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阳光晴子 > 暖心食堂 | 上页 下页 |
六十九 |
|
“为什么不说?听到夏姊姊被那么多人求娶,你不担心不难过?你什么都不做,你舍得就这么将她拱手让人?” 她不敢说自己变得世情练达,但从天上摔落人间,她成熟许多,也看清更多,有些幸福是要紧抓在手里的,待失去时,再懊悔也是罔然。 稍后,汤绍玄坐上马车,靠着车壁,疲累的闭上眼睛。 璃儿的话仍在盘旋不去,但如今的他,家破人亡,还是一个换了身分才能活下去的罪人,他凭什么拥有夏羽柔? 他有自知之明,也无法自私,他想守护她的心是真的,因为要守护她,所以不能跨越那一道线,他怕一旦越线,他就无法让自己死心。 “少爷,到了。” 汤绍玄回到山中别院,沈谅交给他一封京城送来的密信。 他展信,指尖轻捻过一张张信纸,最后,再将纸张丢入暖炉烧成灰烬。 他手指一下一下的轻叩书桌,对沈谅道:“太子趁着皇帝自满而不废他之际,已暗地壮大势力,无论京城或其他地方都有忠心于他的下属。” 信里表明如今形势大好,而且龙体似乎出现状况。 沈谅安静听着,最后领了他的命令离去。 汤绍玄沉默地坐在椅上,彷佛在沉思,又彷佛什么都没在想,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外小厮忽然禀报—— “少爷,忠叔过来了。” 汤绍玄一声吩咐,何忠便进了书房。 何忠也是来送信的,只是这封信到他手上很久了。 “希望少爷别放弃夏娘子,少爷的姑母一直希望你能得到幸福。” 这些日子少爷的落寞与对夏娘子刻意的冷淡他都看在眼中,他明白少爷的心结是什么,眼看这阵子上门求娶夏娘子的人无数,要等少爷自己想通还不知要等多久,夏娘子恐怕已经被其他懂得把握的人娶走了,他不得不推上一把。 何忠将信留下就离开了。 汤绍玄展开泛黄的信纸,一直看到最后一段—— “……经此大难,我祈望老天爷垂怜,让他能遇上一个善良的好姑娘陪伴在侧,若老天爷真应我心中祈求,忠叔便搭把手推上一把,他心思重,责任重,我不愿看他一人孤军奋斗,有个小姑娘在乎他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知心知情,若是还能生个娃儿,延续子嗣,那便更好,至于大仇能不能得报?我相信苍天有眼……” 这一日,夏家酒楼又有好戏看了,酒楼内人多,酒楼外人更多。 也不知哪个人吃饱撑着,一路大喊着“夏娘子的前夫家来人了”奔向酒楼,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当夏羽柔站在酒楼门口,已是黑压压的人潮。 有些人真的不能叨念,夏羽晨那个乌鸦嘴! 夏羽柔都要被气笑了,怎么,她现在有钱了,这些过去嫌她嫌到不行的就都赶着来跟他重修旧好了? “怎么?我这下堂妻变抢手了,你们就眼红了,怕被外人说眼瞎脑残不识货,赶快过来表态?认为我一个下堂妻,现在要将我娶回去是给我很大的面子?不对…… 可能还不是娶,是纳?毕竟,郑人渣你现在的妻子可不像我那么好拿捏,当年看在人家的爹有钱有势,把我这恩人之子、糟糠之妻有多远甩多远了。” 郑凯一行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他们虽还没开口,但他们的心态的确与她说得无异,只是他们没想到她话这么直,不觉得丢脸? 大魏朝民风开放,对女子一向宽容,也允许女子再嫁,平常老百姓娶个二嫁之女也是有的,但一些有身分地位的人家,就只会纳为妾。 郑家虽不到阮囊羞涩,但他还在准备会试,凭着官府给的银米和其他收入,是不可能支撑一大家子的日常开销—— 没错,他太能生了,短短的时间,一连添了五个嫡庶子女,子嗣颇丰,可开销也大。 至于妻子娘家柳家这两年大走楣运,一家店一家店的倒闭,这也是柳氏默许丈夫跟婆婆回头再纳夏羽柔这名下堂妇的主因,他们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 “郑家人怎么不说话?到底来干什么的?” “是啊,到底要干么。” 周遭看戏的老百姓等太久,耐不住性子的嚷叫了。 郑凯却似无感,直勾勾的看着夏羽柔,她好像变得更美了,他有些看痴了。 其实他是喜欢她的,两人也算青梅竹马,在他动不动就生病的岁月里,她是他眼中最美的风景,她拿了东西给他吃,拿一些新奇玩意儿给他玩…… 随着家境好转,母亲却不喜她了,尤其在他中了秀才后,就想换媳妇儿。 后来,夏大伯来逼娶让爹娘更加不喜,对她弟弟忽视怠慢,毁了两人的洞房花烛夜,再也没机会在一起。后来母亲的怒骂,她的疏离,让他怒不可遏,再来是休妻另娶,本以为此生无缘,母亲却改了心意。 “总是被休的女子,不好说婆家,再说了,一女不事二夫,再回头当你的女人,外人也不会多说什么,夏羽柔更会心存感激,你还愿意要她。” 母亲的话,他没有多想,妻子柳氏也点头,他太高兴了,他也知道夏羽柔现在的状况,她有赚钱的酒楼,他可以人财两得。 他带着这样的念想与欢喜,带着母亲一起来找她,她却字字戳心。 孙氏拉了拉儿子的袖子,“跟她说些话啊。”孙氏这两年多过得不顺遂,整个人看起来更老一些,也添了刻薄颜色。 郑凯被母亲一提醒,含情脉脉的看着夏羽柔道:“阿柔,我是真心的,你回到我身边,我一定会好好待你……” “抱歉,对回到你身边我一点兴趣也没有,还有,你读着圣贤书就该说人话,别忘了,你我早恩断义绝,什么狗屁真心,你有这种东西吗?” 旁观老百姓居然默契一致的大喊,“没有。” 没办法,夏家与郑家的事,连三岁小儿都听说过。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