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
田间等人的诗歌创作(3) |
|
在《中国牧歌》、《中国农村的故事》中,作者已开始在诗歌形式上作出新的探索,到《给战斗者》,表现得更为成熟,即所谓“鼓点”式的诗行。作者善于以精短有力的诗句来表现战斗的激情,又以连续反复的出现来渲染雄壮的声势,这精短和反复,自然地在节奏上形成一种急促感,增强了鼓动性,有力地激起读者感情的共鸣。诗歌形式与风格上的这种特点,与抗战前期的时代精神正相契合,因此产生很大的作用。 同一时期,田间还创作了《呈在大风沙里奔走的岗卫们》和《她也要杀人》两部诗集。前者写于一九三八年三——五月,共二十五首,大多描写作者参加的党所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工作、斗争,战友们的活动等,充溢着深厚的感情,唯有明确认识这些革命工作的意义、对工作满怀激情者,才能写出。如《播音》形象地描写了歌咏队广播的政治意义,《你们到国境上去》为战友的远离抒情:“我祝福你们底呼声,灌进沙漠……而且把睡眠的土地,从大风沙里唤醒。——让它看见我们呵,为什么,要和仇敌战争。”优秀的朗诵诗《儿童节》正说明了作者当时在服务团工作的实绩。 长诗《她也要杀人》写一位中国北方农村妇女的悲苦命运,从中反映了中国农民在民族压迫下日益觉醒的历史真实。善良的白娘身受日寇侮辱,儿子遭害,房屋被烧,她克服了死的欲念,拿起刀来,呼叫着“我要杀人”,奔走在旷野上。从求死到斗争,从善良怯弱到刚强,正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种觉醒。作者充满强烈的爱和憎,向侵略者作了愤怒的抗议,并且在广大受害人民身上寄托着信任的希望:“群众的火陷正在这边扩大着”,“在她底前面,中国的森林、大河、高山和人民底田野道路……已经披起了战斗的武装”。 但可能受掣于作者难以抑止的情感,长诗中较多激动的呼唤、急促的跳跃,而叙事诗要求的实感则嫌不足,人物形象不够明晰,缺少发展。她奔跑呼号,但不明方向;她有仇恨,但孤独;她从极度痛苦中产生的略带疯狂的性格,未能提高到投身民族解放斗争的高度,这就使本是产生于现实生活的“斗争的纪录”(注:《写在〈给战斗者〉末页》),却受到了损害。作者于一九五四年曾对此作了很大的修改,基本上克服了这个缺点,增强了作品的斗争产感,人物的心理、性格也都可信、健康得多。 抗战后期,特别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作者的诗歌创作,在风格上、内容上都出现新的发展,它们体现于后面要谈到的《抗战诗抄》、《戎冠秀》、《短歌》、《赶车传(第一部)》等作品中。 在大革命时期就开始诗歌创作的柯仲平,抗战后进入他创作的最重要阶段。他不仅保持着早期固有的热烈的情绪,更主要的是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描写的人物题材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开拓,抗战开始后作者较早去到延安,在认真创作的同时,从事着其它的战斗活动、文艺工作。这种深入实际斗争的努力,使他的作品始终发扬着为现实政治服务的长处,较少流露非无产阶级感情,这在当时比较知名的作者中,是颇为少见的。 作于一九三八年的《边区自卫军》和《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两首叙事长诗,不仅是作者的代表作品,也是当时诗歌创作短诗、抒情诗居多的情况下值得注意的收获。作者在《边区自卫军》的前面写到:“我们的文艺方向是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这方向统一着我们文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我们正往这方面前进。”两首长诗体现出作者正是自觉地遵循着这个方向的。《边区自卫军》描写边区人民武装捕捉汉奸的故事,歌颂李排长、韩娃等人机智、勇猛和纯朴的性格,也歌颂他们在战斗中的成长,全诗洋溢着对于子弟兵的亲切感情,较好地反映了欢快的边区斗争生活和人民战争必胜的信心。《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第一章)虽然只写了大队的产生,未及描绘他们正面的斗争,但作者通过共产党员李阿根按照党的政策,团结和教育工人,组成坚强的队伍等描写,突出宣传了坚持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这一思想,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 作者写这两首长诗,都起因于听来的故事,但他并未拘泥于真人真事。如《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中的人物,就是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典型”来写的(注:《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改版序》)。作者虽非亲历其事,但他在根据地这段斗争生活的实践,以及以前“有一时很接近工人”(注:《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自序》)的经历,有助于补足这个局限,因此,所写战士和工人比较生动,有鲜明的个性,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更是正面描写工人集体行动的最早出现的长诗。 柯仲平还十分注意诗歌形式的大众化,努力采用和吸收民间歌谣、群众语言和日常口语的长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长诗中不乏形象的语言、比兴的手法,节奏也较明快整齐,易于诵唱。虽然长诗的不同章节在风格、水平上还未能保持均衡、一致,成为较明显的缺点,但这种粗糙正和新鲜、活跃的特色一起,反映了较早尝试中的得失。 作者还力求将创作与朗诵结合起来。早年写作《风火山》时期就曾尝试这样做,抗战开始后作者更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这两首长诗写成后,都经过朗诵的实践。这个特点既反映了作者努力实现诗歌大众化的愿望,也说明了他对创作精益求精的严肃态度。 在这一时期,柯仲平还写了一些短诗,后收在《从延安到北京》集内。数量不多,但很有特色,艺术上比较完整。这些诗歌和两首长诗一样,情绪昂扬,斗志饱满,革命精神充沛,具有鼓动的力量。如《告同志》等在当时有很大影响,《民主剧团歌》、《“打肩”》等写出了作者对边区的爱和深入民间的热情,《延安与中国青年》中感情深沉的歌唱,不仅为了广大的青年,也正是作者自己在延安的生活和创作心情的抒发。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