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一六 經部十六 |
|
卷一六 經部十六 詩類二 詩集傳名物鈔八卷(內府藏本) 元許謙撰。謙有《讀書叢說》,已著錄。謙雖受學於王柏,而醇正則遠過其師1。研究諸經,亦多明古義。故是書所考名物音訓,頗有根據,足以補《集傳》之闕遺。惟王柏作《二南相配圖》,移《甘棠》、《何彼襛矣》於《王風》,而去《野有死麕》,使《召南》亦十有一篇,適如《周南》之數。師心自用,竄亂聖經,殊不可訓。而謙篤守師說,列之卷中,猶未免門户之見。至柏所删《國風》三十二篇,謙疑而未敢遽信,正足見其是非之公。吳師道作是書序,乃反謂“已放之鄭聲,何為尚存而不削”,於謙深致不滿。是則以不狂為狂,非謙之失矣。卷末譜作詩時世,其例本之康成,其說則改從《集傳》,蓋淵源授受,各尊所聞。然書中實多採用陸德明《釋文》及孔穎達《正義》,亦未嘗株守一家。名之曰“鈔”,蓋以此云。 【彙校】 1.許謙卒於後至元三年,年六十八,見《元史》本傳。推其生年為宋咸淳六年,而王柏卒於咸淳十年,見《宋元學案》卷八二王柏小傳及《總目》卷一二《書疑》提要,時許謙方四五歲。蓋許謙為金履祥弟子,而金為王柏弟子。(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詩傳通釋二十卷(內府藏本)1 元劉瑾撰。瑾字公瑾,安福人。其學問淵源出於朱子。故是書大旨在於發明《集傳》,與輔廣《詩童子問》相同。陳啟源作《毛詩稽古編》,於二家多所駁詰2。然廣書皆循文演義,故所駁惟訓解之辭。瑾書兼辨訂故實,故所駁多考證之語。如註《何彼襛矣》,以齊桓公為襄公之子;註《魏風》,以魏為七國之魏;註《陟岵》,謂毛《傳》先出,《爾雅》後出3;註《綢繆》,謂心宿之象,三星鼎立;註《鹿鳴之什》,謂上下通用止《小雅》、二《南》,其《大雅》獨為天子之樂;註《節南山》,以家父即《春秋》之家父,師尹即《春秋》之尹氏(案此項安世之說,見朱善《詩解頤》,瑾襲之而隱其名也);註《楚茨》,誤讀鄭康成《玉藻》註,以“楚茨”為即“采齊”;註《甫田》,誤讀毛《傳》“車梁”,以為即《小戎》之“梁輈”;註《殷武》,杜撰殷廟之昭穆及祧廟世次。皆一經指摘,無可置辭。故啟源譏胡廣修《詩經大全》,收瑾說太濫(案《大全》即用瑾此書為藍本,故全用其說。啟源未以二書相較,故有此語。謹附訂於此)。然徵實之學不足,而研究義埋究有淵源。議論亦頗篤實,於詩人美刺之旨尚有所發明,未可徑廢。至《周頌·豐年篇》,朱子《詩辨說》既駁其誤,而《集傳》乃用序說,自相矛盾。又“三夏”見於《周禮》,吕叔玉註以《時邁》、《執競》、《思文》當之。朱子既用其說,乃又謂成、康是二王諡,《執競》是昭王后詩,則不應篇名先見《周禮》。瑾一一回護,亦為啟源所糾。然漢儒務守師傳,唐疏皆遵註義。此書既專為朱《傳》而作,其委曲遷就,固勢所必然,亦無庸過為責備也。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殿本“家”下有“之言”二字。 3.“註《陟岵》,謂毛《傳》先出,《爾雅》後出”,殿本無。 詩傳旁通十五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元梁益撰。益字友直,號庸齋,江陰人。自署三山者,以其先福州人也。嘗舉江浙鄉試,不及仕宦,教授鄉里以終。事蹟附載《元史·儒學傳·陸文圭傳》內。朱子《詩傳》詳於作《詩》之意,而名物訓詁僅舉大凡。蓋是書倣孔、賈諸疏證明註文之例,凡《集傳》所引故實,一一引據出處,辨析源委。因杜文瑛先有《語孟旁通》,體例相似,故亦以“旁通”為名。其中如“聖人之耦”,則引《西漢書》劉歆論董仲舒語;“見堯於羹,見舜於牆”,則引《後漢書·李固傳》以明出典。或朱子所未詳者,亦旁引諸說以補之。如“五緎”、“五總”,引陸佃之語;“三單”,引鄭箋“羨卒”、孔疏“副丁”之類。亦閒有與朱子之說稍異者。如“頃筐墍之”,《集傳》音“許器切”;《大雅》“民之攸墍”,《集傳》音“許既切”者,從陸德明《經典釋文》。益則引《禮部韻》,謂:“‘許既切’者,在未韻,音餼,註云‘取也’;‘許器切’者,在至韻,音洎,作‘巨至切’。朱子之音與《禮部韻》不同”云云。是是非非,絕不堅持門户。視胡炳文等之攀附高名,言言附合,相去遠矣。卷首為類目,末一卷則其叙說。內一條論秦造父封趙,因錄羅泌《國姓紀原》之文,自謂:“此於《詩傳》雖無所繫,而宋氏有國,其姓亦當知,故通之。”則冗贅之文,汗漫無理,可已而不已者也。前有至正四年太平路總管府推官濱州翟思忠序,明朱睦?《授經圖》遂以《詩傳旁通》為思忠作,殊為疏舛。今從朱彝尊《經義考》所辨(案彝尊所引乃陸元輔之言),附訂正焉。 詩經疏義二十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1 元朱公遷撰。公遷字克升,樂平人。《江西通志》載其至正閒為處州學正,何英後序則稱以特恩授校官,得主金華郡庠。二說互異。考《樂平縣志》載公遷“以至正辛巳領浙江鄉試,教婺州,改處州。”然則英序舉其始,《通志》要其終耳。是書為發明朱子《集傳》而作,如註有疏,故曰“疏義”。其後同里王逢及逢之門人何英,又採衆說以補之2。逢所補題曰“輯錄”,英所補題曰“增釋”。雖遞相附益,其宗旨一也。其說墨守朱子,不踰尺寸,而亦閒有所辨證。如《卷耳篇》內,朱子誤用毛《傳》舊說,以“崔嵬”為土山戴石,公遷則引《爾雅》、《說文》,明其當為石戴土。又《七月》之詩,朱子本《月令》以流火在六月,公遷推驗歲差,謂《公劉》時當五、六月之交。皆足以補《集傳》之闕。又《集傳》所引典故,一一詳其出處。即所引舊說,原本不著其名者,如《衛風》之“趙子”註為趙伯循,《小雅·斯干篇》之“或曰”註為曾氏之類,皆一一考訂。雖於宏旨無關,亦足見其用心不苟也。書成於至正丁亥。正統甲子,英始取逢所授遺稿重加增訂,題曰《詩傳義》,詳釋發明,以授書林葉氏刊行之。而版心又標《詩傳會通》,未喻其故3。今仍從公遷舊名,題曰《詩經疏義》,以不沒其始焉。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為《詩經疏義會通》二十卷《綱領》一卷《圖說》二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明刊本題“野谷門人王逢原夫輯錄,松塢門人何英積中增釋”。何英序云:“先師松塢先生,嘗謂野谷洪先生初從游先正朱氏公遷先生之門,受讀三百五篇之詩。”《樂平縣志》載王逢號松塢先生。可知王逢乃朱公遷再傳弟子,僅稱“同里”未確。(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3.版心標“詩傳會通”者系嘉靖二年劉氏安正書堂刻本,葉景達刊行者乃正統五年刻本。(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詩疑問七卷附詩辨說一卷(內府藏本)1 元朱倬撰。倬字孟章,建昌新城人2。至正二年進士,官遂安縣尹。壬辰秋,寇至,吏卒逃散,倬獨坐公所以待盡。及寇焚廨舍,乃赴水死。蓋亦忠節之士,《元史》遺漏未載。國朝納喇性德作是書序,始據《新安文獻志》汪叡所作《哀辭》,為表章其始末。其書略舉詩篇大旨發問,而各以所註列於下,亦有闕而不註者。劉錦文序稱:“其閒有問無答者,豈真以為疑哉?在乎學者深思而自得之耳”,又稱:“舊本先後無緒3,今為之論定,使語同而旨小異者,因得以互觀焉。”是此本乃錦文所重編,非倬之舊。其有問無答者,或亦傳寫佚脱,而錦文曲為之辭歟?末有趙惪《詩辨說》一卷。惪,宋宗室,舉進士,入元隱居豫章東湖。其書與倬書略相類,殆後人以倬忠烈,惪高隱,其人足以相配,故合而編之歟4?倬書七卷,附以惪書為八卷。朱睦?《授經圖》、焦竑《經籍志》乃皆作六卷,疑為傳寫之訛。或倬原書六卷,劉錦文重編之時析為七卷,亦未可定也。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作《詩經疑問》七卷附錄一卷。 2.“建昌”,殿本作“建章”,誤,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八三《人物·建昌府》有朱倬,“字孟章,新城人。登至正壬午第,知遂安縣尹。”元代無建章路之設。(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3.“緒”,殿本作“序”。 4.《詩辨說》原本七卷,當是朱倬自以其書與己類,而撮其要附於己著之後。(劉毓慶:《歷代詩經著述考(先秦——元代)》) 詩纘緒十八卷(永樂大典本) 元劉玉汝撰。玉汝始末未詳。惟以周霆震《石初集》考之,知其為廬陵人,字成之,嘗舉鄉貢進士。所作《石初集》序,末題“洪武癸丑”,則明初尚存也。此書諸家書目皆未著錄,獨《永樂大典》頗載其文。其大旨專以發明朱子《集傳》,故名曰“纘緒”。體例與輔廣《童子問》相近,凡《集傳》中一二字之斟酌,必求其命意所在。或存此說而遺彼說,或宗主此論而兼用彼論,無不尋繹其所以然。至論比興之例,謂有有取義之興,有無取義之興,有一句興通章,有數句興一句,有興兼比、賦兼比之類。明用韻之法,如曰隔句為韻,連章為韻,疊句為韻,重韻為韻之類。論《風》、《雅》之殊,如曰有腔調不同,有詞義不同之類。於朱子比興、叶韻之說,皆能反覆體究,縷析條分。雖未必盡合詩人之旨,而於《集傳》一家之學,則可謂有所闡明矣。明以來諸家詩解罕引其說,則亡佚已久。今就《永樂大典》所載,依經排纂,正其脱訛,定為一十八卷。 詩演義十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元梁寅撰。寅有《周易參義》,已著錄。是書推演朱子《詩傳》之義,故以“演義”為名。前有自序云:“此書為幼學而作,博稽訓詁以啟其塞,根之義理以達其機1,隱也使之顯,略也使之詳。”今考其書,大抵淺顯易見,切近不支。元儒之學,主於篤實,猶勝虚談高論,橫生臆解者也。朱彝尊《經義考》載此書作八卷,註曰“未見”。此本至《小雅·苕之華篇》止,以下皆闕,而已有一十五卷。則八卷之說殊為未確。蓋彝尊未睹此本,但據傳聞錄之,卷數訛異,其亦有由矣。 【彙校】 1.“機”,殿本作“義”。自序原文作“意”。 詩解頤四卷(內府藏本) 明朱善撰。善字備萬,號一齋,豐城人。洪武中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事蹟附見《明史·劉三吾傳》。是編不載經文,但以《詩》之篇題標目。大抵推衍朱子《集傳》為說,亦有闕而不說者,則並其篇目略之。其說不甚訓詁字句,惟意主借《詩》以立訓。故反覆發明,務在闡興觀羣怨之旨,溫柔敦厚之意,而於興衰治亂,尤推求源本,剴切著明。在經解中為别體,而實較諸儒之爭競異同者為有裨於人事。其論《何彼襛矣》為後人誤編於《召南》,蓋沿王柏之謬說,不足為據。其論《二子乘舟》,謂“壽可謂之悌弟、伋不可謂之孝子”,律以“大杖則逃”之文,固責備賢者之意。實則申生自縊,《春秋》無貶。尚論古人,亦未可若是苛也。然論其大旨,要歸醇正,不失為儒者之言。其於“太王翦商”一條,引金履祥之言,補《集傳》所未備。其據宣王在位四十六年,謂《節彼南山》之申伯、蹶父、皇父、尹氏,皆非當日之舊人,駁項安世之說,亦時有考據。《明史》載其引據往史,駁律禁姑舅、兩姨為婚之說,極為典覈。知其研思典籍,具有發明。蓋元儒篤實之風,明初尤有存焉,非後來空談高論者比也。 詩經大全二十卷(通行本)1 明胡廣等奉敕撰。亦永樂中所修《五經大全》之一也。自北宋以前,說《詩》者無異學。歐陽修、蘇轍以後,别解漸生。鄭樵、周孚以後,爭端大起。紹興、紹熙之閒,左右佩劒,相笑不休。迄宋末年,乃古義黜而新學立。故有元一代之說《詩》者,無非朱《傳》之箋疏。至延祐行科舉法,遂定為功令,而明制因之。廣等是書亦主於羽翼朱《傳》,遵憲典也。然元人篤守師傳,有所闡明,皆由心得。明則靖難以後,耆儒宿學,略已喪亡。廣等無可與謀,乃剽竊舊文以應詔。此書名為官撰,實本元安城劉瑾所著《詩傳通釋》而稍損益之2。今劉氏之書尚有傳本,取以參校,大約於其太冗蔓者略删數條,而餘文如故,惟改其中“瑾案”二字為“劉氏曰”。又劉書以《小序》分隸各篇,是書則從朱子舊本合為一篇,小變其例而已3。顧炎武《日知錄》、朱彝尊《經義考》並抉摘其非。陳啟源《毛詩稽古編》但責廣等採劉瑾之說太濫,猶未究其源也。其書本不足存。惟是恭逢聖代,考定藝文,既括千古之全書,則當備歷朝之沿革,而後是非得失,釐然具明。此書為前明取士之制,故仍錄而存之,猶“小學”類中存《洪武正韻》之例云爾。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綱領》一卷《朱子詩序辨說》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安城”,殿本作“安成”。 3.此書除以《詩傳通釋》為底本外,實際又採入元羅復《詩經集傳音釋》、曹居貞《詩義發揮》、明朱善《詩經解頤》三家的解說,地名則依《皇朝郡邑志》註出明代的地名。(楊晉龍:《詩傳大全》來源問題探究) 詩說解頤四十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季本撰。本有《易學四同》,已著錄。是書凡《總論》二卷,《正釋》三十卷,《字義》八卷。大抵多出新意,不肯剽襲前人,而徵引該洽,亦頗足以自申其說。凡書中改定舊說者,必反覆援據,明著其所以然。如以《南山篇》之“必告父母”句,為魯桓告父母之廟;《九罭篇》之“公歸不復”句,謂以鴻北向,則不復為興;《下泉篇》之“郇伯”,為指郇之繼封者而言;“皇父卿士”章,謂以寵任為先後,故崇卑不嫌雜陳;《頍弁》篇之“無幾相見”句,為兄弟甥舅自相謂。如斯之類,皆足於舊說之外,備說《詩》之一解。雖閒傷穿鑿,而語率有徵,尚非王學末流以狂禪解經者比也。存此一編,使知姚江立教之初1,其高足弟子研求經傳、考究訓詁乃如此。亦何嘗執“《六經》註我”之說,不立語言文字哉! 【彙校】 1.“使”,殿本無。 讀詩私記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李先芳撰。先芳字伯承,號北山,監利人,寄籍濮州。嘉靖丁未進士,官至尚寶司少卿。《明史·文苑傳》載王世貞所定“廣五子”,先芳其一也。是書成於隆慶四年。所釋大抵多從毛、鄭,毛、鄭有所難通,則參之《吕氏讀詩記》、《嚴氏詩緝》諸書。其自序曰:“文公謂《小序》不得《小雅》之說,一舉而歸之刺;馬端臨謂文公不得《鄭》、《衛》之風,一舉而歸之淫,胥有然否。不自揣量,折衷其閒”云云。蓋不專主一家者,故其議論平和2,絕無區分門户之見。如說《鄭風·子衿》,仍從學校之義,則不取宋學;謂《國風》、《小雅》初無變、正之名,則不從漢說。至《楚茨》、《南山》等四篇,則《小序》與《集傳》之說並存,不置可否。蓋《小序》皆以為刺幽王,義有難通,而《集傳》所云,又於古無考,故闕所疑也。雖援據不廣,時有闕略,要其大綱,則與鑿空臆撰者殊矣3。朱彝尊《經義考》載先芳有《毛詩考正》,不列卷數,註曰“未見”,而不載此書。其為一書兩書,蓋不可考。然此書亦多辨定毛《傳》,或彝尊傳聞未審,誤記其名歟?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為五卷,書前提要亦云五卷。(修世平:《四庫全書總目》訂誤十七則,圖) 2.“故其”,殿本作“其書”。 3.“則”,殿本無。 詩故十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朱謀?撰。謀?有《周易象通》,已著錄。是書以《小序》首句為主,略同蘇轍《詩傳》之例,而參用舊說以考證之。其曰《詩故》者,考《漢書·藝文志》“詩類”有《魯故》二十五卷,《齊后氏故》二十卷,《齊孫氏故》二十七卷,《韓故》三十六卷,《毛詩故訓傳》三十卷。顏師古註曰:“故者,道其旨意也。”謀?是編,蓋用漢儒之舊名。故其說《詩》,亦多以漢學為主,與朱子《集傳》多所異同。其閒自立新義者,如以《小星》為褻御入直,以《斯干》為成王營洛,周公所賦之類,未免失之穿鑿1。然謀?博極羣書,學有根柢,要異乎剽竊陳言。蓋自胡廣等《五經大全》一出,應舉、窮經,久分兩事。謀瑋深居朱邸,不藉進取於名場,乃得以研究遺文,發揮古義也。經術盛衰之故,此亦可知其大凡矣。 【彙校】 1.殿本“未”上有“雖”字。 六家詩名物疏五十四卷(內府藏本)1 明馮應京撰2。應京字可大,號慕岡,盱眙人。萬曆壬辰進士,官至湖廣案察使僉事。事蹟具《明史》本傳。是書因宋蔡卞《詩名物疏》而廣之。《江南通志》稱其“少業詩,鉤貫箋疏,作《詩六家名物疏》”是也。其徵引頗為賅博。每條之末,閒附考證。如“被之僮僮”,鄭《箋》以“被”為髮髢,《集傳》以為編髮。應京則據《周禮·追師》,謂“編”則列髮為之,“次”則次第髮長短為之3,所謂髮髢。定《集傳》之誤混為“編”。又如《鄭風·緇衣》,《集傳》以為緇衣、羔裘,大夫燕居之服。應京則據賈公彥《周禮疏》,以為卿士朝於天子,服皮弁服,其適治事之館,改服緇衣。鄭《箋》所謂“所居私朝4”,即謂治事之館。凡此之類,其議論皆有根柢,猶為徵實之學者。惟所稱“六家”,乃謂齊、魯、毛、韓、鄭《箋》、朱《傳》,則古無是目,而自應京臆創之。且毛、鄭本屬一家,析而為二,亦乖於傳經之支派5。以非宏旨所繫,亦姑仍其舊名焉。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為《六家詩名物疏》五十五卷《引用書目》一卷《提要》三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明萬曆原刊本五十五卷,題“海虞馮復京嗣宗輯著”,《明史·藝文志》、《經義考》卷一一四等亦著錄作馮復京著。文淵閣、文溯閣本書前提要皆不誤。(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3.“次”,殿本作“被”,誤,此書卷五“被”條引《周禮·追師》註曰:“編,列發為之,若假紒服之以桑。次,次第發長短為之,所謂髲髢。”……案朱《傳》云編發為之,誤以“次”為“編”矣。 4.“所居私朝”,殿本作“所私之朝”,誤,此書卷六“羔”條曰:“鄭註《鄭風·緇衣》云:‘居私朝之服者,以卿士朝於天子,服皮弁服,其適治事之館,改服緇衣。’此私朝在天子宫內,非謂緇衣、羔裘為大夫燕居之服也。” 5.“且毛、鄭本屬一家,析而為二,亦乖於傳經之支派”,殿本無。 詩經疑問十二卷(內府藏本) 明姚舜牧撰。舜牧有《易經疑問》,已著錄。是編釋《詩》,兼用毛《傳》、朱《傳》及嚴粲《詩緝》,時亦自出新論。如辨成王未嘗賜周公天子禮樂,其說頗為有見。又論“三經三緯”之說,謂:“賦、比、興乃通融取義,非截然謂此為賦,此為比,此為興也。惟截然分而為三,於是求之不得其說,則將為賦而興又比也,賦而比又興也,而寢失其義。”其說亦足解轇轕之談。舜牧於諸經皆有疑問,惟此編說《詩》為差善。自序稱:“所疑凡經數十年,重加訂問,前此誤解,亟與辨正。”蓋其用力較深也。惟不信古人字少假借通用之說,於“龍光”、“伴奐”之類,皆徑以本字解之,强生論辨。是則隆、萬以後儒者少見古書之故。亦足見詁訓不明而欲義理之不謬,無是事矣。 詩經世本古義二十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何楷撰。楷有《古周易訂詁》,已著錄。其論《詩》專主孟子“知人論世”之旨。依時代為次,故名曰《世本古義》。始於夏少康之世,以《公劉》、《七月》、《大田》、《甫田》諸篇為首。終於周敬王之世,以《曹風·下泉》之詩殿焉。計三代有詩之世,凡二十八王,各為序目於前2。又於卷末倣《序卦傳》例,作《屬引》一篇,用韻語排比成文,著所以論列之意。考《詩序》之傳最古,已不能盡得作者名氏。故鄭氏《詩譜》,闕有閒焉。三家所述,如《關雎》出畢公,《黍離》出伯封之類,茫昧無據,儒者猶疑之弗傳。楷乃於三千年後,鉤棘字句,牽合史傳,以定其名姓時代。如《月出篇》有“舒窈窕兮”、“舒憂受兮”之文,即指以為夏徵舒。此猶有一字之近也。《碩鼠》一詩,茫無指實,而指以為《左傳》之魏壽餘,此孰見之而孰傳之?以《大田》為《豳雅》,《豐年》、《良耜》為《豳頌》,即屬之於公劉之世。此猶有先儒之舊說也。以《草蟲》為《南陔》,以《菁菁者莪》為《由儀》,以《緡蠻》為《崇丘》,又孰傳之而孰受之?大惑不解,楷之謂乎?然楷學問博通,引援賅洽。凡名物訓詁,一一考證詳明,典據精確,實非宋以來諸儒所可及。譬諸蒐羅七寶,造一不中規矩之巨器,雖百無所用,而燬以取材,則火齊、木難,片片皆為珍物。百餘年來,人人嗤點其書,而究不能廢其書,職是故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卷末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序目”,殿本作“目序”,誤,據書前《御題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原文。 待軒詩記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張次仲撰。次仲有《周易玩辭困學記》,已著錄。是書前載總論二篇,其餘《國風》以一國為一篇,二《雅》、《周頌》以一什為一篇,《魯頌》、《商頌》亦各為一篇。大抵用蘇轍之例,以《小序》首句為據,而兼採諸家以會通之。其於《集傳》,不似毛奇齡之字字譏彈,以朱子為敵國,亦不似孫承澤之字字阿附,並以毛氏為罪人(案承澤《詩經朱傳翼》自序稱:“王弼亂《易》,罪深桀、紂。毛氏之罪,亦不在王弼之下。”)。故持論和平,能消融門户之見。雖憑心揣度,或不免臆斷之私,而大致援引詳明,詞多有據。在近代經解之中,猶為典實。卷末别有《述遺》一卷,有錄無書,目下註“嗣刻”字,蓋欲為之而未成也。今並削其目,不復虚列焉。 【彙校】 1.張次仲原刊本不分卷,八卷為館臣擅改。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讀詩略記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朱朝瑛撰。朝瑛有《讀易略記》,已著錄。是書朱彝尊《經義考》作二卷。此本六册,不分卷數。覈其篇頁,不止二卷。疑原書本十二卷,刊本誤脱一“十”字,傳寫者病其繁瑣,並為六册也1。朝瑛論《詩》,以《小序》首句為主。其說謂:“亡《詩》六篇,僅存首句。則首句作於未亡之前,其下作於既亡之後明矣。”所見與程大昌同,而所辨較大昌尤明白,足決千古之疑。然其訓釋不甚與朱子立異。自鄭、衛淫奔不從《集傳》以外,其他說有乖迕者2,多斟酌以折其中。如論《楚茨》為刺幽王之詩,則據《荀子》以為“恰在鼓鍾之後。或幽王尚好古樂,故賢士大夫稱述舊德,擬《雅》、《南》而奏之,以感導王志。”論《抑》為刺厲王之詩,則據《詩》文“其在於今”一語,以為當為衛武公少時所作。大抵皆參稽融貫,務取持平。其以《生民篇》姜嫄巨跡為必不可信,亦先儒舊義。至於求棄之之由而不得,乃援後世“綠綈方底”之事以證之,則未免反失之附會。又頗信《竹書紀年》,屢引為證,亦乖說經之體。然綜其大旨,不合者十之二三,合者十之五六也。 【彙校】 1.《四庫各省進呈書目》中《浙江省第八次呈送書目》著錄此書為六卷,五本,《兩淮鹽政李呈送書目》著錄為四卷,六本。《浙江採集遺書總錄簡目》作寫本二册。(蕭開元:晚明學者朱朝瑛及其《讀詩略記》) 2.“乖迕”,殿本作“乖互”。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二十卷序二卷 康熙末聖祖仁皇帝御定。刻成於雍正五年1,世宗憲皇帝製序頒行。《詩序》自古無異說,王肅、王基、孫毓、陳統爭毛、鄭之得失而已。其舍《序》言《詩》者,萌於歐陽修,成於鄭樵,而定於朱子之《集傳》。輔廣《童子問》以下,遞相羽翼,猶未列學官也。元延祐中行科舉法,始定《詩》義用朱子,猶參用古註疏也。明永樂中修《詩經大全》,以劉瑾《詩集傳通釋》為藍本,始獨以《集傳》試士。然數百年來,諸儒多引據古義,竊相辨詰,亦如當日之攻毛、鄭。蓋《集傳》廢《序》,成於吕祖謙之相激,非朱子之初心。故其閒負氣求勝之處,在所不免。原不能如《四書集註》,句銖字兩,竭終身之力,研辨至精2。特明代纂修諸臣,於革除之際,老師宿儒,誅鋤略盡3。不能如劉三吾等輯《書傳會選》,於蔡氏多所補正。又成祖雖戰伐之餘,欲興文治,而實未能究心經義,定衆說之是非。循聲附和,亦其勢然歟?是編之作,恭逢聖祖仁皇帝天亶聰明,道光經籍,研思六義,綜貫四家。於衆說之異同,既别白瑕瑜,獨操衡鑒,而編校諸臣亦克承訓示,考證詳明,一字一句,務深溯詩人之本旨。故雖以《集傳》為綱,而古義之不可磨滅者,必一一附錄以補闕遺。於學術持其至平,於經義乃協其至當。《風》、《雅》運昌,千載一遇,豈前代官書任儒臣拘守門户者所可比擬萬一乎! 【彙校】 1.雍正五年內府刻本作《欽定詩經傳說彙纂》二十一卷《卷首》二卷《朱子詩序辨說》二卷,文淵閣《四庫》本同。(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朱熹攻《詩序》並非出於吕祖謙相激的爭勝之作,乃是晚年究心之作。他本人曾明言“《詩序》實不足信,向見鄭漁仲有《詩辨妄》,力抵《詩序》,其閒言語太甚,”(《朱子語錄》)。(張靜:《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於朱熹《詩集傳》敘錄中的態度筆法平議) 3.“略盡”,殿本作“殆盡”。 欽定詩義折中二十卷 乾隆二十年皇上御纂。鎔鑄衆說,演闡經義,體例與《周易述義》同。訓釋多參稽古義,大旨亦同。蓋我聖祖仁皇帝欽定《詩經彙纂》於《集傳》之外,多附錄舊說,實昭千古之至公。我皇上幾暇研經,洞周窔奧,於漢以來諸儒之論,無不衡量得失,鏡别異同。伏讀《御製七十二候詩》中《虹始見》一篇,有“晦翁舊解我疑生”句。句下御註於《詩集傳》所釋“蝃蝀”之義,詳為辨證。並於所釋《鄭風》諸篇概作淫詩者,亦根據毛、鄭,訂正其訛,反覆一二百言。益足見聖聖相承,心源如一。是以諸臣恭承彝訓,編校是書,分章多準康成,徵事率從《小序》。使孔門大義,上溯淵源,卜氏舊傳,遠承端緒,因《欽定詩經》以樹義,即因《御纂周易》以立名。作述之隆,後先輝耀。經術昌明,洵無過於昭代者矣。 田閒詩學十二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1 國朝錢澄之撰。澄之有《田閒易學》,已著錄。是書成於康熙己巳,大旨以《小序》首句為主。所採諸儒論說,自《註疏》、《集傳》以外,凡二程子、張子、歐陽修、蘇轍、王安石、楊時、范祖禹、吕祖謙、陸佃、羅願、謝枋得、嚴粲、輔廣、真德秀、邵忠允〔胤〕2、季本、郝敬、黄道周、何楷二十家。其中王、楊、范、謝四家今無傳本,蓋採於他書;陸、羅二家本無《詩》註,蓋草木鳥獸之名,引其《埤雅》、《爾雅翼》也。自稱:“毛、鄭、孔三家之書,錄者十之二,《集傳》錄者十之三,諸家各本錄者十之四。”持論頗為精覈,而於名物訓詁、山川地理言之尤詳。徐元文序稱其“非有意於攻《集傳》,於漢、唐以來之說亦不主於一人。無所攻,故無所主,無所攻、無所主而後可以有所攻、有所主”云云,深得澄之著書之意。張英序又稱其“嘗與英書,謂《詩》與《尚書》、《春秋》相表裏。必考之《三禮》以詳其制作,徵諸三《傳》以審其本末,稽之五《雅》以覈其名物,博之《竹書紀年》、《皇王大紀》以辨其時代之異同(案二書所序時代,多不可據。此語殊為失考。謹附訂於此)與情事之疑信。即今輿記以考古之圖經,而參以平生所親歷”云云,則其考證之切實,尤可見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邵忠允”,殿本作“邵中允”,皆鄒忠允〔胤〕之誤。此書卷一《關雎篇》註云:“則《關雎》為文王宫人之作亦足據矣。案鄒氏忠胤亦有是說,特疑古者諸侯不再娶,或周制非殷制也。”以下各卷共引“鄒氏曰”四十餘條。《總目》卷十七著錄鄒氏撰《詩傳闡》二十三卷《闡餘》二卷。 詩經稗疏四卷(湖南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已著錄。是書皆辨正名物訓詁,以補《傳》、《箋》諸說之遺。如《詩譜》謂:“得聖人之化者謂之《周南》,得賢人之化者謂之《召南》。”此則據《史記》謂“雒陽為周、召”之語,以陝州為中線而兩分之,則《周南》者周公所治之南國也。證之地理,亦可以備一解。至於鳥則辨“雎鳩”之為山禽而非水鳥;“雀角”之角為咮,詩意言雀實有角,鼠實有牙。於獸則辨“九十其犉”之語,當引《爾雅》“七尺曰犉”之文釋之,不當以“黄牛黑脣”釋之;“騂剛”之剛為犅,則以牛脊言之。於草則辨“蔞”為雚葦之屬,而非蔞蒿;“薇”自為可食之菜,而非不可食之蕨。於木則辨《詩》言“樸”者,實今之柞,言“柞”者,實今之櫟;“榛楛”之榛,即詩之所謂“栵”,而非榛栗之榛。於蟲則辨斯螽、莎雞、蟋蟀之各類,而非隨時異名之物;果蠃負螟蛉以食其子,而非取以為子。於魚則辨“鱣”之即鯉,而《集傳》誤以為黄魚;“鮪”之似鯉,而《集傳》誤以為鱘魚。於器用則辨《集傳》訓“重較”為“兩輢上出軾者”之未諳車制1;及毛《傳》訓“楘”為歷錄2,歷錄為紡車交縈之名,而《集傳》增一“然”字之差。於禮制則辨公堂稱觥為飲酒於序3,而非如《集傳》所云豳公之堂;“裸將”之訓為灌,與“奠”一義,而歷詆《白虎通》灌地降神之謬。皆確有依據,不為臆斷。其謂《猗嗟》為作於魯莊如齊觀社之時,指莊娶哀姜而言,則據《爾雅》“姊妹之夫曰甥”以釋“甥”字4;謂《無衣》為作於秦哀公,則指楚之僭號以釋“王”字,義亦可通。惟以《葛屨》“五兩”之“五”通為行列之義5;木瓜、木桃、木李為刻木之物;“堇荼”之“荼”如“塗”,為穰草和泥;“奉璋”之“璋”為牙璋,連下文“六師”以為言,未免近鑿。至於《生民》一篇,謂姜嫄為帝摯妃,后稷為帝摯子,平林為帝摯時諸侯之國。推至見棄之由,則疑為諸侯廢摯立堯之故,即以“不康不寧”為當日情事。無論史册無明文,抑與《祭法》“禘嚳郊稷”之說異矣。四卷之末附以《考異》一篇,雖未賅備,亦足資考證。又《叶韻辨》一篇,持論明通,足解諸家之轇轕。惟贅以《詩繹》數條,體近詩話,殆猶竟陵鍾惺批評《國風》之余習。未免自穢其書,雖不作可矣6。 【彙校】 1.“重較”,殿本作“重校”,誤,《詩經·衛風·淇奧》曰:“寬兮綽兮,猗重較兮”。 2.“毛《傳》”,殿本作“《毛詩傳》”。 3.“於”,殿本作“之”,誤,《周禮·地官·黨正》:“國索鬼神而祭祀,則以禮屬民,而飲酒於序,以正齒位。” 4.“姊妹”,殿本作“娣妹”,誤,據《爾雅·釋親·母党》原文。 5.“之”下“五”字,殿本作“伍”,誤,此書卷一《齊風》“《葛屨》五兩”條云:“案此‘五’字當與‘伍’通,行列也。” 6.《詩繹》云:“經義之有茅鹿門、湯賓尹、袁了凡,皆畫地成牢以陷人者,死法也。”豈可歸入“竟陵鍾惺批評《國風》之余習”?(龔鵬程:《四庫全書》所收文學詩經學著作) 詩經通義十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國朝朱鶴齡撰。鶴齡有《尚書埤傳》,已著錄。是書專主《小序》,而力駁廢《序》之非。所採諸家,於漢用毛、鄭,唐用孔穎達,宋用歐陽修、蘇轍、吕祖謙、嚴粲,國朝用陳啟源。其釋音,明用陳第,國朝用顧炎武。其凡例九條及考定鄭氏《詩譜》,皆具有條理。惟鶴齡學問淹洽,往往嗜博好奇,愛不能割,故引據繁富而傷於蕪雜者有之,亦所謂武庫之兵,利鈍互陳者也。要其大致,則彬彬矣。鶴齡與陳啟源同里,據其自序,此書蓋與啟源商榷而成。又稱啟源《毛詩稽古編》專崇古義,此書則參停於今古之閒,稍稍不同1。然《稽古編》中,屢稱“已見《通義》,兹不具論”。則二書固相足而成也。 【彙校】 1.朱氏《自序》云:“《毛傳》簡略,無所發明。鄭《箋》支離膠固,舉詩人之指意而盡汩亂之。孔《疏》又踵陋仍訛,無以辨其得失。”則實於三家皆未以為是也。《凡例》曰:“陳季立氏謂古字本有古音,與後代不同,不必改叶。吾友顧寧人氏引申其說,又謂沈約四聲不當以律古人之詩,二家援證精博,可信從無疑矣。但細覈《集傳》所叶之音,與二家考證者無甚相遠。而四聲不用,則平上去入通為一音,入聲轉韻,初學多不曉,故今仍用《集傳》所叶。”則陳、顧之說僅作參考。《自序》無“與啟源商榷而成”、“《毛詩稽古編》專崇古義”云云等語。(王欣夫:《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 毛詩稽古編三十卷(江西案察使王昶家藏本) 國朝陳啟源撰。啟源字長發,吳江人。是書成於康熙丁卯,卷末自記謂:“閱十有四載1,凡三易稿乃定”。前有朱鶴齡序,又有康熙辛巳其門人趙嘉稷序。鶴齡作《毛詩通義》,啟源實與之參正。然《通義》兼權衆說。啟源此編,則訓詁一準諸《爾雅》,篇義一準諸《小序》,而詮釋經旨,則一準諸毛《傳》,而鄭《箋》佐之。其名物則多以陸璣《疏》為主。題曰《毛詩》,明所宗也,曰《稽古編》,明為唐以前專門之學也。所辨正者惟朱子《集傳》為多,歐陽修《詩本義》、吕祖謙《讀詩記》次之,嚴粲《詩緝》又次之。所掊擊者惟劉瑾《詩集傳通釋》為甚,輔廣《詩童子問》次之。其餘偶然一及,率從略焉。前二十四卷依次解經而不載經文,但標篇目。其無所論說者,則並篇目亦不載。其前人論說已明,無庸復述者,亦置不道。次為總詁五卷,分六子目,曰舉要、曰考異、曰正字、曰辨物、曰數典、曰稽疑。末為附錄一卷,則統論《風》、《雅》、《頌》之旨。其閒堅持漢學,不容一語之出入,雖未免或有所偏。然引據賅博,疏正詳明,一一皆有本之談。蓋明代說經,喜騁虚辨。國朝諸家,始變為徵實之學,以挽頹波。古義彬彬,於斯為盛。此編尤其最著也。至於附錄中“西方美人”一條,牽及雜說,盛稱佛教東流始於周代,至謂孔子“抑三王、卑五帝、藐三皇,獨歸聖於西方”;“捕魚諸器”一條,稱:“廣殺物命,恬不知怪,非大覺緣果之文,莫能救之”,至謂庖犧必不作網罟。是則於經義之外,橫滋異學,非惟宋儒無此說,即漢儒亦豈有是論哉?白璧之瑕,固不必為之曲諱矣。 【彙校】 1.“有”,殿本脱,據卷末自記原文。 詩所八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國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觀彖》,已著錄1。是編大旨不主於訓詁名物,而主於推求詩意。其推求詩意又主於涵泳文句,得其美刺之旨而止,亦不旁徵事蹟,必求其人以實之。又以為西周篇什,不應寥寥。二《南》之中,亦有文、武以後詩,《風》、《雅》之中,亦多東遷以前詩。故於《小序》所述姓名,多廢不用,並其為朱子所取者亦或斥之,其閒意測者多,考證者少。如謂“有女懷春”為祀高禖,則附會古義。謂“‘有扁斯石’,‘扁’字從户從册,古者額書於户曰扁,以石為之”,亦近於穿鑿《字說》(案户册為扁,義本《說文》,以石為之,則光地之新解)。在光地所註諸經之中,較為次乘。然光地邃於經術,見理終深。其所詮釋,多能得興觀羣怨之旨。他如鄭、衛之錄淫詩,引《春秋》之書亂臣賊子為之;證《楚茨》以下為《豳雅》、《載芟》以下為《豳頌》,引《豳風》之後附《鴟鴞》諸篇,以釋《豳雅》後有《瞻洛》諸詩,《豳頌》後有《酌》、《桓》諸詩之疑,其言皆明白切實,足闡朱子未盡之義,亦非近代講章揣骨聽聲者所可及也。 【彙校】 1.依《總目》體例,當作“光地有《周易通論》,已著錄”。 毛詩寫官記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有《仲氏易》,已著錄。是書皆自記其說《詩》之語,凡一百八十八條。取《漢書·藝文志》“武帝置寫書之官”語為名。自序謂依汝南太守,聽寫官言《詩》,憶而錄之。蓋寓名以為問答,猶之或問焉耳。案奇齡自述,早年著《毛詩續傳》三十八卷,其稿已失。後乃就所記憶者作《國風省篇》、《詩札》及此書。其門人所述經例,則云早刻《詩》說於淮安,未能刊正。又李塨所作序目云:“嘗以《詩》義質之先生。先生曰:予所傳諸《詩》,有未能改者數端。如以《十畝之閒》為淫奔,以《鴟鴞》為避居於東,以封康叔為武王,以‘有邰家室’為太姜琅琊之駘。凡此皆惑也。”據此則此中之誤,奇齡固自知之,但所自知者猶未盡耳。然其書雖好為異說,而徵引詳博,亦不無補於考證。瑕瑜並見,在讀者擇之而已。 詩札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既作《毛詩寫官記》,復託與寫官以札問訊而寫官答之之詞,以成此書。凡八十四條。第二卷首有其門人所記云:“此西河少時所作,故其立說有暮年論辨所不合者。其閒校韻數則,尤所矛盾。行世既久,不便更易”云云。據此則其中多非定論,其門人亦不諱之。然奇齡學本淵博,名物詁訓,頗有所長。必盡廢之,亦非平允之道。毛、韓異義,齊、魯殊文,漢代耑門,已不限以一說。兼收並蓄,固亦說經家所旁採矣。 詩傳詩說駁義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明嘉靖中鄞人豐坊作《魯詩世學》一書,往往自出新義,得解於舊註之外。恐其說之不信,遂託言家有《魯詩》,為其遠祖稷所傳,一為《子貢詩傳》,一為《申培詩說》,並列所作《世學》中。厥後郭子章傳刻二書,自稱得黄佐所藏祕閣石本,於是二書乃單行。明代說《詩》諸家,以其言往往近理,多採用之,遂盛傳於時。奇齡因其託名於古,乃引證諸書以糾之。夫《易傳》託之子夏,《書傳》託之孔安國,其說之可取者皆行於世。至其源流授受,則說經之家務覈其真。奇齡是書不以其說為可廢,而於依託之處則一一辨之,亦可謂持平之論矣。 續詩傳鳥名三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作《毛詩續傳》,以遭亂避仇佚之。後從鄰人吳氏子得卷末《鳥名》一卷,與其門人莫春園、張文檒共緝綴之,衍為三卷。大意在續《毛詩》而正朱《傳》。每條皆先列《集傳》之文於前,而一一辨其得失。考訓釋《毛詩》草木蟲魚者,自吳陸璣以後,作者實繁。朱子作《詩集傳》,大旨在發明美刺之旨,而名物訓詁則其所略。奇齡此書則惟以考證為主,故其說較詳。惟恃其博辨,往往於朱《傳》多所吹求,而所言亦不免於疏舛。如奇齡所作《毛詩省篇》既以《齊風·雞鳴》為讒人,此書又用舊說為賢妃之告旦,前後時相矛盾。鷦鷯之名桃蟲,猶竊脂之名桑扈,原不因木而名。乃謂所棲所食,俱不在桃,以喙銳如錐,專剖葦中蟲食之,謂之掏蟲,掏、桃字通。尤杜撰無理。至於解“睍睆黄鳥”用毛萇舊訓,於義本長。乃謂“鸎”字從二目一八,其二目,離之二目,一八者,艮八之喙。又謂“鶯”字從二火1,離為目,目本離火。《尚書·洪範》伏《傳》以五事之目屬五行之火,鶯首之戴兩火,即鸎之戴兩目。此雖王安石之《字說》不穿鑿至此矣。然大致引證賅洽,頗多有據。錄而存之,以廣考訂,固不害於“多識”之義爾。 【彙校】 1.“二火”,殿本作“火目”,誤,此書卷一“睍睆黄鳥”條云:“黄鳥本名黄鶯,《集韻》、《廣韻》俱作黄鸎,以兩目出鳥上為名,正所謂‘睍睆出目’者。其又作鶯,以《易傳》離為目,目本離火。而《尚書·洪範》伏《傳》則又以五事之目屬五行之火,謂火之外光如目之視物。故鶯首之戴兩火,即鸎首之戴兩目(其字從二目一八。二目者,離二之目,一八者,以鳥亦喙屬,即艮八也)。” 詩識名解十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姚炳撰。炳字彥暉,錢塘人。自“多識”之訓,傳自孔門,《爾雅》一書,訓詁名物略備。厥後諸儒纂述,日久多佚。惟陸璣之《疏》尚有裒輯重編之本。自宋蔡卞以來,皆因璣書而輾轉增損者也。此書亦以鳥、獸、草、木分列四門,故以“多識”為名。其稍異諸家者,兼以推尋文義,頗及作詩之意爾。然孔子言鳥獸草木,本括舉大凡,譬如史備四時,不妨以“春秋”互見。炳乃因此一語,遂不載蟲魚,未免近高叟之固。其中考證辨駁,往往失之蔓衍。如辨麟、??二物,義本《說文》,尚有關於訓詁。至於鳳凰神物,世所罕睹,而連篇累牘,辨其形狀之異同,則與經義無關矣。又詩中八鸞、和鸞之類,本為鈴屬,非鸞鳥之鸞,而列之鳥部。然則車之伏兔,將入獸部乎?是皆愛奇嗜博,故有此弊。然覈其大致,可取者多,固宜略其蕪雜,採其菁英焉。 詩傳名物集覽十二卷(湖北巡撫採進本)1 國朝陳大章撰。大章字仲夔,號雨山,黄岡人。康熙戊辰進士,改庶吉士,以母老乞歸。其於《毛詩》用功頗深,所作《集覽》本百卷,凡三易稿而後成。此乃其摘錄付梓之本,凡鳥二卷、獸二卷、蟲豸一卷、鱗介一卷、草四卷、木二卷。蓋尤其生平精力所註也。《毛詩》自陸璣以下,詮釋名物者毋慮數十家。此書成之最後,故於諸家之說採輯尤夥2。其中體例未合者3,如釋“鶉之奔奔”,則《莊子》之“鶉居”、《列子》之“性變”,以及“朱鳥為鶉首”、“子夏衣若懸鶉”之類,無所不引;釋“雞棲于塒”,則《列子》之“木雞”、《吕氏春秋》之“雞跖”、《漢官儀》之“長鳴雞”,亦無不備載。皆體近類書,深乖說經之旨。又每條首錄《集傳》大意,以紫陽為主。故如“鄂不韡”,“韡”則取“豈不光明”之義,而駁“鄂”作“萼”不作“跗”之說為不煩改字4,亦過於偏執。至如載宋太宗賜耶律休哥旗鼓杓窊印,則以遼事誤作宋事。尤為乖舛。然其徵引既衆,可資博覽,雖精覈不足,而繁富有餘。固未始非讀《詩》者多識之一助也。 【彙校】 1.“集覽”,殿本作“輯覽”,誤,據清康熙刻本及文淵閣庫書。 2.“《毛詩》自陸璣以下”至“故於諸家之說採輯尤夥”,殿本無。 3.殿本“未”上有“之”字。 4.殿本“為”上有“以”字。 詩說三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惠周惕撰。周惕字元龍,長洲人。康熙辛未進士。由庶吉士改密雲縣知縣。惠氏三世以經學著,周惕其創始者也。是書於毛《傳》、鄭《箋》、朱《傳》無所專主,多自以已意考證。其大旨謂大、小《雅》以音别,不以政别;謂正《雅》、變《雅》,美刺錯陳,不必分《六月》以上為正,《六月》以下為變,《文王》以下為正,《民勞》以下為變;謂二《南》二十六篇皆疑為房中之樂,不必泥其所指何人;謂《周》、《召》之分,鄭《箋》誤以為文王;謂天子諸侯均得有頌,《魯頌》非僭。其言皆有依據。至謂頌兼美刺,義通於誦,則其說未安。考鄭康成註《儀禮》“正歌備”句曰:“正歌者,升歌及笙各三終,閒歌三終,合樂三終,為一備。”覈以經文,無歌後更誦及一歌一誦之節。其《周禮·瞽矇職》曰:“諷誦詩”,鄭註謂:“闇讀之,不依永也。”則歌、誦是兩事。知頌、誦亦為兩事,周惕合之,非矣。又謂證以《國策》,《禮》無“歸寧”之文,訓“歸寧父母”為“無父母遺罹”之義。考“歸寧”文見《左傳》,於《禮經》必有所承。何休註《公羊傳》,稱:“諸侯夫人尊重,既嫁,非有大故不得反。惟士大夫妻,雖無事,歲一歸寧。”此文當必有所受。《曲禮》曰:“女子許嫁,纓,非有大故,不入其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其文承上許嫁而言,則已嫁而反是即歸寧之明證,不得曰《禮》無文矣。然其餘類皆引據確實,樹義深切,與枵腹說經,徒以臆見決是非者,固有殊焉。 詩經劄記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楊名時撰。名時有《周易劄記》,已著錄。是編乃其讀《詩》所記,大抵以李光地《詩所》為宗,而斟酌於《小序》、朱《傳》之閒。其論《關雎》,從《小序》求賢之說,最為明允。其論《鄭風》不盡淫詩,而聖人亦兼存淫詩以示戒,論亦持平。而謂“鄭聲”即鄭詩,力駁鄭樵之說,則殊不然。淫詩可存以示戒,未有以當放之淫聲被之管弦可以示戒者也。至《詩所》論季札觀樂,所陳皆西周之詩,非東遷以後之詩。名時據變《風》終於陳靈,在宣公十年,至襄公二十九年吳子使札來聘,已越五十五年;又引《左傳》卿大夫所賦,以見東遷以後之詩,列國具備其文。絕不回護其師說,可謂破除講學家門户之見。又《十月之交》一篇,謂辛卯日食,則云應問於知曆者;《殷武》一章於朱子“始祔而祭”之說,則云更宜考定;亦不强不知以為知。惟二《雅》諸篇,頗有臆斷。然如論《國語》“吊二叔之不咸”,引富辰所云封建親戚以藩屏周者,首舉管、蔡、郕、霍,知二叔不為管、蔡;引《禮記》“月三五而盈”,證“三五在東”;引《周禮》祭天地三辰皆有奉璋之禮,辨朱《傳》之專指宗廟;引《月令》“節嗜欲”及《集韻》“嗜”字註,解“上帝耆之”;引《大司樂》“享先妣”之文在“享先祖”之上,證《大雅》、《魯頌》所以止稱姜嫄;引《儀禮》“下管新宫”在宣王之前,證新宫非《斯干》,亦皆具有考據。於其師說,可謂有所發明矣。 讀詩質疑三十一卷附錄十五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嚴虞惇撰。虞惇字寶成,常熟人。康熙丁丑進士,官至太僕寺少卿。是編乃其孫湖南驛鹽道有禧所刊,乾隆十二年經進御覽。首為《列國世譜》、次《國風世表》、次《詩指舉要》、次《讀詩綱領》、次《删次》、次《六義》、次《大小序》、次《詩樂》、次《章句音韻》、次《訓詁傳授》、次《經傳逸詩》、次《三家遺說》、次《經傳雜說》、次《詩韻正音》、次《經文考異》。每一類為一卷,皆附錄篇首1,不入卷數2。其正經則《國風》為十五卷,《小雅》為八卷,《大雅》為三卷,而每卷析一子卷,《頌》為五卷。大旨以《小序》為宗,而參以《集傳》。其從《序》者十之七八,從《集傳》者十之二三。亦有二家皆不從,而虞惇自為說者。每篇之首,冠以序文及諸家論序之說3。每章之下,各疏字義。篇末乃總論其大旨與去取諸說之故。皆以推求詩意為主,頗略於名物訓詁,亦不甚引據考證。如《墨子》稱:“文王舉閎夭、太顛於罝網中,授之政,西土服。”《墨子》在春秋、戰國之閒,當及聞古義。而虞惇以為附會《兔罝》之詩。至《左傳》稱祭仲有寵於莊公,所謂“寵”者,信任顯榮之意,故楚靈王對申無宇自稱“盜有寵”也。虞惇因此一字,指祭仲為安陵、龍陽之流,以《山有扶蘇》之“狡童”當之,謂仲雖為卿,詩人醜其進身之始4。此不更附會乎?又申培《詩說》,出自豐坊,其中多剽朱《傳》之義。而虞惇反謂朱《傳》多引申培,亦殊失考。然大致皆平心靜氣,玩味研求於毛、朱兩家,擇長棄短。非惟不存門户之心,亦並不涉調停之見。覈其所得,乃較諸家為多焉。 【彙校】 1.“篇”,殿本作“編”。乾隆九年嚴有禧繩武堂原刻本作《讀詩質疑》三十一卷《卷首》十五卷,文淵閣庫書亦作《卷首》十五卷。(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卷數”,殿本作“卷次”。 3.“冠以”,殿本作“自為”。 4.“仲雖為卿,詩人醜其進身之始”,殿本作“仲為卿,而詩人醜其進身之始”,誤,此書卷七《山有扶蘇》條云:“仲雖為卿,詩人本其進身之始而醜之。” 毛詩類釋二十一卷續編三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顧棟高撰。棟高有《尚書質疑》,已著錄。是編成於乾隆壬申。序文、案語皆稱臣,蓋擬進之本。凡分二十一類。其序中抒所自得者,如於釋地理,知邶、鄘、衛乃三地名,非三國名;於釋山,知“崧高維岳”乃吳岳,非中岳;於釋水,知《吉日》之漆、沮非《綿》詩、《潛》頌之漆、沮;於釋時令,知《公劉》已先以建子為正;於釋祭祀,知禘饗明堂俱周公創舉;於釋官職,知司徒、司空、司馬皆在《周官》以前;於釋兵器,知古甲皆用革;於釋宫室,知“君子陽陽”乃伶官之詩,非婦人所作;於釋草,知麻有二種;於釋鳥,知桑扈亦有二種;於釋馬,知《衛風》“騋牝”、《魯頌》“牡馬”1,皆以備兵事,《司馬法》“馬、牛車乘俱出於民”乃王莽偽託之文。今考其書,禘及大享明堂一條,司徒、司空、司馬一條,皆與序文不相應,未喻何故。其邶、鄘、衛一條為顧炎武說,崧高一條為閻若璩說,漆、沮一條為許謙說,公劉用子正一條為毛亨說,古甲用革一條為陳祥道說,麻有二種一條為蔡卞說,桑扈二種一條為陸佃說,丘甸不出車馬一條為李廉說。惟“君子陽陽”一條以《楚茨》之文證《小序》,自出新意耳。然諸家說《詩》中名物,多泛濫以炫博。此書則採錄舊說,頗為謹嚴。又往往因以發明經義,與但徵故實,體同類書者有殊,於說《詩》亦不為無裨也。其《續編》三卷,則成於乾隆癸酉。取《爾雅·釋詁》、《釋言》、《釋訓》之文有關於《詩》者,摘而錄之,亦略為疏解。蓋訓詁名物相輔而行之義。以《爾雅》校之,尚闕“之,匹也”、“言,戒也”二條。或繕稿時偶誤脱歟? 【彙校】 1.“牡馬”,底本作“牧馬”,據殿本改。《詩·魯頌·駉》:“駉駉牡馬”。 詩疑辨證六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黄中松撰1。中松字仲嚴,上海人。是書主於考訂名物,折衷諸說之是非,故以“辨證”為名。其中亦瑕瑜互見。如古說雎鳩為雕類,鄭樵及朱子則以為鳧類。《左傳》云:“雎鳩,司馬也。”馮復京引朱《傳》云:“江淮所有,當年恐未入詩人之目。”已為定論。至《爾雅》云:“雎鳩,王鳩。”郭註:“雕類,今江東呼之為鶚,好在江渚山邊食魚。”《爾雅》又云:“楊鳥2、白鷢”,郭註:“似鷹,尾上白。”是則二鳥明矣。乃揚雄、許慎皆以白鷢釋雎鳩,是傎也。中松並存其說,未免兩岐。“黍稷”一條,獨載雷禮“黍貴稷賤、黍早稷晚”之說。案后稷以官名,社稷以壇名,稷為五穀之長,諸書皆然,稷未嘗賤也。《月令》以稷為首種,《尚書緯》云:“春,鳥星昬中以種稷;夏,火星昬中以種黍。”是稷亦非晚也。中松乃取其說。又引《家語》之文以廢羣議,不知《家語》王肅偽撰,不足據也。《韓奕》之“梁山”、“韓城”,王應麟兩存舊說,而其意以在晉為主。中松本王肅之說,謂皆在燕地3,持論自確。而又疑梁山在晉地,且不明乾州之梁山與在夏陽者本一山綿亙,孔疏最明。乃用胡渭“雍州有二梁山”之說,並疑梁山宫為三梁山。則支離繳繞,弊亦與應麟等矣。“應田”不取鄭《箋》“田當作朄,聲轉字誤”之說。案“陳”之為“田”,此聲轉也,“朄”之變“陳”,此字誤也。中松徒疑“朄非引而曰讀為引”,以為費力。不知“朄”與“??”同,《說文解字》曰:“,擊小鼓引樂聲也。”其文甚明,何足為疑乎?至全書之中,考正訛謬,校定異同,其言多有依據。在近人中,猶可謂留心考證者焉。 【彙校】 1.此書實黄烈之作。以《四庫全書》生存不收,於是改用其父中松名。不然何《詩疑辨證》、《書疑辨證》(稿本存)兩種,體例、卷數若一轍耶?(王欣夫:《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 2.“楊鳥”,殿本作“陽鳥”,誤,據《爾雅·釋鳥》原文。 3.“地”,殿本脱。 三家詩拾遺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范家相撰。家相字蘅洲,會稽人。乾隆甲戌進士,官至柳州府知府。漢代傳《詩》者四家。《隋書·經籍志》稱《齊詩》亡於魏,《魯詩》亡於西晉,惟《韓詩》存。宋修《太平御覽》,多引《韓詩》。《崇文總目》亦著錄,劉安世、晁說之尚時時述其遺說。而南渡儒者,不復論及。知亡於政和、建炎閒也。自鄭樵以後,說《詩》者務立新義,以掊擊漢儒為能。三家之遺文,遂散佚而不可復問。王應麟於咸淳之末始掇拾殘賸,輯為《詩考》三卷。然創始難工,多所掛漏。又增綴逸詩篇目,雜採諸子依託之說,亦頗少持擇。家相是編因王氏之書重加裒益,而少變其體例。首為《古文考異》,次為《古逸詩》,次以”三百篇”為綱,而三家佚說一一併見。較王氏所錄,以三家各自為篇者,亦較易循覽。惟其以《三家詩拾遺》為名,則《古文考異》不盡三家之文者,自宜附錄;其逸詩不繫於三家者,自宜芟除。乃一例收入,未免失於貪多。且冠於篇端,使開卷即名實相乖,尤非體例。其中如張超稱《關雎》為畢公作一條,說見超所作《誚蔡邕〈青衣賦〉》,非超别有解經之說,而但據《詩補傳》所載泛稱張超云云,並不錄其賦語,蒐採亦閒有未周。然較王氏之書,則詳贍遠矣。近時嚴虞惇作《詩經質疑》,內有《三家遺說》一篇。又惠棟《九經古義》、余蕭客《古經解鉤沈》,於三家亦均有採掇。論其賅備,亦尚不及是編也。 詩瀋二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范家相撰。是編乃其釋《詩》之說。家相之學,源出蕭山毛奇齡。奇齡之說經,引證浩博,善於詰駁1,其攻擊先儒最甚。而盛氣所激,出爾反爾,其受攻擊亦最甚。家相有戒於斯,故持論一出於和平,不敢放言高論。其作是書,大旨斟酌於《小序》、朱《傳》之閒,而斷以己意。首為《總論》三十篇。以下依次詮說,皆不載經文,但著篇目。其先儒舊說無可置辨者,則並篇目亦不著之。今覈其所言,短長互見。如謂《卷耳》為文王在羑里,后妃遣使臣之作;謂《中谷有蓷》為憐申后;謂《褰裳》為在晉、楚爭鄭之時;謂《丰》為男親迎而女不從;謂《敝笱》為歎王綱廢弛;謂《采苓》為申生而作;謂《采薇》為文王伐玁狁;謂《沔水》為宣王信讒,皆以意揣度,絕無確證。然如《總論》第十四條力破《黍離》降為《國風》之說,謂:“太史不采風,王朝無掌故,諸侯之國史亦不紀錄以進。蓋四《詩》俱亡,非獨《雅》也。《詩》亡而諷諭彰癉之道廢,是以《春秋》作焉。”此與孟子“迹熄”之說深有發明。第十五條謂:“三百五篇之韻叶之而不諧者,其故有三。列國之方音不同,一也。古人一字每兼數音,而字音傳訛已久,非可執一以諧聲,二也。詩必歌而後出,每以餘音相諧。自歌詩之法不傳而餘音莫辨,三也。”此亦足解顧炎武、毛奇齡二家之鬭。其解《采蘩》篇,謂“被之僮僮”為夫人齋居之首服,而歷引《周禮·內司服》、《玉藻》及聶氏《三禮圖》以證之。蓋被者所以配褖衣,今據聶氏謂婦人之褖衣因男子之元〔玄〕端,又《玉藻》云:“元〔玄〕冠丹組纓,諸侯之齋冠也”,則知夫人服被為齋。夫人齋於正寢,既不可如祭之服副褘,又不可服告桑之編,故服燕寢朝君之被。此說為前人所未及。其解《楚茨》、《信南山》諸篇,尤為詳晰。如“南東其畝”及“中田有廬”之類,於溝洫田制咸依據確鑿,不同附會。在近代說《詩》之家,猶可謂瑜不掩瑕、瑕不掩瑜者也。 【彙校】 1.“善”,殿本作“喜”。 詩序補義二十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國朝姜炳璋撰。炳璋字石貞,號白巖,象山人。乾隆甲戌進士,官石泉縣知縣。是編以《詩序》首句為國史所傳,如蘇轍之例。但轍於首句下申明之語竟删除不論,炳璋則存其原文,與首句中離一字書之,而一一訂其疏舛,例又小殊。蓋參用朱子《詩序辨說》之義,以貫通兩家也2。其論“江有沱”,謂古者嫡、媵並行,無待年於國之禮。然《春秋》伯姬歸紀、叔姬歸酅,實非一年之事,未可斷其必無。論《魯頌》,謂用天子禮樂自吉禘莊公始見於經,斷以為僭自僖公。然《吕覽》史角之事雖出雜說,而“考仲子之宫,初獻六羽”註謂:“前此用八,故曰初獻。”是已在隱公先矣。是過於考證,轉失之眉睫之前。他如論《野有死麕》,以尨吠為喻人之類,亦失經旨。要其恪守先儒,語必有據,而於廢《序》諸家亦置而不爭,不可不謂篤實近裏之學也。其《綱領》有云:“有詩人之意,有編詩之意。如《雄雉》為婦人思君子,《凱風》為七子自責,是詩人之意也;《雄雉》為刺宣公,《凱風》為美孝子,是編詩之意也。朱子順文立義,大抵以詩人之意為是詩之旨。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則以編詩之意為一篇之要。”尤可謂解結之論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貫通”,殿本作“通貫”。 虞東學詩十二卷(安徽巡撫採進本)1 國朝顧鎮撰。鎮字備九,號古湫,常熟人。常熟,古海虞地。鎮居城東,故又號曰虞東2。乾隆甲戌進士,官至宗人府主事。是書大旨以講學諸家尊《集傳》而抑《小序》,博古諸家又申《小序》而疑《集傳》,構釁者四五百年,迄無定論。故作是編,調停兩家之說,以解其紛。所徵引凡數十家,而歐陽修、蘇轍、吕祖謙、嚴粲四家所取為多。雖鎔鑄羣言,自為疏解,而某義本之某人3,必於句下註其所出。又《集傳》多闡明義理,於名物訓詁聲音之學皆在所略。鎮於是數端亦一一考證,具有根柢。蓋於漢學、宋學之閒,能斟酌以得其平。書雖晚出,於讀《詩》者不為無裨也。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詩說》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殿本“號”上有“自”字。 3.“某義本之某人”,殿本作“義本某人”。 案,諸經之中,惟《詩》文義易明,亦惟《詩》辨爭最甚。蓋“《詩》無達詁”,各隨所主之門户,均有一說之可通也。今覈定諸家,始於《詩序辨說》,以著起釁之由;終於是編,以破除朋黨之見。凡以俾說是經者化其邀名求勝之私而已矣。是編錄此門之大旨也。) 【彙校】 1.“大”,殿本無。附錄 韓詩外傳十卷(通行本) 漢韓嬰撰。嬰,燕人。文帝時為博士,景帝時至常山太傅。《漢書·藝文志》有《韓故》三十六卷,《韓內傳》四卷,《韓外傳》六卷,《韓說》四十一卷,歲久散佚。惟《韓故》二十二卷,《新唐書》尚著錄,故劉安世稱嘗讀《韓詩·雨無正篇》。然歐陽修已稱今但存其《外傳》。則北宋之時,士大夫已有見有不見。范處義作《詩補傳》在紹興中,已不信劉安世得見《韓詩》,則亡在南、北宋閒矣。惟此《外傳》,至今尚存。然自《隋志》以後,即較《漢志》多四卷,蓋後人所分也。其書雜引古事古語,證以《詩》詞,與經義不相比附,故曰《外傳》。所採多與周、秦諸子相出入。班固論三家之《詩》,稱其“或取《春秋》,採雜說,咸非其本義”,殆即指此類歟?中閒“阿谷處女”一事,洪邁《容齋隨筆》已議之。他如稱彭祖名並堯、禹,稱長生久視,稱天變不足畏,稱《韶》用干戚1,稱舜兼二女為非,稱荆蒯芮僕不恒其德,語皆有疵。謂柳下惠殺身以成信,謂孔子稱御說恤民,謂“舜生於鳴條”一章為孔子語,謂輪扁對楚成王,謂冉有稱吳、楚、燕、代伐秦王,皆非事實2。顏淵、子貢、子路言志事與申鳴死白公之難事,皆一條而先後重見,亦失簡汰。然其中引荀卿《非十二子》一篇,删去子思、孟子二條,惟存十子,其去取特為有識。又繭絲、卵雛之喻,董仲舒取之為《繁露》;君羣、王往之訓,班固取之為《白虎通》。精理名言,往往而有,不必盡以訓詁繩也。是書之例,每條必引《詩》詞,而未引《詩》者二十八條;又“吾語汝”一條,起無所因,均疑有闕文。李善註《文選》,引其孔子升泰山觀易姓而王者七十餘家事及漢皋二女事,今本皆無之,疑並有脱簡。至《藝文類聚》引“雪花六出”之類,多涉訓詁,則疑為《內傳》之文,傳寫偶誤3。董斯張盡以為《外傳》所佚,又似不然矣。 【彙校】 1.“《韶》”,殿本作“詔”,誤,此書卷四云:“《韶》用幹戚,非至樂也”。 2.書中卷一云:“君子有辯善之度,以治氣養性,則身後彭祖,修身自强,則名配堯禹。”語意甚明,未嘗稱彭祖名並堯禹。卷三云:“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孔子曰:‘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未嘗言“舜生於鳴條”,亦未嘗以全章為孔子語。申鳴事在卷十,所言重見,蓋謂卷一莊之善(今本訛作仕之善)事,然二事所同者,獨白公之難耳。據《新序》等所引,亦顯為二人。(許瀚:《韓詩外傳校議》) 3.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四引《韓詩外傳》“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一段,較《藝文類聚》所引多數句。其篇末引詩,仍是《外傳》之體,知其實《外傳》佚文,非《內傳》也。(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案,《漢志》以《韓外傳》入《詩》類1,蓋與《內傳》連類及之。王世貞稱“《外傳》引《詩》以證事,非引事以明《詩》”,其說至確。今《內傳》解《詩》之說已亡,則《外傳》已無關於《詩》義。徒以時代在毛萇以前,遂列為古來說《詩》之冠。使讀《詩》者開卷之初,即不見本旨,於理殊為未協。以其舍《詩》類以外無可附麗,今從《易緯》、《尚書大傳》之例,亦别綴於末簡。) 【彙校】 1.“以《韓外傳》”,殿本作“《韓詩外傳》”,誤,《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外傳》六卷。 右《詩》類六十二部,九百四十一卷,附錄一部,十卷,皆文淵閣著錄。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