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侀潧妫岄崑锟�
闂佸憡鐟i崐鏇㈠触閳ь剟鏌¢崒姘悙妞ゆ帪鎷�闂佺粯绮撻。锕傚船椤掑嫬妫橀柛銉戝苯濡�闂佸憡鑹剧粔鎾敊瀹ュ妫橀柛銉墯閼诧拷闂佸憡鐟ㄧ亸娆撴儓閸曨垰鍌ㄩ柛鈩冾殔閽戯拷婵炴垶妫戠粻鎾愁潡閹稿函绱旈柡宥庡幑閳ь剨鎷�闁荤喎鐨濋崑鎾绘煙椤栨碍鍣归柣顭戝墰閹风娀鏁撻敓锟�婵炴挻鐔梽鍕暜娴兼潙绠抽柕濞у嫬鈧拷闂佸憡鍔栫粙鎰姳閵娾晛绀冩繛鎴炵懄閳凤拷缂備礁顦伴崹鍨緞閻旇桨鐒婇煫鍥ㄥ嚬閸わ拷闂佸搫鍟冲▔娑㈡儍婵犳碍鈷撻柛娑㈠亰閸わ拷
婵犮垼鍩栭悧鏇灻瑰Δ鍛Е鐎广儱鐗婇崯锟�婵炵鍋愭慨楣冾敊閸モ晝妫い蹇撳閺夛拷濠电偞鎼╅崹鎷屻亹閹绢喖妫橀柛銉戝苯濡�闁荤姴娲﹂〃澶愭儊濠靛棭娼扮€光偓閸愵亗鍋�闂佸憡鐟i崐鏇㈠触閳ь剟鎮樿箛鎾剁妞ゆ洩鎷�濠殿喗绻愮紓姘辨閾忛€涚剨闊洦鍑归崵锟�闂佺粯绮岀€氼剚寰勯悢鍝ラ檮闁搞儻濡囧▔锟�閻熸粍濯界划楣冿綖鐎n兛鐒婇煫鍥ㄥ嚬閸わ拷缂備礁鐭侀崕鑽ょ矓閾忓厜鍋撶拠鈥充喊婵☆偓鎷�闂傚倸鐗婄敮妤€危椤掑嫬鍐€闁炽儴娅曢悿锟�
太玄书阁 > 现代作家 > 郑振铎 | 上页 下页
郑振铎简介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8日)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

  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

  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 的文学主张。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

  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

  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倡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

  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民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

  论著

  《泰戈尔传》,郑振铎著,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
  《文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平朴社出版,1932年12月
  《俄国文学史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11月
  《中国俗文学史》,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中国版画史图录》(二十四册),中国版画史社,1940年4月
  《中国文学论集》,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
  《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上海出版公司,1947年
  《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上海出版公司,1948年
  《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4年
  《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上海出版公司,1954年

  小说

  《家庭的故事》,远东图书公司,1928年
  《取火者的逮捕》1934年;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
  《桂公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散文

  《山中杂记》。上海开明书店版,1927年
  《海燕》,上海新中国日局,1932年7月
  《佝偻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
  《欧行日记》,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
  《短剑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
  《困学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
  《民族文话》,国际文化服务社,1946年
  《蛰居散记》上海出版公司版,1951年
  《蕴华集》与郑振铎、王统照合著,1985,海峡

  翻译

  《飞鸟集》泰戈尔著,郑振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沙宁》俄阿尔志跋绥夫著(俄国短篇小说译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
  《灰色马》俄国短篇小说译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
  《新月集》泰戈尔著,长沙商务印书馆,1931年
  《血痕》,铁流书店,1946年

  编著

  《印度寓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