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杜邦 | 上页 下页
二三


  在这场全球性的大战中,交战双方都声称是为了保卫祖国,为了捍卫自由、正义,其实质都是掠夺的、侵略的帝国主义战争。这次大战历时四年零三个月,参加国家33个,作战部队超过2900万,动员人数达7000万,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共有1000万士兵,1300万平民死亡,重伤成为残废的士兵约2000万。美国方面,有370万人投入这场战争,14万人战死,有二十余万人重伤。

  这次战争中,美国成为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的主要军火和各种军用物资供应国。杜邦公司及其他各种军火公司、工业公司是最大的卖主,他们从几千万士兵的血泊和尸骨堆中捞取了上亿美元。四年间,美国涌现出了两万个暴发的百万富翁。仅杜邦一家就捞进了十多亿美元的毛利。每一个新起的百万富翁所持有的美元上就沾有六个阵亡的美国士兵的鲜血。

  大战爆发前夕,即斐迪南遇刺的当天,皮埃尔正在伦敦同英、德两国军火制造商签订火药供应协定。由于战争战术上的进步,开始广泛使用战壕和坚固的防御工事。攻坚战成了战争双方重要的致胜手段,要求有更多的烈性炸药。这是交战双方无法自给自足的。杜邦公司的老板皮埃尔自然要抓住这个良机,愿意为双方效力。他和他的曾祖父伊雷内一样,只管卖火药,只管发财,谁对谁不对,谁胜谁负,与他是无关的。

  为了趁战争之机扩大火药的生产和销售,为杜邦帝国创造更多的财富,杜邦公司和其他一些大企业主、大财团,竭力怂恿推动美国政府参战。

  战争初期,美国一直保持中立。因为美国与欧洲远隔重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不存在迫不得已卷入战争的危险。因为美国政府官员和民众中孤立主义与和平主义情绪占上风。政府高层也想暂时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何况同双边都在做生意,大有金钱可赚。而杜邦公司及其他企业集团和银行集团并不满足,如果美国参战,对他们更有利可图。因此,科里积极活动,他在1915年就建立了臭名昭著的国家安全同盟,促使美国参战。宣战前两年,为了把美国拖入战争,该同盟或通过他们操纵的报刊或在议会会议上对反对参加这场屠杀的国会议员进行了种种恶毒攻击。到1917年战争歇斯底里已被煽动到狂热程度。科里建立国家安全同盟时其他几个保守的实业界巨头如洛克菲勒、摩根之流都和他密切配合,推波助澜。

  上面已提及皮埃尔和他的辛迪加远在美国政府参战之前就深深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亲自出马通过J.P.摩根公司向英国政府贷款,使英国政府正式履行了6月28日同皮埃尔签订的有史以来最大的炸药合同。1914年8月至12月22日,英国及其盟国向杜邦订购了2162.13万磅炸药。大战爆发时,杜邦公司每年能生产840万磅无烟火药;半年之内,皮埃尔签订炸药的供应合同总数达这个数目的13倍。

  在杜邦集团和其他企业集团的煽动下,美国政府终于在1917年对德奥意宣战。当然美国决定宣战还有其他原因,开战以来英国利用覆盖全球的电报网进行针对美国孤立主义和和平主义的宣传,加上德国的潜艇战屡屡袭击客轮和货轮,使美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美国公众的舆论渐渐倾斜。而且更重要的是,战争中期协约国对美国的债务有增无减,已高达23亿美元。如果协约国战败,不仅借出去的钱将难以收回,外贸也将大受影响。

  此外,保持中立将会降低甚至会失去美国在战后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因此,美国政府毅然作出了宣战的决策。

  不管怎么说,科里及洛克菲勒和摩根之流的煽动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杜邦公司及其同伙是多么渴望战争。他们的渴望终于得到了满足。当时有人对美国政府的政策评论说:“美国的政治同盟只是跟在垄断资本经济同盟屁股后面跑。”

  在战争期间,杜邦公司向协约国提供了所需炸药的40%。除了火药,杜邦公司还制造毒气。杜邦公司还为军队制造8.7万套爆炸装置和8000个掩护舰只的烟幕筒,并提供了国内非军事性工程所用甘油炸药和黑色炸药的半数。到1919年战争快要结束时,杜邦公司已捞取了2.27亿美元的净利。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杜邦火药公司不过是一个第三流企业,经过四年战争,一跃而居首位。杜邦公司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千百万人用鲜血和生命为保卫杜邦家族这样一些大财团的利益而战,而被保卫者却没有一个人去参加保卫者行列。

  千百万人为杜邦这样的大企业大发战争财而生产、而工作,而他们只有每小时一美元的工资。

  为了加紧生产,给协约国提供所需火药,必须提高生产率,为此皮埃尔对工厂严加控制:一不允许成立工会,也不允许罢工。成立工会和罢工被认为是“非法活动”;二是雇用了一支由1400人组成的私人警察队;三是组织间谍网。数百名特务被安插在杜邦工厂中,没有一个工人能肯定地说他身旁干活的人不是特务。安排这些特务名义上是为了侦察德国间谍,但是任何对战争持异议对工资和工作条件表示不满的人,都有可能被戴上德国间谍或俄国共产党分子或其他“外国牌”的“暴乱分子”的帽子。1914年开始的经济萧条时期,物价上涨,工人生活下降,罢工斗争、工人运动不断高涨。美国政府动用军队和退伍军人武装干涉对付罢工,杜邦是热情的支持者和配合者。鲁利·卡朋特手下的特务出入厂区和工人居住区,捕捉“共产主义蔓延”的影子和“赤色恐怖”的线索。

  为了防止社会主义对青年的“腐蚀”,美国政府组织成立了童子军,以“忠于总统,忠于上级军官,忠于父母,忠于国家,忠于政府,忠于自己的雇主”为口号。同时还成立了以退伍军人为成员的美国军团。杜邦公司是最早创建童子军和美国军团的。科里和他的儿子都先后担任童子军全国委员会委员。而美国军团在厂里常常对工会和工人罢工进行捣乱。

  皮埃尔和杜邦公司把六忠于当成工人的紧箍咒。所谓“忠于美国”,实质是忠于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也就是杜邦。

  杜邦公司在一战中发大财,并不是由于独占了特权,而是由于皮埃尔经营得比其他大多数公司更有方。例如把扩大生产设备的资金转嫁给火药买方,就是精明之举。因为皮埃尔认为,做战争生意要担很大风险。战争的时间是有限的,世界大战虽然需要数量巨大的作战物资,但这种需求会持续多久,并无保证。为了向协约国提供火药,将迫使杜邦公司大量地扩充生产设备,但这些设备也会由于这场大战的结束而一下子报废。依皮埃尔看,这是个买卖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个感情方面的问题。倘若协约国想要杜邦公司的火药,那就得拿钱来。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