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朱自清 > 论青年读书风气 | 上页 下页 |
《西南采风录》序 |
|
古代有采风的传说。说是每年七八月间,天子派了使者,乘着轻车到各处去采集歌谣。各国也都设着太师的官,专管采集歌谣。目的是在“观风俗,知厚薄”,一面也可以供歌唱。这叫作采风,是一种要政。这传说有好几种变形。有人说是在每年四月开始农作的时候,行人的官摇着木铃子随地聚众采访歌谣。又有人说,男女六十岁以上没有儿子,便叫他们穿上花衣服带着乐器,去采访歌谣。这些都说得很认真,可惜都不是实际的制度,都只是理想。原来汉武帝时确有过采集歌谣的工作,那完全是为了歌唱。一般学者看了这件事,便创造出一个采风的理想,安排在美丽的古代。但后来人很相信这个传说。白居易曾经热烈的希望恢复这个制度,他不知道这个制度原是不曾有过的。 民国六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研究会,开始征集歌谣。他们行文到各省教育厅,请求帮助。一面提倡私人采集。这成了一种运动。目的确不是政治的,音乐的,而是文艺的,学术的。他们要将歌谣作为新诗的参考,要将歌谣作为民俗研究的一种张本。这其间私人采集的成绩很好。二十年来出了好些歌谣集,是很有意义的“材料的记录”。这些人采集歌谣,大概是请教各人乡里的老人孩子。这中间自然有许多劳苦艰难,但究竟是同乡:方言和习惯都没有多少隔阂的地方,比在外乡总好办得多。这回南开大学的同学山东刘兆吉先生在西南采集歌谣,却是在外乡;这需要更多的毅力。刘先生居然能采到八百多首,他的成绩是值得赞美的。 刘先生是长沙临时大学步行团的一员,他从湖南过贵州到云南三千里路费了三个月。在开始的时候,他就决定从事采歌谣的工作。一路上他也请教老人和孩子:有时候他请小学教师帮忙,让小朋友们写他们所知道的歌谣。但他是外乡人,请教人的时候,有些懒得告诉他;有些是告诉他了,他却不见得能够听懂每一个字。这些时候,他得小心的,再三的请教。有小学教师帮助,自然方便得多。但有的教师觉得真正的歌谣究竟“不登大雅”;他们便教小朋友们只写些文绉绉的唱歌儿充数。这是一眼就看得出的,刘先生只得割爱,因为他要的是歌谣。他这样辛辛苦苦的搜索,记录,分辨,又几番的校正,几番的整理,成了这本小书。他这才真是采风呢。他以个人的力量来做采风的工作,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他将采集的歌谣分为六类。就中七言四句的“情歌”最多。这就是西南流行的山歌,四百多首里有三分之一可以说是好诗。这中间不缺少新鲜的话句和特殊的地方色彩,读了都可以增扩我们自己。还有“抗战歌谣”和“民怨”两类,虽然没有什么技巧,却可以看出民众的敌忾和他们对政治的态度;这真可以“观风俗”了。历来各家采集的歌谣,大概都流传已久;新唱出来的时事歌谣,非像刘先生这样亲历民间,是不容易得到的。书中所录,偶有唱本。刘先生所经各地,有些没能采得歌谣,他便酌选唱本,弥补这个缺憾。但是唱本多出于文人之手,不同歌谣的自然,似乎还是分开好些。刘先生采集歌谣,也有些猥亵的:因不适于一般读者,都已删去。总之,这是一本有意义的民俗的记录:刘先生的力量是不会白费的。 1939年4月13日。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