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史籍 > 三家注史记 | 上页 下页
魏世家(4)


  魏王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以求故地。无忌谓魏王曰: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於亲戚若此,而况於仇雠之国乎?今王与秦共伐韩而益近秦患,臣甚惑之。而王不识则不明,群臣莫以闻则不忠。

  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彊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乎?韩亡,秦有郑地,与大梁鄴,〔索隐〕战国策“鄴”作“邻”字为得。
  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今负彊秦之亲,王以为利乎?

  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後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绝韩上党而攻彊赵,是复阏与之事,〔索隐〕复音扶富反。谓前年秦韩相攻阏与,而赵奢破秦军。
  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鄴、朝歌,绝漳滏水,与赵兵决於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秦又不敢。伐楚,道涉谷,〔索隐〕道犹行也。涉谷是往楚之险路。从秦向楚有两道,涉谷是西道,河内是东道。
  行三千里。〔正义〕刘伯庄云:“秦兵向楚有两道,涉谷是西道,河外是东道。从褒斜入梁州,即东南至申州攻石城山,险阸之塞也。”
  而攻冥阸之塞,〔集解〕孙检曰:“楚之险塞也。”徐广曰:“或以为今江夏鄳县。”〔正义〕冥音盲。括地志云:“石城山在申州钟山县东南二十一里。魏攻冥阸即此,山上有故石城。注水经云‘或言在墈’,指此山也。吕氏春秋云‘九塞’,此其一也。”
  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索隐〕攻,亦作“致”,战国策见作“致军”,言致军粮难也。
  秦又不为也。若道河外,倍大梁,〔正义〕从河外出函谷关,历同州南至郑州,东向陈州,则背大梁也。
  右上蔡、召陵,〔集解〕徐广曰:“一无‘左’字。”〔正义〕上蔡县在豫州北七十里,邵陵故城亦在豫州郾城县东四十五里,并在陈州西。从汴州南行向陈州之西郊,则上蔡、邵陵正南面,向东皆身之右,定无“左”字也。
  与楚兵决於陈郊,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与齐矣。〔正义〕卫、齐皆在韩、赵、魏之东,故秦不伐也。

  夫韩亡之後,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集解〕徐广曰:“在脩武轵县,有茅亭。”〔正义〕茅,卯包反。怀州武陟县西十一里故怀城,本周邑,後属晋。左传云周与郑人苏忿生十二邑,其一曰攒茅。括地志云“在怀州获嘉县东北二十五里”也。获嘉,古脩武也。
  邢丘,〔集解〕徐广曰:“在平皋。”〔正义〕括地志云:“平皋故城在怀州武德县东南二十里,本邢丘邑也,以其在河之皋地也。”
  城〔索隐〕按:战国策云邢丘、安城,此少“安”字耳。
  垝津〔索隐〕在河北。垝音九毁反。〔正义〕垝音诡。字误,当作“延”。括地志云:“延津故俗字名临津,故城在卫州清淇县西南二十六里。杜预云‘汲郡城南有延津’是也。”
  以临河内,河内共、汲。〔集解〕徐广曰:“汲县属河内。”〔索隐〕汲,亦作“波”。波及汲皆县名,俱属河内。
  必危;有郑地,〔集解〕徐广曰:“成皋、荥阳亦属郑。”
  得垣雍,〔集解〕徐广曰:“垣雍城在卷县,卷县属魏也。卷县又有长城,经阳武到密者也。”〔正义〕雍,於用反。括地志云:“故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释例:“地名卷县,理或垣城也。”言韩亡之後,秦有郑地,得垣雍城,从荧泽决沟历雍灌大梁是也。
  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王之使者出过而恶安陵氏於秦,〔集解〕徐广曰:“召陵有安陵乡,征羌有安陵亭也。”〔正义〕括地志云:“鄢陵县西北十五里。李奇云六国时为安陵也。”言魏王使者出向秦云,共伐韩以成过失,而更恶安陵氏於秦,今伐之,重非也。
  秦之欲诛之久矣。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正义〕括地志云:“叶阳今许州叶县也。昆阳故城在许州叶县北二十五里。舞阳故城在叶县东十里。”此时叶阳、昆阳属秦,舞阳属魏也。
  听使〔索隐〕上平声,下去声。
  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正义〕随犹听也。无忌说言使者恶安陵氏,亦听秦亡安陵氏。然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许必危矣。秦有许地,魏国可无害。
  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正义〕南国,今许州许昌县南西四十里许昌故城是也。此时属韩,在魏之南,故言南国。括地志云:“周时为许国,武王伐纣所封。地理志云颍川许县古许国,姜姓,四岳之後,文叔所封,二十四君,为楚所灭。”三卿背晋,其地属韩。
  国无害乎?

  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梁千里,〔集解〕徐广曰:“魏国之界千里。又云河南梁县有注城。”〔正义〕河西,同州也。晋国都绛州,魏都安邑,皆在河东,去大梁有千里也。
  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间之。从林乡军〔集解〕徐广曰:“林乡在宛县。”〔索隐〕刘氏云“林,地名,盖春秋时郑地之棐林,在大梁之西北”。徐广云在宛陵也。〔正义〕括地志云:“宛陵故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三十八里,本郑旧县也。”按刘徐二说,是其地也。
  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集解〕徐广曰:“一作‘城’也。”〔索隐〕囿即圃田。圃田,郑薮,属魏。徐广云一作“城”。而战国策作“国中”。正义括地志云:“圃田泽在郑州管城县东三里。周礼云豫州薮曰圃田也。”
  边城尽拔,文台堕,〔索隐〕文台,台名。列士传曰“隐陵君施酒文台”也。〔正义〕堕,许规反。括地志云:“文台在曹州冤句县西北六十五里也。”
  垂都焚,〔集解〕徐广曰:“一云‘魏山都焚’。句阳有垂亭。”〔索隐〕垂,地名。有庙曰都。并魏邑名。
  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正义〕陶,曹州定陶也。卫即宋州楚丘县,卫文公都之,秦兵历取其郊也。
  北至平监。〔集解〕徐广曰:“平县属河南。平,或作‘乎’字。史记齐阚止作‘监’字。阚在东平须昌县。”
  所亡於秦者,山南山北,〔正义〕山,华山也。华山之东南,七国时邓州属韩,汝州属魏。华山之北,同、华、银、绥并魏地也。
  河外河内,〔正义〕河外谓华州以东至虢、陕,河内谓蒲州以东至怀、卫也。
  大县数十,〔集解〕徐广曰:“一作‘百’。”
  名都数百。〔集解〕徐广曰:“一作‘十’。”
  秦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於使秦无韩,有郑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由此矣。

  异日者,从之不成也,〔索隐〕从音足松反。
  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今韩受兵三年,秦桡之以讲,〔索隐〕桡音尼孝反。谓韩被秦之兵,桡扰已经三年,云欲讲说与韩和。
  识亡不听,〔索隐〕识犹知也。故战国策云“韩知亡犹不听”也。
  投质於赵,请为天下雁行顿刃,楚、赵必集兵,皆识秦之欲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是故臣原以从事王,〔索隐〕从音足松反。从事,言合从事王也。战国策亦然。
  王速受楚赵之约,而挟韩之质〔索隐〕言韩以质子入赵,则赵挟韩质而亲韩也。
  以存韩,而求故地,韩必效之。〔索隐〕效犹致也,谓致故地於赵也。〔正义〕无忌令魏王速受楚、赵之从。赵、楚挟持韩之质以存韩,而魏以求地,韩必效之,胜於与秦伐韩又与秦邻之祸殃也。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於与秦共伐韩,而又与彊秦邻之祸也。

  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通韩上党於共、甯,〔集解〕徐广曰:“朝歌有甯乡。”〔正义〕共,卫州共城县。甯,怀州脩武县,本殷之甯邑。韩诗外传云“武王伐纣,勒兵於甯,故曰脩武”。今魏开通共甯之道,使韩上党得直路而行也。
  使道安成,〔正义〕括地志云:“故安城在郑州原武县东南二十里。”时属魏也。
  出入赋之,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今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是韩则魏之县也。魏得韩以为县,卫、大梁、河外必安矣。今不存韩,二周、安陵必危,楚、赵大破,卫、齐甚畏,天下西乡而驰秦入朝而为臣不久矣。

  二十年,秦围邯郸,信陵君无忌矫夺将军晋鄙兵以救赵,〔正义〕括地志云:“魏德故城一名晋鄙城,在卫县西北五十里,即公子无忌矫夺晋鄙兵,故名魏德城也。”
  赵得全。无忌因留赵。二十六年,秦昭王卒。

  三十年,无忌归魏,率五国兵攻秦,败之河外,走蒙骜。魏太子增质於秦,秦怒,欲囚魏太子增。或为增谓秦王〔索隐〕按:战国策作“苏秦为公子增谓秦王”。
  曰:“公孙喜〔索隐〕战国策作“公孙衍”。
  固谓魏相曰‘请以魏疾击秦,秦王怒,必囚增。魏王又怒,击秦,秦必伤’。今王囚增,是喜之计中也。故不若贵增而合魏,以疑之於齐、韩。”秦乃止增。

  三十一年,秦王政初立。

  三十四年,安釐王卒,太子增立,是为景湣王。〔索隐〕系本云:“安釐王生景湣王午。”
  信陵君无忌卒。

  景湣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二年,秦拔我朝歌。卫徙野王。〔集解〕徐广曰:“卫从濮阳徙野王。”
  三年,秦拔我汲。五年,秦拔我垣、蒲阳、衍。〔集解〕徐广曰:“十二年献城秦。”〔正义〕括地志云:“故垣地本魏王垣也,在绛州垣县西北二十里。蒲邑故城在隰州隰川县南四十五里。”在蒲水之北,故曰蒲阳。衍,地名,在郑州。
  十五年,景湣王卒,子王假立。

  王假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集解〕徐广曰:“二年,新郑反。”

  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集解〕列女传曰:“秦杀假。”
  遂灭魏以为郡县。

  太史公曰:吾適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於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索隐〕按:谯周曰“以予所闻,所谓天之亡者,有贤而不用也,如用之,何有亡哉?使纣用三仁,周不能王,况秦虎狼乎?”

  〔索隐述赞〕毕公之苗,因国为姓。大名始赏,盈数自正。胤裔繁昌,系载忠正。杨干就戮,智氏奔命。文始建侯,武实彊盛。大梁东徙,长安北侦。卯既无功,卬亦外聘。王假削弱,虏於秦政。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