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谢觉哉 > 谢觉哉文集 | 上页 下页
再谈谈救国公粮


  (一九四〇年十二月十二日)

  在最近几个县的征粮报告里,看到:

  一、民众交粮热忱是高的:

  “固临安太区不少群众早已把米碾下,准备的数量亦不少。他们说:‘你看公家那样困难,今年连衣服都不发了’。他们知道今年征粮比去年多,但又看见宜川人民负担比边区重数倍,说:‘我们总是轻的吧。’”

  “安定西二区两个老年人到县政府谈话:‘听说今年征粮办法比去年不同。去年是‘瞅目标’(即指定少数人出粮的意思),今年要切实调查。这办法老百姓很赞成。多出一点粮不成问题。只要八路军保住边区,我们稠吃稀吃就饿几顿也不要紧。”

  “瓦市区的群众说:不论数目多少,只怕偷偷在袖里摊。”

  出粮给八路军吃,为着保卫家乡,保卫革命已得的利益。这道理老百姓懂得,早在长期内战时就懂得。那认为老百姓怕缴粮的估计,是不正确的。又边府指示信曾着重指出:“不怨多出,只怨不平”。这不仅道出老百姓的心理,也说明了以前征粮的一些毛病。比如前年患了些“平均摊派”,去年又发生另外一种倾向,收粮的数量要多,出粮的人家要少,有指定某村征粮几石,出粮的人不得超过几家的。这即所谓“瞅目标”。“平均摊派”呢,老百姓要说,为什么粮多的也只出这些?专“瞅目标”呢,老百姓又要说某人实在出得太多了。这都是抑压老百姓征粮的热潮。现在要做到真公平,既不是平均摊派,也不是专“瞅目标”,应免的免,应少的少,大家都说公平。不仅征粮任务能超过,而且能提高老百姓努力生产与参加政治的情绪。

  二,干部要做模范

  “固临安太区全体干部通过一个《干部公约》,内容一、保证自己家里的收获量实报;二、不得私自离开工作。现全体干部都昼夜工作,收获量以多报少的现象根本消灭。又直峰区一乡乡长崔学堂自己实报粮,他家7口人,每人平均收2石多细粮,他说该乡比他好的有30来家,和他一样的有30多家,比他稍差的有50多家。这一来,引起群众都实报。说:‘今年不同了,区长乡长都实报,我们必定实报,不实报也瞒不住。’直峰区二乡干部崔起明是较穷的人,自报每人收2石多细粮;崔明彦自报每人收4石多细粮,这就说服了该乡落后的干部与群众,大家都实报。在调查一个比较中等的村庄,原来说可打几十石,经过调查,差不多是四百石,而总人口不上100。

  “延安中区四乡征粮已完结(见另条),因为征粮委员及干部自己实报,并互相关照亲戚朋友都实报,说不实报,旁人会斗争:猪尿泡打脸,虽然不疼臭气难闻。结果,在征粮声中,超过了预定数目。”

  “干部决定一切”。过去某些地区征粮:干部耍私情,自己少出,又包庇亲戚朋友,这在老百姓眼中是清楚的。如果干部带头,谁也愿跟着来。好的干部带了头,坏的干部也就不敢坏,要坏就被人打坍。固临一乡支书自己不实报,反说穷人要同富人一样出粮,不然,穷的就愿意自己穷。他又主张用命令威吓群众。结果,大会上各同志都发言反对他。

  三,开参议会与选出征粮委员会

  固临县:“已将支委会、乡参议会、党员大会、各种团体委员会、全乡居民大会,许多都已开过,现更进一步到各自然村进行宣传、开会。

  延川县:“要各区先召开一个标准的乡参议会,再进行其他乡的参议会,完成征粮任务。首先开城市参议会,完成城市征粮任务,而以其经验推广到其他区乡。”

  安定瓦市区五乡:“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选1人或2人为代表,全乡8村选出代表10人,加上乡长、建设委员、锄奸主任共13人成立乡的征粮委员会。各委员会分工到村开村民大会。”

  延安中区四乡:“28日征粮委员会与参议会同时在乡政府开,征粮委员27人(中有兼议员的),议员6人,区乡干部6人。”

  这些办法都很好。因为有的参议会久没改选,也许不能个个都能代表民意,如延安例,与新选征粮委员会一道开,更符合于实际,民主的办法在于真能发扬人民积极性,说出他们所要说的话,而不是仅限于形式。

  四,提高信心与克服困难

  直属各县以前有个别干部的征粮的信心不够,现在一般是没有了。但提高信心,并不是说没有困难。如果把征粮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宣传鼓动,其次是调查统计,最后是收粮入仓。第一阶段很难,干部懂得了,还要老百姓懂得。必须深入到各自然村各屋子说得清楚。大家都懂得了,都据实报粮,自愿多缴,调查才易进行。但并不能说很容易清楚,还得依靠老百姓的互相推动、督促。最后收粮,也得打气,粮才能收得好粮(据说以前公粮,有不干净的,再碾后1斗只剩9升;也有粮霉坏了的)。信心,是说看准了这工作能够完成,即是说看清了困难能够克服。轻视困难,必不能有切实的信心。

  某些干部开始没信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他看到个别地区的确收成差,出不起。现在信心提高,并不是说收成差的地区变好了,那应免征的,还是要免。如果怕人家说你没信心,就去勉强不能出的人出。那仍是蛮干,不是信心。

  五,粮价为什么上涨?

  这一旬,各县粮价都在上涨。一、大家都准备缴公粮,运粮上市出售的减少;二、币价仍在低落;三、环边区各地粮价都比边区高,甚至高得很远,牟利的商人偷运出外。前两个原因,只好任其自然;后一个原因应该注意,禁粮出境,边府迭有布告。除开接济友区民食、军粮,有一定数量经过政府许可的外,应该一律不许出境。

  (载1940年12月12日《新中华报》署名:觉哉)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