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页 下页 |
永定河志 |
|
永定河亦名无定河,即桑乾下游。源出山西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马邑复出,汇众流,经直隶宣化之西宁、怀来,东南入顺天宛平界,迳卢师台下,始名卢沟河,下汇凤河入海。以其经大同合浑水东北流,故又名浑河,元史名曰小黄河。从古未曾设官营治。其曰永定,则康熙间所锡名也。永定河汇边外诸水,挟泥沙建瓴而下,重峦夹峙,故鲜溃决。至京西四十里石景山而南,迳卢沟桥,地势陡而土性疏,纵横荡漾,迁徙弗常,为害颇钜。于是建堤坝,疏引河,宣防之工亟焉。 顺治八年,河由永清徙固安,与白沟合。明年,决口始塞。十一年,由固安西宫村与清水合,经霸州东,出清河;又决九花台、南里诸口,霸州西南遂成巨浸。康熙七年,决卢沟桥堤,命侍郎罗多等筑之。三十一年,以河道渐次北移,永清、霸州、固安、文安时被水灾,用直隶巡抚郭世隆议,疏永清东北故道,使顺流归淀。 三十七年,以保定以南诸水与浑水汇流,势不能容,时有汎滥,圣祖临视。巡抚于成龙疏筑兼施,自良乡老君堂旧河口起,迳固安北十里铺、永清东南朱家庄,会东安狼城河,出霸州柳岔口三角淀,达西沽入海,濬河百四十五里,筑南北堤百八十余里,赐名永定。自是浑流改注东北,无迁徙者垂四十年。三十九年,郎城淀河淤且平,上游壅塞,命河督王新命开新河,改南岸为北岸,南岸接筑西堤,自郭家务起,北岸接筑东堤,自何麻子营起,均至柳岔口止。四十年,加筑南岸排椿遥堤,修金门闸。四十八年,决永清王虎庄,旋塞。五十六年,修两岸沙堤大堤,决贺尧营。六十一年,复决贺尧营,随塞。 雍正二年,修郭家务大堤,筑清凉寺月堤,修金门闸,筑霸州堂二铺南堤决口。三年,因郭家务以下两岸顿狭,永清受害特重,命怡亲王允祥、大学士朱轼,引浑水别由一道入海,毋使入淀,遂于柳岔口少北改为下口,开新河自郭家务至长䓖河,凡七十里,经三角淀达津归海,筑三角淀围堤,以防北轶。又筑南堤自武家庄至王庆坨,北堤自何麻子营至范瓮口,其冰窖至柳岔口堤工遂废。十二年,决梁各庄、四圣口等处三百余丈,黄家湾河溜全夺,水穿永清县郭下注霸州之津水洼归淀。总河顾琮督兵夫塞之。十三年,决南岸朱家庄、北岸赵家楼,水由六道口小堤仍归三角淀。 乾隆二年,总河刘勷勘修南北堤,开黄家湾、求贤庄、曹家新庄各引河,濬双口、下口、黄花套。六月,涨漫南岸铁狗、北岸张客等村四十余处,夺溜由张客决口下归凤河。命吏部尚书顾琮察勘,请仿黄河筑遥堤之法。大学士鄂尔泰持不可,议“于北截河堤北改挑新河,以北堤为南堤,沿之东下,下游作泄潮埝数段,复于南北岸分建滚水石坝四,各开引河:一于北岸张家水口建坝,即以所冲水道为引河,东汇凤河;一于南岸寺台建坝,以民间泄水旧渠入小清河者为引河;一于南岸金门闸建坝,以浑河故道接檿牛河者为引河;一于南岸郭家务建坝,即以旧河身为引河。合清隔浊,条理自明”。诏从其请。 四年,直督孙嘉淦请移寺台坝于曹家务,张客坝于求贤庄。又于金门闸、长安城添筑草坝,定以四分过水。顾琮言,金门闸、长安城两坝水势仅一河宣泄,恐汛发难容,拟分引河为两股,一由南洼入中亭河,一由杨青口入津水洼。又言郭家务、小梁村等处旧有遥河千七百丈,年久淤塞,请发帑兴修。均从之。五年,孙嘉淦请开金门闸重堤,濬西引河,开南堤,放水复行故道。六年,凌汛漫溢,固、良、新、涿、雄、霸各境多淹。从鄂尔泰议,堵闭新引河,展宽双口等河,挑葛渔城河槽,筑张客、曹家务月堤,改筑郭家务等坝。八年,濬新河下口,及董家河、三道河口,修新河南岸及凤河以东堤埝。又疏穆家口以下至东萧庄、凤河边二十里有奇。九年,以范瓮口下统以沙、叶两淀为归宿,两汛水多归叶淀,遂疏注沙淀路,并将南北旧减河濬归凤河。 十五年五月,河水骤涨,由南岸第四沟夺溜出,迳固安城下至牛坨,循黄家河入津水洼,一由檿牛河入中亭河。命侍郎三和同直督堵御,于口门下另挑引河,截溜筑坝,遏水南溢,使归故道。十六年,凌汛水发,全河奔注冰窖堤口,即于王庆坨南开引河,导经流入叶淀,以顺水性。十九年,南埝水漫堤顶,决下口东西老堤,夺溜南行,漫胜芳旧淀,迳永清之武家厂、三圣口,霸州之信安入口。明年,高宗临视,改下游由调河头入海,挑引河二十余里,加培埝身二千二百余丈。二十一年,直督方观承请于北埝外更作遥堤,预为行水地,凤河东堤亦接筑至遥埝尾。从之。二十四年,大雨,直隶各河并涨,下游悉归淀内,大清河不能宣泄,转由凤河倒漾,阻遏浑流,南岸四工堤决。命御前侍卫赫尔景额协同直督剋日堵筑。 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两岸屡决。三十七年,命尚书高晋、裘曰修偕直督周元理履勘,疏言:“永定河自康熙间筑堤以来,凡六改道。救弊之法,惟有疏中洪、挑下口,以畅奔流,筑岸堤以防冲突,濬减河以分盛涨。”遂兴大工,用帑十四万有奇。自是水由调河头迳毛家洼、沙家淀达津入海。三十八年,调河头受淤,其澄清之水散漫而下,别由东安响水村直趋沙家淀。四十年,堵北三工、南头工漫口。四十四年,展筑新北堤,加培旧越堤,废去濒河旧堤,使河身宽展。四十五年,卢沟桥西岸漫溢,北头工冲决,由良乡之前官营散溢求贤村减河归黄花店,爰开引沟八百丈,引溜归河。五十九年,决北二工堤,溜注求贤村引河,至永定河下游入海。旋即断流,又漫南头工堤,水由老君堂、庄马头入大清河,凡筑南堤百余丈。又于玉皇庙前筑挑水坝。 嘉庆六年,决卢沟桥东西岸石堤四、土堤十八,命侍郎那彦宝、高杞分驻堵筑,并疏濬下游,集民夫五万余治之。御制河决叹,颁示群臣。两月余工竣。十五年,永定河两岸同时漫口,直督温承惠驻工堵合之。十七年,河势北趋,葛渔城淤塞,水由黄花店下注。乃于旧淤河内挑挖引河,并于上游筑草坝,挑溜东行,另建圈堤以防泛衍。二十年,拆凤河东堤民埝以去下壅。六月大雨,北岸七工漫塌,开引河,由旧河身稍南,直至黄花店,东抵西洲,长五千六百九丈。九月,水复故道。二十四年,北岸二工漫溢,头工继溢,侧注口门三百余丈,大兴、宛平所属各村被淹。九月塞决口,并重濬北上引河。 道光三年,河由南八工堤尽处决而南,直趋汪儿淀。四年,侍郎程含章勘议濬复,未果。十年,直督那彦成请于大范瓮口挑引河,并将新堤南遥埝加高培厚。报可。十一年春,河溜改向东北,迳窦淀,历六道口,注大清河,汪儿淀口始塞,水由范瓮口新槽复归王庆坨故道。十四年,宛平界北中、北下汛决口,水由庞各庄循旧减河至武清之黄花店,仍归正河尾闾入海。良乡界南二工决口,水由金门闸减河入清河,经白沟河归大清河。爰挑引河,自漫口迤下至单家沟,间段修筑二万七千四百余丈。二十四年,南七工漫口,就迤北三里许之河西营为河头,挑引河七十余里,直达凤河。三十年五月,上游山水下注,河骤涨,北七工漫三十余丈,由旧减河迳母猪泊注凤河。勘于冯家场北河湾开引河,十月竣工。 咸丰间,南北堤溃决四次。时军务方棘,工费减发,补苴罅漏而已。 同治三年,因河日北徙,去路淤浅,于柳坨筑坝,堵截北流,引归旧河,展宽挑深张坨、胡家房河身,经东安、武清、天津入海。六年以后,时有溃决。八年,直督曾国藩请于南七工筑截水大坝,两旁修筑圈埝,并挑濬中洪,疏通下口,以免壅溃。从之。十年,南岸石堤漫口,夺溜迳良乡、涿州注大清河入海。明年,允直督李鸿章请,修金门闸坝,疏濬引河,由童村入小清河。石堤决口塞。十二年,南四工漫口,由霸州檿牛河东流。爰将引河增长,复筑挑水坝一。 光绪元年,南二汛漫口,随塞。四年,北六汛决口,筑合后,复于坦坡埝尾接筑民埝至青光以下。十年,以凤河当永定河之冲,年久淤垫,以工代赈,起南苑五空闸,讫武清缑上村,间段挑濬,并培筑堤坝决口。十六年,大水,畿辅各河并涨,永定北上汛、南三汛同时漫决。命直督迅筹堵筑,添修挑坝岸堤,又疏引河六十余里。十八年夏,大雨,河水陡涨,南上汛灰坝漫口四十余丈。给事中洪良品言北岸头工关系最重,请接连石景山以下添砌石堤,以资捍卫。下所司筹议。因工艰费钜,择要接筑石堤八里,并添修石格。十九年冬,因频年溃决为患,命河督许振祎偕直督会勘筹办。振祎陈疏下游、保近险、濬中洪、建减坝、治上游五事。直隶按察使周馥并建议于卢沟南岸筑减水大石坝,以水抵涵洞上楣为准,逾则泻去。诏如所请。二十二年,北六工、北中汛先后漫溢,由韩家树汇大清河,遂挑濬大清河积淤二十余里。 二十五年,诏直督裕禄详勘全河形势,以纾水患。裕禄言:“畿辅纬川百道,总汇于南北运、大清、永定、子牙五经河,由海河达海,惟永定水浑善淤,变迁无定。从前下口遥堤宽四十余里,分南、北、中三洪。嗣因南、中两洪淤垫,全由北洪穿凤入运。”因陈统筹疏筑之策七:一,先治海河,俾畅尾闾,然后施工上游;一,宜以凤河东堤外大洼为永定下口;一,修筑北运河西堤;一,规复大清河下口故道于西沽;一,修筑格淀;一,修筑韩家树横直各堤;一,疏濬中亭河,以期一劳永逸。需费七十七万有奇。帝命分年筹办。適有拳匪之乱,不果行。 三十年后,南北岸屡见溃决,均随时堵合。论者以为若将险工全作石堤,湾狭处改从宽直,并于南七工放水东行,傍淀达津,再加以石坝分泄盛涨,庶几永保安澜云。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