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青春校园 > 想当年 > |
五十七 |
|
食物篇 如果问当年的我们,春秋游的重点在于什么,估计十个人里有八个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吃。 春秋游食物大盘点 1.维生素面包。这种面包外面包着花花绿绿的彩色纸,非常好看。这可是小时候春游的必备食品,又便宜又顶饿,依稀记得是五毛钱一个,有时候也买来当早餐,但其实味道不算好。 2.奶油面包。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的升级版面包,一般是长条形,中间用刀切开,切口处塞入奶油。小时候能吃上一口这个面包就觉得可享受可高兴可滋润了。吃的时候常常用力挤面包,把奶油从面包中间挤出来再一口咬下去,并且不爱吃面包的两头,因为奶油含量太少。 3.火腿肠。这个简直就是小时候春游秋游大人小孩老师学生杀人越货的必备之物。具体还可以分为双汇的,金锣的,杂牌的,猪肉的,鸡肉的,鱼肉的。那时候谁要是能弄几根双汇火腿,再加上两个奶油面包,那简直就是小康以上的生活水平了。 4.八宝粥。亲亲八宝粥是第一家打出名气来的八宝粥品牌,依稀记得在我小学时进入我的视线,最早要四五块钱一罐,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的价格。所以第一次吃到八宝粥就是托了春游的福,我跟我妈说,好多同学都说要带八宝粥--配以很无辜很乖巧很楚楚可怜很想要又不敢要的眼神。老妈一声长叹,买回两瓶八宝粥放进了我的书包。 5.饼干。小时候最出名的饼干是乐芝和富丽,一个是甜口的一个是咸口的,尤其是乐芝,那叫一个酥,那叫一个脆,那叫一个好吃,那叫一个回味无穷。印象里乐芝是三块钱,富丽是两块五,在膨化食品还没有大规模出现的时候,春游的时候带上一包当零食,是多么大的享受啊。 6.饮料。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带白开水,也有些家长比较贴心,给孩子灌一水壶的酸梅汤。后来就变成了健力宝,再后来发展成了洋品牌可乐和雪碧。小时候这些易拉罐饮料的价格其实要远远高于现在,还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可乐竟然是四块五一听。 7.话梅。这也是春秋游时绝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像是情人梅啊甘草梅啊话梅肉啊话梅糖啊,尤其有一种名叫"话梅皇"的话梅,更是风靡一时,几乎能做到人手一包。后来零食也蓬勃发展起来,这种蜜饯果脯类的衍生品也越来越多,比如说杨梅,芒果干,山楂条,甚至苹果片香蕉干都纷纷登场。可最无可取代的最被大家广泛认同并且购买的,似乎还是话梅本身吧。 8.糖果。这个就要看个人爱好了,不同的孩子带出来的糖也都不太一样。不过总体来说,小时候比较普及的是酸三色,后来变成大白兔,再后来是巧克力,到中学以后也会有同学很奢侈地带上进口巧克力比如德芙金帝吉百利,甚至吉百利里的奢侈品--怡口莲。 9.其实家常便饭也不是没有的,而且是相当拉风的。谁要是能带个妈妈炸的鱼段儿啊,煎的牛肉啊,做的肉脯啊,包的包子啊,那简直就会变成同学们的焦点。 10.果冻。我们小时候还没有蜡笔小新之类乱七八糟的牌子,喜之郎一家独大。喜之郎是昂贵产品,尤其是带果肉的大碗装,拿出来,拉风啊,吃一口,爽啊。 当然其他的还有牛肉干啊干脆面啊旺旺啊乖乖啊佳宝系列啊口香糖啊泡泡糖啊……总之到了春秋游的前夕,大家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拉着父母去商店,假公济私以春秋游为名把自己平时想吃的爱吃的难得吃到的东西纷纷收归旗下。 在路上 其实坐在旅游大巴驶向旅游景点的路上,才是春秋游活动的高潮所在,孩子们往往在这个时候玩得最高兴。 通常大巴以班为单位,每班一辆。座位是随便坐的,于是自然男女生各占车的一边,不屑,也不好意思和异性坐到一起。关系好的同学要互相坐在邻座和前后座,方便聊天。 大巴开出去没有几分钟大家就开始不老实了,首先是零食大交换。然后含着糖块嚼着牛肉干咽着花生米叼着海苔,大家就开始折腾了。 男生凑在一起神侃,打牌,或者交换游戏机,讨论游戏攻略。女孩子们就一起听歌,聊天,八卦明星,甚至讲鬼故事。 集体参与的项目是唱歌。车开到一半,总会有不知道哪一个人突然起个头开始唱歌,大家也就都跟着唱起来。低年级的时候唱的歌还都比较纯情,比如"小鸟在前面带路"一类,到后来就发展到流行歌曲。记忆里有一次全班同学一起吼唱潇洒走一回,那齐刷刷的五十多个人一起唱出的"我用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实在蔚为壮观。 至于能不能把唱歌进行到底则要看你赶上了什么样的班主任,更重要的是你赶上了什么样的司机师傅。凶的司机会大吼一声:吵什么吵!车里便顷刻安静下来,不得不说司机的威慑力实在比老师要大。而如果遇到和气的司机叔叔,不仅不会阻止我们,还会和我们一起唱。这时候,老师那尽职尽责的"别吵到司机师傅开车"的叮嘱,也都变成了大家的耳边风了。 都是旅途,都是大巴车,但回程的路途却通常不像去时路上那样热闹。大家多半安安静静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一来是折腾了一天都累了,二来是大家心里也都有点小小的伤感,明明是盼望了那么久的事,却一下子就结束了,其实是有点委屈的--就像是过年前殷切期盼新年,过年后又莫名产生微小的失落一样……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