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家 > 李渔 | 上页 下页 |
李渔年谱 |
|
一岁(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旧历八月初七生,浙江兰溪夏李村人。 六岁(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在如皋。伯父在如皋行医,父亲做药材生意。李渔常随伯父登“大人之门”。 八岁(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在如皋。能诗。 十一岁(明天启元年/1621年) 随母离开如皋回到兰溪。 尝在梧桐树上刻诗纪年。 十五岁(明天启五年/1625年) 在兰溪。作《续刻梧桐诗》自励。 十七岁(明天启七年/1627年) 在兰溪。父病重,娶妻徐氏以“冲喜”。 十九岁(明崇祯二年/1629年) 在兰溪。父病逝。 二十五岁(明崇祯八年/1635年) 在兰溪。首次赴金华应童子试,以五经见拔,为浙江提学副使许豸赏识。 二十七岁(明崇祯十年/1637年) 入金华府学攻读举业。 二十九岁(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 首次赴杭州应乡试,落榜而归,作《榜后柬同时下第者》诗。 三十岁(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 在金华、兰溪。元日,作《凤凰如上忆吹箫·元日》,叹功名不就。 三十一岁(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 在金华、兰溪。作《活虎行》、《归故乡赋》。 三十二岁(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再次赴杭州应试,中途闻警而返,作《应试中途闻警归》诗。 母逝。作《夜梦先慈责予荒废举业醒书自惩》、《清明日扫先慈墓》、《壬午除夕》等诗。 三十四岁(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 山中避乱,作《甲申纪乱》、《甲申避乱》等诗。 三十五岁(清顺治二年/1645年) 避兵山中。乱后家毁。 七月初,暂入金华府通判许檄彩幕。 十月,纳姬曹氏。 三十六岁(清顺治三年/1646年) 清兵攻占金华,作《婺城行吊胡仲衍中翰》、《挽季海涛先生》、《丙戌除夜》等诗。 回兰溪夏李村“归农学圃”,自喻为“识字农”。 三十七岁(清顺治四年/1647年) 在兰溪。剃发有感,作《剃发二首》。 三十八岁(清顺治五年/1648年) 在兰溪。伊山别业建成。作《伊山别业成寄同社五首》、《伊园杂咏》、《伊园十便》、《伊园十二宜》等诗。 三十九岁(清顺治六年/1649年) 在兰溪。被推为祠堂“总理”,为首倡建石坪坝等多处堰坝、水渠,以及且停亭等公益设施。 四十岁(清顺治七年/1650年) 卖伊园,移居杭州,“卖赋以糊其口”。作《卖山券》。 四十一岁(清顺治八年/1651年) 在杭州。作《怜香伴》传奇。 四十二岁(清顺治九年/1652年) 在杭州。作《风筝误》传奇。 四十三岁(清顺治十年/1653年) 在杭州。作《意中缘》传奇。 四十五岁(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 在杭州。作《玉搔头》传奇。 四十六岁(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 在杭州。《无声戏》一集问世。 四十七岁(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 往来杭州、金陵(今南京)间。作《奈何天》传奇,《无声戏》二集问世。 四十八岁(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 往来杭州、金陵间。小说《十二楼》问世。 四十九岁(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 往来杭州、金陵间。《古今史略》、《蜃中楼》传奇问世。 五十岁(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 在杭州。作五十寿辰。 副室纪氏生第一子将舒(字陶长)。 纂辑《尺牍初征》告成,吴梅村序。 大女婿沈因伯入赘。 五十一岁(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在杭州。第二子将开(字信斯)出世。 作《比目鱼》传奇。 五十二岁(清康熙元年/1662年) 移家江宁。秋,游苏州。喜得第三子将荣(早殇)、第四子将华(字庄南)。 五十三岁(清康熙二年/1663年) 在金陵,《资治新书》初集问世。 五十四岁(清康熙三年/1664年) 游粤。《笠翁论古》问世。 五十五岁(清康熙四年/1665年) 在金陵。作《凰求凤》传奇。春游扬州,冬游杭州。 五十六岁(清康熙五年/1666年) 游京师。应陕西巡抚贾汉复之邀游秦地,至平阳,纳乔姬。 妻徐氏生第五子将芬(早殇)。 五十七岁(清康熙六年/1667年) 应甘肃巡抚刘斗之邀游兰州,纳王姬。 游西岳华山。 五十八岁(清康熙七年/1668年) 春返回金陵。作《巧团圆》传奇。 游粤。 五十九岁(清康熙八年/1669年) 初夏,芥子园落成。 六十岁(清康熙九年/1670年) 游闽,过兰溪,作《二十年不返故乡重归志感》。 兰溪知县赵滚赠送李渔“才名震世”牌匾。 在福州过六十寿辰。 副室汪氏生第六子将芳(字漱六)。 六十一岁(清康熙十年/1671年) 游苏州。应蒲松龄之邀,携家班赴宝应为知县孙蕙演戏祝寿。 《四六初征》、《闲情偶寄》问世。 冬,乔姬生一女,致病。 六十二岁(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 游楚。冬,乔姬于途中病故。作《断肠诗二十首哭亡姬乔氏》等诗。 六十三岁(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 再游京师。为贾胶侯设计半亩园。 王姬病故于京师,作《后断肠诗十首》、《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等。 六十四岁(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 自京师而返。夏,游芜湖。秋,游杭州。 继室汪氏生第七子将蟠(字树德)。 六十五岁(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 赴杭州,为浙江巡抚陈司贞祝寿。 五月游绍兴。 夏,送长子将舒、将开赴金华应童子试。 回杭,过严子陵钓台,作《多丽·过子陵钓台》词。 六十六岁(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决策移家杭州。 六十七岁(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 孟春,移家至杭州。向都门故人求助。 六十八岁(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 在杭州。春,层园草成。 立秋日,撰写《笠翁别集·弁言》。 中秋前十日,作《耐歌词·自序》。 六十九岁(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在杭州。患病经年,不能出游。 仲冬朔,作《千古奇闻·序》。 十一月四日,冬至,作《芥子园画传序》。 十二月,为毛声山评《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演义》)作序。 七十岁(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 正月十三日病卒。葬杭州九曜山麓方家峪,时钱塘县令梁允植为其题“湖上笠翁之墓”的墓碑。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