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二战将帅系列 > 艾森豪威尔 | 上页 下页 |
九〇 |
|
第二十九章 台湾海峡危机 台湾海峡风浪激,中国人民不可欺; 炮打金门示惩罚,“反攻”叫嚣调门低。 艾森豪威尔在入主白宫期间,奉行扶蒋反华的反动政策,在台湾海峡曾多次掀起恶浪,酿成严重危机。美帝的侵略行径,遭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1950年夏天,杜鲁门政府在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同时,即派第七舰队耀武扬威闯进台湾海峡,霸占中国领土台湾,妄想把台湾当作“不沉的航空母舰”,帮助蒋介石进攻中国大陆,威胁太平洋和平和侵略东南亚国家。那时,“苦撑待变”的蒋介石也大作其“收复大陆,重返金陵故都”的美梦,他高喊着:“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四年成功。” 然而曾几何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调子越唱越低了。蒋介石集团悄悄地摘掉“军事反攻”的招牌,而代之以“政治为主,军事为从”。美国侵略者也陷入它自己编织的罗网中,而且愈来愈难以逃脱。正像《纽约时报》所说:“我们(美国)愚蠢地一步一步跟着向前走,我们让国民党收复大陆的迷梦,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处境进退两难的恶梦中。”美国民主党议员汉弗莱也供认,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困境”。 继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之后,1954年12月2日,艾森豪威尔政府公开和蒋介石订立“共同防御条约”,在台湾海峡加紧扩大侵略战争的部署。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卡涅当时宣布,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部队已“处于准备停当状态”,“可以接受分配给他们的任何任务”。美国间谍机关“西方企业公司”,积极地在中国沿海金门、马祖、白犬、大陈等岛设立特务机关,对大陆派遣特务,发展“游击武装”,建立“游击基地”,以配合正面“反攻大陆”。美国军事顾问团直接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沿海岛屿构筑“反攻大陆” 的前哨阵地,利用海岛上的险峻地形,在摊头和纵深建筑了永久性、半永久性的明、暗碉堡,设置了重重铁丝网,并且在岛的四周和岩缝里,埋下了大量的地雷和爆炸物。当时路透社的记者兰金说,“美国要在亚洲大陆上和中国共产党作战”了。 早在1953年2月2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根据艾森豪威尔的指示,向驻日本东京的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发布如下一道命令:“现行紧急指令中关于保证台湾和澎湖列岛不被用作中国国民党向中国大陆作战的基地的那部分,现在予以撤销。” 杜勒斯根据他同艾森豪威尔共同作出的决定,在总统就职前,在华盛顿起草的国情咨文中就含有这样的意思。他们两人很少,或者说没有向军事顾问们征询意见就这样做了。可是在1月30日艾森豪威尔向内阁提出来后,威尔逊说,这个问题不久会在全世界各地引起强烈地反响。他问:这个命令是否含有任何足以影响美国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的用意在内?艾森豪威尔回答说:“目前这个要采取的行动一点也不含有这种用意。”他向内阁保证:这个声明字面上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其他用意在内。 然而,这个命令发出后的第二天,安东尼·艾登向下议院说,伦敦已向美国提出抗议,警告它这一行动也许会“遭到十分不幸的反应,而无补于军事优势”。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说:“这个命令加重了世界上的恐惧病。”从此,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就在美国第七舰队的支持和纵容下,不时地对大陆进行骚扰,在台湾海峡造成了严重的局势。 面对着美蒋的战争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55年1月18日一举解放了美蒋苦心经营的护卫台湾的大门——大陈岛的前哨阵地——一江山岛。 艾森豪威尔和蒋介石1954年12月2日在华盛顿签订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宣称,美蒋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蒋介石以为有了美国这张“保险单”,解放军就不敢进攻他所占据的任何海岛。但是中国共产党偏不信这个邪,1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声明,指出这个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为了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主权,就在这个声明发表一个月后,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奉命向一江山岛发起进攻。攻势凌厉。至中午,岛上蒋军阵地、工事、通讯遭受严重破坏,各部队间已失去联络。午后,解放军以小型登陆艇为主体的登陆船队,分由南田至海门一带港湾驶出,在大型作战舰队掩护下,向一江山岛海岸抢滩登陆。激战53小时后全岛解放。国民党守军司令王生明,顽固抵抗,“浴血奋战”,结果作了蒋介石的牺牲品。为了使其余海岛上蒋军避免被歼的命运,1955年2月5日美国国务院不得不宣布,艾森豪威尔政府已下令第七舰队和其他美国部队“协助”蒋军从大陈、南鹿、渔山列岛等海岛撤退到台湾。 对此,美籍华人作家江南发表评论说:“一江山是个弹丸之地,中共必争,且无畏于艾森豪威尔政府所标榜的‘战争边缘’政策,发动三军,强行夺取。其中颇多奥秘。”他又写道:“毛泽东紧接着协防条约签订之后不久而用兵,一方面考验美国的真实意向,一方面给蒋猛掴一掌,告诉台湾军民,有这个条约,解放军还是想打就打,别以为条约是万灵符!” 一江山之解放,台湾军队中几乎没有人再相信蒋介石能打回去的神话,而且解放军矛头所向,已指大陈岛。这可急坏了蒋介石,于是,在艾森豪威尔的“劝逼下”,急派蒋经国来到大陈岛,执行撤退大陈岛居民的“金刚计划”。消息一传出,岛上百姓惊慌不已,因为宣布“疏散”的理由十分吓人,说什么“最激烈的战斗即将到来”,这是为“确保生命”所采取的措施。蒋经国在大陈岛住了近十天。2月8日撤退这一天,可谓兴师动众。台湾政府的国防部长俞大维、海军总司令梁序昭、国防部第三厅副厅长蒋纬国同时到达,指挥撤退,岛上33777人,在美军第七舰队的保护下,乘着各式各样的船只,开始分批撤离。岛上随之实行“坚壁清野”。撤退时,岛上居民痛哭流涕,他们不理解:“为何要离弃世代相守的家园赴台呢?” 一江山惨败,大陈岛放弃,台湾全岛一片沮丧气氛。大陈守军和居民撤离前,蒋经国自太昭舰上带来一面国旗,举行升旗仪式。这位蒋太子强自镇静勉励大家,“不要难过,不要失望,此刻我们要决心打回来。”然后,他默默地领着岛上的军政官员沈之岳、刘毅夫等走遍了大陈街道,而后到了海边。这次大陈的撤退,虽然没有五年前海南、舟山那么令人震撼,却因而谱出“反攻无望论”的凄厉乐章,谁再相信蒋介石在草山别墅发出的“我带你们回大陆”的梦话呢? 在艾森豪威尔对第七舰队发出训令前后,那些很久以来就主张在远东采取强硬政策的人,重新提出了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的建议。例如,当时担任参议院共和党政策委员会主席的诺兰,表示赞成美国必要时单独实行封锁。 塔夫脱对此也表示同意。他说,如果可以实行封锁,而又不引起盟国发生分裂的话,那么进行封锁是“适宜的”。这一主张不仅遭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西方盟国也不赞成,英国人说,他们所以反对这一主张,不仅因为封锁会影响他们同中国人之间的贸易,而且也因为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担心实行封锁将导致同中国进行战争,甚至会因此引起新的世界大战。 艾森豪威尔扶蒋反华的政策,到处碰壁,使他伤透了脑筋。他的身体也不如从前了。1957年11月25日午饭过后,艾森豪威尔到他的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在一些信件上签名,突然间他感到一阵头晕。他挣脱这种感觉,伸出手去拿另外一封信。当拿起来时,他觉得信里的字好像跑出来似的。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