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黑格尔 | 上页 下页 |
六 |
|
§三、在伯尔尼 1793年10月,黑格尔从图宾根神学院毕业,征得教会当局的同意,准备绕开教会系统寻找职业,但承诺继续研究神学,报告学习情况,随时奉召担任神职。 符腾堡神学家的道路通常都是从神学院和候选经过代理职务到牧师之职。但这样一个目标对于黑格尔来说却没有什么诱人之处,因为他富有哲学的思维方式而缺乏牧师的激情,并且缺乏牧师的口才,是个“很不行的演说家”,于是黑格尔决定放弃神学,选择哲学。 黑格尔和谢林都把社会改革的希望寄托于哲学。 1795年1月6日谢林致黑格尔的信中谈到:“上天降了一个大荒之年,陈年的莠草一起冒了出来,谁是除草之人呢?我们都把希望寄托在哲学身上。” 神学院毕业后,荷尔德林结识了席勒。席勒非常赏识荷尔德林,认为他这位年轻的同乡最富有诗人气质,后来席勒把荷尔德林推荐给他的女友夏绿蒂·封·卡尔伯做家庭教师,这样,荷尔德林去了法兰克福。 黑格尔经斯图加特友人介绍,往南前往瑞士伯尔尼,到当地贵族,大咨议局议会成员,“伯尔尼的阁下先生”卡尔·弗里德里希施泰格尔处担任家庭教师。施泰格尔的家住在楚格,因此黑格尔在一张由伯尔尼政府填发给他的旅行护照中被称为“亲爱的和忠诚的公民楚格的施泰格尔的孩子的家庭教师”。 受教的是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黑格尔开始授课时,男孩弗里德里希·施泰格尔才七岁。 两年以后,谢林从神学院毕业,他操其父业,替父亲做过几次布道,但不久他发现“在牧师和教士的天地里,什么都受到限制,变得狭隘”。因此他放弃了神职,到斯图加特给两个贵族青年当家庭教师。 1769年,谢林随他的学生迁到莱比锡。在莱比锡,谢林很快结识了自然科学家施泰劳斯,浪漫派诗人施莱格尔史弟等人,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神学院毕业后,黑格尔、荷尔德林、谢林这三位好朋友虽然天各一方,但往时的情谊依然萦绕着他们的情怀,不时互通书信,表达他们的深切感情。同时他们互相鼓励,交谈学问,在“对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伟大事业上”共同前进。正如1795年1月黑格尔给谢林的信中所说的:“理性和自由永远是我们的口号,无形的教会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目标。” 1795年5月,黑格尔作了一次去日内瓦的旅行;次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还伴同三个萨克森的家庭教师,徒步攀登了阿尔卑斯山拉伯尔尼段。黑格尔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次旅行。游览瑞士的丛山峻岭和终年秋雪的原野以及冰川、山溪与湖泊,这种阅历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是美妙的,令人神往的,但是在黑格尔那里却不是这样的。 在黑格尔的旅行印象的记录中,没有什么地方能看出他有点惊羡和感动的表示。他对巨大的山石和冰块、高峰和冰川无动于衷;对山谷和狭径感到阴郁而危急;对山河倾泻的不绝于耳的涛声感到厌倦而无聊;只有瀑布还能使他赏心悦目。他这样写道:“浪花悠闲自在地坠落飞舞,颇有些可爱之处,”他(指游客)所看到的瀑布永远是同一景象,同时又决不是同一景象,关于覆林德瓦尔德冰河,他写道:“凝视这些,兴致索然。” 黑格尔站在巍峨壮观的阿尔卑斯丛山之中,丝毫未感觉到造物主神一般的力量,在黑格尔看来,阿尔卑斯山是那么的僵硬而单调。对于这一点,有人评论说:“他注重审美的印象,而他的气质又使他不能突出这种印象,他过于诚实、坦率地对待自己而不愿伪装或蒙蔽他本人没有的感性;他具有某种不为阿尔卑斯山上的任何怪物所压倒的东西。” 黑格尔随东家施泰格尔到他们一家在埃位赫的楚格庄园。在那里,黑格尔利用东家丰富的藏书、古本,研读了休谟、孟德斯鸠、雷纳尔、席勒的历史政治著作,做了大量的摘要笔记。 尽管主人施泰格尔对黑格尔很亲切、平和,待遇也很优厚,可是远在他乡,只身一人,昔日的好友如今远在千里之外,黑格尔倍感寂寞与孤独,于是常和好友荷尔德林、谢林通信联系,互通音讯。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