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一百三十五 子部四十五


  卷一百三十五 子部四十五

  類書類一

  類事之書,兼收四部。而非經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無類可歸。《皇覽》始於魏文,晉荀勗《中經部》分隸何門1,今無所考2。《隋志》載入子部,當有所受之。歷代相承,莫之或易。明胡應麟作《筆叢》,始議改入集部3。然無所取義,徒事紛更,則不如仍舊貫矣。此體一興,而操觚者易於檢尋,註書者利於剽竊,轉輾裨販,實學頗荒。然古籍散亡,十不存一。遺文舊事,往往託以得存。《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御覽》諸編,殘璣斷璧,至捃拾不窮,要不可謂之無補也。其專考一事,如《同姓名錄》之類者,别無可附,舊皆入之類書,今亦仍其例4。

  【彙訂】

  1.“中經部”乃“中經簿”之誤。(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

  2.《隋書·經籍志》總敘曰:“魏祕書鄭默,始制《中經》,祕書監荀勗,又因《中經》,更著《新簿》,分為四部,總括羣書……三曰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註云:“案‘皇覽簿’者,載《皇覽》之目錄也。魏《中經》以次為丙部中之一類,晉《新簿》仍之。”則《皇覽》在《中經新簿》中的歸類非無所考。(吕友仁、李正輝:《<四庫全書總目>補正十六則》)

  3.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主張類書獨立為一部,“附於四大部之末”,而此議也非胡氏首倡。(胡道靜:《中國古代的類書》)

  4.“今亦”,底本作“亦今”,據殿本改。

  古今同姓名錄二卷(永樂大典本)

  梁孝元皇帝撰。是書見於《梁書》本紀及《隋書·經籍志》者皆作一卷。唐陸善經續而廣之,故《讀書志》、《書錄解題》皆作三卷,其本皆不傳。此本為《永樂大典》所載,又元人葉森所增補者也。雖輾轉附益,已非其舊,然幸其體例分明,不相淆雜。凡善經及森所綴入者,皆一一標註,尚可考見元帝之原本。則類事之書,莫古於是編矣。《史記·淮陰侯列傳》贊稱兩韓信,此辨同姓名之始。然劉知幾《史通》猶譏司馬遷全然不别,班固曾無更張。至遷不知有兩子我,故以宰予為預田恒之亂;不知有兩公孫龍,故以堅白同異之論傅合於孔門之弟子。其人相混,其事俱淆,更至於語皆失實。則辨析異同,殊别時代,亦未嘗非讀書之要務,非但綴瑣聞,供談資也。明萬曆中,余寅别撰《同姓名錄》十二卷,周應賓又補一卷,國朝王廷燦又補八卷,所錄比此本加詳。然發凡起例,終以此本為椎輪之始焉。

  編珠二卷補遺二卷續編珠二卷(内府藏本)

  《編珠》二卷,舊本題隋杜公瞻撰。《補遺》二卷,《續編珠》二卷,則國朝康熙戊寅詹事府詹事錢塘高士奇所輯也。案《編珠》,《隋志》不載,《唐志》但有杜公瞻《荆楚歲時紀》一卷,而無此書。《宋志》始著於錄1。然世無傳本,始出於士奇家。其序稱於内庫廢紙中得之,“原目凡四卷,佚其半。遍覓不可得,輒因原目補為四卷。又廣其類之未具者為二卷。”首載大業七年公瞻自序,稱奉敕撰進,其結銜題“著作佐郎兼散騎侍郎”。又有徐乾學序,稱:“杜公瞻無所表著,《談藪》載隋京兆杜公瞻嘗邀楊玠過宅,酒酣嘲謔者,即此公瞻無疑。”今觀其書,隸事為對,略如徐堅《初學記》之體,但前無序事,後無詩文。原目分天地、山川、居處、儀衛、音樂、器玩、珍寶、繒綵、酒膳、黍稷、菜蔬、果實、車馬、舟楫,所存者“音樂”以上五門而已。顧煬帝諱廣,故“廣川”改“長河”,《廣雅》改《博雅》。而此書“桂林水”條下引《廣州山川記》;“治雞水”條下引《廣州記》;“柏心桂”條下引伏滔《北征記》,稱:“廣陵縣城南門”;“三條路”條下引班固《西都賦》“披三條之廣路”。隋高祖之父諱忠,故《隋書》“忠節”改“誠節”。而此書“斬馬劍”條下引《漢書》王莽斬董忠事,此猶可曰臨文不諱,未必盡拘。又“菖蒲海”一條本與“茱萸江”為對,“菖”字從草無疑矣。而條下所註乃引《漢書·西域傳》“于闐河與葱嶺合,東流註菖蒲海。”今檢《漢書》乃“蒲昌”,非“菖蒲”也。唐以前書不應荒謬至此。此尚可曰一時失記。至於音樂門“南城鼓”一條引《樂府解題》曰:“鼓吹曲有《巫山高》、《戰城南》。”則非惟文理未安,且《樂府解題》一書古不著錄,始見於《崇文總目》,云不知撰人名氏,列於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之後。郭茂倩《樂府詩集》漢鐃歌《上之回》篇引之,直題曰吳兢。雖未必確,然其書晚出,必非六朝舊籍無疑也。公瞻安得而見之?或明人所依託,士奇偶未審歟2?楊士奇《文淵閣書目》、張萱《内閣書目》俱不著錄。《永樂大典》於前代類書如《四六叢珠》、《截江網》之類無不具採,亦不登其一字。知其出明中葉以後矣。以其採擷詞華,頗為鮮豔。士奇所續,亦皆取唐以前事,較他類書為近古。故疑以傳疑,姑存以備參考焉3。

  【彙訂】

  1.《通志·藝文略》、《遂初堂書目》皆先於《宋史·藝文志》著錄此書。(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隋唐閒解樂府之書數出,郭茂倩《樂府詩集》引唐吳兢《樂府解題》只於《巫山高》有解,《戰城南》則付闕如,安知公瞻所引者非另一《樂府解題》?(胡道靜:《中國古代的類書》)

  3.據朱彝尊《曝書亭集》卷三五《杜氏編珠補序》,朱氏亦曾見此書於内庫中,並鈔錄一本以歸。則不得謂獨出於士奇之家,必非士奇所杜撰。(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藝文類聚一百卷(内府藏本)

  唐歐陽詢撰。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人。仕隋為太常博士。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宏文館學士。事蹟具《唐書》本傳。是書據其自序,蓋亦奉詔所作。《唐書·藝文志》註:“令狐德棻、袁朗、趙宏〔弘〕智同修。”《唐書》詢本傳又稱武德七年,詔與裴矩、陳叔達同修。殆以詢董其成,故相傳但署詢名歟?葉大慶《考古質疑》論其“正月十五日”有蘇味道《夜遊》詩,“洛水”門有李嶠《游洛》詩1,“寒食”門有沈佺期、宋之問詩,四子皆後人,歐陽安得預編之?則傳寫又有所竄亂,非盡詢等之舊也。序稱《流别》、《文選》專取其文。《皇覽》、《遍略》直書其事,文義既殊,尋檢難一。是書比類相從,事居於前,文列於後,俾覽者易為功,作者資其用,於諸類書中,體例最善。凡為類四十有八2。其中門目,頗有繁簡失宜,分合未當。如山水部五岳存三,四瀆闕一;帝王部三國不錄蜀漢,北朝惟載高齊;儲宫部公主附太子而諸王别入職官;雜文部附紙、筆、硯;而武部外又别出刀、匕首等為軍器一門;道路宜入地部,壇宜入禮部,而列之居處;鍼宜入器物,錢宜入寶玉,而列之產業;案几、杖、扇、麈、尾、如意之類宜入器物,而列之服飾;疾病宜入人部,而列之方術;夢、魂魄亦宜入人部,而列之靈異;以及茱萸、黄連入木部,芙蓉、菱、藤入草部,鴻之外又别出鴈,蚌之外又别出蛤,鶴之外别出黄鶴3,馬之外别出騊駼,如斯之類,皆不免叢脞少緒4。唐覲《延州筆記》嘗摘其所載徐陵《〈玉臺新咏〉序》,謂以“誄德”為“累德”,傳譌自此書始。考劉熙《釋名》:“誄者累也,累其德行而述之也。”則詢書不誤,誤乃在覲。至王楙《野客叢書》摘其以《漢書》“長陵一抔土”事誤“抔”為“杯”,收入“杯”門5;又摘其“蒲柳”門中收趙高束蒲為脯事,云出《史記》,《史記》無此文;彭叔夏《文苑英華辨證》亦摘其引梁君射白雁事,云出《莊子》,《莊子》無其語,則皆中其失6。然隋以前遺文祕籍,迄今十九不存。得此一書,尚略資考證。宋周必大校《文苑英華》,多引是集,而近代馮惟訥《詩紀》,梅鼎祚《文紀》、張溥《百三家集》從此採出者尤多。亦所謂殘膏剩馥,沾溉百代者矣。

  【彙訂】

  1.《藝文類聚》卷八“洛水”門載李嶠《和拜洛》詩,《考古質疑》卷一亦作《拜洛》詩。(陳尚君、張金耀主撰:《四庫提要精讀》)

  2.此書分為四十六部,卷八十一《藥香草部上》和卷八十二《藥香草部下》應算作一部,《總目》或以藥、香、草各計一部。(胡道靜:《藝文類聚前言》)

  3.殿本“别”上有“又”字。

  4.此書卷七五“疾”下即為“醫”,古代巫、醫一家,《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下有醫經類,《隋書·經籍志》列醫方於五行之後,亦謂之曰“術”,故“醫”自然列於方術部,“疾”與“醫”連類,故同置於方術部中。卷七九“夢”與“魂魄”門或載占夢靈驗事,或載魂魄復歸事,皆與靈異有關,列入靈異部並無不妥。鴈類指鵝,與鴻雁有别。又書中有白鶴、黄鵠,無黄鶴。(陳尚君、張金耀主撰:《四庫提要精讀》)

  5.王楙《野客叢書》三十卷本卷第十七(又見十二卷本卷之七)“一抔土事”條曰:“駱賓王《代李敬業檄》斥武后云‘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一抔’字正用《前漢書》張釋之所謂‘盜長陵一抔土’事。據註步侯切,乃裒字,今人不曉者讀為杯盞之杯。僕觀《歐陽行周集》有‘或掬一杯土焉,或翦一枝材焉’;劉禹錫詩‘血污城西一杯土’;歐陽詢《藝文類聚》於杯門編入‘長陵一抔土’事,是知明以抔字為杯盞字用矣。僕又考之古詞中有以酒杯字作抔土字押者,如《隴西行》是也,因知古人嘗以此二字通用。”則王楙本意非指摘《藝文類聚》,而是證明此為唐初“考之未真”的一個錯誤。(胡道靜:《藝文類聚前言》)

  6.所引《莊子》梁君射白雁事,與《新序·雜事篇二》所載大略相同,《太平御覽》卷三百九十人事部引此亦作《莊子》,《困學紀聞》卷十載《莊子逸篇》三十九條,此事亦據《類聚》、《御覽》諸書輯入,是本不誤。(李慈銘:《桃花聖解菴日記》)

  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内府藏本)

  唐虞世南撰。世南字伯施,餘姚人。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宏文館學士,諡文懿。事蹟具《唐書》本傳。北堂者,祕書省之後堂。此書蓋世南在隋為祕書郎時所作。劉禹錫《嘉話錄》曰:“虞公之為祕書,於省後堂集羣書中事可為文用者,號為《北堂書鈔》。今北堂猶存,而《書鈔》盛行於世”云云,是其事也。分八十卷,八百一類。《唐志》作一百七十三卷,晁公武《讀書志》因之1。《中興書目》作一百六十卷,《宋史·藝文志》因之。今本卷帙與《中興書目》同。其地部至泥、沙、石而畢,度非完帙,豈原書在宋已有亡佚耶?王應麟《玉海》云:“二館舊闕《書鈔》,惟趙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手詔褒美。”蓋已甚珍其書矣。此本為明萬曆閒常熟陳禹謨所校刻。錢曾《讀書敏求記》云:“世行《北堂書鈔》,攙亂增改,無從訂正。向聞嘉禾收藏家有原書2,尋訪十餘年而始得。翻閱之,令人心目朗然。”朱彝尊《曝書亭集》亦稱:“曾見《大唐類要》百六十卷,反覆觀之,即虞氏《北堂書鈔》。今世所行者出陳禹謨删補,至以貞觀後事及五代十五國之書雜入其中3。盡失其舊,《類要》大略出於原書,世未易得”云云。蓋明人好增删古書,逞臆私改,其庸妄無識,誠有如錢、朱二氏所譏。然今嘉禾舊本及《大唐類要》均已不可得見4,獨禹謨此本猶存5。其增加各條,幸皆註明“補”字,猶有蹤蹟可尋。存什一於千百,亦未始非唐人舊籍所藉以留貽者也。惟其所改所删,遂竟不可考。是則刊刻之功不贖其竄亂之過矣。

  【彙訂】

  1.“分八十部,八百一類”乃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之文,四庫本分十九部,八百五十二類。(楊琳:《古典文獻及其利用》)

  2.“書”,底本作“本”,據《讀書敏求記》卷三《北堂書鈔》條原文及殿本改。

  3.“五代十五國之書”,文淵閣本《北堂書鈔》書前提要與《曝書亭集》原文均作“五代十國之書”。(楊琳:《古典文獻及其利用》)

  4.國家圖書館藏有《大唐類要》的四種抄本。(楊琳:《<大唐類要>失傳了嗎》)

  5.“猶”,殿本作“獨”。

  龍筋鳳髓判四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1

  唐張鷟撰。鷟字文成,自號浮休子,深州陸梁人2。調露初登進士第3。授襄陽尉4,累官四門員外郎,終於龔州長史。事蹟具莫休符《桂林風土記》,《唐書》附其孫張薦《傳》中。稱其“兒時夢紫文大鳥止其庭。大父曰:‘吾聞紫文,鸑鷟也。若壯,當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員半千稱其文詞猶青銅錢,萬簡萬中5,時號‘青錢學士’。日本、新羅使至,必出金帛購其文。”然所著作不概見,存於今者惟《朝野僉載》及此書。《僉載》已竄亂失真,惟此書尚為原帙。其文臚比官曹,條分件繫,組織頗工。蓋唐制以身、言、書、判銓試選人,今見於《文苑英華》者頗多,大抵不著名氏。惟白居易編入文集,與鷟此編之自為一書者,最傳於世。居易判主流利,此則縟麗,各一時之文體耳。洪邁《容齋隨筆》嘗譏其堆垛故事,不切於蔽罪議法。然鷟作是編,取備程試之用,則本為隸事而作,不為定律而作,自以徵引賅洽為主。言各有當,固不得指為鷟病也。原本附有註文,為明劉允鵬所輯,採撮頗詳而稍傷冗漫。以别無他註,姑仍其舊錄之。允鵬本名繼先,字敬虚,武定人。嘉靖辛卯舉人。嘗著有《續事類賦》,今未見傳本。惟此註附鷟之書,尚存於世云。

  【彙訂】

  1.此書未著錄於《浙江省第五次鄭大節呈送書目》及《二老閣呈送書》,“浙江鄭大節家藏本”誤。(江慶柏:《四庫全書私人呈送本中的鄭大節家藏本》)

  2.唐深州轄縣無陸梁。據兩《唐書·張鷟傳》,鷟乃深州陸澤人。《史記·秦始皇本紀》“略取陸梁地”,《正義》釋云:“嶺南之人,多處山陸,其性强梁,故曰陸梁。”(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調露”,殿本作“甘露”,誤,據《新唐書》卷一七四《張薦傳》。

  4.唐莫休符《桂林風土記》“張鷟”條云:“特授襄樂尉。”襄樂為關内道寧州所轄縣,見《新唐書·地理志》,在今甘肅省寧縣附近。(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5.“猶青銅錢,萬簡萬中”,殿本作“猶青錢,萬選萬中”。《新唐書》原文作:“鷟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

  初學記三十卷(内府刊本)

  唐徐堅等奉敕撰。案《唐書·藝文志》載《元宗事類》一百三十卷,又《初學記》三十卷。註曰:“張説類集要事,以教諸王,徐堅、韋述、余欽、施敬本、張烜、李銳、孫季良等分撰。”似乎二書皆説總其事,而堅等分修。晁公武《讀書志》則曰:“《初學記》三十卷,唐徐堅等撰。初,張説類集事要,以教諸王。開元中,詔堅與韋述等分門撰次。”又似乎《事類》為説撰,而堅等又奉詔擇其精粹,編為此書。考《南部新書》載:“開元十三年五月,集賢學士徐堅等纂經史文章之要,以類相從,上制曰《初學記》。”則晁氏所言,當得其實。《唐志》所註,敍述未明,偶合兩書為一耳1。其書分二十三部,三百一十三子目,大致與諸類書相同。惟地部五岳之外載終南山,四瀆之外載洛水、渭水、涇水。又驪山湯泉、昆明池别出二條,則唐代兩都之故也。其例前為敍事,次為事對,末為詩文。其敍事雖雜取羣書,而次第若相連屬,與他類書獨殊。其詩文兼錄初唐,於諸臣附前代後,於太宗御製則升冠前代之首。較《玉臺新咏》以梁武帝詩雜置諸臣之中者,亦特有體例。其所採摭,皆隋以前古書,而去取謹嚴,多可應用。在唐人類書中,博不及《藝文類聚》,而精則勝之。若《北堂書鈔》及《六帖》,則出此書下遠矣。《春明退朝錄》及《温公詩話》並稱中山劉子儀愛其書,曰:“非止初學,可為終身記。”李匡乂《資暇集》則曰:“《初學記》月門以‘吳牛’對‘魏鵲’。‘魏鵲’者引曹公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為據,斯甚疏闊。漢武《秋風辭》云:‘草木黄落兮雁南歸’,今月門既云‘魏鵲’,則風事亦可用‘漢雁’矣。若是採掇文字,何所不可。東海徐公碩儒也,何乖之甚”云云,其説頗是。後李商隱詩因鮑照《代白頭吟》有“清如玉壺冰”句,遂以“鮑壺”對“王佩”,實沿堅之失。然不以一眚掩其全書也。

  【彙訂】

  1.此書與《玄宗事類》皆是張説奉敕撰集,説雖總其事,而徐堅以下分修,書實成於其手。故題堅等之名,以著其實耳。(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元和姓纂十八卷(永樂大典本)

  唐林寶撰。寶,濟南人。官朝議郎,太常博士。序稱元和壬辰歲,蓋憲宗七年也。寶,《唐書》無傳,其名見於《藝文志》1,諸家書目所載並同。惟《唐會要》稱王涯撰,蓋以涯曾作序而譌。鄭樵《通志》又稱李林寶撰,則因李吉甫命寶作是書,當日二名連書,傳寫脱去“吉甫”字,遂併為一人。觀樵《姓氏略》中譏寶作《姓纂》,而不知林姓所自出,則《藝文略》中本作林寶可知也。焦竑《國史經籍志》亦因之作李林寶,誤之甚矣。其論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於《世本》、《風俗通》。其他如《世本》、《族姓記》,《三輔決錄》以及《百家譜》、《英賢傳》、《姓源韻譜》、《姓苑》諸書,不傳於今者,賴其徵引,亦皆班班可見。鄭樵氏作《族略》,全祖其文,蓋亦服其該博也。但寶以二十旬而成書,援引閒有譌謬。且當矜尚門第之時,各據其譜牒所陳,附會攀援,均所不免。觀《白居易集》自敍家世,以白乙丙為祖,而云出自白公勝。顛倒時代,悖謬顯然,其他可知。洪邁《容齋隨筆》稱《元和姓纂》誕妄最多,蓋有由也。然於唐人世系則詳且核矣。書至宋,已頗散佚。故黄伯思《東觀餘論》稱得富弼家本,已闕數卷。陳振孫《書錄解題》亦稱絕無善本,僅存七八。此本在《永樂大典》中,皆割裂其文,分載於太祖御製《千家姓》下,又非其舊第。幸原序猶存,可以考見其體例。今仍依唐韻,以四聲二百六部次其後先,又以宋鄧名世《古今姓氏辨證》所引各條補其闕佚。仍釐為一十八卷2。其字句之譌謬,則參校諸書,詳加訂正,各附案語於下方。至原序稱皇族之外各以四聲類集,則李姓必居首卷。今獨無一字之存,殆修《永樂大典》時已佚其第一册歟?然殘編斷簡,究為文獻之所徵也。

  【彙訂】

  1.林寶《新唐書》雖無傳,然其名見於《舊唐書·裴遵慶傳》,不獨載於《新唐書·藝文志》。(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文淵閣、文溯閣《四庫》本均作十卷,文淵閣本書前提要亦作十卷。(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研究)

  白孔六帖一百卷(内府藏本)

  案《文獻通考》1:“《六帖》三十卷,唐白居易撰。《後六帖》三十卷,宋知撫州孔傳撰。”合兩書計之,總為六十卷。此本編兩書為一書,不知何人之所合。又作一百卷,亦不知何人之所分。考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六帖新書》出於東魯兵燹之餘,南北隔絕,其本不傳於江左,使學者弗獲增益聞見。”則南渡之初尚無傳本。王應麟《玉海》始稱:“孔傳亦有《六帖》,今合為一書。”則併於南宋之末矣。黄朝英《靖康緗素雜記》載白氏《六帖》有元祐五年博平王安世序,此本佚之。卷首所冠韓駒序,則專為孔傳續書作也2。楊億《談苑》曰:“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數十,各題門目,作七層架列齋中。命諸生採集其事類,投瓶中,倒取鈔錄成書3。故所記時代多無次序。”《唐志》稱其書為《白氏經史事類六帖》,蓋其别名4。程大昌《演繁露》稱:“唐開元中舉行科試之法,帖經者以所習經掩其兩端,中閒惟開一行,裁紙為帖。凡帖三字,視時增損,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為通。《六帖》之名所由起,取中帖多者名其書也。”然此書雜採成語故實,備詞藻之用,與進士帖經絕不相涉,莫詳其取義之所在。大昌所説,殆亦以意附會歟?其體例與《北堂書鈔》同,而割裂餖飣,又出其下。《資暇集》摘其誤引朱博烏集事,《南部新書》摘其誤引陶潛五柳事,《東皋雜錄》摘其誤引“鳥鳴嚶嚶”事,《學林就正》摘其誤引毛寶放龜事。然所徵引,究皆唐以前書,墜簡遺文,往往而在,要未為無裨考證也。《容齋隨筆》又稱:“俗傳淺妄書如《雲仙散錄》之類,皆絕可笑。孔傳《續六帖》悉載其中事,自穢其書。”然《復齋漫錄》(案,《復齋漫錄》今已佚,此條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所引)稱:“東魯孔傳字聖傳,先聖之裔,而中丞道輔之孫也。為人博學多聞。取唐以來至於吾宋,詩頌銘贊,奇編奧錄,窮力討論,纖芥不遺。撮其樞要,區分彙聚有益於世者,續唐白居易《六帖》,謂之《六帖新書》。韓子蒼為篇引,以為‘孔侯之書,如富家之儲材,榱棟枅栱,雲委山積。匠者得之,應手不窮,其用豈小’”云云。則宋人亦頗重其書矣。《玉海》引《中興書目》稱:“居易採經傳百家之語,摘其英華,以類分門,悉註所出卷帙名氏於其下。”晁公武《讀書志》則稱:“居易原本不載所出書,曾祖父祕閣公為之註,行於世。”其説不同。然公武述其家事,當必不誤。且《玉海》又引《中興書目》稱:“白居易以天地事分門類為聲偶,而不載所出。”其説亦自相矛盾。蓋當代所行,原有已註出處之本,又有未註出處之本,應麟各隨所見書之耳。此本註頗簡略,亦不題註者姓名。其即晁公所註與否5,不可復考。今亦仍原本錄之,不更增題名氏焉。居易始末具《唐書》本傳。傳有《東家雜記》,已著錄。

  【彙訂】

  1.殿本“考”下有“載”字。

  2.殿本“作”下有“者”字。

  3.千餘子目非數十隻陶瓶所能容,數十隻也不必作七層架裝置,“數十”當為“數千”之誤。《楊文公談苑》卷一六、《郡齋讀書志》也作“以陶家瓶數千”。(胡道靜:《中國古代的類書》)

  4.《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作“唐《白氏經史事類》三十卷,白居易”,註云“一名《六帖》”。(劉葉秋:《略談<白氏六帖事類集>、<白孔六帖>和<六帖補>》)

  5.“晁公”,殿本作“晁氏”。

  小名錄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唐陸龜蒙撰。龜蒙有《耒耜經》,已著錄。是書所載皆古人小名,始於秦,終於南北朝。趙希弁《郡齋讀書後志》作三卷,此本僅二卷。希弁稱其“神仙、玉女之名,婦人、臧獲之字,亦無棄焉。”此本亦但有婦人、臧獲之字,而無神仙、玉女之名;又稱其自秦至隋,而此本無隋人。殆非完書矣。所記頗為叢脞,如秦二世名胡亥、漢光武帝名秀之類,皆非小名。王戎稱阿戎,王僧謙稱阿謙,不過如吕蒙之稱阿蒙,崔鴻之稱阿鴻,王平子之稱阿平,米元章之稱阿章1,皆即其名字以示親暱,均不當在小名之列。至於匡衡小名為鼎,出自《西京雜記》,顏師古註《漢書》已深駁之。龜蒙仍祖其説,殊為不考。又此書本旨為記小名,因小名而引及事實,已為支蔓。如謝朗、王恭、王修之類,至於疊出不已,於體例亦頗有乖。王楙《野客叢書》稱:“《唐藝文志》、《崇文總目》皆有陸龜蒙《小名錄》五卷,恨不得見之。”楙博極羣書,而其言如此。或原本散佚,後人以意補綴,託之龜蒙歟?然唐人著述,傳世日稀。龜蒙此編,雖未能信其必真,亦無以斷其必偽。相承已久,備古書之一種可矣。

  【彙訂】

  1.殿本“米”上有“亦不過如”四字。

  蒙求集註二卷(江蘇蔣曾瑩家藏本)

  晉李瀚撰。瀚始末未詳。考李匡乂《資暇集》稱:“宗人瀚作《蒙求》”,則亦李勉之族。又《五代史·桑維翰傳》稱:“初,李瀚為翰林學士,好飲而多酒過,晉高祖以為浮薄”,當即其人也1。其註不著撰人名氏。案陳振孫《書錄解題》曰:“《補註蒙求》八卷,徐子光撰。以李瀚《蒙求》句為之註,本句之外,兼及他人事。”所言與此書相合,惟八卷之數與此本二卷不同。然此本卷帙頗重,蓋後人以八卷合併也。其書以《蒙求》原文冠於卷首,後以每二句為一節,各為之註。註雖稍嫌冗漫,而頗為精核。如“吕望非熊”句,以《六韜》原文無“非熊”字,則引崔駰《達旨》註始用“非熊”以明之;“周嵩狼抗”句,以《晉書》嵩傳作“抗直”,則引《世説新語》本作“狼抗”以明之;“賈誼忌鵩”句,以《鵩賦》無“忌”字,則引孔臧《鴞賦》“賈生有識之士,忌前鵩焉”以明之;“燕昭築臺”句,以《史記》乃“築宫”非“築臺”,則引孔融《與曹操書》、鮑昭《樂府》皆稱“築臺”以明之;“胡昭投簪”句,以本傳無“投簪”字,則引摯虞所作昭《贊》以明之。如斯之類,皆為不苟。凡其事未詳,而舊註所説莫知何據者,如“趙孟疵面2”、“子建八斗”、“蘇章負笈”、“申屠斷鞅”、“龍逢版出”、“何謙焚詞”之類,皆疑以傳疑,亦不失詳慎。其中偶爾失檢者,朱翌《猗覺寮雜記》嘗摘其毛寶、韓壽二事3。今考“紀瞻出妓”句,事見《世説新語》,舊註所引不誤,而云今本不載;“江革忠孝”句,事見《南史》,乃以為後漢之江革,改“忠孝”為“巨孝”;“顏叔秉燭”句,云事出毛公《詩傳》,今《詩傳》實無此文。皆不免小舛4。又如“劉惔傾釀”句,乃誤讀《世説》,以“傾家”之傾為“傾酒”之傾,亦失於糾正。然大致淹通,實初學之津筏也。

  【彙訂】

  1.《蒙求》乃唐人李瀚撰,説詳卷一一八《資暇集》條訂誤。

  2.“趙孟疵面”,殿本作“趙孟疵句”,誤,此書卷下有“趙孟疵面”條。

  3.《猗覺寮雜記》乃駁李瀚《蒙求》之誤,非謂徐子光《補註蒙求》。(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4.“吕望非熊”句,《六韜》作“非虎非羆”者,此宋以下之本也。李善註劉琨《贈盧諶》詩引《六韜》正作“非熊非羆”。“周嵩狼抗”句,徐氏既知“狼抗”出自《世説新語》,乃先引《晉書》已改之文,而以《世説新語》證之,正其好改舊文之失。“燕昭築臺”句,日本藏卷子改裝古鈔本《蒙求》引《春秋後語》本作“築臺”,舊註引《史記》亦作“築臺”。“胡昭投簪”句,古鈔本與李瀚舊註本皆引昭《贊》,非徐氏所補。“趙孟疵面”出王隱《晉書》(《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五引),“子建八斗”出《南史·謝靈運傳》,“龍逢版出”原註引《論語陰嬉讖》,然亦見《文選》任彥升《百辟勸進箋》註文。“江革忠孝”句,古鈔本原註引《東觀漢記》:“江革字次翁,忠臣孝子之稱行天下”云云,則本有“忠孝”二字。“顏叔秉燭”句,《小雅·巷伯》“哆兮哆兮”下,《毛傳》載顏叔子獨處於室,使鄰婦執燭達旦事,其文甚詳。“何謙焚詞”乃“何謙焚祠”之誤。(楊守敬:《日本訪書志》)

  事類賦三十卷(内府藏本)

  宋吳淑撰併自註。淑字正儀,丹陽人。仕南唐為内史。歸宋薦試學士院,授大理評事。後官至起居舍人,職方員外郎。事蹟具《宋史·文苑傳》。是編乃所作類事之書。卷首結銜稱博士,蓋其進書時官也。前有淑進書狀,稱:“先進所著一字題賦百首1。退惟蕪累,方積兢憂。遽奉訓詞,俾加註釋。”又稱:“前所進二十卷,加以註解,卷帙差大。今廣為三十卷,目之曰《事類賦》”云云。是淑初進此賦二十卷,尚無書名。及奉敕自註,乃增益卷數,定著今稱也。凡天部三卷,歲時部二卷,地部三卷,寶貨部二卷,樂部一卷,服用部三卷,什物部二卷,飲食部一卷,禽部二卷,獸部四卷,草木部、果部、鱗介部各二卷,蟲部一卷。分子目一百,與進狀數合。類書始於《皇覽》。六朝以前舊笈,據《隋書·經籍志》所載,有朱澹《遠語對》十卷,又有《對要》三卷,《羣書事對》三卷,是為偶句隸事之始。然今盡不傳,不能知其體例。高士奇所刻《編珠》,稱隋杜公瞻撰者,偽書也。今所見者,唐以來諸本駢青妃白,排比對偶者,自徐堅《初學記》始;鎔鑄故實,諧以聲律者,自李嶠《單題詩》始。其聯而為賦者,則自淑始2。嶠詩一卷今尚存,然已佚其註。如《桂》詩中“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之類,古書散亡,今皆不知為何語,故世不行用。淑本徐鉉之壻,學有淵源,又預修《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兩大書,見聞尤博。故賦既工雅,又註與賦出自一手,事無舛誤,故傳誦至今。觀其進書狀稱:“凡讖緯之書及謝承《後漢書》、張璠《漢記》、《續漢書》、《帝系譜》、徐整《長曆》、《元中記》、《物理論》,皆今所遺逸,而著述之家相承為用。不忍棄去,亦復存之”云云。則自此逸書數種外,皆採自本書,非輾轉撏扯者比。其精審益為可貴,不得以習見忽之矣3。

  【彙訂】

  1.“賦”,殿本作“詞”,誤,據書前進書狀原文。

  2.據紹興十六年刻本邊惇德序,此書成於淳化(990——994)年閒。而《玉海》卷五九與《文獻通考·經籍考》卷五五皆著錄《魯史分門屬類賦》:“楊鈞,三卷。以左氏事類分十門,各為律賦一篇,乾德四年(966)奏御詔褒之。”

  3.此書註文幾乎全系照抄自《太平御覽》,往往《御覽》有誤處亦因襲未改,絕非“採自本書”。

  太平御覽一千卷(侍講張燾家藏本)

  宋李昉等奉敕撰。以太平興國二年受詔,至八年書成,初名《太平編類》,後改為《太平御覽》1。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謂書成之後,“太宗日覽三卷,一歲而讀周”,故賜是名也。凡分五十五門,徵引至為浩博,故洪邁《容齋隨筆》稱:“太平興國中編次《御覽》,引用書一千六百九十種。其《綱目》並載於首卷(案2,此則今本前列舊目,乃宋時官本之舊),而雜書、古詩賦又不能具錄。以今考之,不傳者十之七八。”胡應麟《經籍會通》則以為是編所引,大抵採自類書,非其書宋初尚存。力駁邁説之誤,所言良是。然考陳振孫《書錄解題》曰:“或言國初古書多未亡,以《御覽》所引用書名故也。其實不然,特因諸家類書之舊耳。以《三朝國史》考之,館閣及禁中書總三萬六千餘卷,而《御覽》所引書多不著錄,蓋可見矣。”是邁所云云,振孫已先駁之矣,應麟特剿襲其説耳。應麟又曰:“《御覽》向行鈔本,十年來始有刻,而譌謬特甚。非老師宿儒,即一篇半簡莫能句讀。至姓名顛舛,世代魯魚,初學之士讀之,或取為詩文用,誤人不尠。”案此本前有萬曆元年黄正色序曰:“太平興國迄今幾六百載,宋世刻本俱已湮滅。近世雲閒朱氏僅存者,亦殘闕過半。海内鈔本雖多,輾轉傳寫,譌舛益甚。吾錫士大夫有好文者,因閩省梓人,用活字校刊3,始事於隆慶二年。至五年,才印其十之一二,閩人散去。於是浙人倪炳伯文謀於郡邑二三大夫,協力鳩工,鋟諸梨棗。孫國子虞允一元力任校讎,忽於隆慶六年捐館,弗克終事。今復苦於舛譌,薛憲副應登有校得善本,藏諸家塾。其仲子名逢者,俾倪氏繕寫付梓”云云。所言刊本譌謬之故,大概與應麟合。然此書行世,實有二本。一為活字印本,其版心稱共印五百部4,則正色所云印十之一二散去者,其説不確。一即倪氏此本。二本同出一稿,脱誤相類,而校手各别,字句亦小有異同。今以二本參校,併證以他書,正其所可知,而仍其所不可知。古書義奧,文句與後世多殊,闕疑猶愈於妄改也。宋初去古未遠,即所採類書,亦皆具有淵源,與後來餖飣者迥别。故雖蠹蝕斷爛之餘,尚可據為出典。世所傳宋以前書,可考見古籍佚文者,僅六七種,曰裴松之《三國志註》,曰酈道元《水經注》,曰劉孝標《世説新語註》,曰李善《文選註》,曰歐陽詢《藝文類聚》,曰徐堅《初學記》,其一即此書也5。殘碑斷碣,剝蝕不完,歐陽、趙、洪諸家尚藉之以訂史傳。況四庫菁華,彙於巨帙,獵山漁海,採摭靡窮,又烏可以難讀廢哉!

  【彙訂】

  1.據《國朝會要》,初名《太平總類》。(胡道靜:《中國古代的類書》)

  2.《御覽經史圖書綱目》所列之書為一千六百八十九種,複出者九十八種,實際為一千五百九十一種。(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3.“校刊”,殿本作“校刻”,誤,據此書黄正色序原文。

  4.此本版心下方記云:“宋版校正閩遊氏同版活字印一百餘部”,卷十一記云:“宋版校正饒氏同版活字印一百餘部”。嘉慶丙寅揚州汪昌序活字本載周堂序亦謂“今所得活版僅百餘部”。(夏定域:《四庫全書提要補正》)

  5.《北堂書鈔》、《六帖》所引古籍甚多,亦不在諸書之下。(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册府元龜一千卷(内府藏本)

  宋王欽若、楊億等奉敕撰。真宗景德二年,詔編修歷代君臣事蹟,以欽若提總,同修者十五人。至祥符六年書成,賜名製序。周必大《〈文苑英華〉跋》、王明清《揮麈錄》並稱太宗太平興國中修者,誤也。其書分三十一部,部有總序。又子目一千一百四門1,門有小序。皆撰自李維等六人,而竄定於楊億。又命孫奭為之音釋。其閒義例,多出真宗親定。惟取《六經》子史,不錄小説。於悖逆非禮之事,亦多所刊削,裁斷極為精審。考洪邁《容齋隨筆》謂其時編修官上言2,凡臣僚自述及子孫追敍家世,如《鄴侯傳》之類,並不採取。遺棄既多,故亦不能賅備。袁氏《楓窗小牘》亦謂:“開卷皆目所常見,無罕覯異聞,不為藝林所重。”夫典籍至繁,勢不能遍為掇拾,去誣存實,未可概以挂漏相繩3。況纂輯諸臣皆一時淹貫之士,雖卷帙繁富,難免牴牾,而考訂明晰,亦多可資覽古之助。張耒《明道雜志》稱:“楊億修《册府元龜》,數卷成輒奏之。每進本到,真宗即降付陳彭年。彭年博洽,不可欺毫髮,故謬誤處皆簽貼。有小差誤必見,至有數十簽。億心頗自愧,乃盛薦彭年文字,請與同修。”其言雖不可盡信4,然亦足見當時校核討論,務臻詳慎。故能甄綜貫串,使數千年事無不條理秩然也。據《玉海》所載,此書凡目錄十卷,音義十卷。今有目錄而無音義,蓋傳寫者久佚之矣。

  【彙訂】

  1.實為一千一百一十五門。(許振興:《<册府元龜>門數考》)

  2.殿本“謂”上有“乃”字。

  3.“概以挂漏相繩”,殿本作“概以為挂漏”。

  4.“雖”,殿本無。

  事物紀原十卷(編修嚴福家藏本)

  明正統閒南昌簡敬所刊1。前有敬序云:“作者佚其姓名”。考趙希弁《讀書附志》云:“《事物紀原》十卷,高承撰。承,開封人。自博弈嬉戲之微,魚蟲飛走之類,無不考其所自來。雙溪項彬為之序。”陳振孫《書錄解題》亦云:“《中興書目》作十卷,高承撰。元豐中人。凡二百十七事2。今此書多十卷,且多數百事,當是後人廣之耳”云云。則此書實出高承,敬序蓋未詳考。惟檢此本所載凡一千七百六十五事3,較振孫所見更數倍之。而仍作十卷,又無項彬原序,與陳、趙兩家之言俱不合。蓋後來又有所增益4,非復宋本之舊5。書凡分五十五部,名目頗為冗碎。其所考論事始,亦閒有未確。如引《秦本紀》,謂名縣始自秦孝公,而不知《左傳·宣公十一年》“楚子縣陳”,杜註已明言滅陳以為縣6。又謂:“諸葛亮始造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民閒謂之江州車子”,不知《三國志註》引亮文集,載所作木牛流馬之法甚詳,與今之獨輪車制度絕不相類。又如“祓禊”一條,不引《晉書·束皙傳》所云周公洛邑、秦昭王河曲之事,亦失之眉睫之前。然其他類多排比詳贍,足資核證。在宋代類書中,固猶有體要矣。

  【彙訂】

  1.諸本皆作“閻敬”,“簡敬”乃傳寫之譌。(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原文作“二百七十事”,《玉海》卷五五所載同。(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續)

  3.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藏明成化八年李果刻本(據明正統十三年閻敬本重刻)有楊守敬跋,謂此本所載凡一千八百四十一事。(沈津:《中國珍稀古籍善本書錄》)

  4.“增益”,殿本作“增並”。

  5.殿本“舊”下有“耳”字。今日本靜嘉堂文庫藏《事物紀原集》二十卷,系宋慶元三年建安余氏刊本,後來如明刊本皆有所删節。《總目》所言與此書流傳的實際正好相反。(嚴紹璗:《日本藏漢籍珍本追蹤紀實——嚴紹璗海外訪書志》)

  6.《左傳》哀公十七年載子穀曰:“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杜註:“楚文王滅申、息以為縣。”楚文王比魯宣公早五六十年。則名縣之始,非《總目》所舉“楚子縣陳”。且《史記·秦本紀》云:“(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縣之。”秦武公十年,當西元前688年,即楚文王即位之次年。其時,楚文王必尚未“實縣申、息”,故秦武公滅邽冀戎置縣,實為名縣之始。(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實賓錄十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馬永易撰。永易字明叟,揚州人。徽宗時嘗官池州石埭尉,其事蹟無可考見。惟《文獻通考》、《宋史·藝文志》載所著有《唐職林》、《元和朋黨錄》、《壽春雜志》諸書,蓋亦博洽之士也。是書見於晁公武《讀書志》者稱《異號錄》二十卷,而陳振孫《書錄解題》作《實賓錄》,謂永易所撰,蜀人句龍材校正,文彪增廣。凡本書三十卷,後集三十卷1。《宋史·藝文志》又分《實賓錄》、《異號錄》各三十卷,皆題永易所撰。諸家紀載,頗舛錯不合。今以其説互相參證,疑陳氏所稱“本書”,乃永易原撰,本名《異號錄》。陳氏所稱“後集”,即文彪所續,始取“名為實賓”之義,併本書亦改題今名。《宋志》蓋誤分為兩書,而晁公武所見則為未經增廣之本,故尚題為《異號錄》也。自元以來其書久佚,陶宗儀收入《説郛》者,僅寥寥數條。近浙江所進范氏天一閣藏本,亦即從《説郛》鈔出,一字不殊。今從《永樂大典》蒐輯,共得六百餘條,皆《説郛》之所未載。惟原帙既湮,其體例已無可考2。即永易原本與文彪所增,亦錯雜不可復辨。謹裒輯編綴,芟除重複,訂正舛譌,各以類相從,釐為一十四卷。仍從《書錄解題》,統標曰《實賓錄》,以存宋時傳本之舊。其書皆取古人殊名别號,以廣見聞,領異標新,頗資採掇。至於蒐羅既廣,偶涉舛譌。如沈傳師之推為顏子,乃比擬之空言;劉長卿之五言長城,乃品題之泛論。皆非標目,不應闌入其閒。又如吉茂言侍中執虎子,語本詼諧;白居易賦《新豐折臂翁》,詞由徵實。凡此之類,尤與稱謂無關,一概濫收,殊失别擇。是則嗜異貪多,為千古著書之通病,不獨永易為然,固不以累其全書矣。

  【彙訂】

  1.輯本《直齋書錄解題》無《實賓錄》,《總目》當是據《文獻通考》卷二百二十八:“陳氏曰:馬永易撰,蜀人勾龍材校正,文彪増廣。本書三十卷,後集三十卷,義取‘名者,實之賓’為名。”(陳樂素:《宋史藝文志考證》)

  2.《總目》所據乃重編《説郛》本,僅錄六十餘條。陶宗儀《説郛》原本凡錄二百八十八條,頗多《永樂大典》輯本所未載者,而原書編次尚略可藉以窺見。(昌彼得:《説郛考》)

  書敘指南二十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任廣撰。廣字德儉,浚儀人。今本《文獻通考》作任廣浚,蓋傳刻譌脱,以人名1、地名誤連為一也。尤袤《遂初堂書目》載有此書,然袤《書目》無註文,無由考其始末。惟據陳振孫《書錄解題》,知為崇寧中人耳。其書初刊於靖康中,版旋被毁。有俞氏者,攜舊本南渡,其後輾轉傳寫,多非完帙。至國朝康熙初,金券得韓氏所藏本,繕錄未竟而券没,反併原本第十卷佚之。雍正三年,金彙得不全宋本,適尚存第十卷,乃重為鈔補刊刻,而此書復完。蓋若隱若顯幾五、六百年,其不亡者幸也。其書皆採錄經傳成語,以備尺牘之用,故以“書敘”為名。明浦南金嘗取是書與《爾雅》、《左腴》、《漢雋》合為一編,改題曰《修辭指南》,瞀亂糅雜,殊不足取。此本猶金氏原刻,尚不失其舊。其閒徵引既繁,復冗蓋所不免。然每句標註出處,猶從原書採掇而來,終較南宋書肆俗本為有根據。固未可與《啟劄青錢》之類一例視之矣。

  【彙訂】

  1.“名”,殿本無。

  海錄碎事二十二卷(内府藏本)

  宋葉廷珪撰。廷珪字嗣忠,崇安人1。政和五年進士,出知德興縣。紹興中為太常寺丞,與秦檜忤,以左朝請大夫出知泉州軍州事。王之望《漢濱集》有所作廷珪除官制,頗稱其學問之富。蓋當時亦以博洽著也。是編乃其類事之書。《閩書》稱:“廷珪性喜讀書2,每聞士大夫家有異書,無不借讀,讀即無不終卷。常恨無資,不能盡寫。因作數十大册,擇其可用者手鈔之,名曰《海錄》。既知泉州,公餘無事,因取類之。為門七十五,為卷二十有二。事多新奇,未經前人引用”,即指此本。然廷珪自序稱百七十五門,與《閩書》所言已不合。檢其書,實為部十六,為門五百八十四,與自序亦不合。又《宋史·藝文志》載此書作二十三卷,《文獻通考》又作三十三卷,卷數亦有異同。或後人有所竄改,非其舊本歟?其書每條僅標三數字,其註亦不過三數語3。蓋義存約取,故以“碎事”為名。其中如分守令、縣令為兩門,而太守事實乃入留守門;又如韓偓稱玉山樵人,賀知章稱四明狂客,張志和稱元〔玄〕真子之類,皆其自號,而載入私諡門;趙至《與嵇茂齊書》所云“雞鳴戒旦,飄爾晨征,日薄西山,馬首靡託”者,乃自敍行役之詞,而入於軍旅門,於分隸多為未協。蓋隨筆記錄,不免編次偶疏。然其簡而有要,終較他本為善也。

  【彙訂】

  1.《寰宇通志》卷四八、《八閩通志》卷六五本傳均稱甌寧人。(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2.“喜”,殿本作“善”,誤,據《閩書》卷九四《英舊志·縉紳》“建寧府甌寧縣”葉廷珪傳原文。

  3.其註以十幾至二十幾字為主,百字以上者有十一條。(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古今姓氏書辨證四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鄧名世撰,而其子椿裒次之。名世字元亞,臨川人。祖孝甫,見《宋史·隱逸傳》,即原序所稱“文昌先生”者是也。椿有《書繼》,已著錄1。李心傳《繫年要錄》稱紹興三年十月,詔撫州進士鄧名世赴行在,以御史劉大中薦也。四年三月乙亥,上此書。時吏部尚書胡松年以其貫穿羣書,用心刻苦,遂引對,命為右迪功郎。王應麟《玉海》所載亦同,惟言名世初以草澤得召2,上書後始詔賜出身,充史館校勘。《朱子語類》又謂其以趙汝愚薦,以白衣起為著作郎,後忤秦檜勒停。均與心傳所記不同,則未詳孰是耳3。《文獻通考》、《宋藝文志》俱作四十卷,惟《宋會要》作十四卷,《中興書目》作十二卷,殆傳寫之譌4。其書長於辨論,大抵以《左傳》、《國語》為主,自《風俗通》以下各採其是者從之,而於《元和姓纂》抉摘獨詳,又以《熙寧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譜》二書互為參校,亦往往足補史傳之闕。蓋始於政、宣而成於紹興之中年,父子相繼,以就是編,故較他姓氏書特為精核。《朱子語類》謂:“名世學甚博,姓氏一部,考證甚詳”,蓋不虚也5。後椿作《畫繼》,亦號賅洽,殆承其討論之餘緒乎?宋時紹興有刊本,今已散佚6。《永樂大典》散附《千家姓》下,已非舊第。惟考王應麟所引原序,稱:“始於國姓,餘分四聲”,則其體例與《元和姓纂》相同。今亦以韻隸姓,重為編輯,仍釐為四十卷,目錄二卷。其複姓則以首字為主,附見於各韻之後。閒有徵引譌謬者,併附著案語,各為糾正焉。

  【彙訂】

  1.鄧名世之子名椿年,與雙流人鄧椿字公壽撰《畫繼》者非一人。(陸心源:《儀顧堂題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召”,殿本作“名”,誤,《玉海》卷五十《紹興姓氏書辨證春秋譜百族譜》條載“四年三月乙亥,撫州鄧名世以所著《春秋四譜》六卷、《辨論譜説》十篇、《古今姓氏書辨證》四十卷來上。吏部尚書胡松年看詳,學有淵源,辭亦簡古,考訂明切,多所按據。詔引見殿上(二十五日)。九月六日賜進士出身,充史館校勘”。

  3.鄧名世乃撫州之鄉貢進士,故《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稱進士,《玉海》稱草澤,《朱子語類》稱白衣,其實一也。(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4.《玉海》及《永樂大典》所引《宋會要》皆作十四卷,則非傳寫之譌。本書卷首鄧椿年序明言當時獻於行在者只十四卷,後來名世自以他書參訂而未成,椿年據其遺稿補輯重編為四十卷。《玉海》乃誤以進獻者為四十卷。(同上)

  5.“蓋”,殿本無。

  6.鄧椿年序題乾道四年。謂紹興時有刊本,不知何據。(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帝王經世圖譜十六卷(永樂大典本)

  宋唐仲友撰。仲友字與政,金華人。紹興中登進士第,復中宏詞科。後守台州,與朱子相忤,為朱子所論罷,故《宋史》不為立傳。惟王象之《輿地紀勝》稱其博聞洽識,尤尚經制之學。又朱右《白雲稿》有題宋濂所作仲友《補傳》,云在台州發粟賑饑,抑姦拊弱,創浮梁以濟艱涉,民利賴焉。則仲友立身自有本末。其與朱子相軋,蓋以陳亮之誣構。觀周密《齊東野語》所載“唐朱交奏始末”一條、“臺妓嚴蕊”一條,其事蹟甚明,未可以是病仲友也。是書原本十卷,《永樂大典》所載以圖譜數繁,析為一十五卷。然但均其篇頁,而不復分别其門目,割裂舛混,原次遂不可尋。今詳為釐正,依類排比,分為一十六卷。體例之淆,句字之誤,則各為考核更定,而附註案語於下方。其書分類纂言,大要以《周禮》為綱,而諸經史傳以類相附。於先聖大經大法,咸縱横貫串,曲暢旁通,故以“帝王經世”為目。其所繪畫,州居部分,經緯詳明,具有條理。其所辨訂,不甚主註疏舊説,而引據博贍,亦非杜撰空談。蓋考證之學,議論易而圖譜難,圖譜之學,陰陽奇偶推無形之理易,名物制度考有據之典難。仲友此編,可徵其學有根柢矣。自宋以來,儒者拘門户之私,罕相稱引,沈埋蠹簡垂數百年。一旦自發其光,仰邀宸翰,且特命剞劂,以廣其傳。豈非真是真非待聖人而後定哉!臣等編次之餘,既仰欽睿鑑高深,且以慶是書之遭遇也。

  職官分紀五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宋孫逢吉撰。逢吉字彥同,富春人。事蹟具《宋史》本傳。前有元祐七年秦觀序,陳振孫《書錄解題》亦載之。考逢吉舉宋隆興元年進士,距元祐七年凡七十二年。又考朱子罷經筵直講,逢吉代講《詩·權輿》篇,事在紹熙五年,距元祐七年凡一百三年。逢吉至寧宗朝,尚官祕書監,吏部侍郎,知太平州,距元祐七年則一百幾十年矣。謂元祐時秦觀序之,殆謬誤也2。其書每官先列《周官》典章,次敘歷代制度沿革,名姓故事,根據經註,沿考史傳,蒐採頗為繁富。若其引《易緯》黄帝與司馬容光觀於元扈,引《論語緯》孔子為素王、顏子為司徒之類,則無關典要,徒以愛博而存之。然類事之書與考典之書體例各殊,取材亦異,固未可執引緯解經之説,責以泛濫也。

  【彙訂】

  1.乾隆《御製詩四集》卷二七《題職官分紀》詩註云:“蔣曾瑩家藏本”。(黄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

  2.《宋史》卷四〇四有傳,舉隆興元年進士之孫逢吉字從之,吉州龍泉人,顯系另一同姓名之人。(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歷代制度詳説十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吕祖謙撰。祖謙有《古周易》,已著錄。此書凡分十三門,一曰科目,二曰學校,第三門原本闕頁,佚其標題,所言乃考課之事,四曰賦役,五曰漕運,六曰鹽法,七曰酒禁,八曰錢幣,九曰荒政,十曰田制,十一曰屯田,十二曰兵制,十三曰馬政。皆前列制度,敍述簡賅,後為詳説,議論明切。元泰定三年刊行1,前有廬陵彭飛序,稱為祖謙未竟之書,故止於此,其或然歟?刊本久佚。此本輾轉傳寫,又多譌闕。其“錢幣門”中脱二頁,“荒政門”中脱二頁,今悉據《通考》所引補足。中閒誤字,亦考核校正。惟第二卷脱去標題之數頁,則無可檢補,姑仍其舊。飛序稱:“紫陽浙學功利之論,其意蓋有所指,永嘉諸君子未免致疵議焉。祖謙以中原文獻之舊,巋然為渡江後大宗。紫陽倡道東南,祖謙實羽翼之。性命道德之原,講之已洽,而尤潛心於史學,仍欲合永嘉、紫陽而一之”云云。蓋有元中葉,新安之學盛行,飛恐人執朱子之論薄視此書,故作是言也。考祖謙《年譜》不載此書,蓋採輯事類以備答策,本家塾私課之本。其後轉相傳錄,遂以付梓。原非特著一編,欲以立教。與講學别為一事,各不相蒙,所謂言豈一端,各有當也。飛必牽合調停,與葉盛《水東日記》必謂《文章關鍵》亦為講學之一端者2,同一迂陋。《參同契》、《陰符經》朱子皆有論註3,飛亦將謂欲合孔、孟、黄、老而一之乎?

  【彙訂】

  1.殿本“刊”上有“嘗”字。

  2.“亦為”,殿本作“為亦”,誤。

  3.“論註”,殿本作“論著”,誤,朱熹著有《周易參同契考異》、《陰符經註》。

  永嘉八面鋒十三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卷末有明宏治癸亥都穆跋,謂:“宋時常有版刻,第云‘永嘉先生’。考陳傅良、葉適當時皆稱永嘉先生,相傳此為傅良所撰,或曰葉氏為之。今觀其閒,多傅良平日之語,其為陳氏無疑”云云。案《宋史》傅良本傳載所撰有《詩解詁》、《周禮説》、《春秋傳左氏章指》行於世,不載此書。其為果出傅良與否,别無顯證。然觀其第二卷中稱:“今之勸農,不必責於江浙,而當責於兩淮。大江以北,黄茅白葦,薈蔚盈目。”又稱:“太上皇朝隅官為民害,太上皇毅然罷之。”第三卷稱:“國朝熙寧中”。則固確然為南宋書。其“魯桓”不作“魯威”,犯欽宗諱;“魏徵”不作“魏證”,犯仁宗嫌名,蓋明人重刻所改也。其書凡提綱八十有八,每綱又各有子目1。皆預擬程試答策之用,非欲著書,故不署名耳。宋人好持議論,亦一代之風尚,而要其大旨不失醇正。永嘉之學,倡自吕祖謙,和以葉適及傅良,遂於南宋諸儒别為一派2,朱子頗以涉於事功為疑。然事功主於經世,功利主於自私,二者似一而實二,未可盡斥永嘉為霸術。且聖人之道,有體有用,天下之勢,有緩有急。陳亮上孝宗疏所謂“風痹不知痛癢”者,未嘗不中薄視事功之病,亦未可盡斥永嘉為俗學也。是編雖科舉之書,專言時務,亦何嘗涉申、韓、商、孔之術哉!

  【彙訂】

  1.陳春湖海樓刻本此書提綱實九十有四段,則是提要所云尚非完帙。(葉德輝:《郋園讀書志》)

  2.吕祖謙為金華人,而陳傅良之師薛季宣,永嘉人,為此學派之鉅子。葉適《水心集》卷一〇《温州新修學記》謂周行己、鄭伯熊之後,其學派趨向於治世云:“故永嘉之學,必彌綸以世變者,薛(季宣)經其始,陳(傅良)緯其終也。”可知“倡自吕祖謙”乃“倡自薛季宣”之誤。(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錦繡萬花谷前集四十卷後集四十卷續集四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題淳熙十五年十月一日,蓋宋孝宗時人。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此書,作《錦繡萬花谷》四十卷,《續》四十卷,而無《後集》。黄虞稷《千頃堂書目》所載,則《前集》、《後集》、《續集》外,又有《别集》三十卷。今案序中明言:“自九華之歸,粗編成為三集,每集析為四十卷。”可知《後集》為陳氏偶遺,《别集》為後人所續增,不在原編之數1。故明人刊本,亦祇三集也2。序中稱命名者為烏江蕭恭父(案,尤侗《明藝文志》註此書為蕭恭父作,蓋因此語而誤)、河南胡恪,皆不知何許人。《前集》之末獨附載衢州盧襄《西征記》一篇,於體例殊不相類。或撰此書者亦衢人,故附載其鄉先輩之書歟?又其書既成於淳熙中,而“紀年”類載理宗紹定、端平年號,“帝后誕節”類載寧宗瑞慶節、理宗天基節諸名,並稱理宗為“今上”。是當時書肆已有所附益,並非淳熙原本之舊矣3。《前集》凡二百四十二類,《後集》凡三百二十六類,《續集》自一卷至十四卷凡四十六類,自十五卷至四十卷則皆類姓也。所錄大抵瑣屑叢碎,參錯失倫,故頗為陳振孫所譏。其“地理”一門,止列偏安州郡,“類姓”一門,徵事僅及數條。而古人稱號之類,又創立名目,博引繁稱。俱不免榛楛雜陳,有乖體要。特其中久經散佚之書,如《職林》、《郡閣雅談》、《雅言系述》、《雲林異景記》之類,頗賴此以存崖略。又每類後用《藝文類聚》例,附錄詩篇,亦頗多逸章賸什,為他本所不載。略其煩蕪,擷其精粹,未嘗不足為考證之資也。

  【彙訂】

  1.此書宋刻見於著錄者,《述古堂書目》載四十卷,《季滄葦藏書目》、《天祿琳琅目》載八十卷,率非完本。蓋振孫所見亦已佚去《後集》,非偶遺也。葉德輝《郋園讀書志》卷六云:“(《别集》)引宋人事稱國朝或本朝,可見其書出宋人所撰。”(徐鵬、劉遠遊:《四庫提要補正》)

  2.秦汴除校刻《前》、《後》、《續》三集,亦嘗校刻家藏抄本《别集》三十卷。除黄虞稷《千頃堂書目》,明徐??《紅雨樓書目》卷三載《萬花谷》一百五十卷,計其卷數,當包括《别集》三十卷在内。清祁理孫《奕慶樓藏書目》卷三載《錦繡萬花谷别集》三十卷,馬瀛《唫香仙館書目》、倪燦《宋史藝文志補》、《郋園讀書志》卷六皆載(嘉靖閒繡石書堂秦汴)四集刊本。(同上)

  3.若果淳熙中其書即成三集,何以前集所分之類,後集、續集、别集亦大半同之?比勘之,實是前集有不盡者復載於後集、續集、别集。疑其初成此書只前集四十卷,厥後屢增屢續,遂有四集。初集之成在淳熙,至續、别集之成,已至端平之代。(楊守敬:《日本訪書志》)

  事文類聚前集六十卷後集五十卷續集二十八卷别集三十二卷新集三十六卷外集十五卷遺集十五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案此書為元代麻沙版,前、後、續、别四集皆宋祝穆撰。《新集》、《外集》元富大用撰,《遺集》元祝淵撰。其合為一編,則不知始自何人,疑即建陽書賈所為也。穆有《方輿勝覽》,已著錄。此書《後集》第十卷内有吕午《跋祝公遺事後》一首,載穆事蹟尤詳。大用字時可,不知何許人。淵與作《古賦辨體》之祝淵名姓並同。其書中所載制度沿革,俱至元初而止,時代亦相符合1。然彼祝淵字君澤,而此祝淵字宗禮,則截然迥異。疑其名姓偶同,實非一人也。前集之首有淳祐丙午穆自序,每集各分總部,而附以子目,條列件繫,頗為賅備。每類始以羣書要語,次古今事實,次古今文集,蓋沿用《藝文類聚》、《初學記》之體,而略變其例。其中如“雙南金”字初見張載《擬四愁詩》,再見杜甫詩,而註其下曰“《淮南子》”,《淮南子》實無其文。又如羅鄴《咏草》詩“閑門要路一時生”句,譌為“侯門要路一時生”,亦為葉盛《水東日記》所譏2。蓋輾轉販鬻,迷其本始,殊不及前人之精審。然《錦繡萬花谷》之類所收古人著作,大抵删摘不完。獨是書所載必舉全文,故前賢遺佚之篇,閒有籍以足徵者。如束晳《餅賦》,張溥《百三家集》僅採數語,而此備載其文,是亦其體裁之一善。在宋代類書之中,固猶為可資檢閱者矣。其《新集》、《外集》、《遺集》均踵穆書而作,但補其門類所未及,而體例則一無所更,頗嫌其採引雜糅,不及原本。然作於元代,古籍多存,連類收之,亦可以備參考。惟穆書成於淳祐閒,而書中有稱理宗廟號者,殆大用等有所追改,非盡原文。是則竄亂古書3,開明人一代之惡習,為可憎耳4。

  【彙訂】

  1.海内外今存元刻本十餘部皆無《遺集》,則館臣所見是否元代麻沙版、祝淵是否元人頗為可疑。(沈乃文:《關於<事文類聚>、<事文類聚>的成書與版本》)

  2.“葉盛”,殿本無。

  3.作增改者實為祝穆之子祝洙,不宜以竄亂古書論之。(沈乃文:《關於<事文類聚>、<事文類聚>的成書與版本》)

  4.“憎”,殿本作“疾惡”。

  記纂淵海一百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潘自牧撰。據《浙江通志》,自牧,金華人。慶元元年進士1,官龍游令。此本題曰“教授”,蓋其著書時官也。是書分門隸事與諸家略同。惟一百卷中敘天道者五卷,敘地理者二十卷,敘人事者六十四卷,敘物類者僅十一卷。詳其大而略其細,與他類書小異。其郡縣一部,以臨安為首,蓋據南渡割裂之餘。而五嶺兩川之後,更及開封諸府,存東京全盛之舊,亦與《方輿勝覽》諸書删淮以北不載者,體例有殊。其中性行議論,諸部子目,未免瑣碎,然亦不失為賅備也。此本刻於萬曆己卯,卷首於自牧名後題“中憲大夫,大名府知府2,前監察御史東魯王嘉賓補遺”字。則亦如陳禹謨之改《北堂書鈔》,已非自牧之舊。又陳文燧序稱其“先世求之閩蜀,得其前編,周流吳越,復購後編3。”此本不分前、後編,蓋復經合併,益失其真。序又稱“中葉零替,蠹魚殘闕。戊寅冬,承乏畿南,公暇謬為補註。剝落太甚者,屬别駕蔡公、司理顧公、學博吳君採輯諸書,補闕序次。一日,示諸太守越峯王公、邑令吳君,願捐俸梓之”云云。以其卷首列名考之,“别駕蔡公”為大名府通判蔡之奇,“司理顧公”為推官顧爾行,“學博吳君”則有府學訓導吳騰龍、魏縣教諭吳嶙二人,不知誰指。“邑令吳君”為南樂縣知縣吳定,“太守王公”當即嘉賓。是補此書者為文燧及蔡之奇等三人,嘉賓特為刊版,未嘗操筆,與題名亦互相牴牾。蓋明人書帕之本稱“校”、稱“補”,率隨意填刻姓名,不足為憑,亦不足為異。其出自誰手,無庸究詰。要其根柢,則固宋人之舊帙耳。

  【彙訂】

  1.《寰宇通志》卷三二載潘自牧乃慶元二年進士。(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2.“大名府”,殿本脱“府”字,據卷首《刻〈記纂淵海〉名氏》。

  3.陳序無此内容,實出自萬曆七年胡維新序。(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六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章定撰。定,建安人。仕履無考。惟此書二十六卷中載其曾祖元振,建炎中進士1,官廣東提舉常平。祖才邵,少年從楊時遊,嘗守臨賀、辰陽而已。此書作於嘉定己巳。以姓氏分韻排纂,各序源流於前,而以歷代名人之言行依姓分隸。蓋以譜牒、傳記合為一書者也。案《隋書·經籍志》有賈執《姓氏英賢譜》一百卷,其書久佚。據李善《文選註》所引,前列爵里,後詳事蹟,其體例同於此書。定殆仿之而作歟?所列凡一千一百八十九姓,内單姓一千一百二十一,複姓六十八。所錄前代諸人,時有顛倒漏略。如馮姓首春秋馮簡子,次馮唐,次馮驩。既以漢人居戰國人前,而上黨守馮亭事蹟章章,乃遺不載。又意主備箋啟之用,惟錄善而不紀惡,遂併楊再思之流掩其巨慝,書其小節,亦非實錄。然於有宋一代紀述頗詳,其人其事,往往為史傳所不載,頗足以補闕核異。故在宋時不過書肆刊本,而流傳既久,遂為考證者所資。此如漢碑、漢印,當時里胥工匠能為之,而一字之存,後世遂寶為古式也。

  【彙訂】

  1.《寰宇通志》卷四八載章元振乃政和五年進士。《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六八亦稱與秦檜為同榜進士。(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羣書會元截江網三十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首題太學增修。中有淳祐、端平年號,蓋理宗時程試策論之本也。元時麻沙刻本,前有至正七年東陽胡助序1。黄虞稷《千頃堂書目》遂指為助撰,誤矣。其書凡分六十五門,每門閒附子目。各類之中,以歷代事實、宋朝事實、經傳格言、名臣奏議2、諸儒至論分段標識。又有所謂主意、事證、時政、警段、結尾諸目。至於排偶成句,亦備載焉。考宋禮部條式,元祐舊制,第一場以經義詩賦分兩科。第二場則均試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第三場則均試策三道。御試亦均用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紹興六年改制,四場試士。其第三場仍試論一道。第四場減策二道。御試亦仍用策一道。故講科舉之學者,率輯舊文以備用。其出自士大夫者,則為《永嘉八面鋒》3、《東萊制度詳説》;其出自坊本者,則為是書之類。大抵意求廣絡,故叢冗日增。然其閒每事皆具首尾,頗便省覽,於宋代典故引用尤詳,閒可以裨史闕。蓋在當日為俗書,在後世則為古籍4。此亦言不一端,各有當矣。

  【彙訂】

  1.元後至元六年刊本《玉海》載至元四年龍集戊寅四月初吉前翰林國史館編修官東陽胡助序。明弘治刊本《羣書會元截江網》胡助序末稱至正四年戊寅四月,其結銜正同,然至正四年為甲申,“正”字顯誤。《總目》“至正七年”亦應作“至元四年”。(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奏議”,底本作“議奏”,據原書及殿本改。

  3.《永嘉八面鋒》系坊閒編刻,其編者或是書坊中人,或是無名秀才,決非書名所偽託的“永嘉先生”。(辛更儒:《有關<永嘉先生八面鋒>的幾個問題》)

  4.“古籍”,殿本作“古簡”。

  全芳備祖前集二十七卷後集三十一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宋陳景沂撰。景沂號肥遯,天台人。仕履未詳。是書前有寶祐元年韓境序。據序所言,此書於理宗時嘗進於朝,其事亦無可考。凡《前集》二十七卷,所記皆花。《後集》第一卷至八卷為果部,十卷至十二卷為卉部,十三卷為草部1,十四卷至十九卷為木部,二十卷至二十二卷為農桑部,二十三卷至二十七卷為蔬部,二十八卷至三十一卷為藥部。其例每一物分事實祖、賦咏祖二類2,蓋仿《藝文類聚》之體。事實祖中分碎錄、紀要、雜著三子目,賦咏祖中分五言散句、七言散句、五言散聯、七言散聯、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十子目3,則條理較詳。明王象晉《羣芳譜》即以是書為藍本也4。雖唐以前事實賦咏,紀錄寥寥。北宋以後則特為賅備,而南宋尤詳,多有他書不載及其本集已佚者,皆可以資考證焉。

  【彙訂】

  1.此書《後集》第一至九卷果部,十、十一卷卉部,十二、十三卷草部。(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另有“樂府祖”專錄詞作,以詞牌標目。(楊忠:《讀日本宫内廳書陵部藏宋元本漢籍劄記》)

  3.“賦咏祖”實分十七目:五言散句、七言散句、五言古詩、五言古詩散聯、七言古詩(七言古風)、七言古詩散聯(七言古風散聯)、五言四句、七言四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六句、五言八句、七言八句、五言律詩、五言律詩散聯、七言律詩散聯、五言排律。(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4.“王象晉”,殿本作“王象之”,誤,《總目》卷一一六著錄王象晉《羣芳譜》三十卷。王象之乃宋人,著《輿地紀勝》二百卷。

  山堂考索前集六十六卷後集六十五卷續集五十六卷别集二十五卷(内府藏本)

  宋章如愚撰。如愚字俊卿,婺州金華人。慶元中登進士第。初授國子博士,改知貴州。開禧初,被召,疏陳時政,忤韓侂胄,罷歸。事蹟具《宋史·儒林傳》1。史稱所著有文集行世,今已散佚,惟此書猶存。凡分四集。《前集》六十六卷,分六經、諸子、百家、諸經、諸史、聖翰、書目、文章、禮樂、律吕、歷數、天文、地理十三門。《後集》六十五卷,分官制、學制、貢舉、兵制、食貨、財用、刑法七門。《續集》五十六卷,分經籍、諸史、文章、翰墨、律曆、五行、禮樂、封建、官制、兵制、財用、諸路、君道、臣道、聖賢十五門。《别集》二十五卷,分圖書、經籍、諸史、文章、律曆、人臣、經藝、財用、兵制、四裔、邊防十一門2。宋自南渡以後,通儒尊性命而薄事功,文士尚議論而尠考證。如愚是編獨以考索為名,言必有徵,事必有據,博採諸家而折衷以己意。不但淹通掌故,亦頗以經世為心。在講學之家,尚有實際。惟其書卷帙浩繁,又四集不作於一時,不免有重複牴牾之處3。如《前集》“六經”門外又立“諸經”一門,其文互相出入。“諸子百家”門中以晏子、荀子、揚子、文中子之類為諸子,以《管子》、《商子》、《韓非子》、《淮南子》之類為百家,亦不知何以分别。又如《前集》第三十五卷詳列六宗之説,無所專從,《續集》第十卷則主鄭康成説;《前集》第三十卷既主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以為宋制合古,《别集》第十四卷又專主顏達龍三年一禘,五年一祫之説;《前集》第三十三卷專主鄭康成説,祫大禘小,《别集》第十四卷又專主顏達龍説,禘大祫小;《前集》第三十八卷既主天子五門,諸侯三門,《别集》第八卷則又謂天子六門,諸侯二門。皆前後牴牾,疏於決擇。然大致網羅繁富,考據亦多所心得。在宋人著述之中,較《通考》雖體例稍雜,而優於釋經;較《玉海》雖博贍不及,而詳於時政,較《黄氏日鈔》則條目獨明;較吕氏《制度詳説》則源流為備。前人稱蘇軾詩如武庫之兵,利鈍互陳。如愚是編,亦可以當斯目矣。

  【彙訂】

  1.《宋史》無章如愚傳。

  2.章氏原本為一百卷,以甲至癸分集,每集十卷,有宋刊殘本傳世。文淵閣四庫本前集目錄為十八門,即六經、諸子、諸經、諸子百家、韻學字學、諸史、聖翰、書目、文章、禮、儀衛、禮器、樂、律吕、歷數、律曆、天文、地理。而正文為六經(卷一至八)、諸子百家(卷八後半)、經史(卷九)、諸子百家(卷十);字學、韻學類(卷十一後半)直接附於“諸子百家”門“百家類”之後,疑此處漏標“韻學字學”門;正史(卷十二至十七)、聖翰(卷十八,分為“歷代聖翰”類、“書目”類)、類書(卷十九)、文章(卷二十至二二)、禮(卷二三至三九)、儀衛(卷四十)、禮器(卷四一至四六)、樂(卷四七至五二)、律吕(卷五三)、歷數(卷五四至五六)、律曆(卷五七)、天文(卷五八)、地理(卷五九至六六)。後集正文實分八門,即官制、士、兵、民、財、賦税、財用、刑。續集於律曆門之外,又有律門和曆門,共十七門,“諸路”作“輿地”。别集之“經藝”當作“士”,其下分科舉、經義、詞賦、論策四目,“四裔”當作“夷狄”。

  3.前集、後集所分門目無重複,當是一次性設計的結果,編寫年代應相銜接。

  (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李紅英:《<四庫全書總目·山堂考索>條辨證——兼談<山堂考索>的版本源流》)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六十九卷後集八十一卷續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謝維新編。維新字去咎,建安人。其始末未詳。自署曰“膠庠進士”,蓋太學生也。是書成於寶祐丁巳,前有維新自序,後有莆田守黄叔度跋,稱維新應友劉德亨之託,蓋當時坊本。總目後又有跋云:“昨刻《古今備要》四集,盛行於世,但門目未備,再刻《外集》”云云。不署名氏,當即德亨所題也。是書《前集》四十一門,子目四百九十一。《後集》四十八門,子目四百一十六。其“致仕”一目,有錄無書,註曰“已見《前集》”。《續集》分六門,子目五百七十。《别集》分六門,子目四百一十。《外集》分十六門,子目四百三十1。所引最為詳悉。惟郡縣山川名勝以祝穆《方輿勝覽》已備,不及更載2。每目前為事類,後為詩集,所收皆兼及宋代。雖不及《太平御覽》、《册府元龜》諸書皆根柢古籍,元元本本,而所採究皆宋以前書,多今日所未見。宋代遺事佚詩,如蘇軾咏雪詩,以富、貴、勢、力分四首,為本集所不錄者,亦往往見於此書,故厲鶚作《宋詩紀事》多採用之。又宋代官制至為冗雜,《宋史》不過僅存其名,當時詩文所稱,今多有不知為何官者。惟此書《後集》條列最明,尤可以資考證。在類事之家,尚為有所取材者矣。

  【彙訂】

  1.宋刊本、文淵閣《四庫》本各卷門目實際為《前集》三十九門,《後集》四十五門,《續集》十門,《别集》二十門,《外集》三十六門,皆與書前總目所列不同。《後集》亦無“致仕”目。(張元濟:《涵芬樓燼餘書錄》)

  2.殿本“載”下有“焉”字。

  源流至論前集十卷後集十卷續集十卷别集十卷(内府藏本)

  《前集》十卷,《後集》十卷,《續集》十卷,宋林駧撰。《别集》十卷,宋黄履翁撰。駧字德頌,寧德人,嘗以《易》魁鄉薦。事蹟具《閩書》。考衛湜《禮記集説》引有林坰之語,其字從“土”,未審為一人二人。履翁字吉父。不知其里貫,疑亦閩人也1。宋自神宗罷詩賦,用策論取士,以博綜古今,參考典制相尚。而又苦其浩瀚,不可猝窮。於是類事之家,往往排比聯貫,薈稡成書,以供場屋採掇之用。其時麻沙書坊刊本最多,大抵出自鄉塾陋儒,剿襲陳因,多無足取,惟章俊卿《山堂羣書考索》最為精博。是編於經史百家之異同,歷代制度之沿革,條列件繫,亦尚有體要。雖其書亦專為科舉而設,然宋一代之朝章國典,分門别類,序述詳明,多有諸書不載者。實考證家所取資,未可以體例近俗廢也。

  【彙訂】

  1.《閩書》前之弘治《八閩通志》卷七二已有林駧傳,為理宗時人。同書同卷有林坰傳,長溪人,高宗時人。同書卷五五有黄履翁傳,寧德人,紹定五年進士。(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玉海二百卷附辭學指南四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王應麟撰。應麟有《鄭氏周易註》,已著錄。是書分天文、律憲〔曆〕、地理、帝學、聖文1、藝文、詔令、禮儀、車服、器用、郊祀、音樂、學校、選舉、官制、兵制、朝貢、宫室、食貨、兵捷、祥瑞二十一門2。每門各分子目,凡二百四十餘類3。宋自紹聖置宏詞科,大觀改詞學兼茂科,至紹興而定為博學宏詞之名,重立試格。於是南宋一代,通儒碩學多由是出,最號得人,而應麟尤為博洽。其作此書,即為詞科應用而設。故臚列條目,率鉅典鴻章,其採錄故實,亦皆吉祥善事,與他類書體例迥殊。然所引自經史子集、百家傳記,無不賅具。而宋一代之掌故,率本諸實錄、國史、日曆,尤多後來史志所未詳。其貫串奧博,唐、宋諸大類書未有能過之者。何焯評點《困學紀聞》,動以詞科詆應麟,特故為大言,不足信也。其書元時嘗刊於慶元路,版已久佚。今江寧有南京國子監刊本4,以應麟所著《詩考》、《詩地理考》、《漢藝文志考》、《通鑑地理通釋》、《王會篇解》、《漢制考》、《踐阼篇解》、《急就篇解》、《小學紺珠》、《姓氏急就篇》、《周易鄭註》、《六經天文編》、《通鑑答問》等書附梓於後5。案明貝瓊《清江集》有所作應麟孫王厚墓誌6,稱應麟著《玉海》,未脱稿而失,後復得之,中多闕誤。厚考究編次,請於閫帥鋟梓,并他書十二種以傳。據此,則諸書附梓,實始於元代。惟瓊稱慶元初刻之時,附書十二種,而今為十三種。慶元刊書原序亦言公書鋟於郡學者凡十有四,《玉海》其一。則十三種為不誤,或《清江集》傳寫之譌歟7?又卷首載浙東道宣慰司刊書牒文,稱《玉海》實二百卷,而今本乃合《辭學指南》為二百四卷。婺郡文學李桓序所列卷目,已與今同,疑即當時校刊者所附入。相沿已久,今亦仍之。至他書之附刻者,則各從其類,别著於錄焉。其曰《玉海》者,本於張融集名,實則仿梁武所集《金海》之例而變其稱也。

  【彙訂】

  1.“聖文”,底本作“聖制”,據殿本改。此書卷二十八至三十四為“聖文”門。

  2.“祥瑞”,殿本作“祥符”,誤,此書卷一百九十五至二百為“祥瑞”門。

  3.今存元至正十二年(1352)重刊慶元路本,子目二百三十三,下附三十二,合計為二百六十五類。(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4.“南京”,殿本作“前明”。

  5.《漢藝文志考》當作《漢藝文志考證》,《王會篇解》當作《周書王會補註》,《踐阼篇解》當作《踐阼篇集解》,《急就篇解》當作《急就篇補註》,《周易鄭註》當作《周易鄭康成註》。(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6.王應麟之孫名厚孫。(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7.“譌”,殿本作“誤”。

  小學紺珠十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宋王應麟撰。分門隸事,與諸類書略同。而每門之中,以數為綱,以所統之目系於下,則與諸類書迥異。蓋仿世傳陶潛《四八目》之例,以數目分隸故實,遂為類事者别創一格也。其閒隨筆記錄,或有不及編次者。如“律曆”類首序六律、六吕,以至度、量、權衡,次序四時、八正、二氣、十二月之類,蓋由律及曆也1。而其後復序五音六十四聲2、八十四調,其後復序七閏、八會之類,前後殊無條理。又如五卜、三兆、四兆、九簭之類,應麟《玉海》系之“藝術”,而此書收入“律曆”,亦自亂其例。閒有採摭未備,失之耳目之前者。如“天文”類中既載《淮南·天文訓》之“八紘”、“八極”,而東西南北中之“五官”,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之“六府”,乃不見錄。“器用”類中既載《周官》之“八尊”,而賈疏之“十有六尊”乃不見錄。既載《春秋傳》“禘飫宴之三蒸”,而《儀禮疏》之“牲有二十一體”乃不見錄。如斯之類,不一而足。閻若璩《潛邱劄記》僅摘其《九經》不分唐、宋,併漏《十三經》之名,尚為未盡也。然後來張九韶《羣書拾唾》、宫夢仁《讀書紀數略》,雖採掇編輯,較為明備,而實皆以是書為藍本。踵事者易,創始者難,篳路藍縷,又烏可没應麟之功歟?

  【彙訂】

  1.殿本“蓋”上有“是”字。

  2.據此書卷一,“五音六十四聲”乃“五音十四聲”之誤。“十四聲”乃開口聲、合口聲、蹴口聲、撮唇聲、開唇聲、隨鼻聲、舌根聲、蹴舌下卷聲、垂舌聲、齒聲、牙聲、齶聲、喉聲、牙齒齊呼開口送聲。

  姓氏急就篇二卷(通行本)

  宋王應麟撰。其書仿史游《急就篇》體,以姓氏諸字排纂成章,以便記誦。文詞古雅,不減游書。又雖以記錄姓氏為主,而臚列名物,組織典故,意義融貫,亦可為小學之資。篇中凡單姓皆無重字,篇末列二字三字諸姓,則不免複出。蓋義取兼載,勢難相避。其中稀僻之字,如《梁四公記》之類,雖託言沈約所撰,實詭立稱號,本無其人,未免失之稍雜。然載籍既有此姓,删之反有挂漏之譏。過而存之,亦不足為累。每句之下,各註其受氏之源與歷代知名之士,必一一標所據之書,尤為詳密。篇末有自跋一章,以歐陽修《州名急就篇》自比。修書今載《居士集》中,字數無多,亦無註釋,實不及是書之善。其跋亦作韻語,舊本遂誤合於正文。考應麟所作《〈爾雅翼〉序》,即用此體。蓋馬融《〈廣成頌〉序》之支流,與本書實不相屬。今離析書之,庶不失應麟之意焉。

  小字錄一卷1(兩淮鹽政採進本)2

  宋陳思撰。思有《寶刻叢編》,已著錄。是書因陸龜蒙《侍兒小名錄》稍加推廣3,集史傳所載小字4,以為一編。明沈宏正為刊行之。思病龜蒙之書叢雜無緒,故條分縷析,先列歷代帝王,而自漢以後諸臣則案代臚載,較龜蒙書為有條理。然如北周晉公宇文護,小字薩保,見於本傳,而此顧遺之,則亦不免於漏略。特以其蒐羅舊籍,十得七八,亦足以備檢尋。故錄存之,為識小之一助焉。

  【彙訂】

  1.底本此條置於《全芳備祖》條之前,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兩淮鹽政採進本”,殿本作“江蘇巡撫採進本”。《四庫採進書目》中“江蘇省第一次書目”、“兩淮鹽政李續呈送書目”、“江蘇採輯遺書目錄簡目”皆著錄此書。(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3.殿本“稍”上有“而”字。

  4.殿本“史”上有“歷代”二字。

  雞肋一卷(内府藏本)1

  宋趙崇絢撰。崇絢字元素。據《宋史·宗室世系表》,蓋簡王元份之八世孫。作《諸蕃志》之趙汝适,即其父也。書首自稱汴人,不忘本耳。其書雜採古事,有名同而實異者,如玉環一為唐睿宗琵琶名,一為楊貴妃之類;有相似而相反者,如周亞夫縱理入口餓死,褚羅縱理入口壽終之類。有一事而數見者,如欒巴、郭憲、佛圖澄皆噀酒救火之類。有事相類者,如口吃有韓非等十三人,酒量有于定國等十一人之類。有姓名同者,如兩張禹、兩李光進之類。然如蕭詧惡婦人、劉邕嗜瘡痂之類,又各自為條,不相比附,則未詳其體例何取也。其曰《雞肋》,殆偶然記錄,成此一册。而又未能博採諸書,勒成完帙,故有取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之意歟?明陳禹謨之《駢志》、國朝方中德之《古事比》,其體例實源於此。類事家之有此,猶史家之有紀事本末。皆於古式之外,别創一格,而後來竟不能廢者也。故錄存之,著其所自始焉。

  【彙訂】

  1.底本此條置於《羣書會元截江網》條之後,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六帖補二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楊伯嵓撰。伯嵓有《九經補韻》,已著錄。是編以增補白居易《六帖》、孔傳《續六帖》所未備,凡二十類。中多割引宋人詩句,徵事頗不詳賅。蓋二書所有即不復見。又書中所載古事多不著出典,未免嫌於無徵。然虞世南《北堂書鈔》即已多如此,《六帖》復往往有之。蓋因仍舊例,未及改作,其失亦有由也。吕午序稱其能知“雲璈”字出《太平廣記》,然《廣記》實引《漢武内傳》。伯嵓不舉本書而但舉類書之名,知其學亦捃摭之功,故往往不得事始。特其於白、孔二家拾遺補闕,不為無功,而宋代逸事遺文亦頗藉以有考。視明代類書餖飣裨販者,固尚為近古矣。

  翰苑新書前集七十卷後集上二十六卷後集下六卷别集十二卷續集四十二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1

  不著撰人名氏。據明陳文燭序,亦但稱為宋人。今别有刊本,題宋謝枋得撰者,坊賈所贗託也。文燭序稱是書舊無傳本,慈谿袁煒為大學士時2,始從内閣錄出。而日久佚其首卷。後得華亭徐階所錄本,乃足成之。其書分前、後、别、續四集3,疑未必出一人之手。《前集》皆為書啟之用,自一卷至六十卷皆以職官分目,下至鹽官、酒官之類,亦皆備載。六十一卷至七十卷則以家世、閥閱、座主、門生之類分目。每門之中,皆冠以歷代事實,次以宋朝事實,次以自敍,次以旁引,次以羣書精語,次以前賢詩詞,次以四六警語。《後集》止備表牋之用,一卷至十九卷以大典禮分目,而附以謝恩陳乞,二十卷至二十六卷則錄宋代表牋之文。《後集下》一卷至五卷為類姓,六卷則惟列發舉、詞科、入學三目,蓋補《前集》之遺。《别集》皆錄宋人劄狀、致語、朱表、表文、青詞、疏語、册文、祝文、祭文之屬,其劄子以五提頭、七提頭、九提頭分目,蓋當時之式,其朱表則青詞類也。《續集》錄宋人書啟,一卷至二十三卷以官分目,二十四卷至四十二卷以事分目,又以廣《别集》未備之體耳。其書本為應酬而作,惟取便檢用,不免傷於繁複。而於宋代典故事實,最為賅備,披沙揀金,往往見寶。較孔傳《續六帖》之類,反為有資考證也。

  【彙訂】

  1.底本此條置於《韻府羣玉》條之後,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慈谿”,殿本作“分宜”,誤,袁煒,《明史》卷一九三有傳,作慈谿人,《浙江通志·選舉志》亦同。而分宜明屬袁州府(今江西境内)。然明萬曆十九年金陵仁壽堂刻本此書陳文燭序云:“《翰苑新書》,此宋人書也,原無梓本,分宜袁相公錄自内閣。”序中所謂“袁相公”疑非袁煒。

  3.《經籍訪古志》卷五著錄宋槧原刻本此書,復有《外集》一種,載地理類,略與《方輿勝覽》同。(徐鵬、劉遠遊:《四庫提要補正》)

  韻府羣玉二十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宋陰時夫撰,其弟中夫註。案黄虞稷《千頃堂書目》云:“陰幼遇一作陰時遇,字時夫,奉新人。數世同居。登宋寶祐九經科,入元不仕。其兄中夫,名幼達。”據此,則時夫乃幼遇之字,而中夫又時夫之兄,與世所傳不同,當必有據。然舊刻皆題其字,未詳何義也1。昔顏真卿編《韻海鏡源》,為以韻隸事之祖,然其書不傳。南宋人類書至多,亦罕踵其例。惟吳澄《支言集》有張壽翁《事韻擷英》序,稱:“荆國2、東坡、山谷始以用韻奇險為工。蓋其胸中蟠萬卷書,隨取隨有,儻記誦之博不及前賢,則不能免於檢閱。於是乎有《詩韻》等書,然其中往往陳腐”云云。是押韻之書盛於元初,時夫是編蓋即作於是時。康熙中,河閒府知府徐可先之婦謝瑛又取其書重輯之3,名《增删韻玉定本》。今書肆所刊皆瑛改本。此本為大德中刊版,猶時夫原書也4。明成祖頗喜其書,故解縉大庖西封事稱陛下好觀《韻府雜書》,鈔輯穢蕪,略無文彩。曹安《讕言長語》亦曰:“《韻府羣玉》亦收之博矣,其中正要緊者漏之。如‘足’字欠‘管寧濯足’,‘柵’字欠‘青溪柵’:‘蘇峻攻青溪柵,卞壼拒之,高熲殺張麗華於青溪柵’。二字尚失之,則其他可知也”云云。今以《欽定佩文韻府》考之,陰氏之所漏,寧止於是。安之所舉,如一葉一花,偶然掇拾,未睹夫鄧林之茂蔚也。然元代押韻之書,今皆不傳,傳者以此書為最古。又今韻稱劉淵所併,而淵書亦不傳世。所通行之韻,亦即從此書錄出,是《韻府》、《詩韻》皆以為大輅之椎輪。將有其末,必舉其本,此書亦曷可竟斥歟?

  【彙訂】

  1.元刊本題“晚學陰時夫勁弦編輯,新吳陰中夫復春編註”,則時夫、中夫當是其名。(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荆國”,底本作“荆公”,據殿本改。吳澄《吳文正集》卷十九《〈事韻擷英〉序》:“昔歐陽公、蘇老泉、王荆國諸人以‘黯然銷魂惟别而已’八字分韻賦詩送裴吳江……宋以前和詩和意不和韻,至荆國、東坡、黄山谷始以用韻奇險為工……”

  3.“河閒府知府徐可先之婦謝瑛又取其書重輯之”,殿本作“河閒知府徐可先之妾謝瑛又取其書重輯之”。

  4.陰時夫之父陰竹野序為大德丁未,其兄陰中夫序為延祐甲寅,而其自序言其書成時,其父已没。是大德閒此書尚未成,安得有刊本?(楊守敬:《日本訪書志》)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