故左字五畫;右陰也,故右字六畫,殊為悠謬。書中率皆類此。其凡例乃云:“秦漢諸儒昧其則者千餘年,宋元諸儒枉其則者五百年,國人辨正,四聖知必冥慰。”何其誕也! 河洛定議贊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喻國人撰。其說以伏羲則河圖畫乾、坎、艮、震四卦,則洛書畫巽、離、坤、兌四卦。由河圖四卦得訟、遯十六陽卦,由洛書四卦得家人、中孚十六陰卦。合河、洛迭為上下而得否2、姤、履、泰三十二陰陽配合之卦。且以揲蓍之數不惟康節茫然,即一行亦屬妄附。自以河、洛之議,至此書而始定。書成,且祭河、洛之神及天地四聖,為文以告。其誕至此,又何異於中風狂走者乎3? 【彙校】 1.“議”,殿本作“義”,疑誤。 2.“河、洛”,殿本作“河圖”,誤。 3.“其誕至此,又何異於中風狂走者乎”,殿本作“其敢為大言至此,殆有狂疾歟”。 全易十有八變成卦定議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喻國人撰。大旨謂數九則滿,滿則損。數六則謙,謙則益。故大《易》總不外乾九損三,變為坤六,坤六益三,變為乾九。或乾九、坤六交相損益1,十有八變以成卦而已2。 【彙校】 1.“交”,殿本作“爻”,誤。 2.“以”,殿本脱。 周易對卦數變合參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喻國人撰。謂朱子不知《易》中“十年”、“三年”、“七日”、“八月”之旨1,及《訟·九二》“三百户”之數,國人乃於反對兩卦得之。合屯、蒙二卦,以屯下蒙上,謂屯二爻為一年,逆數之至蒙五爻,歷十爻為十年。合需、訟二卦,以需下訟上,謂訟二畫九,即九十户,訟初畫六,即六十户,需上畫六,即六十户,五畫九,即九十户。合之得三百户。以為此意數千年不明。真穿鑿附會之說也。 【彙校】 1.“八月”,底本作“八日”,據殿本改。《易》臨卦象辭云:“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凶。”而無“八日”之文。 河洛真傳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喻國人撰。其說謂天地十二會真數不出五十五,惜陳、邵俱未發明。因演《天地五十五數圖》,卷末復附以《河洛真傳說》數頁。辨“蓍短龜長”之說,謂《記》云“假爾泰龜有常”、“假爾泰筮有常”,原龜筮並重。朱子妄更祝詞,故重視泰筮。然所引證據,仍不過《廣輿記》、《本草圖經》諸書而已。 周易生生真傳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喻國人撰。謂先儒解《易》為變易,為交易,總不如《繫辭》“生生之謂易”五字最確。又謂伏羲則河九、洛六,始畫八卦,以木德王也。木主仁,仁為生生真種子。每卦六爻,推演五行相生之數以配合之。 三易大傳七十二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李陳玉撰。書分二册。一曰《先天古易》,以解圖畫,又每篇系以讚語。其最異者,以無極、太極、無極而太極分為三圖,而先天八卦配以英輔九星之名,後天八卦配以疏附先後之名。支離破碎,全無理據。一曰《後天周易》,以解經傳。雖言象數,而皆出臆說。附以《易導》、《易鈐》、《易眼》諸書。其《易鈴》有云:“若欲《易》學了澈,直須將一切訓詁辭章盡情剗却,即孔文之語亦不過《易》象一端之論,方有入處。”可謂敢為大言。蓋言圖畫者病於支離破碎,談心性者病於杳冥恍惚。陳玉兼二家之說,而各得二家之極弊,真所謂誤用其心者也。 易經補義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方芬撰。芬字舒林,歙縣人。其書全列《本義》於前,而以己所發明附贅於末,皆標“補”字以别之。所得頗為膚淺。其凡例云述其王父有度所撰《易旨正宗》及其父希萊《易經要旨》而為之。今二書皆未見。然觀芬之書,其大略可睹矣1。 【彙校】 1.“所得頗為膚淺”至“其大略可睹矣”,殿本作“所得頗淺”。 讀易鏡六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沈爾嘉撰。爾嘉字公亨,常熟人。是書悉依今本次序,每一卦一節,列經文於前,列講義於後,而講義高經文一格,全為繕寫時文之式。其說皆循文敷衍,别無發揮。經文旁加圈點,講義上綴評語,亦全以時文法行之,即其書可知矣1。 【彙校】 1.“亦全以時文法行之,即其書可知矣”,殿本作“亦全似時文”。 易學古經正義十二卷(湖北巡撫採進本) 明鄒元芝撰。元芝字立人,竟陵人。自費直合《十翼》於上、下經,唐用王弼《易》註作《正義》,《易》遂用王弼之本。宋晁說之、吕祖謙諸家始倡為復古之說,互有考訂,而亦互有異同。至朱子之《本義》,始定從吕本,分為經二篇,傳十篇,至今與王本並行。元芝是書,欲駕出朱子之上1,謂孔子《十翼》與經並尊,不得抑之稱傳,遂臆為分别。如乾卦以“乾,元亨利貞”五字為本經之彖,割“天行健”三字為本經之象,而綴以六爻。他皆倣此。其《十翼》則倣制藝之體,經文反低二格、而彖辭、小象之辭各冠以“彖曰”、“象曰”字,跳行頂格書之。其大象“天行健”、“地勢坤”諸句,因删之不能成文,遂既以為本經之文,又復見於象辭之內。一文兩屬,莫定所歸。皆有意立異,而詭稱復古,不知所據何古本也。其說經大旨,則以羲、文之《易》為卜筮之書,孔子之《易》為盡性至命之書,故所註皆舍象數而言義理。蓋借尊孔子之名以劫伏衆論,實則茫無確證,徒見其割裂聖經而已。 【彙校】 1.“自費直合《十翼》於上、下經”至“欲駕出朱子之上”,殿本作“是書重定《周易》古本之次序”。 射易淡詠二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卷端惟題“西農”二字。前有陳愫《索射易書》一篇,稱其字曰“孝若1”。考愫至國朝尚存,嘗與邱〔丘〕象隨等共註李賀《昌谷集》。又《書》中稱張九山青衣得《射易》半部於虎邱〔丘〕僧舍,乃錄寄尹子求者。考明尹伸字子求,宜賓人。萬曆戊戌進士,官至湖廣布政使。崇禎甲申,張獻忠部賊陷敘州,伸殉節死。此書既云寄伸,則是時伸尚無恙,當為明末人作矣。其說《易》但解六十四卦,每卦但標象、彖及“第幾爻”字,不列經文。大抵皆借經發議,其言辨博自喜,而詞勝於理。又喜作似了非了語,類禪宗之機鋒,殊乏先儒明白淳實之意。每卦之末,各系以五言古詩一首,以發明一卦之大義,蓋即所謂“淡詠”者。自古以來,亦無此說經之體例也。 【彙校】 1.宋慈抱《兩浙著述考》:“《射易淡詠》四卷,明錢塘張遂辰撰,遂辰字西農,號卿子,崇禎季年隱居里巷,以醫自給。”《仁和縣志》、《海州府志》、《杭州府志》等皆載張遂辰事蹟,其人通中醫,著有《張卿子傷寒論》七卷等,當即《射易淡詠》之作者無疑。(杜澤遜:《四庫存目標註》) 大易衍說無卷數(安徽巡撫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時代,蓋明人舊錄藏本也1。其書乃鄉塾講義,隨文敷衍,不能發明大旨,亦姑存之可耳2。 【彙校】 1.“錄藏”,殿本作“抄”。 2.“不能發明大旨,亦姑存之可耳”,殿本作“無所發明”。 原易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上卷原太極、圖、書,凡十一條,下卷原六十四卦。皆剿襲舊文,别無創獲,不足以言著書也1。 【彙校】 1.“不足以言著書也”,殿本無。 易傳義十二卷(內府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取程子《易傳》、朱子《易本義》合為一書,冠以《圖說》、《綱領》各一篇。皆從《易經大全》中錄出,故改朱本之次第以從程本,版式字畫頗為工楷。曹寅《楝亭書目》亦載有此書一函1。蓋明代經廠本也。 【彙校】 1.“有”,殿本無。 易象與知編一卷圖書合解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題曰“天山道人撰”。不著名氏,不知何許人也。其書惟論河圖、洛書、八卦方位及對待流行之義、五行生成之理,皆於諸家《易》解之中鈔合成帙。蓋欲講陳、邵之學而僅掇拾其糟粕者。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