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侀潧妫岄崑锟�
闂佸憡鐟i崐鏇㈠触閳ь剟鏌¢崒姘悙妞ゆ帪鎷�闂佺粯绮撻。锕傚船椤掑嫬妫橀柛銉戝苯濡�闂佸憡鑹剧粔鎾敊瀹ュ妫橀柛銉墯閼诧拷闂佸憡鐟ㄧ亸娆撴儓閸曨垰鍌ㄩ柛鈩冾殔閽戯拷婵炴垶妫戠粻鎾愁潡閹稿函绱旈柡宥庡幑閳ь剨鎷�闁荤喎鐨濋崑鎾绘煙椤栨碍鍣归柣顭戝墰閹风娀鏁撻敓锟�婵炴挻鐔梽鍕暜娴兼潙绠抽柕濞у嫬鈧拷闂佸憡鍔栫粙鎰姳閵娾晛绀冩繛鎴炵懄閳凤拷缂備礁顦伴崹鍨緞閻旇桨鐒婇煫鍥ㄥ嚬閸わ拷闂佸搫鍟冲▔娑㈡儍婵犳碍鈷撻柛娑㈠亰閸わ拷
婵犮垼鍩栭悧鏇灻瑰Δ鍛Е鐎广儱鐗婇崯锟�婵炵鍋愭慨楣冾敊閸モ晝妫い蹇撳閺夛拷濠电偞鎼╅崹鎷屻亹閹绢喖妫橀柛銉戝苯濡�闁荤姴娲﹂〃澶愭儊濠靛棭娼扮€光偓閸愵亗鍋�闂佸憡鐟i崐鏇㈠触閳ь剟鎮樿箛鎾剁妞ゆ洩鎷�濠殿喗绻愮紓姘辨閾忛€涚剨闊洦鍑归崵锟�闂佺粯绮岀€氼剚寰勯悢鍝ラ檮闁搞儻濡囧▔锟�閻熸粍濯界划楣冿綖鐎n兛鐒婇煫鍥ㄥ嚬閸わ拷缂備礁鐭侀崕鑽ょ矓閾忓厜鍋撶拠鈥充喊婵☆偓鎷�闂傚倸鐗婄敮妤€危椤掑嫬鍐€闁炽儴娅曢悿锟�
太玄书阁 > 胡适 > 胡适文存 | 上页 下页
论句读符号


  ——答“慕楼”书

  论句读符号一层,本社同人也不知共同讨论了多少次。我从前在《科学》第二卷第一期作《论句读及文字符号》时,曾说:“吾国文凡疑问之语,皆有特别助字以别之。故凡何,安,乌,孰,岂,焉,乎,哉,欤,诸字,皆即吾国之疑问符号也。故问号可有可无也。”吾对于感叹符号,也颇有这个意思。但后来我的朋友钱玄同先生说,这两种符号(?!)都不可废。因为中国文字的疑问语往往不用上举诸字;并且这些字有各种用法,不是都拿来表疑问的意思。

  我记不得钱先生所举的例了。中国京调戏里常有两个人问答。一个问道,“当真?”一个答道,“当真。”又问道,“果然?”又答道,“果然”。这四句写出来若不用疑问符号,便没有分别了。又如人说,“你吃过饭了?”答道,“我吃过饭了”。又如说,“你敢来?”答道,“我敢来”。都是这一类的例。又如《檀弓》上,曾子怒曰,“商,汝何无罪也!”这句虽用“何”字,却不是疑问语,乃是怒骂语,故当用感叹符号。又如《孟子》上陈仲子说,“恶用是鶃鶃者为哉!”这句用了“恶”字和“哉”字,但不是疑问语乃是厌恶语,故当用感叹号。又如我们说“做什么”三个字,若大声喝问,当用感叹号;若是平常问话,当用疑问号。钱先生曾举古书“也”、“耶”两字通用的例(俞樾说),若“也”字用作“耶”字时,有疑问号指出,便不致误会了。(参看《新青年》第三卷诸号通信)

  总而言之,文字的第一个作用便是达意。种种符号都是帮助文字达意的。意越达得出越好,文字越明白越好,符号越完备越好。这是本社全用各种符号的主意。

  近见《时事新报》(8月8日)登有绩溪黄觉僧君的《折衷的文学革新论》。黄君极赞成我们的文学革新论,但他却“不主张纯用白话”。他这一种主张,我另有答复,今不具论。他对于找们所用的句读符号,与慕楼君所主张略同。他说,“西文所用之Comma(,),Semicolon(;),Colon(:),Period(.)等是可用者。若lnterrogation(?),Exclamation(!)等,则我国既有么,呢,等或乎,哉,等表示问词;乎,哉,等表感叹词之尾声,何必再加此赘疣乎?”黄君此言,我已答在上文,故附录其语于此。即如黄君所举诸字中,“乎”、“哉”两字可表感叹,又可表疑问,若不用符号,岂不容易混乱吗?

  八月十四日 胡适

  (原载1918年9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3号)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