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千寻 > 一米阳光 | 上页 下页 |
六四 |
|
皇帝琢磨着,赫连湛桀骜不驯、赫连叡仁慈厚德,若带兵的是赫连叡,为着名声,他肯定不会做出逼宫一事。 就打仗而言,赫连叡远远不如赫连湛,赫连叡出战,以他之能,战事定会多拖上一点时间,到那个时候,军队大伤元气,想要在半途截杀他不会太困难。 赫连叡一死,赫连湛孤掌难鸣,他便可以稳稳当当地坐在这把龙椅上。 他才五十岁,他的身子已经痊愈,定能再生出小皇子,这次他会花心血好好培养,直到他们有足够本钱坐稳朝堂。 届时,这江山又将属于他赫连靖瑞的子孙。 做出决定,皇帝把兵符往前一推。“老四,你去吧。” 赫连湛闻言暴怒道:“为什么让四哥去?四哥不曾上过战场,比起我,他更擅长文治,更适合留在京城,做为父皇的臂膀,而我纵横沙场多年,本就是在马背上争功的将军,我真的不懂父皇的决定,难道父皇不希望早日扫荡吴军,为大隋开疆拓土?” “住嘴,朕的决定岂容你质疑?!”皇帝抓起笔洗朝赫连湛砸去。 他不闪不避,冷声道:“父皇到底在怕什么?怕四哥留在京里,对父皇的皇位造成危害?” “大胆!放肆!”皇帝气疯了,抓起纸镇、砚台硬生生往赫连湛身上丢。 他忍着痛,朝赫连靖瑞步步进逼,父子对峙,大臣神色惊恐不已,却不敢出声。 赫连湛冷笑。“儿臣倒真想放肆一次,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问问父皇,凡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太子是个无能庸材,把国家交付给他,大隋必会走向灭亡,连三岁小儿都看得出来的事,为什么父皇就是看不清楚? “举朝上下,民间朝堂,凡是有心为国为民的都晓得四哥具治国之才,大隋在他治下必会国富民安,为什么父皇从不做这番考虑?父皇是希望大隋早日走向灭亡,还是害怕日后四哥的手功伟业远远超过父皇,在青史上让父皇难堪?” 这话太诛心,不知内里的人都吓得噤声不语,更何况是知根底的皇帝。 这些话,一句句都戳着他的心,他输了弟弟一辈子,现在连对他的儿子都要认输?他当然害怕、当然不甘愿。 怒火中烧,他大吼一声,“来人啊!把信王送到宗人府圈禁。” 话一出口,外头进来两名侍卫,押着赫连湛朝外走去。 见状,群臣纷纷跪地为信王求情,赫连叡却是半句话都不说,只是一双眼睛灼灼地盯着皇帝。 他的眼神让皇帝怒火高张,道:“这样看朕,是不服气吗?” 赫连叡深吸一口气后,强压愤怒,缓缓吐出。“儿臣不敢。” 不敢?很好!皇帝松了口气,就晓得他性子温吞,行事诸多考虑,不像赫连湛那般莽撞。 “这兵符,你接是不接?” 赫连叡闭了闭眼,明明早就盘算好的事,他还是表现出一副不甘愿、千般忍耐似的,咬牙应话。“儿臣接旨,不过儿臣有一个请求,万望父皇恩准。” “什么请求?” “九弟长年征战,饮食不定,落下胃疾,如今圈入宗人府,儿臣害怕……日后大隋江山仍需九弟效命。” 这是恐吓?用大隋江山来威胁自己?“你要朕收回成命?” “儿臣不敢。” “那你想要什么?” “求父皇让信王妃到宗人府照料九弟。” 他此去时间必定不短,这些年阿湛东征西跑,始终没留下子嗣,趁这段时间好好“故人”,才是正事。 皇帝考虑片刻,衡量情势,最后还是准了他的要求。 §第十二章 奉旨进宗人府 元宵这天,圣旨进了信王府,原本喜气洋洋、准备好好筹办节日的赵涵芸,在接到圣旨那刻吓呆了。 她没想到自己怎会这么倒霉,赫连青事败就戮,原以为赫连湛是救驾功臣,信王妃这个身分可以让自己安享一世荣华,没想到转眼功夫,王爷竟被圈禁宗人府? 不是功臣吗,不是挽救了皇帝性命吗,为什么到头来无赏却有过?赵涵芸想不透,事情怎会发展成这样? 宗人府是什么地方?是吃人的地方啊!为什么有功之臣要被圈禁宗人府?人进了那里,还能出得来吗?过去三皇子被圈禁,短短半年就过世了,王爷能够撑多久? 这消息已经教人喘不过气了,没想到圣旨竟让她进宗人府服侍王爷,有命进去,她还有命出来吗?不行,绝对不行,她不能去! 太监微微一笑,拉着细尖的嗓子说:“皇上宽厚,给王妃一天的时间慢慢整理,明儿个奴才便来接王妃进宗人府。王妃可得仔细想清楚了,要带什么,尽量备上,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这回准许使带东西进去,往后可没这个恩赏。” 拿钱办事,太监特地多嘱咐她几句,希望这个王妃是个聪明的,多带点有用的东西,别只带些胭脂花粉、绫罗绸胸缎那些没用的东西。 放下话,他领着两个小太监扬长而去。 赵涵芸握着圣旨,神情木然,她不懂,拼搏这么久,到最后还是逃脱不了一个死字?她死了,孩子怎么办? 孩子!灵机一动,她想到办法了。“紫宛。” “是,王妃。”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