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吴楚材 > 古文观止 | 上页 下页 |
臧哀伯谏纳郜鼎 |
|
(节选自《左传·桓公二年》)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袞[gǔn]、冕、黻、珽[tǐng],带、裳、幅、舄[xì],衡、紞[dǎn]、纮、綖[yán],昭其度也。藻、率、鞞[bǐng]、鞛[běng],鞶[pán]、厉、游、缨,火、龙、黼[fǔ]、黻[fú],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yáng]、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qí]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注释】 1.郜(ɡào):国名,姬姓,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一个庶子,春秋时为宋国所灭,其故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物,又因常常用作旌功记绩的礼器,所以又作为传国重器,其形制一般为三足两耳。宋:国名,春秋时为十二诸侯之一,开国国君为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其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之间。 2.大(tài)庙:即太庙,天子或诸侯国国君的祖庙。 3.临照:管理和监察。临,统管,治理。照,察看。 4.德:美德。 5.清庙:即祖庙,因其肃穆清静,故称。 6.大路:也作“大辂”,即大车,特指天子或诸侯国国君祭天时所乘的车子。越(huó)席:用蒲草编织的席子。越,通“括”,束,结。 7.大(tài)羹:即太羹,也作“泰羹”,古代祭祀时所用的肉汁。不致:指不调五味,不加各种作料。 8.粢(zī)食(sì):用黍稷加工品制作的饼食,祭祀用作供品。粢,黍稷,泛指谷类粮食。不凿(zuò):不舂,这里指不精细加工。 9.衮(ɡǔn):古代帝王及公卿祭祀宗庙时所穿的礼服。冕(miǎn):古代帝王、公卿、诸侯所戴的礼帽。黻(fú):通“韨”,古代用做祭服的熟皮制蔽膝。珽(tǐnɡ):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所持的玉制朝板,即玉笏(hù)。 10.带:指束在腰间的革带,皮带。裳(chánɡ):古代男女穿的裙式下衣。幅(bī):古代自足至膝斜缠在小腿部的帛条或布条,犹如今天的绑腿。舄(xì):双底鞋,着地的一层为木底,这里泛指鞋子。 11.衡:把冠冕稳定在发髻上的横簪。紞(dǎn):古代垂在帽子两旁用以悬挂塞耳用的玉瑱(tián)的带子。纮(hónɡ):古代冠冕系在颔下的带子。古人戴冠冕时,先用簪子别在发髻上,再用纮挽住,系在簪子的两端。綎(yán):古代覆在冠冕上的一种长方形饰物,以木板为干(ɡàn),外包黑色布帛。 12.藻:一种用来放玉的木垫儿,外包熟皮,并绘有水藻形图案。率1.:通“帅”,佩巾。鞞(bǐnɡ)鞛(běnɡ):佩刀刀鞘饰物,上饰为鞞,下饰为鞛。 13.鞶(pán):绅带,又名“大带”,束衣用。厉:下垂的大带。或谓“鞶厉”:是一个词,指束腰革带与革带下垂的部分。游(liú):同“斿”,古代旗帜上下垂的饰物。缨:套在马胸部的革带,即马鞅。数:表示尊卑制度的礼数。 14.火龙黼(fǔ)黻(fú):都是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如火形者为“火”,如龙形者为“龙”,黑白色相间如斧形者为“黼”,黑青色相间如“亚”形者为“黻”。 15.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比象:指比照天地万物所画出的各种图像。 16.钖(yánɡ)鸾和铃:都是系在车马和旗帜上的铃铛,系在马额头上的叫“钖”,系在马嚼子上的叫“鸾”,系在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上的叫“和”,系在绘有龙形图案的旗帜竿头的叫“铃”。 17.三辰:指日、月、星。旂(qí):旗面绘有龙形图案,竿头系有小铃铛的旗子。 18.登降:增减。登为增,降为减。有数:指有节度、节制。(注意此处的“数”字与上文“昭其数也”句的“数”字在词义上的区别。) 19.象:同“像”,法式,式样,这里是榜样的意思。 20.章:明显。与下文“章孰甚焉”句之“章”义同。 21.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用以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作为政权的象征,成为传国之宝。 22.雒(luò)邑:也作“洛邑”,东周都城所在,相传周武王克商后由周公姬旦营建,其故地见《周郑交质》一文的题解。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