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历史纪录 > 人民记忆50年 | 上页 下页 |
六四 |
|
无独有偶,吕向阳——一名从河南新乡工学院志愿来到吉林省一个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的大学生,也有着同样的经历: 向阳常到橡皮厂镇上开会或给生产队办事,一般的情况下,他都是赶 走十五里地回家,不愿在外面打尖吃饭。一天,向阳参加大队的一个会议, 上午会没开完,有人上饭馆吃饭,叫向阳也去,说道:“因公外出,队里 补助六角饯,吃什么也够了!”向阳说:“你们先去吧!”等人们走了, 他并没有跟着去饭馆,却进了一家煎饼铺。 “同志,吃点什么?”服务员热情地招呼说。 “我先看看。” 服务员看到向阳眼不好使,就给他唱价: “山东大煎饼,一斤一毛,粮票六两,菜有……” 向阳没等他唱完就说:“给我来四两煎饼吧!” “吃什么菜?” “不要菜了。” “来碗什么汤?” “汤也不要。” 服务员以为向阳要把煎饼带走呢,称好四两煎饼给他,却见他接过煎 饼,卷了卷,就吃开了。服务员多少有些惊奇地望着这个年轻人,一面忙 着张罗别的客人,一面倒了碗开水递给他。 一回如此,两回如此,次数多了,吕向阳再到这个煎饼铺来,服务员 也就不用再问了,习惯地给他称四两煎饼之后,再倒碗开水来。 一来二去,队里的人也知道了向阳出去只吃四两煎饼,不要补助。有 人问他为啥这样过,他并不多说,只说:“咱们队穷,底子薄,开支困难, 打绳连麻都没有,能省就省点。”有时候,碰不到煎饼铺,他就花八分钱 买四两米饭,滴点酱油就着吃下去,也算顿饭。 中国年轻的一代大都从中学课本里学过一篇名为《梁生宝买稻种》的文章,这篇课文选材于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我们会记得梁生宝为给互助组节省两角钱不住客店而在车站的屋檐下露宿,只花5分钱喝一碗面汤的故事。——应该说,上述生活片断显现的美德,是贯穿过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面的。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贫乏而乐观的时代最值得珍视的记忆花朵。 美好的记忆会在飞速旋转的光影中安样地凸现,记忆之美的特征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人生的遽急和现实问题的繁复,决定了历史势必以安详的姿态照耀着我们的生活,历史中最珍贵的事物在已变得遥远、粗疏的时间残片中,显得鲜明细腻而温暖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怀旧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怀旧的人会享受生活中永恒的价值,不管时间会去如何的摧残这永恒之美的面容。 岁月流逝着,人们还记得邢燕子英姿飒爽的形象,这个健康丰满,通体洋溢着快乐精神的姑娘,头戴草帽,遥望着蓝天,似目送着飞向远方的金色大雁,这个形象代表着当年中国女性的美,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火热般的韵律—— 金色的大雁, 你快快飞哟快快飞。 飞过那雪山,飞过那密林, 捎信儿来到哟美丽的北京城, 带给我想念的毛主席。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