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史籍 > 明史纪事本末 | 上页 下页 |
第七十三卷 修明历法(1) |
|
太祖吴元年冬十一月,太史院使刘基率其属高翼上《戊申大统历》。 洪武元年冬十月,征元太史院使张佑、张沂,司农卿兼太史院使成隶,太史同知郭让、朱茂,司天少监王可大、石泽、李义,太监赵恂,太史院监候刘孝忠,灵台郎张容,回回司天监黑的儿、阿都刺,司天监丞迭里月实一十四人,修定历数。 二年夏四月,征元回回司天台官郑阿里等十一人,至京议历法,占天象。 三年六月,改司天监为钦天监。设钦天监官,其习业者分四科:曰天文,曰漏刻,曰《大统历》,曰《回回历》,自五官正而下,至天文生,各端科肄焉。五官正理历法,造历。岁造《大统历》、《御览月令历》、《六壬遁甲历》、《御览天象七政躔度历》。凡历注上御历三十事,民历三十二事,壬遁历六十七事。灵台郎辨日月星辰之躔次分野以占候。保章正专志天文之变,辨吉凶之占。挈壶正知漏,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以考中星昏明之度,而统于监正丞。 十五年,命大学士吴伯宗等译《回回历》、《经纬度》、《天文》诸书。 十七年冬闰十月,钦天监博士元统上言:“臣闻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历。随时修改,以合天道。今历虽以《大统》为名,而积分犹踵授时之数,非所以重始敬正也。《授时》法以至元辛巳为历元,至洪武甲子积一百四年,以历法推之,得三亿七千六百一十九万九千七百七十五分。经云大约七十年而差一度,每岁差一分五十秒。辛巳至今,年远数盈,渐差天度,拟合修改,请以洪武甲子岁冬至为历元。而七政之行,有迟疾顺逆,伏见不齐,其理深奥,实难推演。闻磨勘司令王道亨有司郭伯玉者,精明九数之学,愿征令推算,以宣昭一代之制。”书奏,报可,擢统为监正。 二十年冬十一月,选畴人年壮解书者,赴京习天文推步之术。 二十六年秋七月,钦天监副李德芳言:“故元至元辛巳为历元,上推往古,每百年长一日,下验将来,每百年消一日,永久不可易也。今监正元统改作洪武甲子历元,不用消长之法。考得《春秋》晋献公十五年戊寅岁,距至元辛巳二千一百六十三年。以辛巳为历元,推得天正,冬至在甲寅日夜子初三刻,与当时实测数相合。洪武甲子元正,上距献公戊寅岁二千二百六十一年。推得天正,冬至在己未日午正三刻,比辛巳为元,差四日六时五刻。当用至元辛巳为元,及消长之法,方合天道。”疏奏,元统复言:“臣所推甲子历元,实于旧法无爽。”上曰:“二说皆难凭,独验七政交会行度无差者为是。”于是钦天监以洪武甲子为历元而造历,依《授时》法推算如初。 英宗正统十四年,造《己巳大统历》。冬夏二至,昼夜六十一刻,行之而疏,寻废不行。学士杨廉言:“汉兴四百年,更三造历。唐三百年,更七造历。宋三百余年,至十八造历。本朝自洪武至今,百四十年未更造,而交食一一验不爽,则知许平仲、郭守敬所造历,理数极精,古今历无过之者,乃天生桀出之智,豫国家历数无疆之用也。” 宪宗成化十七年秋八月,真定教谕俞正已言:“历象授时,乃敬天勤民之急务。后世历法失差,由不得古人随时损益之法也。我朝尽革前代弊政,独于历法可议。臣窃以经传所载,日月行天下之常度,本历元以步算;又以阴阳亏盈之理求之,以验今历。详定成化十四年戊戌十一月初一日己丑子正初刻合朔,冬至,日月与天同会于斗宿七度。至三十三年丁巳十月初一日戊辰酉正初刻合朔,冬至,日月与天复同会于斗宿七度。所谓气朔分齐,是为一章者也。今将一章十有九年七闰之数,冬至、月朔、闰月、节气、年、日、月、时,逐月开坐,编成一册上进,请敕该部精加考订,仍行钦天监从宜造历,颁布天下。”疏下部,尚书周洪谟掌钦天监事,童轩与正已参考讲论,竟日不能决。洪谟等因奏:“正已止据邵子《皇极经世书》及历代《天文志》推算气朔,又祖述前代术家评论岁差之意,言古今历法俱各有差。曾不知与天合,虽差而可。今正已胶泥所闻,轻率妄议,请下法司治罪。”诏锦衣卫执治之。 孝宗弘治十一年,访世业畴人,并诸能通历象遁甲卜筮者。 武宗正德十三年夏五月己亥朔,日食,起复弗合,日官周濂请验交食,以更历元。 十五年冬十月,礼部主事郑善夫奏曰:“今岁及去年三次月食,臣皆同钦天监官登台观验,初亏、复圆时刻分秒,多不合占步。盖天道幽玄,其数精微,以人合天,诚亦未易。岁差之法,晋虞喜定以五十年差一度,久而验之,弗合也。何承天以百年,刘焯以七十五年,僧一行以八十三年,久而验之,又弗合也。许衡、郭守敬定以六十六年有余,似已密矣。今据法推演,仍又不合,天道岂易言哉!且如定岁差之法,积四期余一日,以一日分加于四期,故二至之时,只争丝忽,此所宜定也。又如定日之法,一日百刻,而变为九百四十分者,以气朔有不尽之数难分也。凡月三十日,二气盈四百一十一分二十五秒,一朔虚四百四十一分,积虚盈之数以制闰,故定朔必视四百四十一分前后为朓朒,只在一分之间,此又所宜定也。如日月交食,惟日食为最难测。月食分数,惟以距交远近,别无四时加减,盖月小,闇虚大,月入闇虚而食,故八方所见皆同。若日为月体所掩而食,则日大而月小,日上而月下,日远而月近,日行有四时之异,月行有九道之异,故旁观者远近自不同矣。如北方食既,南方才半亏;南方食既,北方才半亏。故食之时刻分秒,必须据地定表,因时求合而后准也。如正德九年八月朔日食,历官报食八分六十七秒,而闽、广之地遂至食既。其时刻分秒,安得而同!今按交食以更历元,时分刻,刻分分,分分秒,极精极细。及至于半秒难分之处,亦须酌量以足者也。若皆半秒,积以岁月,则躔离朓朒,皆不合矣。汉、宋以来,皆设算学,与儒艺同科,称四门博士,九章之法大明,故定差法,更历元,每得其人。我朝算法既废,而占天之书国法所禁,官生之徒,明理实少。必须明理,然后数精。方今海内儒术之中,固有天资超迈,究心天人之学者,使得尽观秘书,加以岁月,必能上按往古,下推未来,庶几历元可更也。”不报。 世宗嘉靖三年,光禄少卿管监事华湘言:“天子奉顺阴阳,治历明时。盖时以作事,事以厚生,而世从治也。时苟不明,将每朔弦晦望失其节,分至启闭乖其期,无以该洽生灵,而世乱矣。夫历数之典,代有作者,曷尝不广集众思,人无遗智,法无遗巧,期于永久不变也哉!然不数岁而辄差。历所以差,由天周有余而日周不足也。日之差验于中星,尧冬至昏昂中,而日在虚七度,躔玄枵之子。今冬至昏室中,日在箕三度,躔析木之寅。计去尧三千余年,而差者五十度矣。再以赤黄道考之,至元辛巳改历,冬至赤道,岁差一度五十秒,今退天三度五十二分五十秒矣。黄道岁差九十二分九十八秒,今退天三度二十五分七十四秒矣。是以正德戊寅日食,庚辰月食,时刻分秒,起复方位。类与推算迕,恭惟皇上入继大统之年,适与元革命改宪之年合。则调元正历,固有待于今日也。臣伏揆古今善治历者三家,《汉太初》以钟律,《唐大衍》以蓍策,元《授时》以晷景;而晷景为近,其所因者本也。欲正历而不登台测景,窃以为皆空言臆见,非事实已。伏望许臣暂住朝参,督同中官正周濂及抡选畴人子弟谙晓本业者,及冬至前,诣观象台,昼夜推测。日记月书,至来年冬至,以验二十四气分至合朔,日躔月离,黄赤二道,昏旦中星,七政紫气,月孛罗睺计都之度,视元辛巳所测,差次录闻。昔班固作《汉志》,言治历有不可不择者三家,专门之裔,明经之儒,精算之士。臣三者无一,蚤夜皇皇,罔知所措。乞敕礼部延访有能知历理如扬雄,精历理如邵雍,智巧天授如僧一行、郭守敬者,征赴京师,令详定岁差,成一代之制。”不报。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