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四五 史部一 |
|
卷四五 史部一 史部總敘 史之為道,撰述欲其簡,考證則欲其詳,莫簡於《春秋》,莫詳於《左傳》。魯史所錄,具載一事之始末。聖人觀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後能定以一字之褒貶,此作史之資考證也;丘明錄以為《傳》,後人觀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後能知一字之所以褒貶,此讀史之資考證也。苟無事蹟,雖聖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蹟,雖以聖人讀《春秋》,不知所以褒貶。儒者好為大言,動曰舍傳以求經。此其説必不通。其或通者,則必私求諸傳,詐稱舍傳云爾。司馬光《通鑑》,世稱絕作,不知其先為《長編》,後為《考異》。高似孫《緯略》載其與宋敏求書,稱:“到洛八年,始了晉、宋、齊、梁、陳、隋六代。唐文字尤多,依年月編次為草卷,以四丈為一卷,計不減六七百卷。”又稱光作《通鑑》,“一事用三四出處纂成,用雜史諸書,凡二百二十二家。”李燾《巽巖集》亦稱張新甫見洛陽有《資治通鑑》草稾盈兩屋。按燾集今已佚,此據馬端臨《文獻通考》述其父廷鸞之言。今觀其書,如淖方成“禍水”之語,則採及《飛燕外傳》;張彖“冰山”之語,則採及《開元天寶遺事》,並小説亦不遺之。然則古來著錄,於正史之外兼收博採,列目分編,其必有故矣。今總括羣書,分十五類。首曰正史,大綱也。次曰編年,曰别史①,曰雜史,曰詔令奏議,曰傳記,曰史鈔,曰載記,皆參考紀傳者也。曰時令,曰地理,曰職官,曰政書,曰目錄,皆參考諸志者也。曰史評,參考論贊者也。舊有譜牒一門,然自唐以後,譜學殆絕。玉牒既不頒於外,家乘亦不上於官,徒存虚目,故從删焉。考私家記載,惟宋、明二代為多2。蓋宋、明人皆好議論,議論異則門户分,門户分則朋黨立,朋黨立則恩怨結。恩怨既結,得志則排擠於朝廷,不得志則以筆墨相報復。其中是非顛倒,頗亦熒聽。然雖有疑獄,合衆證而質之,必得其情;雖有虚詞,參衆説而核之,亦必得其情。張師棣《南遷錄》之妄3,鄰國之事無質也,趙與旹《賓退錄》證以金國官制而知之。《碧云騢》一書誣謗文彥博、范仲淹諸人,晁公武以為真出梅堯臣,王銍以為出自魏泰,邵博又證其真出堯臣,可謂聚訟。李燾卒參互而辨定之,至今遂無異説4。此亦考證欲詳之一驗。然則史部諸書,自鄙倍冗雜,灼然無可採錄外,其有裨於正史者,固均宜擇而存之矣。 【彙訂】 ①“編年”後遺漏“紀事本末”一類。(李維虎:《四庫全書總目》凡例序案研究) ②“二”,殿本作“兩”。 ③據《賓退錄》卷三、《直齋書錄解題》卷五、《總目》卷五二《南遷錄》條,《南遷錄》作者乃題張師顏。(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④《碧云騢》確係梅堯臣所撰,非魏泰偽作,説詳卷一四一《東軒筆錄》條注。正史類一 正史之名,見於《隋志》。至宋而定著十有七。明刊監版,合宋、遼、金、元四《史》為二十有一。皇上欽定《明史》,又詔增《舊唐書》為二十有三。近蒐羅四庫,薛居正《舊五代史》得裒集成編。欽稟睿裁,與歐陽修書並列,共為二十有四。今並從官本校錄。凡未經宸斷者,則悉不濫登。蓋正史體尊,義與經配,非懸諸令典,莫敢私增,所由與稗官野記異也。其他訓釋音義者,如《史記索隱》之類;掇拾遺闕者,如《補後漢書年表》之類;辨正異同者,如《新唐書糾謬》之類;校正字句者,如《兩漢刊誤補遺》之類,若别為編次,尋檢為繁,即各附本書,用資參證。至宋、遼、金、元四《史》譯語,舊皆舛謬,今悉改正,以存其真。其子部、集部亦均視此。以考校釐訂自正史始,謹發其凡於此。 史記一百三十卷(内府刊本)1 漢司馬遷撰,褚少孫補。遷事蹟具《漢書》本傳。少孫據張守節《正義》引張晏之説,以為潁川人,元、成閒博士。又引褚顗《家傳》,以為梁相褚大弟之孫。宣帝時為博士,寓居沛,事大儒王式,故號“先生”。二説不同。然宣帝末距成帝初不過十七八年,其相去亦未遠也。案遷《自序》,凡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2,共為百三十篇。《漢書》本傳稱其十篇闕,有錄無書。張晏注以為遷歿之後,亡《景帝紀》、《武帝紀》、《禮書》、《樂書》、《兵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劉知幾《史通》則以為十篇未成,有錄而已,駁張晏之説為非。今考《日者》、《龜策》二傳,並有“太史公曰”,又有“褚先生曰”,是為補綴殘稾之明證,當以知幾為是也3。然《漢志》“春秋家”載《史記》百三十篇,不云有闕4。蓋是時官本已以少孫所續合為一編5。觀其《日者》、《龜策》二傳並有“臣為郎時”云云,是必常經奏進,故有是稱。其“褚先生曰”字,殆後人追題,以為别識歟6?周密《齊東野語》摘《司馬相如傳贊》中有“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而諷一”之語7,又摘《公孫宏傳》中有“平帝元始中,詔賜宏子孫爵”語;焦竑《筆乘》摘《賈誼傳》中有“賈嘉最好學,至孝昭時列為九卿”語,皆非遷所及見。王懋竑《白田雜著》亦謂《史記》止紀年而無歲名,今《十二諸侯年表》上列一行載“庚申”、“甲子”等字,乃後人所增。則非惟有所散佚,且兼有所竄易8。年祀緜邈,今亦不得而考矣。然字句竄亂或不能無,至其全書則仍遷原本。焦竑《筆乘》據《張湯傳贊》如淳注,以為續之者有馮商、孟柳。又據《後漢書·楊經傳》,以為嘗删遷書為十餘萬言。指今《史記》非本書,則非其實也9。其書自晉、唐以來,傳本無大同異。惟唐開元二十三年,敕升《史記·老子列傳》於《伯夷列傳》上。錢曾《讀書敏求記》云尚有宋刻,今未之見。南宋廣漢張材又嘗刊去褚少孫所續10,趙山甫復病其不全,取少孫書别刊附入。今亦均未見其本。世所通行惟此本耳。至偽孫奭《孟子疏》所引《史記》“西子金錢”事,今本無之。蓋宋人詐托古書,非今本之脱漏。又《學海類編》中載偽洪遵《史記真本凡例》一卷,於原書臆為刊削,稱即遷藏在名山之舊稾。其事與梁鄱陽王《漢書真本》相類,益荒誕不足為據矣。註其書者,今惟裴駰、司馬貞、張守節三家尚存。其初各為部帙,北宋始合為一編11。明代國子監刊版,頗有刊除點竄12。南監本至以司馬貞所補《三皇本紀》冠《五帝本紀》之上,殊失舊觀。然彙合羣説,檢尋校易。故今錄合併之本,以便觀覽。仍别錄三家之書,以存其完本焉。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附有《考證》,清張照等撰;《補史記三皇本記》一卷,唐司馬貞撰並注;《史記正義論例諡法解列國分野》一卷,唐張守節撰。(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七十列傳”,殿本作“七十二傳”,誤,參《史記·太史公自序》。 3.《太史公自序》已明確列出全書所有篇目及總計字數,則當時全書應已寫定,不當還有未成篇目。劉知幾説實誤。(陳尚君、張金耀主撰:《四庫提要精讀》) 4.《漢書·藝文志》“春秋家”有《太史公》百三十篇,不名《史記》。班固自注云:“十篇有錄無書”,未嘗無闕。(許瀚:《讀四庫全書提要志誤》) 5.《漢書·藝文志》“春秋家”原文作“《太史公》百三十篇”,注云:“十篇有錄無書”。(陳尚君、張金耀主撰:《四庫提要精讀》) 6.秦漢時“臣”也可作為謙卑的自稱,未必是臣對君的自稱,“褚先生曰”應為褚少孫自稱,非後人追題。(同上) 7.“之”,殿本無。 8.“竄易”,殿本作“改易”。 9.“楊經傳”乃“楊終傳”之誤。《後漢書》卷四八《楊終傳》載:“後受詔删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焦竑《筆乘續集》卷三“馮商”條:“又《後漢·楊終傳》:肅宗時終受詔删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則今之《史記》,豈得為遷本書也?”《後漢書》無楊經傳,有楊終傳,删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即見此傳。(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10.“張材”乃“張杅”之誤。南宋淳熙三年(1176),桐川郡守廣漢張杅在郡齋刊刻《史記》,删去褚少孫所續補十篇中九篇。此本今存殘本六十卷。(陳尚君、張金耀主撰:《四庫提要精讀》) 11.《集解》、《索隱》、《正義》合刻者,始於南宋淳熙時。(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12.殿本“有”下有“所”字。三家注合刻本現存南宋慶元建安黄善夫本,已多有删削,非自明監本起。(瀧川資言:《史記總論》;應三玉:《<史記>三家注研究》) 史記集解一百三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裴駰撰。駰字龍駒,河東聞喜人,官至南中郎參軍。其事蹟附見於《宋書·裴松之傳》。駰以徐廣《史記音義》粗有發明,殊恨省略,乃採九經、諸史并《漢書音義》及衆書之目,别撰此書。其所引證,多先儒舊説,張守節《正義》嘗備述所引書目次。然如《國語》多引虞翻注、《孟子》多引劉熙注、《韓詩》多引薛君注,而守節未著於目。知當日援據浩博,守節不能遍數也。原本八十卷,隋、唐《志》著錄並同。此本為毛氏汲古閣所刊,析為一百三十卷,原第遂不可考,然注文猶仍舊本。自明代監本以《索隱》、《正義》附入,其後又妄加删削,譌舛遂多。如《五帝本紀》“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句下、“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句下,俱脱“名見《左傳》”四字1;《秦始皇本紀》“輕車重馬東就食”句下,脱“徐廣曰:一無此‘重’字”八字;《項羽本紀》“其九月,會稽守”句下,脱“徐廣曰:爾時未言太守”九字;《武帝紀》“祠上帝明堂”句下,脱“徐廣曰:常五年一修耳。今適二年,故但祀明堂”十八字,“然其效可睹矣”句下,脱“又數本皆無‘可’字”七字;《河渠書》“岸善崩”句下,脱“如淳曰:河水岸”六字;《司馬相如傳》“傍徨乎海外”句下,此引“郭璞云:青邱〔丘〕,山名,上有田,亦有國,出九尾狐,在海外”,《太史公自序》“《易大傳》”句下,此引“張晏曰:謂《易·繫辭》”,監本均誤作《正義》。至於字句異同,前後互見,如《夏本紀》“九江入賜大龜”句下,“孔安國曰:出於九江水中”,監本作“山中”;《孝文本紀》“昌至渭橋”句下,引“蘇林曰:在長安北三里”,監本多“渭橋”二字,“祁侯賀為將軍”句下,引“徐廣曰:姓繒”,監本多一“賀”字,“當有玉英見”句下,引“《瑞應圖》云:玉英五帝並修則見”,監本作“五常”(案“五帝並修”語不可解,似當以監本為是),“屬國悍為將屯將軍”句下,引“徐廣曰:姓徐”,監本多一“悍”字;《孝景本紀》“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孫平為繩侯”句下,引“徐廣曰:一作應”,監本多一“平”字;《武帝紀》“自太主”句下,引“徐廣曰:武帝姑也”,監本多“太主”二字;《龜策列傳》“蝟辱於鵲”句下,引“郭璞曰:蝟憎其意,心惡之也”,監本作“而心惡之”。凡此之類,當由古注簡質,後人以意為增益,已失其舊。至坊本流傳,脱誤尤甚。如《夏本紀》“灃水所同”句下,引“孔安國曰:澧水所同,同於渭也”,坊本闕一“同”字;《項羽本紀》“乃封項伯為射陽侯”句下,脱“徐廣曰:項伯名纏,字伯”九字。是又出監本下矣。惟《貨殖傳》“糵麴鹽豉千瓵”句下,監本引“孫叔敖云:瓵,瓦器,受斗六升合為瓵。音貽”,當是“孫叔然”之譌,此本亦復相同。是校讎亦不免有疏,然終勝明人監本也。 【彙訂】 1.“俱”,殿本作“均”。 史記索隱三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唐司馬貞撰。貞,河内人,開元中官朝散大夫、宏〔弘〕文館學士。貞初受《史記》於崇文館學士張嘉會,病褚少孫補司馬遷書多傷踳駁。又裴駰《集解》舊有音義,年遠散佚。諸家音義,延篤、《音隱》1、鄒誕生、柳顧言等書亦失傳,而劉伯莊、許子儒等又多疏漏2。乃因裴駰《集解》,撰為此書。首注駰序一篇,載其全文。其注司馬遷書,則如陸德明《經典釋文》之例,惟標所注之字,蓋經傳别行之古法。凡二十八卷,末二卷為“述贊”一百三十篇及《補史記條例》3。欲降《秦本紀》、《項羽本紀》為系家,而《吕后》、《孝惠》各為本紀。補《曹》、《許》、《邾》、《吳芮》、《吳濞》、《淮南》系家,而降《陳涉》於列傳。《蕭何》、《曹參》、《張良》、《周勃》、《五宗》、《三王》各為一傳,而附國僑、羊舌肸於《管晏》,附尹喜、莊周於《老子》,附韓非於《商鞅》,附魯仲連於《田單》,附宋玉於《屈原》,附鄒陽、枚乘於《賈生》。又謂《司馬相如》、《汲鄭》傳不宜在《西南夷》後,《大宛傳》不合在《遊俠》、《酷吏》之閒,欲更其次第。其言皆有條理4。至謂司馬遷述贊不安,而别為之,則未喻言外之旨。終以《三皇本紀》,自為之注,亦未合闕疑傳信之意也。此書本於《史記》之外别行。及明代刊刻監本,合裴駰、張守節及此書散入句下5,恣意删削6。如《高祖本紀》“母媼”、“母温”之辨,有關考證者,乃以其有異舊説,除去不載。又如《燕世家》啟攻益事,貞注曰:“經傳無聞,未知其由。”雖失於考據《竹書》(案今本《竹書》不載此事,此據《晉書·束皙傳》所引),亦當存其原文。乃以為冗句,亦删汰之。此類不一,漏略殊甚。然至今沿為定本,與成矩所刊朱子《周易本義》,人人明知其非,而積重不可復返。此單行之本,為北宋祕省刊板,毛晉得而重刻者7。錄而存之,猶可以見司馬氏之舊,而正明人之疏舛焉8。 【彙訂】 1.“《音隱》”,殿本作“《章隱》”,誤。司馬貞《史記索隱》後序云:“始後漢延篤,乃有《音義》一卷。又别有《音隱》五卷,不記作者何人。”汲古閣單本《史記索隱》本《音隱》作《章隱》。然黄善夫本、殿本《史記》等均作《音隱》,《史記集解》引《音隱》者八處。(應三玉:《<史記>三家注研究》) 2.司馬貞時許子儒注作已失傳,《舊唐書·許子儒傳》明言:“其所注《史記》,竟未就而終。”《史記》三家注更未見許氏隻言片語。(同上) 3.“一”,殿本無。 4.《史記》編次極有深意,司馬貞不解其旨,以己刺譏。(瀧川資言:《史記總論》) 5.“此書本於《史記》之外别行。及明代刊刻監本,合裴駰、張守節及此書散入句下”,殿本作“此書與裴駰、張守節書同散入《史記》句下者,明代刊刻監本”。 6.三家注合刻本多有删削,非自明監本起,説詳本卷《史記》條注。 7.毛晉汲古閣本《史記索隱》錯譌甚多,應非翻刻自北宋祕省刊本。據其篇章次序,很可能傳自唐抄本。(應三玉:《<史記>三家注研究》) 8.毛晉所校時有以今本更易舊文處,而注文之經後人竄改及傳鈔翻刻錯譌者,每篇皆有,已非司馬貞之舊,亦非北宋之真本。(賀次君:《史記書錄》) 史記正義一百三十卷1(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2 唐張守節撰。守節始末未詳。據此書所題,則其官為諸王侍讀、率府長史也。是書據自序三十卷,晁公武、陳振孫二家所錄則作二十卷。蓋其標字列注亦必如《索隱》3,後人散入句下,已非其舊。至明代監本,採附《集解》、《索隱》之後,更多所删節,失其本旨。如守節所長在於地理,故《自序》曰:“郡國城邑,委曲詳明。”而監本於《周本紀》“子帶立為王”句下,脱“《左傳》云周與鄭人蘇忿生十二邑,温其一也”十七字;《秦本紀》“反秦於淮南”句下,脱“楚淮北之地盡入於秦”九字;《項羽本紀》“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句下,脱“孟康云:舊名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十九字;《吕后本紀》“吕平為扶柳侯”句下,脱“漢扶柳縣也,有澤”七字;《孝景本紀》“遂西圍梁”句下,脱“梁孝王都睢陽,今宋州”九字,“立楚元王子平陸侯”句下,脱“應劭云:平陸,西河縣”八字;《孝武本紀》“見五畤”句下,脱“或曰在雍州雍縣南。孟康云4:畤者,神靈上帝也”十八字;《晉世家》“是為晉侯”句下,脱“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為坊,城牆北半見在”十七字;《趙世家》“吾國東有河、薄洛之水”句下,脱“案,安平縣屬定州也”八字,“餓死沙邱〔丘〕宫”句下,脱“《括地志》云:趙武靈王墓在蔚州靈邱縣東三十里,應説是也”二十三字;《韓世家》“得封於韓原”句下,脱“《古今地名》云:韓武子食采於韓原故城也”十六字;《淮陰侯列傳》“家在伊盧”句下,脱“韋昭及《括地志》皆説之也”十字;《貨殖列傳》“殷人都河西”句下,脱“盤庚都殷墟,地屬河西也”十字,“周人都河南”句下,脱“周自平王以後都洛陽”九字;《自序》“戹困鄱”句下,脱“漢末陳蕃子逸為魯相,改音反5。田褒《魯記》曰:靈帝末,汝南陳子游為魯相,陳蕃子也。國人為諱而改焉”三十九字。又如《秦本紀》“樗里疾相韓”句下,此本作“福昌縣東十四里”,監本脱“十四里”三字;《貨殖傳》“夫燕亦勃、碣之閒”句下,此本作“碣石、渤海在西北”,監本脱“北”字。又守節徵引故實,頗為賅博。故《自序》曰:“古典幽微,竊探其美”。而監本《夏本紀》“皋陶作士”句下,脱“士若大理卿也”六字,“於是夔行樂”句下,脱“若今太常卿也”六字;《周本紀》“作臩命”句下,脱“應劭云:太僕,周穆王所置。蓋大御衆僕之長,中大夫也”二十一字,“以應為太后養地”句下,脱“太后,秦昭之母宣太后芊氏”十一字;《秦始皇本紀》“為我遺鎬池君”句下,脱“張晏云:武王居鎬,鎬池君則武王也。伐商,故神云始皇荒淫若紂矣,今武王可伐矣”三十二字,“敘論”“孝明皇帝”句下,脱“班固《典引》云:後漢明帝永平十七年,詔問班固,‘太史遷贊語中寧有非耶?’班固上表陳秦過失及賈誼言奏之”四十二字;《項羽本紀》“會稽守”句下,脱“守音狩。景帝中二年七月,更郡守為太守”十六字;《孝景本紀》“伐馳道樹,殖蘭池”句下,脱“案馳道,天子道,秦始皇作之,丈而樹”十四字;《孝武本紀》“是時上求神君”句下,脱“《漢武帝故事》云:起柏梁臺以處神君,長陵女子也。先是嫁為人妻,生一男,數歲死。女子悼痛之,歲中亦死,而靈,宛若祠之。遂聞言宛若為主,民人多往請福,説家人小事有驗。平原君亦事之6,至後子孫尊貴。及上即位,太后延於宫中祭之,聞其言,不見其人。至是神君求出,為營柏梁臺舍之。初,霍去病微時,自禱神君。及見其形,自修飾,欲與去病交接。去病不肯,謂神君曰:‘吾以神君精潔,故齋戒祈福,今欲婬,此非也。’自絕不復往。神君慚之,乃去也”一百七十字;“見安期生”句下,脱“《列仙傳》云:安期生,瑯琊阜鄉亭人也,賣藥海邊。秦始皇請語三夜,賜金數千萬。出,於阜鄉亭,皆置去。留書,以赤玉舄一量為報7,曰:‘後千歲求我於蓬萊山下’”五十九字,“李少君病死”句下,脱“《漢書起居注》云:李少君將去,武帝夢與共登嵩高山。半道,有使乘龍時從雲中云:‘太一請少君’。帝謂左右:‘將舍我去矣’。數月而少君病死。又發棺看,惟衣冠在也”六十一字,“史寬舒受其方”句下,脱“姓史名寬舒”五字;《禮書》“疏房床笫”句下,脱“疏謂窗也”四字;《律書》“其於十二支為丑”句下,脱“徐廣曰:‘此中闕不説大吕及丑也。’案此下闕文。或一本云:‘丑者,紐也,言陽氣在上未降,萬物厄紐未敢出也’”四十一字;《天官書》“氐為天根”句下,脱“《星經》云:‘氐四星為露寢,聽朝所居。其占:明大,則臣下奉度。’《合誠圖》云:‘氐為宿宫也’”三十一字,“其内五星,五帝坐”句下,脱“羣下從謀也”五字;《楚世家》“伐申過鄧”句下,脱“服虔云:鄧,曼姓也”七字;《趙世家》“事有所止”句下,脱“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三十一字,“封廉頗為信平君”句下,脱“言篤信而平和也”七字;《韓世家》“公何不為韓求質於楚”句下,脱“質子蟣蝨”四字,又脱“公叔嬰知秦楚不以蟣蝨為事,必以韓合於秦。楚王聽入質子於韓”二十六字,又脱“次下云‘知秦楚不以蟣蝨為事’,重明脱‘不’字”十七字;《田叔列傳》“相常從入苑中”句下,脱“堵牆也”三字;《田蚡列傳》“其春,武安侯病”句下,脱“然夫子作《春秋》依夏正”九字;《衛將軍列傳》“平陽人也”句下,脱“《漢書》云:其父鄭季,河東平陽人,以縣吏給事平陽侯之家也”二十三字。至守節於六書、五音,至為詳審。故書首有《論字例》、《論音例》二條。而監本於《周本紀》“懼太子釗之不任”句下,脱“釗音招,又古堯反8。任,而針反”十一字;《秦始皇本紀》“彗星復見”句下,脱“復,扶富反。見,行見反”八字,“以發縣卒”句下,脱“子忽反,下同”五字,“佐弋竭”句下,脱“弋音翊”三字,“二十人皆梟首”句下,脱“梟,古堯反,懸首於木上曰梟”十一字,“體解軻以徇”句下,脱“紅賣反”三字,“東收遼東而王之”句下,脱“王於放反”四字,“故歸其質子”句下,脱“質音致”三字,“衣服旌旄節旗”句下,脱“旌音精,旄音毛,旗音其”九字,“祗誦功德”句下,脱“祗音脂”三字,“赭其山”句下,脱“赭音者”三字,“僕射周青臣”句下,脱“音夜”二字,“上樂以刑殺為威”句下,脱“五孝反”三字,“二世紀”“以安邊竟”句下,脱“音境”二字9;“敘論”“為君討賊”句下,脱“于偽反”三字;《項羽本紀》“將秦軍為前行”句下,脱“胡郎反”三字;《高祖本紀》“時時冠之,《正義》:音館”句下,脱“下同”二字;《孝景紀》“天下乂安”句下,脱“乂,音魚廢反”五字,“龍髯拔墮”句下,脱“徒果反”三字,“攀龍胡髯號”句下,脱“户高反,下同”五字,“為且用事泰山”句下,脱“為,于偽反,將為封禪也”九字10;《鄭世家》“段出奔鄢”句下,脱“音偃”二字;《田叔列傳》“喜游諸公”句下,脱“喜,許記反,諸公謂丈人行也”十一字。其他一兩字之出入,殆千有餘條,尤不可毛舉。苟非震澤王氏刊本具存,無由知監本之妄删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附錄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兵部侍郎”,殿本作“内閣學士”。 3.“必”,殿本無。 4.“云”,底本作“曰”,據殿本改。此書卷十二《孝武本紀》“郊見五畤”句下注云:“畤音止。《括地志》云:漢五帝畤在岐州雍縣南。孟康云:畤者,神靈之所止。或曰在雍州雍縣南。” 5.“反”,底本作“皮”,據殿本改。此書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戹困鄱”句下注云:“《括地志》:‘徐州滕縣,漢蕃縣,音翻。漢末陳蕃子逸為魯相,改音反。’田褒《魯記》曰:‘靈帝末,汝南陳游為魯相,陳蕃子也。國人為諱而改焉。’” 6.“事”,底本作“祠”,據此書卷十二《孝武本紀》“是時上求神君”句注文及殿本改。 7.“量”,殿本作“重”,誤,參此書卷十二《孝武本紀》“見安期生”句注文。 8.“古”,底本作“吉”,據此書卷四《周本紀》“懼太子釗之不任”句注文及殿本改。 9.“‘以安邊竟’句下,脱‘音境’二字”,殿本作“‘以安邊境’句下,脱‘音竟’二字”,誤,參此書卷六《秦始皇本紀》“以安邊竟”句注文。 10.“天下乂安”等四句實為《史記·孝武本紀》之文,作《孝景紀》,誤。(陳乃乾:《讀<四庫全書總目>條記》) 讀史記十表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賢家藏本) 國朝汪越撰,徐克范補。越字師退,康熙乙酉舉人1,克范字堯民,皆南陵人。是書有《後記》一篇,記越初作此書成,以書抵克范曰:“有《讀史記十表》一帙,遍求友人商榷。殊無一人案定子長原表,通首訖尾,印證鄙説之是非者,不解何故。仰惟細加推勘,示明紕繆,以便改訂。有補義則亦書於篇,將來授梓”云云。蓋古來增減前人舊本,多在其人之身後。惟此書則同時商榷而補之,故考校頗為精密,於讀史者尚屬有裨。考史家之難,在於表、志。而表文經緯相牽,或連或斷,可以考證而不可以誦讀,學者往往不觀。劉知幾考正史例,至為詳悉,而《史通》已有廢表之論,則其他可知。越等獨排比舊文,鉤稽微義。雖其閒一筆一削,務以《春秋》書法求之,未免或失之鑿,而訂譌砭漏,所得為多。其存疑諸條,亦頗足正《史記》之牴牾。異乎矉捧一書,纖毫必為回護者。於史學之中,可謂人略我詳矣。 【彙訂】 1.“乙酉”,底本作“己酉”,據殿本改。清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七《人物志·文苑三》“寧國府”有汪越小傳,云“字師退,南陵人。康熙乙酉舉人”。 史記疑問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1 國朝邵泰衢撰。泰衢有《檀弓疑問》,已著錄。《史記》採衆説以成書,徵引浩博,不免牴牾。班固嘗議其宗旨之乖,劉知幾頗摘其體例之謬。至其敍述之罅漏,先儒雖往往駁正,然未有專著一書,抉其疏舛者。泰衢獨旁引異同,而一一斷之以理。如謂《高祖紀》解縱罪人,坦然回沛之非情實;《留侯世家》諸將偶語沙中之不可信;《李陵傳》兵矢既盡,尚殺匈奴萬餘人之言為誇誕;據《功臣表》漢九年吕澤已死,而駁《留侯世家》所紀漢十一年不應又有吕澤。大抵皆參互審勘,得其閒隙,故所論多精確不移,不但如吳縝之糾《新唐書》祇求諸字句閒也。是書本與所作《檀弓疑問》合為一編。今以《檀弓疑問》入經部,而是書析入史部,俾各從其類焉。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三卷,書前提要不誤。(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漢書一百二十卷(内府刊本) 漢班固撰,其妹班昭續成之,始末具《後漢書》本傳。是書歷代寶傳,咸無異論。惟《南史·劉之遴傳》云:“鄱陽嗣王範得班固所撰《漢書》真本,獻東宫皇太子,令之遴與張纘、到溉、陸襄等參校異同。之遴錄其異狀數十事。”以今考之,則語皆謬妄。據之遴云:“古本《漢書》稱永平十年五月二十日己酉郎班固上,而今本無上書年月日子。”案,固自永平受詔修《漢書》,至建初中乃成。又《班昭傳》云:“八表并《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踵成之。”是此書之次第續成,事隔兩朝,撰非一手。之遴所見古本既有紀、表、志、傳,乃云總於永平中表上,殆不考成書之年月也。之遴又云:“古本《敘傳》號為《中篇》,今本為《敘傳》。又今本《敘傳》載班彪事行,而古本云彪自有傳。”夫古書敘皆載於卷末,固自述作書之意,故謂之敘;追溯祖父之事迹,故謂之傳。後代史家,皆沿其例。之遴謂原作《中篇》,文繫篇末,“中”字竟何義也。至云“彪自有傳”,語尤荒誕。彪在光武之世舉茂才,為徐令,以病去官,後數應三公之召,實為東漢之人。惟附於《敘傳》,故可於況伯斿穉之後詳其生平。若自為一傳,列於西漢,則斷限之謂何?奚不考《敘傳》所云“起元高祖,終於孝平、王莽之誅”乎?之遴又云:“今本紀及表、志、列傳不相合為次,而古本相合為次,總成三十八卷。”案,固自言“紀、表、志、傳凡百篇”,篇即卷也,是不為三十八卷之明證;又言“述紀十二,述表八,述志十,述列傳七十”,是各為次第之明證。且《隋志》作一百十五卷,今本作一百二十卷,皆以卷帙太重,故析為子卷。今本紀分一子卷,表分二子卷,志分八子卷,傳分九子卷。若併為三十八卷,則卷帙更重。古書著之竹帛,殆恐不可行也。之遴又云:“今本《外戚》在《西域》後,古本次帝紀下。又今本《高五子》、《文三王》、《景十三王》、《孝武六子》、《宣元六王》雜在諸傳中,古本諸王悉次《外戚》下,在《陳項傳》上。”夫紀、表、志、傳之序,固自言之。如之遴所述,則傳次於紀,而表、志反在傳後。且諸王既以代相承,宜總題《諸王傳》,何以《敘傳》作《高五王傳第八》、《文三王傳第十七》、《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武五子傳第三十三》、《宣元六王傳第五十》耶?且《漢書》始改《史記》之《項羽本紀》、《陳勝世家》為列傳,自應居列傳之首,豈得移在《諸王》之後。其述《外戚傳第六十七》、《元后傳第六十八》、《王莽傳第六十九》,明以王莽之勢成於元后,史家微意寓焉。若移《外戚傳》次於本紀,是惡知史法哉?之遴又引古本述云:“淮陰毅毅,仗劍周章,邦之傑子,實惟彭、英,化為侯王,雲起龍驤。”然今“芮尹江湖”句有張晏注,是晏所見者即是今本。況之遴《傳》所云“獻太子”者,謂昭明太子也。《文選》載《漢書述贊》云:“信惟餓隸,布實黥徒,越亦狗盜,芮尹江湖,雲起龍驤,化為侯王”,與今本同。是昭明亦知之遴所謂古本者不足信矣。自漢張霸始撰偽經,至梁人於《漢書》復有偽撰古本。然一經考證,紕繆顯然。顏師古注本冠以《指例》六條,歷述諸家,不及之遴所説,蓋當時已灼知其偽1。李延壽不訊端末,遽載於史,亦可云愛奇嗜博,茫無裁斷矣。固作是書,有受金之謗,劉知幾《史通》尚述之。然《文心雕龍·史傳篇》曰:“徵賄鬻筆之愆,公理辨之究矣。”是無其事也。又有竊據父書之謗。然《韋賢》、《翟方進》、《元后》三傳俱稱“司徒掾班彪曰”。顏師古注發例於《韋賢傳》曰:“《漢書》諸贊皆固所為。其有叔皮先論述者,固亦顯以示後人。而或者謂固竊盜父名,觀此可以免矣。”是亦無其事也。師古注條理精密,實為獨到。然唐人多不用其説。故《猗覺寮雜記》稱:“師古注《漢書》,魁梧音悟,票姚皆音去聲。杜甫用魁梧、票姚皆作平聲。楊巨源詩‘請問漢家誰第一,麒麟閣上識酇侯’,亦不用音贊之説。”殆貴遠賤近,自古而然歟?要其疏通證明,究不愧班固功臣之目。固不以一二字之出入,病其大體矣。 【彙訂】 1.“蓋”,殿本無。 班馬異同三十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舊本或題宋倪思撰,或題劉辰翁撰。楊士奇跋曰:“《班馬異同》三十五卷,相傳作於須溪。觀其評泊批點,臻極精妙,信非須溪不能。而《文獻通考》載為倪思所撰,豈作於倪而評泊出於須溪耶?”其語亦兩持不決。案《通考》之載是書,實據《直齋書錄解題》。使果出於辰翁,則陳振孫時何得先為著錄?是固可不辨而明矣。是編大旨以班固《漢書》多因《史記》之舊而增損其文,乃考其字句異同以參觀得失。其例以《史記》本文大書,凡《史記》無而《漢書》所加者則以細字書之,《史記》有而《漢書》所删者則以墨筆勒字旁。或《漢書》移其先後者,則注曰“《漢書》上連某文,下連某文”;或《漢書》移入别篇者,則注曰“《漢書》見某傳”。二書互勘,長短較然,於史學頗為有功。昔歐陽棐編《集古錄跋尾》,以真蹟與集本並存,使讀者尋删改之意,以見前人之用心。思撰是書,蓋即此意。特棐所列者一人之異同,思所列者兩人之異同,遂為創例耳。其中如“戮力”作“勠力”、“沈船”作“湛船”、“由是”作“繇是”、“無狀”作“亡狀”、“鈇質”作“斧質”、“數却”作“數卻”之類,特今古異文;“半菽”作“芋菽”、“蛟龍”作“交龍”之類,特傳寫譌舛。至於“秦軍”作“秦卒”、“人言”作“人謂”、“三兩人”作“兩三人”之類,尤無關文義。皆非有意竄改。思一一贅列,似未免稍傷繁瑣。然既以“異同”名書,則隻字單詞皆不容略,失之過密終勝於失之過疏也。至《英布》、《陳涉》諸傳,軼而未錄,明許相卿作《史漢方駕》,始補入之。則誠千慮之一失矣。思字正甫,湖州歸安人。乾道二年進士,歷官寶文閣學士,諡文節。事蹟具《宋史》本傳。 後漢書一百二十卷(内府刊本) 《後漢書》本紀十卷、列傳八十卷,宋范蔚宗撰,唐章懷太子賢注。蔚宗事蹟具《宋書》本傳,賢事蹟具《唐書》本傳。考《隋志》載范《書》九十七卷,新、舊《唐書》則作九十二卷,互有不同。惟《宋志》作九十卷,與今本合。然此書歷代相傳,無所亡佚。考《舊唐志》又載章懷太子注《後漢書》一百卷。今本九十卷,中分子卷者凡十。是章懷作注之時,始併為九十卷,以就成數。《唐志》析其子卷數之,故云一百;《宋志》合其子卷數之,故仍九十。其實一也。又隋、唐《志》均别有蔚宗《後漢書論贊》五卷,《宋志》始不著錄。疑唐以前《論贊》與本書别行,亦宋人散入書内。然《史通·論贊篇》曰:“馬遷自序傳後歷寫諸篇,各敘其意。既而班固變為詩體,號之曰述;蔚宗改彼述名,呼之以贊。固之總述,合在一篇,使其條貫有序。蔚宗後書,乃各附本事,書於卷末,篇目相離,斷絕失序。夫每卷立論,其煩已多,而嗣論以贊,為黷彌甚。亦猶文士製碑序終而續以銘曰,釋氏演法義盡而宣以偈言”云云。則唐代范《書》論贊已綴卷末矣。史志别出一目,所未詳也1。范撰是書,以志屬謝瞻。范敗後2,瞻悉蠟以覆車,遂無傳本3。今本八《志》凡三十卷,别題“梁剡令劉昭注”。據陳振孫《書錄解題》,乃宋乾興初判國子監孫奭建議校勘,以昭所注司馬彪《續漢書志》與范書合為一編。案《隋志》載司馬彪《續漢書》八十三卷,《唐書》亦同。《宋志》惟載劉昭《補注後漢志》三十卷,而彪書不著錄。是至宋僅存其《志》,故移以補《後漢書》之闕。其不曰《續漢志》而曰《後漢志》,是已併入范書之稱矣。或謂酈道元《水經注》嘗引司馬彪《州郡志》,疑其先已别行。又謂杜佑《通典》述科舉之制,以《後漢書》、《續漢志》連類而舉,疑唐以前已併八《志》入范書,似未確也4。自八《志》合併之後,諸書徵引,但題《後漢書》某志,儒者或不知為司馬彪書。故何焯《義門讀書記》曰:“八《志》,司馬紹統之作。案紹統,彪之字也。本漢末諸儒所傳,而述於晉初。劉昭注補,别有總敘。緣諸本或失載劉敘,故孫北海《藤陰劄記》亦誤出‘蔚宗志律曆’之文”云云。考洪邁《容齋隨筆》已誤以八《志》為范書,則其誤不自孫承澤始。今於此三十卷並題司馬彪名,庶以祛流俗之譌焉。 【彙訂】 1.《論贊》各附卷末,乃本書如此。其隋、唐《志》别出一目者,當由後人抽出别行,不必致疑。(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范”,殿本作“蔚宗”。 3.《宋書》及《南史》謝瞻傳均不言瞻為范曄作志,惟《後漢書》卷十《皇后紀》“事在《百官志》”句,李賢注引沈約《謝儼傳》曰:“范曄所撰十志,一皆托儼,蒐撰垂畢,遇曄敗,悉蠟以覆車,宋文帝令丹陽尹徐湛之就儼尋求,已不復得,一代以為恨。”則謝瞻當為謝儼。(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4.據劉昭《後漢書注補志序》,其時已將八志併入范書。(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補後漢書年表十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熊方撰。方字廣居,豐城人,由上舍生官至右迪功郎,權澧州司户參軍。是書前有進表1,不著年月。表中有“皇帝陛下奮神武以撥亂,致太平而中興,仰稽聖功,同符光武”之語,又有“灑宸翰於九經,永光庠序;煥云章於八法,冠絕鍾、王”之語。御書太學石經乃高宗時事,則方為南渡初人矣。昔司馬遷作《史記》,始立“十表”。《梁書·王僧虔傳》稱其“旁行斜上,體仿周譜”,蓋三代之遺法也。班固“八表”,實沿其例。范蔚宗作《後漢書》,獨闕斯製。遂使東京典故散綴於記傳之内2,不能絲聯繩貫,開帙釐然。方因作此編,補所未備。凡《同姓侯王表》二卷,《異姓諸侯表》六卷,《百官表》二卷。其所證據,一本范氏舊文,義例則仿之前書而稍為通變。如王子、外戚、恩澤、諸侯表皆不復分析,惟各書其狀於始封之下,而以功以親自可瞭若指掌。又《百官》雖因西漢,而廢置不一。方取劉昭之《志》,自太傅至河南尹凡二十有三等,以繫於年,而除拜薨免之實悉見。其貫穿鉤考,極為精詳。綱目條章,亦俱燦然有法。惟中閒端緒繁密,故踳駁之處亦閒有之。如海昏侯會邑、安衆侯松,其肇封固自西漢,而前書皆云:“今見為侯”。則明、章以後尚嗣封弗絕,自應在東京列侯之數。雖史文闕略,不能得其傳世之詳,亦當標其國號名屬,而注云“後闕”,始合史法。方乃因其世系無徵,遂黜其名,僅以“見前書《王子侯表》”一語附識篇末。審如是,則城陽恭王祉亦見前書《王子侯表》,何以此書又得載入乎?此其為例不純者也。又如伏完乃伏湛七世孫,襲封不其侯,見於湛《傳》及《皇后紀》者甚明。惟袁宏《漢紀》有建安元年封董承、伏完十三人為列侯之文,范史誤採入《本紀》中。方不加考辨,於伏湛下既書侯完嗣爵,而孝獻時諸侯表内又别出一列侯伏完,殊為複舛。又《皇后紀》稱完為屯騎校尉,建安十四年卒,子典嗣。是曹操弑伏後時完已先卒,故史但稱操殺后兄弟宗族而不及完。方乃誤以為曹操所誅國除,而於侯典一代竟不列入。又如漢壽亭侯世但稱壽亭侯,沿習舊譌,未能糾正。此其考核偶疏者也。又漢制以太傅至將軍為五府。自大將軍、車騎將軍、度遼將軍以外,其餘雜將軍號隨時建置,見於紀傳者尚多。乃於《百官表》内概不之及,頗傷闕漏。此其採摭之未備者也。凡此數端,皆為所短。要其經緯周密,敘次井然,使讀者按部可稽,深為有裨於史學。《豐城縣志》稱方作是書,自題其堂曰“補史”。其深自矜重,殆亦非徒然矣。 【彙訂】 1.“有”,底本作“後”,據殿本改。 2.“記傳”,殿本作“范傳”,誤。 兩漢刊誤補遺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吳仁傑撰。仁傑有《易圖説》,已著錄。是書前有淳熙己酉曾絳序,稱仁傑知羅田縣時自刊版。又卷末有慶元己未林瀛跋,稱陳虔英為刊於全州郡齋。殆初欲刊而未果,抑虔英又重刊歟?舊刻久佚,此本乃朱彝尊之子昆田鈔自山東李開先家,因傳於世。據其標題,當為劉攽《兩漢書刊誤》而作,而書中乃兼補正劉敞、劉奉世之説。考趙希弁《讀書附志》載《西漢刊誤》一卷,《東漢刊誤》一卷,稱劉攽撰。《文獻通考》載《東漢刊誤》一卷,引《讀書志》之文,亦稱劉攽撰。又載《三劉漢書標注》六卷,引《讀書志》之文,稱劉敞、劉攽、劉奉世同撰。又引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别本題《公非先生刊誤》,其實一書。徐度《却埽編》引攽所校《陳勝》、《田横傳》二條,稱其兄敞及兄子奉世皆精於《漢書》。“每讀,隨所得釋之。後成一編,號《三劉漢書》。”以是數説推之,蓋攽於前、後《漢書》初各為《刊誤》一卷,趙希弁所説是也1。後以攽所校《漢書》與敞父子所校合為一編,徐度所記是也。然當時乃以攽書合於敞父子書,非以敞父子書合於攽書,故不改敞父子《漢書標注》之名,而《東漢》一卷,無所附麗,仍為别行,則馬端臨所列是也。至别本乃以攽書為主,而敞、奉世説附入之,故仍題《刊誤》之名,則陳振孫所記是也。厥後遂以《東漢刊誤》併附以行,而《兩漢刊誤》名焉。仁傑之兼補三劉,蓋據後來之本,而其名則未及改也。《文獻通考》載是書十七卷,《宋史·藝文志》則作十卷。今考其書,每卷多者不過十四頁,少者僅十二頁,勢不可於十卷之中析出七卷。而十卷之中補前漢者八卷,補後漢者僅二卷,多寡亦太相懸。殆修《宋史》時已佚其七卷,以不完之本著錄歟2?劉氏之書於舊文多所改正,而隨筆標記,率不暇剖析其所以然。仁傑是書獨引據賅洽,考證詳晰,元元本本,務使明白無疑而後已,其淹通實勝於原書。雖中閒以“麟止”為“麟趾”之類,閒有一二之附會。要其大致,固瑕一而瑜百者也。曾絳序述周必大之言,以博物洽聞稱之,固不虚矣。 【彙訂】 1.“説”,殿本作“記”。 2.今本第九、十兩卷始《帝紀》,迄《外國傳》,其無缺卷可知,殆因《東漢刊誤》已甚詳盡,故吳氏所補,僅得二卷。《文獻通考》之十七卷,“七”字殆衍。(羅振玉:《重刊宋本<東漢刊誤>跋》) 三國志六十五卷(内府刊本)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壽事蹟具《晉書》本傳,松之事蹟具《宋書》本傳。凡《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吳志》二十卷1。其書以魏為正統,至習鑿齒作《漢晉春秋》,始立異議。自朱子以來,無不是鑿齒而非壽。然以理而論,壽之謬萬萬無辭,以勢而論,則鑿齒帝漢順而易,壽欲帝漢逆而難。蓋鑿齒時晉已南渡,其事有類乎蜀,為偏安者爭正統,此孚於當代之論者也。壽則身為晉武之臣,而晉武承魏之統,偽魏是偽晉矣,其能行於當代哉?此猶宋太祖篡立近於魏,而北漢、南唐蹟近於蜀,故北宋諸儒皆有所避而不偽魏。高宗以後偏安江左近於蜀,而中原魏地全入於金,故南宋諸儒乃紛紛起而帝蜀。此皆當論其世,未可以一格繩也。惟其誤沿《史記》周、秦《本紀》之例,不托始於魏文,而托始曹操,實不及《魏書·敘紀》之得體。是則誠可已不已耳。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詔為注,所注雜引諸書,亦時下己意。綜其大致,約有六端:一曰引諸家之論以辨是非,一曰參諸書之説以核譌異2,一曰傳所有之事詳其委曲,一曰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一曰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一曰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其中往往嗜奇愛博,頗傷蕪雜。如《袁紹傳》中之胡母班,本因為董卓使紹而見,乃注曰:“班嘗見太山府君及河伯,事在《蒐神記》,語多不載。”斯已贅矣。《鍾繇傳》中乃引陸氏《異林》一條,載繇與鬼婦狎昵事;《蔣濟傳》中引《列異傳》一條,載濟子死為泰山伍伯,迎孫阿為泰山令事。此類鑿空語怪,凡十餘處,悉與本事無關,而深於史法有礙,殊為瑕纇。又其初意似亦欲如應劭之注《漢書》,考究訓詁,引證故實。故於《魏志·武帝紀》“沮授”字則注“沮音菹”;“獷平”字則引《續漢書·郡國志》注“獷平,縣名,屬漁陽”;“甬道”字則引《漢書》“高祖二年與楚戰,築甬道”;“贅旒”字則引《公羊傳》;“先正”字則引《文侯之命》;“釋位”字則引《左傳》;“致屆”字則引《詩》;“綏爰”字、“率俾”字、“昬作”字則皆引《書》;“糾虔天刑”字則引《國語》。至《蜀志·郤正傳》《釋誨》一篇3,句句引古事為注,至連數簡。又如《彭羕傳》之“革”不訓“老”;《華佗傳》之“旉”本似“專”;《秦宓傳》之“棘”、“革”異文;《少帝紀》之“叟”4、“更”異字,亦閒有所辨證。其他傳文句,則不盡然。然如《蜀志·廖立傳》首,忽注其姓曰“補救切”;《魏志·涼茂傳》中,忽引《博物記》注一“繦”字之類,亦閒有之。蓋欲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删棄。故或詳或略,或有或無5,亦頗為例不純6。然網羅繁富,凡六朝舊籍今所不傳者,尚一一見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酈道元《水經注》、李善《文選注》皆翦裁割裂之文。故考證之家取材不竭,轉相引據者反多於陳壽本書焉。 【彙訂】 1.《吳志》原有《敘錄》一卷(今亡),全書共六十六卷。(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説”,殿本作“文”。 3.據此書卷四二《蜀志·郤正傳》,《釋誨》乃《釋譏》之誤。 4.“《少帝紀》”,殿本作“《明帝紀》”,誤,此書卷四《魏書·三少帝紀》載甘露三年秋八月“丙寅,詔曰:‘夫養老興教,三代所以樹風化垂不朽也,必有三老、五更以崇至敬,乞言納誨,著在惇史,然後六合承流,下觀而化。宜妙簡德行,以充其選。關内侯王祥,履仁秉義,雅志淳固。關内侯鄭小同,温恭孝友,帥禮不忒。其以祥為三老,小同為五更。’車駕親率羣司,躬行古禮焉。”裴注曰:“蔡邕《明堂論》云:‘更’應作‘叟’。叟,長老之稱,字與‘更’相似,書者遂誤以為‘更’。‘嫂’字‘女’傍‘叟’,今亦以為‘更’,以此驗知應為‘叟’也。臣松之以為邕謂‘更’為‘叟’,誠為有似,而諸儒莫之從,未知孰是。”甘露乃高貴鄉公曹髦年號,非明帝曹睿。 5.裴注的重點在事實的增補與考訂,而對於原文的音切和解釋並不詳備。“亦欲如應劭之注《漢書》,考究訓詁,引證故實……蓋欲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删棄。故或詳或略,或有或無”云云,皆屬臆測之辭。(陳乃乾:《<三國志>出版説明》) 6.裴松之加注須視陳書正文内容是否有必要增補修訂,及自己所掌握的材料是否合用,故有或詳或略,或有或無的情形。如其時所見材料以中原地區居多,故《魏志》所補亦最多。(蕭艾:《劉孝標及其<世説>注》) 三國志辨誤三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莫詳時代。《蘇州府志》載陳景雲字少章,吳江縣學生,長洲人。少從何焯遊,博通經史,淹貫羣籍。長於考訂,凡譌謬處能剖析毫芒。所著書凡九種,其四為《三國志校誤》,似即此書。然考《義門讀書記》中有何焯所校《三國志》三卷,其《魏志·楊阜傳》“阜嘗見明帝著帽披縹綾半褏袖”一條,稱:“褏、袖古今字,少章疑下一字衍。檢《宋書·五行志》果然”云云。此書不載此條,則又似非景雲作。疑不能明,闕所不知可也1。《三國志》簡質有法,古稱良史,而牴牾亦所不免。如孫權之攻合肥,魏、吳二《志》先後不同,當時已為孫盛所議。明以來南、北監本,傳寫刊刻,脱誤尤多。是書所辨陳書及裴注之誤,凡《魏志》二十八條,《蜀志》八條,《吳志》二十一條2。其閒於字之譌異者,如《三少帝紀》“定陵侯繁”,“繁”當作“毓”,“少府褒”,“褒”當作“袤”之類;於文之倒置者,如正元二年八月戊辰不當在辛未後之類;於正文與注淆亂者,如《王肅傳》評末附劉寔語,本裴注所引之類;於原本之闕佚者,如徐詳不當附《胡綜傳》之類,並參校異同,各有根據。雖所辨僅數十條,不能如何焯書校正之詳,而不似焯之泛作史評。又大抵以前後文互相考證,參以《後漢書》、《晉書》,不能如杭世駿書徵據之博,而亦不似世駿之蔓引雜説。其抉摘精審之處,要不減三劉之於《西漢書》、吳縝之於《五代史》也。 【彙訂】 1.陳景雲為何焯弟子,此條何氏已著之《義門讀書記》中,故陳氏削而不載。(李慈銘:《桃花聖解菴日記》) 2.文淵閣《四庫》本為《三國史辨誤》不分卷,《魏志》二十一條,《蜀志》七條,《吳志》十四條。(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史部>著錄失誤原因析》) 三國志補注六卷附諸史然疑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國朝杭世駿撰。世駿有《續方言》,已著錄。是書補裴松之《三國志注》之遺,凡《魏志》四卷,《蜀志》、《吳志》各一卷。松之注捃摭繁富,考訂精詳,世無異議。世駿復掇拾殘賸,欲以博洽勝之。故細大不捐,瑕瑜互見。如某人宅在某鄉,某人墓在某里,其體全類圖經;虞荔之《鼎錄》、陶宏景之《刀劍錄》,皆按年編入,而《鍾繇》等傳書評、書品動輒連篇,其例又如雜記。至於神怪妖異,如嵇康見鬼、諸葛亮祭風之類,稗官小説,累牘不休,尤誕謾不足為據。他如魏文帝角巾彈棋,裴注已引《博物志》,而又引《世説》;曹操之發邱摸金,裴注已載陳琳《檄》,而又引《宋書·廢帝紀》。書各有異,而事蹟不殊,亦何取乎屋上之屋。至於崔琬〔琰〕捉刀2,劉孝標《世説注》中已辨裴啟《語林》之誤,乃棄置劉語而别引《史通》之文3;張飛豹月烏,本出葉廷珪《海錄碎事》,乃明標葉書,又冠以《彙苑》之目。大抵愛博嗜奇,故蔓引卮詞,多妨體要。又《異苑》王粲識礜石事,佚其“荆州劉表”數言;諸葛亮《梁甫吟》不載出《藝文類聚》,輾轉裨販,疏漏亦多。然如《魏文帝紀》之王凌謝亭侯一條;《明帝紀》之孔晏乂一條、陳泰年三十六一條;《臧洪傳》之徐衆一條;《崔琬傳》之陳煒一條;《華歆傳》之東海郡人一條、嚴包交通一條;《蔣濟傳》之弊勉一條;《張遼傳》之大呼是名一條;《楚王彪傳》之徙封白馬一條;《蜀志·先主傳》之譙周為從事一條;《後主傳》之不置史官一條;《諸葛亮傳》之躬耕南陽一條;《鄧芝傳》之廖化襄陽人一條;《吳志·孫休傳》二子之名一條;《太史慈傳》之神亭一條;《黄蓋傳》之黄子廉一條;《賀齊傳》之徐盛失矛一條,皆參校異同,頗為精核。餘如黄初《五經》課試之法,王昶考課五事之目,司馬芝復錢之議,王肅祕書監之表,王象、繆襲之撰《皇覽》;引《正義》辨鄭元解“稽古同天”之譌,引《後漢書注》證宗賊之義,引《風俗通》證周生為復姓,引《困學紀聞》證況長寧為蜀人,亦皆足以資考證。故書雖蕪雜,而亦未可竟廢焉。末附《諸史然疑》一卷,亦世駿所撰,皆糾史文之疏漏。凡《後漢書》十四條、《三國志》六條、《晉書》三條、《宋書》二條4、《魏書》八條、《北史》六條、《陳書》三條,蓋後人鈔其遺稾,錄之成帙。其中引《史通》一條,云:“習鑿齒以劉為偽國者,蓋定邪正之途,明順逆之理爾。而檀道鸞稱其當桓氏執政,故撰此書,欲以絕彼瞻烏,防兹逐鹿。審若所言,則鑿齒似未嘗尊蜀者。”案此條見《史通·探賾篇》。核其上下文義,蓋傳寫《史通》者誤於“以劉”二字之上脱一“不”字。其《稱謂篇》中自注有曰:“習氏《漢晉春秋》以蜀為正統,其敍事皆謂蜀先主為昭烈帝。”本書之内,證佐甚明。近時浦起龍刻《史通》,以此句文義違背,改“劉”為“魏”,猶無大害。世駿竟據誤本,遽發創論,殊失之不考。“牛繼馬後”一條,責《晉書》不當襲舊史。全因《史通》之説,亦不免剿襲。至於“三老五更”一條,據《楊賜》、《伏恭》、《周澤》三傳補杜佑《通典》之闕,則蔓延於本書之外,於《後漢書》絕不相關。亦為自亂其例。然大致訂譌考異,所得為多,於史學不為無補。以篇頁無多,附載《三國志補注》之後。今亦併錄存之,以資參訂云。 【彙訂】 1.“浙江巡撫採進本”,殿本作“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誤,《四庫採進書目》中“浙江省第十一次呈送書目”、“浙江採集遺書總錄簡目閏集”著錄此書。(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2.“崔琰”,底本作“崔琬”,下同,乃避嘉慶諱,據殿本改。 3.崔琰捉刀見《世説·容止》,但無一種《世説》傳本注文中有劉孝標辨裴啟《語林》誤記崔琰琬捉刀之文。《御覽》卷四四四、七七九引《語林》與《世説》文同,亦無劉孝標之辨。《史通·暗惑》駁《語林》載崔琰捉刀事乃自出胸臆。(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4.“二條”,底本作“三條”,據殿本改。《諸史然疑》載《宋書》二條:《張暢傳》、《張敷傳》重出;《張暢傳》脱“食鹽”二字。 晉書一百三十卷(内府刊本)1 唐房喬等奉敕撰。劉知幾《史通·外篇》謂貞觀中詔,前後晉史十八家,未能盡善,敕史官更加纂撰。自是,言晉史者皆棄其舊本,競從新撰。然唐人如李善注《文選》,徐堅編《初學記》,白居易編《六帖》,於王隱、虞預、朱鳳、何法盛、謝靈運、臧榮緒、沈約之《書》,與夫徐廣、干寶、鄧粲、王韶、曹嘉之、劉謙之之《紀》,孫盛之《晉陽秋》、習鑿齒之《漢晉陽秋》、檀道鸞之《續晉陽秋》,並見徵引。是舊本實未嘗棄。毋乃書成之日,即有不愜於衆論者乎2?考書中惟《陸機》、《王羲之》兩傳其論皆稱“制曰”,蓋出於太宗之御撰3。夫典午一朝,政事之得失,人材之良楛,不知凡幾。而九重掞藻,宣王言以彰特筆者,僅一工文之士衡,一善書之逸少。則全書宗旨,大概可知。其所褒貶,略實行而獎浮華;其所採擇,忽正典而取小説。波靡不返,有自來矣。即如《文選注·馬汧督誄》引臧榮緒、王隱書,稱馬敦立功孤城4,死於非罪,後加贈祭。而《晉書》不為立傳,亦不附見於《周處》、《孟觀》等傳。又《太平御覽》引王隱書云:“武帝欲以郭琦為佐著作郎,問尚書郭彰。彰憎琦不附己,答以不識。上曰:‘若如卿言,烏丸家兒能事卿,即堪郎也。’及趙王倫篡位,又欲用琦。琦曰:‘我已為武帝吏,不能復為今世吏。’終於家。”琦蓋始終亮節之士也,而《晉書》亦削而不載5。其所載者大抵宏〔弘〕獎風流,以資談柄。取劉義慶《世説新語》與劉孝標所注一一互勘,幾於全部收入。是直稗官之體,安得目曰史傳乎?黄朝英《緗素雜記》詆其引《世説》和嶠“峨峨如千丈松,礧砢多節目”,既載入《和嶠傳》中,又以“嶠”字相同,並載入《温嶠傳》中。顛倒舛迕,竟不及檢,猶其枝葉之病,非其根本之病也。正史之中,惟此書及《宋史》後人紛紛改撰,其亦有由矣。特以十八家之書並亡,考晉事者舍此無由,故歷代存之不廢耳。《音義》三卷,唐何超撰。超字令升,自稱東京人。楊齊宣為之序。其審音辨字,頗有發明。舊本所載,今仍附見於末焉。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晉書音義》三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史通》所謂“言晉史者皆棄其舊本,競從新撰”者,指當時泛常之人言之耳。至如博覽之士、藏書之家,類皆嗜古好奇,兼收並蓄,必不肯遽棄舊本。歷代皆然,不獨《晉書》也。又《文選》中之作者皆梁以前人,自不得祖述唐修《晉書》,李善又安能引以作注乎?且其文字大抵襲自臧榮緒諸家,則即引諸家之書可矣。至若《初學記》、《六帖》,自窮典故之淵源,無關史裁之得失。(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之”,殿本無。《舊唐書·房玄齡傳》、《唐會要》、宋李上交《近事會元》卷三《重撰晉書》均謂太宗御撰《晉武帝總論》、《晉宣帝總論》及陸機、王羲之四論,明周嬰《卮林》亦謂親撰四論。(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劉遠遊:《四庫提要補正》) 4.“馬敦”,底本作“馬汧”,據殿本改。《文選·馬汧督誄》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汧督馬敦,立功孤城,為州司所枉,死於囹圄。岳誄之。”又引王隱《晉書》:“贈馬敦詔曰:今追贈牙門將軍印綬,祠以少牢。” 5.《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傳》第九篇即郭琦傳,其文與《太平御覽》所引王隱書事同而加詳,未嘗削而不載。(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宋書一百卷(内府刊本) 梁沈約撰。約事蹟具《梁書》本傳。約表上其書,謂:“本紀、列傳,繕寫已畢,合志、表七十卷。所撰諸志,須成續上。”今此書有紀、志、傳而無表。劉知幾《史通》謂此書為紀十、志三十、列傳六十,合百卷,不言其有表。《隋書·經籍志》亦作《宋書》一百卷,與今本卷數符合。或唐以前其表早佚,今本卷帙出於後人所編次歟1?以志序考之,稱凡損益前史諸志為八門,曰《律曆》、曰《禮》、曰《樂》、曰《天文》、曰《五行》、曰《符瑞》、曰《州郡》、曰《百官》。是《律曆》未嘗分兩門。今本總目題卷十一志第一志序,卷十二志第二曆上,卷十三志第三曆下,而每卷細目作志第一律志序,志第二曆上,志第三曆下。則出於後人編目,强為分割,非約原本之舊次,此其明證矣。八《志》之中,惟《符瑞》實為疣贅。《州郡》惟據《太康地志》及何承天、徐爰原本,於僑置創立、併省分析,多不詳其年月,亦為疏略。至於《禮志》合郊祀、祭祀、朝會、輿服總為一門,以省支節;《樂志》詳述八音衆器及《鼓吹鐃歌》諸樂章以存義訓,如《鐸舞曲·聖人制禮樂篇》,有聲而詞不可詳者2,每一句為一斷,以存其節奏,義例尤善。若其追述前代,晁公武《讀書志》雖以失於限斷為譏。然班固《漢書》增載《地理》,上敘九州;創設《五行》,演明《鴻范》。推原溯本,事有前規。且魏、晉並皆短祚,宋承其後,歷時未久,多所因仍。約詳其沿革之由,未為大失,亦未可遽用糾彈也。觀《徐爰傳》述當時修史,議為桓元〔玄〕等立傳。約則謂桓元、盧循等身為晉賊,非關後代;吳隱、謝混等義止前朝,不宜濫入;劉毅、何無忌等志在興復,情非造宋。並為刊除,歸之晉籍。其申明史例,又何嘗不謹嚴乎?其書至北宋已多散失,《崇文總目》謂闕《趙倫之傳》一卷,陳振孫《書錄解題》謂獨闕《到彥之傳》。今本卷四十六有趙倫之、王懿、張邵傳,惟彥之傳獨闕,與陳振孫所見本同。卷後有“臣穆”附記,謂此卷“體同《南史》,傳末無論,疑非約書。”其言良是。蓋宋初巳闕此一卷,後人雜取《高氏小史》及《南史》以補之,取盈卷帙。然《南史》有《到彥之傳》,獨舍而不取。又《張邵傳》後附見其兄子暢,直用《南史》之文。而不知此書卷五十九已有《張暢傳》,忘其重出。則補綴者之疏矣。“臣穆”當即鄭穆,《宋史》有傳,嘉祐中嘗校勘《宋書》。其所考證,僅見此條。蓋重刊之時,削除偶賸。亦足見明以來之刊本3,隨意竄改,多非古式云4。 【彙訂】 1.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云:“今約《書》紀十卷,傳六十卷,適合七十卷之數。外有志三十卷而無表,與《梁書》本傳所云‘著《宋書》百卷’適合,則上書表中志、表二字乃衍文也。”如今本有志、表二字,則下文“諸志須續上”之語不可通,故《史通》亦不言其有表。(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詳”,殿本作“解”。 3.“刊本”,殿本作“刻本”。 4.宋人校語,除《趙倫之傳》臣穆一條外,尚有卷二十二《樂志》後《聖人制禮樂》一條,其他各篇别無考證,宋本與各本皆同,並非明以來之刊本隨意削除。(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南齊書五十九卷(内府刊本) 梁蕭子顯撰。子顯事蹟附載《梁書·蕭子恪傳》。章俊卿《山堂考索》引《館閣書目》云:“《南齊書》本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亡其一。”劉知幾《史通》、曾鞏《敘錄》則皆云八紀,十一志,四十列傳,合為五十九卷,不言其有闕佚。然《梁書》及《南史》子顯本傳實俱作六十卷,則《館閣書目》不為無據。考《南史》載子顯自序,似是據其《敘傳》之詞。又晁公武《讀書志》載其進書表云:“天文事祕,户口不知,不敢私載。”疑原書六十卷為子顯《敘傳》,末附以表,與李延壽《北史》例同。至唐已佚其《敘傳》,而其表至宋猶存。今又併其表佚之,故較本傳闕一卷也。又《史通·序例篇》謂:“令升先覺,遠述丘明,史例中興,於是為盛。沈《宋》之志序、蕭《齊》之序錄,雖以序為名,其實例也。子顯雖文傷蹇躓,而義甚優長,為序例之美者。”今考此書,《良政》、《高逸》、《孝義》、《倖臣》諸傳皆有序,而《文學傳》獨無敘。殆亦宋以後所殘闕歟?齊高好用圖讖,梁武崇尚釋氏,故子顯於《高帝紀》卷一引《太乙九宫占》,《祥瑞志》附會緯書,《高逸傳》論推闡禪理。蓋牽於時尚,未能釐正。又如《高帝紀》載王蘊之撫刀、袁粲之郊飲,連綴瑣事,殊乖紀體。至列傳尤為冗雜。然如紀建元創業諸事,載沈攸之書於《張敬兒傳》,述顏靈寶語於《王敬則傳》。直書無隱,尚不失是非之公。《高十二王傳》引陳思之《表》、曹冏之《論》,感懷宗國,有史家言外之意焉,未嘗無可節取也。自李延壽之史盛行,此書誦習者尠,日就譌脱。《州郡志》及《桂陽王傳》中均有闕文,無從補正。其餘字句舛誤,如《謝莊傳》,《南史》作“詔徙越嶲”,此書作“越州”1;《崔懷慎傳》,《南史》作“臣子兩遂”,此書作“兩節”者,又不可勝乙。今裒合諸本,參核異同,正其灼然可知者。其或無考,則從闕疑之義焉。 【彙訂】 1.謝莊卒於宋明帝泰始二年,《宋書》有傳,此乃《謝超宗傳》之文。本書《州郡志》載有越州,又益州屬有越雋獠郡。然則越州、越雋,當時皆有其地。《梁書·文學傳·謝幾卿傳》亦云“超宗坐事徙越州”,則非《南齊書》之誤。(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梁書五十六卷(内府刊本) 唐姚思廉奉敕撰。《唐書》思廉本傳稱貞觀三年詔思廉同魏徵撰。《藝文志》亦稱《梁書》、《陳書》皆魏徵同撰。舊本惟題思廉。蓋徵本監修,不過參定其論贊。按,此據《史通·古今正史篇》“魏徵總知其務,凡有贊論,徵多預焉”之文。獨標思廉,不沒秉筆之實也。是書《舊唐書·經籍志》及思廉本傳俱云五十卷,《新唐書》作五十六卷。考劉知幾《史通》謂:“姚察有志撰勒,施功未周。其子思廉憑其舊稾,加以新錄,述為《梁書》五十六卷。”則《新唐書》所據為思廉編目之舊,《舊唐書》誤脱“六”字審矣。思廉本推其父意以成書,每卷之後,題“陳吏部尚書姚察”者二十五篇,題“史官陳吏部尚書姚察”者一篇。蓋仿《漢書》卷後題班彪之例。其專稱“史官”者,殆思廉所續纂歟?思廉承藉家學,既素有淵源,又貞觀二年先已編纂,及詔入祕書省論撰之後,又越七年,其用力亦云勤篤。中如《簡文紀》載大寶二年四月丙子,侯景襲郢州,執刺史蕭方諸,而《元帝紀》作閏四月丙午。則兩卷之内,月日參差。《侯景傳》上云張彪起義,下云彪寇錢塘。則數行之閒,書法乖舛。趙與峕《賓退錄》議其於《江革傳》中則稱:“何敬容掌選,序用多非其人”,於《敬容傳》中則稱其“銓序明審,號為稱職”,尤是非矛盾。其餘事蹟之復互者,前後錯見。證以《南史》,亦往往牴牾。蓋著書若是之難也。然持論多平允,排整次第,猶具漢、晉以來相傳之史法。要異乎取成衆手,編次失倫者矣。 陳書三十六卷(内府刊本) 唐姚思廉奉敕撰。劉知幾《史通》謂:“貞觀初,思廉奉詔撰成二史,彌歷九載,方始畢功。”而曾鞏校上序謂:“姚察錄梁、陳之事,其書未就,屬子思廉繼其業。武德五年,思廉受詔為《陳書》。貞觀三年,論撰於祕書内省。十年正月壬子,始上之。”是思廉編緝之功,固不止於九載矣。知幾又謂:“陳史初有顧野王、傅縡各為撰史學士,太建初中書郎陸瓊續撰諸篇,姚察就加删改。”是察之修史,實兼採三家。考《隋書·經籍志》有顧野王《陳書》三卷、傅縡《陳書》三卷、陸瓊《陳書》四十二卷,殆即察所據之本。而思廉為《傅縡》、《陸瓊傳》詳述撰著,獨不言其修史,篇第殊為疏略。至《顧野王傳》稱其撰國史紀傳二百卷,與《隋志》卷帙不符。則疑《隋志》舛譌,思廉所記得其真也1。察《傳》見二十七卷,載其撰梁、陳二史事甚詳。是書為奉詔所修,不同私撰。故不用序傳之例,無庸以變古為嫌。惟察陳亡入隋,為祕書丞、北絳郡開國公,與同時江總、袁憲諸人並稽首新朝,歷踐華秩,而仍列傳於《陳書》。揆以史例,失限斷矣2。且江總何人,乃取與其父合傳,尤屬自污。觀李商隱贈杜牧詩有“前身應是梁江總”句,乃藉以相譽。豈總之為人,唐時尚未論定耶?書中惟二卷、三卷題“陳吏部尚書姚察”,他卷則俱稱“史臣”。蓋察先纂《梁書》,此書僅成二卷,其餘皆思廉所補撰。今讀其列傳,體例秩然,出於一手,不似《梁書》之參差,亦以此也。惟其中記傳年月,閒有牴牾,不能不謂之疵累。然諸史皆然,亦不能獨責此書矣。 【彙訂】 1.《隋書·經籍志》有陸瓊撰《陳書》四十二卷,而無顧、傅二書。兩《唐志》始有顧野王《陳書》三卷、傅縡《陳書》三卷。劉知幾《史通》云:“陳史初有吳郡顧野王、北地傅縡各為修史學士,其武、文二帝紀即顧、傅所修。”今《陳書》《高祖(武帝)紀》二卷、《世祖(文帝)紀》一卷,顧、傅所修,當即同此,亦即《唐志》所錄兩家書各三卷者。顧野王本傳云:“又撰國史紀傳二百卷,未就而卒。”書既未成,則所謂二百卷者,或空張篇目,或唐初已亡,不得以史志為訛舛也。 2.南北八代大多年祚短促,為之臣者莫不身歷數朝。當時習俗,惟以其在某朝位望稍高,事功較著者,舉以稱其人。唐修五史,限斷之間,亦同斯意。(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魏書一百十四卷(内府刊本) 北齊魏收奉敕撰。收表上其書,凡十二紀、九十二列傳,分為一百三十卷1。今所行本為宋劉恕、范祖禹等所校定2。恕等序錄,謂隋魏澹更撰《後魏書》九十二卷,唐又有張太素《後魏書》一百卷。今皆不傳。魏史惟以魏收書為主。校其亡逸不完者二十九篇,各疏於逐篇之末。然其據何書以補闕,則恕等未言。《崇文總目》謂澹書纔存紀一卷,太素書存志二卷。陳振孫《書錄解題》引《中興書目》,謂收書闕《太宗紀》,以魏澹書補之。志闕《天象》二卷,以張太素書補之。又謂:“澹、太素之書既亡,惟此紀、志獨存,不知何據。”是振孫亦疑未能定也3。今考《太平御覽·皇王部》所載《後魏書》,帝紀多取魏收書,而芟其字句重複4。《太宗紀》亦與今本首尾符合,其中轉增多數語。“永興四年,宴羣臣於西宫,使各獻直言”下,多“弗有所諱”四字。“泰常八年,廣西宫起外牆垣,周回二十里”下,多“是歲民饑,詔所在開倉賑給”十一字。案此數語,《北史》有之,然《北史》前後之文與《御覽》所引者絕異。夫《御覽》引諸史之文,有删無增,而此《紀》獨異,其為收書之原本歟?抑補綴者取魏澹書而閒有節損歟?然《御覽》所引《後魏書》,實不專取一家。如此書卷十二《孝靜帝紀》亡,後人所補,而《御覽》所載《孝靜紀》,與此書體例絕殊。又有西魏《孝武紀》、《文帝紀》、《廢帝紀》、《恭帝紀》,則疑其取諸魏澹書。《隋書·魏澹傳》自道武下及恭帝為十二紀。劉知幾《史通》云:“澹以西魏為真,故文帝稱紀。”又此書卷十三《皇后傳》亡,亦後人所補。今以《御覽》相校,則字句多同,惟中有删節。而末附西魏五后,當亦取澹書以足成之。蓋澹書至宋初尚不止僅存一卷,故為補綴者所取資5。至澹書亦闕,始取《北史》以補之(如《崔彧》、《蔣少游》及《西域傳》)。故《崇文總目》謂:“魏澹《魏史》、李延壽《北史》與收史相亂,卷第殊舛。”是宋初已不能辨定矣。惟所補《天象志》二卷為唐太宗避諱,可信為唐人之書無疑義耳。收以是書為世所詬厲,號為“穢史”。今以收《傳》考之,如云收受爾朱榮子金,故減其惡。其實榮之凶悖,收未嘗不書於册。至論中所云,若“修德義之風,則韓、彭、伊、霍,夫何足數。”反言見意,正史家之微詞。指以虚褒,似未達其文義。又云楊愔、高德正勢傾朝野,收遂為其家作傳;其預修國史,得陽休之助6,因為休之父固作佳傳。案,愔之先世為楊椿、楊津,德正之先世為高允、高祐。椿、津之孝友亮節,允之名德,祐之好學,實為魏代聞人。寧能以其門祚方昌,遂引嫌不錄?況《北史·陽固傳》稱固以譏切聚斂,為王顯所嫉,“因奏固剩請米麥,免固官,從徵硤石。李平奇固勇敢,軍中大事,悉與謀之。”不云固以貪虐先為李平所彈也。李延壽書作於唐代,豈亦媚陽休之乎?又云盧同位至儀同,功業顯著,不為立傳。崔綽位止功曹,本無事蹟,乃為首傳。夫盧同希元义之旨,多所誅戮,後以义黨罷官,不得云功業顯著。綽以卑秩見重於高允,稱其道德,固當為傳獨行者所不遺7。觀盧文訴辭,徒以父位儀同,綽僅功曹,較量官秩之崇卑,爭專傳、附傳之榮辱,《魏書》初定本,盧同附見《盧元傳》,崔綽自有傳。後奉敕更審,同立專傳,綽改入附傳。是亦未足服收也。蓋收恃才輕薄,有“驚蛺蝶”之稱,其德望本不足以服衆。又魏、齊世近,著名史籍者並有子孫,孰不欲顯榮其祖父。既不能一一如志,遂譁然羣起而攻。平心而論,人非南董,豈信其一字無私?但互考諸書,證其所著,亦未甚遠於是非。“穢史”之説,無乃已甚之詞乎?李延壽修《北史》,多見館中墜簡,參核異同,每以收書為據。其為收傳論云:“勒成魏籍,婉而有章,繁而不蕪,志存實錄。”其必有所見矣8。今魏澹等之書俱佚,而收書終列於正史,殆亦恩怨併盡而後是非乃明歟?收敍事詳贍,而條例未密,多為魏澹所駁正。《北史》不取澹書,而澹《傳》存其敘例,絕不為掩其所短,則公論也9。 【彙訂】 1.《北齊書》、《北史》魏收傳及本書《自序》均云:“勒成一代大典,凡十二紀、九十二列傳,合一百一十卷。五年三月,奏上之……十一月,復奏十志,凡二十卷,續於紀、傳,合一百三十卷。”則一百三十卷乃合紀、傳、志言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序錄》後題“臣攽、臣恕、臣燾、臣祖禹謹敘目錄,昧死上”。則此書實劉攽、劉恕、安燾、范祖禹四人同校。(同上) 3.《序錄》原文云“數百年閒,其書亡逸不完者無慮三十卷,今各疏於逐篇之末。”書中各篇之末所附校語皆明言據何書以補闕。《中興書目》謂收書闕《太宗紀》,以魏澹書補之;志闕《天象》二卷,以張太素書補之者,即據劉恕等校語。(同上) 4.“重複”,殿本無。 5.今本《孝靜帝紀》稱高洋為“今上”,必不出於魏澹。《皇后傳》雖與《太平御覽》字句多同,亦復與《北史》大體不異,其為補以《北史》,而用《高氏小史》、《修文殿御覽》附益之,宋人已有明文,是仍多出於魏收,無以見其為魏澹之史也。《太平御覽》所引用書名,特因以前諸家類書之舊,非宋初實有其書,《直齋書錄解題》固已言之。“澹書至宋初尚不止僅存一卷”云云,乃想當然之語。(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6.底本“助”上有“之”字,據《北史·魏收傳》及殿本删。 7.《北史》魏收本傳云:“休之父固,魏世為北平太守,以貪虐為中尉李平所彈,獲罪,載在《魏起居注》。收書云:‘固為北平,甚有惠政,坐公事免官。’又云:‘李平甚相敬重。’”考《魏書·陽固傳》云:“除給事中。出為試守北平太守,甚有惠政。久之,以公事免。後除給事中,領侍御史,轉治書。”然後載其世宗末與中尉王顯問對,譏王顯為聚斂之臣,顯因奏免固官。是則固之免官,前後兩事,其在北平,自坐公事,不因王顯奏劾,與《魏書》本傳合。又《魏書》、《北史》李平傳均言徵拜度支尚書,領御史中尉。後王顯代平為中尉。是平之為中尉在王顯之前,與《魏收傳》、《陽固傳》併合。惟《北史·陽固傳》削去其為北平太守一節。《魏書·崔鑒傳》僅云“父綽,少孤,學行修明,有名於世。與盧玄、高允、李靈等俱被徵,語在《允傳》。”《高允傳》亦不見崔綽事蹟,但載允所作《徵士頌》云:“茂祖(崔綽字)煢單,夙離不造,克己勉躬,聿隆家道。敦心《六經》,游思文藻,終辭寵命,以之自保。”則“本無事蹟”諒非誣詞。高允所贊者凡三十四人,固未嘗人人有專傳。(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8.《北史·魏收傳》論云:“勒成魏籍,追縱班、馬,婉而有則,繁而不蕪,持論序言,鉤深致遠。但意存實錄,好抵陰私,至於親故之家,一無所説,不平之議,見於斯矣。”《總目》裁去下句,甚失立言之旨。(同上) 9.以《魏書》、《北史》互校,往往不同,證以現存《太宗紀》,知亦兼採魏澹。(同上) 北齊書五十卷(内府刊本) 唐李百藥奉敕撰。蓋承其父德林之業,纂緝成書,猶姚思廉之繼姚察也。大致仿《後漢書》之體,卷後各繫論贊。然其書自北宋以後漸就散佚,故晁公武《讀書志》已稱殘闕不完。今所行本,蓋後人取《北史》以補亡,非舊帙矣。今核其書,本紀則《文襄紀》孴集冗雜,《文宣紀》、《孝昭紀》論辭重複。列傳則九卷、十卷、十一卷、十四卷、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九卷至四十卷俱無論贊,二十八卷有贊無論,十二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有論無贊1。又《史通》引李百藥《齊書》論魏收云:“若使子孫有靈,竊恐未挹高論。”又云:“足以入相如之室,游尼父之門,志存實錄,詆訐姦私。”今《魏收傳》無此語,皆掇拾者有所未及也2。至如《庫狄干傳》之連及其子士文、《元斌傳》之稱“齊文襄”,則又掇拾者刊削未盡之辭矣。北齊立國本淺,文宣以後,綱紀廢弛,兵事俶擾。既不及後魏之整飭疆圉,復不及後周之修明法制。其倚任為國者,亦鮮始終貞亮之士,均無奇功偉節,資史筆之發揮。觀《儒林》、《文苑》傳敘,去其已見《魏書》及見《周書》者,寥寥數人,聊以取盈卷帙。是其文章萎苶,節目叢脞,固由於史材、史學不及古人,要亦其時為之也。然一代興亡3,當有專史。典章之沿革、政事之得失、人材之優劣,於是乎有徵焉。未始非後來之鑒也。 【彙訂】 1.卷四十六至四十九乃有序無贊,未嘗有論也。(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凡《宋》、《魏》、《周》、《齊》等書殘缺,出於後人所補者,其取材大抵出於《南》、《北史》,再以《修文殿御覽》、《高氏小史》附益之而已。其意在連綴成篇,首尾完具,非如宋以後輯佚書者,於片言隻字皆所不遺也。又《史通·浮詞篇》自注云:“李百藥《齊書》序論魏收云:‘若使子孫有靈,竊恐未挹高論。’”則此二句乃《齊書》之序,非傳論也。(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然”,殿本無。 周書五十卷(内府刊本) 唐令狐德棻等奉敕撰。貞觀中修梁、陳、周、齊、隋五史,其議自德棻發之。而德棻專領《周書》,與岑文本、崔仁師、陳叔達、唐儉同修1。晁公武《讀書志》稱:“宋仁宗時出太清樓本,合史館祕閣本,又募天下書而取夏竦、李巽家本,下館閣是正其文字。其後林希、王安國上之。”是北宋重校,尚不云有所散佚。今考其書,則殘闕殊甚,多取《北史》以補亡。又多有所竄亂。而皆不標其所移掇者何卷,所削改者何篇,遂與德棻原書混淆莫辨。今案其文義,粗尋梗概。則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俱傳後無論,其傳文多同《北史》,惟更易《北史》之稱“周文”者為“太祖”。《韋孝寬傳》連書周文、周孝閔帝,則更易尚有未盡。至《王慶傳》連書大象元年、開皇元年,不言其自周入隋,尤剽取《北史》之顯證矣。又如《韋孝寬傳》末删《北史》“兄夐”二字,則《韋夐傳》中所云與孝寬並馬者,事無根源;《盧辯傳》中删去其曾事節閔帝事,則《傳》中所云及帝入關者,語不可曉。是皆率意刊削,遂成疏漏。至於遺文脱簡,前後疊出,又不能悉為補綴。蓋名為德棻之書,實不盡出德棻。且名為移掇李延壽之書,亦不盡出延壽。特大體未改而已2。劉知幾《史通》曰:“今俗所行周史,是令狐德棻等所撰。其書文而不實,雅而不檢,真迹甚寡,客氣尤繁。尋宇文開國之初,事由蘇綽。軍國詞令,皆準尚書。太祖敕朝廷他文,悉準於此。蓋史臣所記,皆稟其規。柳虯之徒,從風而靡。案綽文雖去彼淫麗,存兹典實,而陷於矯枉過正之失,乖乎適俗隨時之義。苟記言若是,則其謬愈多。爰及牛宏,彌尚儒雅。即其舊事,因而勒成。務累清言,罕逢佳句。而令狐不能别求他述,用廣異聞。惟憑本書,重加潤色。遂使周氏一代之史,多非實錄。”又議其以王劭、蔡允恭、蕭韶、蕭大圜、裴政、杜臺卿之書中有俚言,故致遺略。其詆諆德棻甚力。然文質因時,紀載從實。周代既文章爾雅,仿古製言,載筆者勢不能易彼妍辭,改從俚語。至於敵國詆謗,里巷諺謠,削而不書,史之正體。豈能用是為譏議哉?況德棻旁徵簡牘,意在摭實。故《元偉傳》後於元氏戚屬事迹湮沒者,猶考其名位,連綴附書,固不可概斥為疏略。《庾信傳》論仿《宋書·謝靈運傳》之體,推論六義源流,於信獨致微辭。良以當時儷偶相高,故有意於矯時之弊,亦可見其不耑尚虚辭矣。知幾所云,非篤論也。晁公武《讀書志》祖述其語,掩為己説。聽聲之見,尤無取焉3。 【彙訂】 1.“唐儉”乃“庾儉”之誤。(柴德賡:《史籍舉要》) 2.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九四、《玉海》卷四九引《兩朝志》、《郡齋讀書志》(袁本)卷五所言,曰不完,曰殘缺,曰舛謬亡闕,是則宋初祕閣所藏七史,多非完本,雖經校讎,猶未盡善。故今所傳本,類多譌闕。《周書》既有太清樓本,史館本、祕閣本,又募求天下之書,亦以其殘缺故也。周史本有柳蚪、牛弘二家,其與《北史》同者,或因同採自此二家。其所以與《北史》多異,名為移掇李延壽之書而不盡出延壽者,蓋皆取之於《高氏小史》耳。(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知幾持論,大抵謂史臣敍事、紀言,當具載俚詞,存其口語,務從實錄,不失本真。不須改作華詞,强效書語。既曰“文質因時”,則宇文言類互鄉,辭多醜惡,質既如此,文之奚為?既曰“紀載從實”,則《周書》博採古文,動遵經典,所載若斯,實於何有?(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隋書八十五卷(内府刊本) 唐魏徵等奉敕撰。貞觀三年,詔徵等修隋史。十年成紀傳五十五卷。十五年又詔修梁、陳、齊、周、隋《五代史志》。顯慶元年,長孫無忌上進。據劉知幾《史通》所載,撰紀傳者為顏師古、孔穎達(案《集古錄》據穎達《墓碑》,謂:“碑稱與魏鄭公同修《隋書》,而《傳》不著。”蓋但據《舊唐書》言之,未考知幾書也)1。撰《志》者為于志寧、李淳風、韋安仁、李延壽、令狐德棻。案宋刻《隋書》之後有天聖中校正舊跋2,稱同修《紀傳》者尚有許敬宗,同修《志》者尚有敬播。至每卷分題,舊本十《志》内惟《經籍志》題“侍中鄭國公魏徵撰”。《五行志》序或云褚遂良作,紀傳亦有題“太子少師許敬宗撰”者。今從衆本所載,紀傳題以徵,《志》題以無忌云云。是此書每卷所題撰人姓名,在宋代已不能畫一。至天聖中重刊,始定以領修者為主,分題徵及無忌也。其紀傳不出一手,閒有異同。如《文帝本紀》云:“善相者趙昭”,而《藝術傳》則作“來和”。又《本紀》云:“以賀若弼為楚州總管”,而弼本傳則作“吳州”。蓋卷帙浩繁,牴牾在所不免。至顧炎武《日知錄》所摘“《突厥傳》中上言‘沙缽略可汗擊阿波破擒之’,下言‘雍虞閭以隋所賜旗鼓西征阿波,敵人以為隋兵所助,多來降附,遂生擒阿波’”一條,則疑上文本言“擊阿波破之”,傳寫誤衍一“擒”字。炎武以為一事重書,似未必然也。其十《志》最為後人所推,而或疑其失於限斷。考《史通·古今正史篇》稱:“太宗以梁、陳及齊、周、隋氏並未有書,乃命學士分修,仍以祕書監魏徵總知其務。始以貞觀三年創造,至十八年方就。合為五代紀傳,併目錄凡二百五十二卷。書成,下於史閣,惟有十志,斷為三十卷。尋擬續奏,未有其文。太宗崩後,刊勒始成其篇第,編入《隋書》。其實别行,俗呼為《五代史志》”云云。是當時梁、陳、齊、周、隋五代史本連為一書,十志即為五史而作,故亦通括五代。其編入《隋書》,特以隋於五史居末,非專屬隋也。後來五史各行3,十志遂專稱《隋志》,實非其舊。乃議其兼載前代,是全不核始末矣。惟其時《晉書》已成,而《律曆志》所載《備數》、《和聲》、《審度》、《嘉量》、《衡權》五篇,《天文志》所載《地中》、《晷影》、《漏刻》、《經星》、《中宫二十八舍》、《十煇》諸篇,皆上溯魏、晉,與《晉志》復出,殊非史體。且同出李淳風一人之手,亦不應自剿己説。殆以《晉書》不在五史之數,故不相避歟4?《五行志》體例與《律曆》、《天文》二志頗殊5,不類淳風手作。疑宋時舊本題褚遂良撰者,未必無所受之6。《地理志》詳載山川,以定疆域;《百官志》辨明品秩,以别差等,能補蕭子顯、魏收所未備。惟《經籍志》編次無法,述經學源流,每多舛誤。如以《尚書》二十八篇為伏生口傳,而不知伏生自有《書》教齊、魯閒;以《詩序》為衛宏所潤益,而不知傳自毛亨;以《小戴禮記》有《月令》、《明堂位》、《樂記》三篇為馬融所增益7,而不知劉向《别錄》《禮記》已載此三篇。在十《志》中為最下。然後漢以後之藝文,惟藉是以考見源流,辨别真偽,亦不以小疵為病矣。 【彙訂】 1.《集古錄》卷五云:“右孔穎達碑……今以其可見者質於《唐書》列傳,傳所闕者,不載穎達卒時年壽;其與魏鄭公奉敕共修《隋書》,亦不著。”此指《新唐書》也。《舊唐書》穎達傳明云:“又與魏徵撰成《隋史》,加位散騎常侍”。(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宋天聖二年隋書刊本原跋》謂貞觀十五年又詔左僕射于志寧、太史令李淳風、著作郎韋安仁、符璽郎李延壽同修五代史志,與《史通·古今正史篇》所述完全吻合,然《史通》未言始撰於貞觀十五年,且云五代史紀傳“始以貞觀三年創造,至十八年方就”。又據《舊唐書》于志寧、李淳風本傳和《北史》卷一百《序傳》,貞觀十五年時于志寧、李淳風、李延壽官職應各為太子詹事、太常博士、東宫典膳丞。《北史》卷一百《序傳》又載:“(貞觀)十七年,尚書右僕射褚遂良時以諫議大夫敕修《隋書》十志,復準敕召延壽撰錄。”乃李延壽自敍,似較可信。(岳純之:《唐代官方史學研究》) 3.“後來”,殿本作“後人”。 4.《律曆》、《天文》二志,惟曆法代有變更。至於律與天文諸篇,既非紀事之文,不過紀其象數而已。又皆同出李淳風一人之手,則其數同,其象同,其文安得不同?(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5.“二志”,底本作“三志”,據殿本改。 6.天聖閒,宋綬等跋云:“《天文》、《律曆》、《五行》三志,皆淳風獨作。《五行志》序,諸本云褚遂良作。案本傳,未嘗受詔撰述,疑只為一序,今故略其名氏。”然則宋時舊本題褚遂良撰者,僅止《五行志》之序而已。(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7.“三篇”,殿本作“二篇”,誤。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