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项英 > 项英生平大事年表 | 上页 下页
1940年(42岁)


  1月1日,根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已到皖东、军部对江北部队指挥不便的情况,向党中央建议并经批准,新四军江北部队均归中原局指挥。

  1月14日,在云岭召开军分会、东南局联席会议,讨论江南工作方针和应变措施,强调要大力加强武装力量,充实与扩大部队。

  1月15日,党中央就新四军的应变方针给他复电,指出:“如遇急变不能向北,当然只有向南,你的决心是对的。”

  1月20日,向党中央报告,苏南东路大有发展前途,应力争成为江南人、枪、款三项之来源。3月,派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率一批干部去加强苏南东路的领导,任“江抗”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

  1月25日,新四军政治部召开敌军工作会议。项英讲话时强调,要运用斗争策略瓦解敌军,“不懂得策略的人,就做不好敌军工作。”

  2月10日,党中央和军委发出关于战略方针的指示中,规定了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的任务,要求“项英直接指挥皖南斗争,巩固现有阵地,建立政权,力求扩军”。这就明确了要他领导巩固皖南的阵地。

  3月,在军部领导对“三八”妇女节的纪念活动。2月在《抗敌》杂志发表《我们的女战士》一文。在“三八”妇女节纪念会上,表扬了经评选的朱镜我与赵独步、袁国平与邱一涵、薛暮桥与罗琼3对模范夫妻。

  3月30日,致电江苏省委,在苏北对顽固派韩德勤要坚决反击,争取中间派李明扬、李长江,才能求得发展。

  3月至4月,根据项英主持军分会、东南局联席会议确定的扩军要求,至4月,皖南及苏皖等地扩军4500名。

  4月3日,与叶挺、袁国平、邓子恢联名发表《为反对汪逆政权的成立告全军将士书》,声讨汉奸汪精卫。

  4月下旬至5月初,日伪军出动万余名对皖南大“扫荡”。他指挥第一、三、五团等部进行反“扫荡”,取得歼敌900余名的胜利。

  5月4日,中共中央给东南局发出《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的指示,要求尽可能多地控制地区,独立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陈毅和粟裕率江南指挥部主力北渡长江。项英派东南局青年部长陈丕显率一批干部转赴苏北敌后,协助陈毅开展地方工作。

  5月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就他4月23日转报陈毅、粟裕关于放弃皖南军部及皖南主力移至苏南的建议,复电项英和陈毅:“同意军部、后方机关及皖南主力移至苏南,惟请注意皖南力量不要太弱,并须设置轻便指挥机关,以便坚持皖南阵地并发展之。”这就是说,中央既同意军部及主力移至苏南,又要坚持皖南,还要发展皖南。由于当时新四军的“统辖”权在国民党方面,国民党第3战区阻拦,致未能实现。

  5月6日,总政治部发出《对于新四军政治工作的指示》,指出1939年上报的《新四军政治工作组织纲要(草案)》有些错误。

  5月9日,致电中央,对中央关于统战政策指示,认为是讲项英犯了路线错误,思想不通,要求中央派一位政治局委员到新四军及东南局负领导之责,在中央派人未到前,拟请曾山代理东南局书记、陈毅或袁国平代理军分会书记,请中央对项英的错误作彻底检查。

  5月12日,致电中央:党中央指示,已由袁国平传达;对中央的路线政策,本人并无异议;项英提出由曾山、袁国平分别代理东南局、军分会书记,讨论时认为需由中央决定;希望中央指出他的错误性质和具体内容,撤他的职。

  5月23日,中央致电项英和东南局、军分会,指出:在项英领导下的东南局与军分会,在三年抗日战争中是有成绩的,是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路线的,但在执行这一路线时也犯有某些个别策略问题错误;项英仍继续担负东南局及军分会书记之责。

  6月,接到周恩来的电报:叶挺已改变辞职想法,仍回新四军,要新四军派一高级干部去重庆接叶挺回军部。项英请袁国平前往重庆接叶军长,并当面将有关情况向周副主席和叶军长汇报。周恩来在听取袁国平关于新四军贯彻发展方针及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汇报后指出:“3年来东南局在项英同志领导下是正确的。”8月,袁国平陪同离开皖南近一年的叶军长回到云岭军部。

  夏,刘英来东南局汇报请示工作。项英和曾山同刘英一起分析形势,强调要切实做好应变的准备。

  10月初,得知黄桥战役胜利消息后,立即布置《抗敌报》发表祝捷社论。

  10月上旬,协助叶挺指挥皖南秋季反“扫荡”,取得歼敌2900余名的重大胜利。

  10月11日,陈毅在苏北指挥部纪念新四军成立3周年纪念干部会上指出:项副军长“以其历史地位和在全党的威信,使南方七、八省游击队造成铁的力量。以后跟叶军长合作,使改编成功,这就是本军成立的关键”。

  10月12日,新四军军部在云岭举行大会,庆祝新四军成立3周年。叶挺军长作了《纪念新四军成立三周年》的演讲,称赞项英在组建新四军过程中“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

  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发出“皓电”,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在1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地区,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

  11月1日,中共中央就皖南新四军行动方针致项英电中称:“如移苏南,须得顾顾祝同许可,如顾不许可,则只好留皖南”,讲明了皖南部队当时的真实处境。

  11月9日,毛泽东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名义复电,在驳斥其诬蔑的同时,为顾全抗战大局,答应将新四军皖南部队移至江北。根据中央关于放弃皖南的决策,项英与叶挺组织贯彻,认真准备:选择北移路线,加强北移教育,将大批干部、技术人员、地方公开的党员、家属近2000名于11月26日至12月9日以非战斗人员名义分批撤离,布置秘密工作,进行战斗编组。东南局副书记曾山等12月13日经苏南去苏北。由于北移要以阻止汤恩伯等部东进为“交换条件”,故走不走、何时走均需中央根据情况而定。

  12月26日,中共中央电示,要求皖南新四军部队坚决北移。28日,项英主持军分会扩大会议确定走绕道经苏南的路线北移。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