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宋濂 > 宋濂文集2 | 上页 下页
送用明上人还四明序


  佛之书其藏有三,曰《修多罗藏》,曰《毗尼藏》,曰《阿毗昙藏》,此则《华言》所谓经、律、论者也。经则诸佛及菩萨、天仙皆可演说,论则诸贤圣僧皆可著撰,惟律非如来金口所宣,则有所不可者。故自文殊以降,不敢赞一辞。逮于双林入灭,结集成藏,而优波离尊者复口诵圣言十过,众证无差,然后宣布,其慎重而不轻也盖如此。然而中夏初未之闻也,自昙柯罗持《僧祇戒本》来洛阳,始知有律文。又至唐之澄照师作《戒疏》《羯磨疏》诸书,而律学大传于天下,谓之行事、防非、止恶之宗。真悟师起于宋庆历间,复著《会正记》十二本,以弘澄照之旨。嗣真悟而兴起者,则有大智师焉,复以《法华》开显圆意,造《资持记》,虽与《会正》稍殊,亦无非推明澄照之说,而求合乎先佛之制。呜呼,律学之难明也久矣,自非三师者出而恢弘之,其有不失灵山之遗教乎?有其人则有其政,又岂无望后来之法嗣乎?

  用明上人,本诸暨杨氏子,素称儒宦之族。自幼从叔父白石琪公游四明,遂令舍家于慈溪崇福寺,别江舟公毓以为法孙。别江能穷《法华》三观十乘之旨,岁为长期,率同袍三十人而暗诵之。得上人,以为能继其志,极爱之而弗忘。复命出湖心广福寺从师,而受律文大义。所谓《四波罗夷》、《十三僧伽婆尸沙》、《二不定》、《三十尼萨耆》、《九十波逸提》、《四波罗提提舍尼》、《一百众学》、《七灭诤》、《大乘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等文,皆欲习而通之。及典事之久,迁灵芝忏司之职。今年之春,与予胥会南京。其威仪之雅,问学之佳,既足以动人视听,而游戏篇翰,亦皆清逸有可玩者。净觉大师以硕望宿德为释子所宗,亦以上人为法器,俾出世于菩提律寺。上人将还四明,征予言以为赠。

  予谓律文大义有三,师之述作在焉,毋事乎多言,顾力行何如耳。然而律主于戒,能戒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慧。是则戒者作佛之阶梯,济人之舟航也,可不务乎。律之义虽明,而所谓“持犯”、“开遮”之说,谁复讲而行之?为其徒者,亦可以永叹矣。上人年甚茂,志甚大,其进未易量也。幸勿安于卑近,惑于旁岐,恪然以三师之道自期,则异日律学之再兴者,又安知不在于上人乎?亦在上人自勉之而已。予老且多病,率尔成文,殊无所发越。颇闻白石师内外之学兼备。蔚为时之名僧,上人幸即而问焉,其不斥予言为诞为缪,则幸矣。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