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黑格尔 | 上页 下页 |
二五 |
|
“无父”指叔本华背叛了他父亲生前严令指示给他的人生道路。叔本华的父亲是一位继承祖业的商人,知识丰富,天资颇高,他刻意安排要叔本华成为一个商人,他曾带叔本华出国旅行,开阔叔本华的眼界,在叔本华12岁时又将他送到汉堡的龙格私立学校,那是一个培养未来的商业大亨的摇监。然而,叔本华对商业根本不感兴趣,继承父亲遗业的一段商业生意竟成了叔本华一生中最抑郁凄惨的岁月。叔本华的父亲死后,叔本华几次在信中恳求母亲,才得以在19岁解脱。 叔本华的母亲比他的父亲小19岁,聪明美丽而富有才华,曾出版过不少小说和游记,是当时小有名气的女作家。叔本华的父亲死后,她孀居魏玛,办了一个文艺沙龙,与当时云集于此的雅士文人频繁往来。 叔本华性格孤僻,看不惯母亲的放浪交际,又怀疑其父的郁闷而死与母亲的寻欢作乐有关。所以母子关系十分不睦,经常争吵。叔本华的母亲也越来越无法忍受叔本华的神经质的性格。她在给叔本华的一封信中说:“我一再告诉你,很难跟你一块生活。我越了解你,越感觉增加痛苦。只要不和你一起生活,我什么都可以牺牲。你的怪脾气,你的怨言,你不高兴时的脸色,你对于愚蠢世界、人类痛苦的悲伤,带给我不快乐的晚上和不舒服的梦境。” 1814年,叔本华搬迁到了德累斯顿,永远离别了他的母亲。 叔本华终身未婚,无妻、无子、无家,也没有朋友。1860年9月21日,当叔本华因肺炎病故时,身边除了那条被他称为“世界灵魂”的褐色的卷毛狗外,再无任何一个亲人。 叔本华在德累斯顿度过了4年平静的日子。父亲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使他不必为衣食奔走,而安心钻研哲学。 1818年,30岁的叔本华写成了洋洋50多万言的唯意志主义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它为西方非理性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石。在这本书中,叔本华断言,智力越发达,痛苦也越深重,因此,天才最痛苦。 叔本华曾对这本书寄厚望。他说:“我活着就是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也就是说,我活在世上,所企求和所能奉献的99%都已经完成了,其余的只是一些次要的东西。” 1818年3月18日,叔本华给出版商洛克豪斯的信中说:“我的著作是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并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体系,因为这不是对某种已有的哲学体系的新的阐发;而是将一系列迄今还未有人想到过的思想最高度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哲学体系。 这部著作既决不同于新的哲学流派玩弄词藻,空泛无意义的妄琐,同样也根本有别于康德以前时代废话连篇,平淡无奇的饶舌。” 然而,出版商洛克豪斯对此书前途颇为忧虑: “我担心你的书只能是一堆废纸,但愿这一担心不会兑现。” 洛克豪斯的话不幸言中了,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这部书总共销了不到100部。这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当时受到世人青睐的正是蜚声哲坛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的思想,叔本华的书同这些人的思想唱反调,光顾者自然廖廖无几。《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时代不接受它。 叔本华对这书的命运忿忿不平,大骂哲学界是想用“沉默法”窒息天才。不过当时他尚未气馁,要到大学讲坛上一展身手。 1820年,叔本华向柏林大学提出当教师的申请,被接受为编外讲师。3月23日,叔本华在同人面前举行了有关因果性原理的试验性演讲,出席这次讲演的黑格尔在讲演结束后,就关于动物的行为受动机所支配的观点向叔本华提出了讽刺性的问题,但是黑格尔还是在大学议定书上签了字。依照传统,几天以后,新讲师又以拉丁语作了关于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的演讲。 在柏林大学,叔本华共担任了24个学期的编外讲师。叔本华有意与当时名声最噪的黑格尔较量一翻,他非常自信,要求在黑格尔开课的同一时间开课,唱一场争夺听众的对台戏。结果,叔本华一败涂地,学生们都被黑格尔吸引去了,黑格尔讲课的教室坐无虚虎,走廓上甚至还挤满了人,听叔本华的课的学生只有三人,未授完全课程,叔本华就草草收场,愤怒离开,在随后的23学期中,叔本华的课因无人听课,而只得撤销。 叔本华彻底失望了。他在柏林大学无法与黑格尔一争高低。他在一封信中说:“我在这里拥有什么呢? 甚至没有值得花费力气的一定数量的听众。我无论生活得好坏都不喜欢这个巢。” 叔本华认为:他和他的著作所遭遇的极度轻视表明,或者是他有负于当代生活,或者是相反。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形,他都只能沉默。于是,这位天才的哲学家益发郁闷悲观了。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