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鲁迅 > 两地书 | 上页 下页


  鲁迅师:

  昨二十五日上午接到先生的一封信,下午帮哲教系游艺会一点忙,直到现在才能拿起笔来谈述所想说的一些话。听说昨夕未演《爱情与世仇》①之前,先生在九点多钟就去了,——想又是被人唆使的罢?先去也好,其实演得确不高明,排演者常不一律出席,有的只练习过一二次,有的或多些,但是批评者对于剧本简直没有豫先的研究——临时也未十分了解——同学们也不见有多大研究,对于剧情,当时的风俗习尚衣饰……等,一概是门外汉。更加演员多从各班邀请充数,共同练习的时间更多牵掣,所以终归失败,实是豫料所及。简单一句,就是一群小孩子在空地上耍耍玩意骗几个钱,——人不多,恐怕这目的也难达。——真是不怕当场出丑,好笑极了。

  近来满肚子的不平——多半是因着校事。年假中及以前,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②的。到开学以后,目睹拥杨的和杨③的本身的行径,实更不得不教人怒发冲冠,施以总攻击。虽则我一方面也不敢否认反杨的绝对没有色采在内。但是我不妨单独的进行我个人的驱羊运动④。因此除于前期《妇女周刊》⑤上以“持平”之名,投了《北京女界一部分的问题》一文外,后在十五期《现代评论》见有“一个女读者”的一篇《女师大的风潮》⑥,她也许是本校的牧羊者,但她既然自说是“局外人”,我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放肆的驳斥她一番⑦,用的是“正言”的名字(我向来投稿,恒不喜专用一名,自知文甚卑浅,裁夺之权,一听之编辑者,我绝不以甚么女士……等,妄冀主笔者垂青,所以我的稿子,常常也白费心血,付之虚掷,但是总改不了我不好用一定的署名的毛病)。下笔以后,也自觉此文或不合于“壕堑战”,然勃勃之气,不能自已,拟先呈先生批阅,则恐久稽时日,将成明日黄花⑧,因此急急付邮,觉骨鲠略吐,稍为舒快,其实于实际何尝有丝毫裨补。

  学生历世不久,但所遇南北人士,亦不乏人,而头脑清晰,明白大势者却少,数人聚尊,非谈衣饰,即论宴会,谈出入剧场。热心做事的人,多半学力太差,而学粹功深的人,就形如槁木,心似死灰,连踢也踢不动,每一问题发生,聚众讨论时,或托故远去,或看人多举手,则亦从而举手,赞成反对,定见毫无也。或功则归诸己,过则诿诸人,真是心死莫大之哀,对于此辈,尚复何望!?学生肄业小学时,适当光复,长兄负笈南京,为鼓吹种族思想最力之人,故对年幼的我辈,也常常演讲大义,甚恨幼小未能尽力国事,失一良机。及略能识字,即沉浸于民党所办之《平民报》⑨中,因为渴慕新书,往往与小妹同走十余里至城外购取,以不得为憾。加以先人禀性豪直,故学生亦不免粗犷。又好读飞檐走壁,朱家郭解⑩,扶弱锄强等故事,遂更幻想学得剑术,以除尽天下不平事。及洪宪盗国⑾,复以为时机不可失,正为国效命之时,乃窃发书于女革命者庄君⑿,卒以不密,为家人所阻,蹉跎至今,颓唐已甚矣。近来年齿加长,于社会内幕,亦较有所知,觉同侪大抵相处以虚伪,相接以机械,实不易得可与共事,畅论一切者。吾师来书云“正在准备破坏者目下也仿佛有人”,先生,这是真的么?不知他们何人,如何结合,是否就是先生所常说的“做土匪去”呢?我不自量度,才浅力薄,不足与言大事,但愿作一个誓死不二的“马前卒”,小喽罗虽然并无大用,但也不妨令他摇几下旗子,而建设与努力,则是学生所十分仰望于先生的。不知先生能鉴谅他么。承先生每封都给我回信,于“小鬼”实在是好像在盂兰节⒀,食饱袋足,得未曾有了。谨谢“循循善诱”。

  学生许广平。三月二十六晚。

  【注释】

  ①《爱情与世仇》: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哲教系在新民剧场演出的剧目。疑为莎氏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另一译名。

  ②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后作为坐观双方成败,不助任何一方的意思。

  ③杨:指杨荫榆(?—1938),江苏无锡人。曾留学美国,一九二四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她依附北洋军阀,压迫学生,是当时推行帝国主义和封建奴化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

  ④驱羊运动:指驱逐杨荫榆的学潮。据《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第二次驱杨宣言》(《驱杨运动特刊》)载,一九二四年秋,女师大国文系预科二年级三名学生暑假回家,因江浙军阀混战,交通受阻,未能如期返校,杨荫榆于十一月即勒令她们退学,并辱骂向她交涉的学生自治会代表。学生自治会遂于次年一月十八日召开全校学生紧急会议,议决从当天起不承认杨为校长。学生称这场斗争为“驱羊运动”。

  ⑤《妇女周刊》:《京报》附刊之一,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蔷薇社编辑。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日创刊,次年十二月二十日出版周年纪念特号后停刊,共出五十期。《北京女界一部分的问题》,载该刊第十四期(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九日)。

  ⑥《现代评论》:综合性周刊。胡适、陈源、王世杰、唐有壬等人所办的同人杂志。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创刊于北京,一九二七年移至上海出版,一九二八年底出至第九卷第二〇九期停刊。署名为“一个女读者”的《女师大的学潮》,载该刊第一卷第十五期(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⑦指《评现代评论(女师大的风潮〉》一文。载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京报副刊》。

  ⑧明日黄花:语出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菊花。

  ⑨《平民报》:当时在广州出版的报纸。陈树人、邓慕韩、潘达微等人编辑。

  ⑩朱家、郭解:汉代游侠,见《史记·游侠列传》。

  ⑾洪宪盗国:指袁世凯复辟帝制。他在窃居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后,于一九一六年一月实行帝制,改元洪宪,同年三月被迫取消。

  ⑿庄君:当指庄汉翘,同盟会会员,当时在广州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⒀盂兰节:即盂兰盆节。原为佛教徒在夏历七月十五日追荐祖先的仪式,后来旧俗还在这一天夜里,增加放焰口等法事,即请和尚诵经施食,以飨饿鬼。盂兰盆:梵语音译,意为“解倒悬”。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