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卓别林 | 上页 下页 |
一四 |
|
§五、在第一国家公司的成功 1918年3月查利开始为第一国家影片公司工作,由于当时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摄影厂,于是查利决定在好莱坞买地建厂,摄影厂的设计是第一流的,查利非常高兴能有这个设备齐全,包括冲洗间、剪接室和办公室的新厂。 《狗的生涯》是查利为第一国家影片公司拍的第一部片子,这个故事中蕴含着很多东西,他以讽刺的手法把流浪汉的生活和狗的生活进行了对比。这部片子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有特殊的地位。故事梗概是这样的:查利从一群打架的狗中救了一条狗,他们相依为命。 之后他又从歌厅里救出一个不幸的歌女,她的生活也和狗一样。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影片有很浓的郁闷气氛,许多细致的观察和情节的变化,使观众深深地同情这些痛苦的人们。查利流离失所,不得不露宿街头,他饥饿难忍,不得不想法弄到一根香肠;他没工作,去招工局被强壮的人们挤出来;他的狗饿极了去捡一根几乎没有肉的骨头,也被几条野狗抢了过去。这种悲惨的生活,是对美国贫民生活的反映,也是在暗示这个社会的弊病,自从《移民》一片中射出的第一支箭来揭露这个“天堂”社会,查利在《狗的生涯》一片中又有进一步的反映。 查利许多年来的拍片生涯使他的技巧在不断娴熟,他经常注意到可以刺激他想象的事物,无论何时何地。 例如看到演员上台准备弹钢琴,他和别人的反应就不一样,他首先想到的是琴凳塌了下来,钢琴家摔倒后的一系列令人发笑的动作。还有听到音乐,也能给他以想象力。《移民》的基调是受一首歌曲《格伦迪太太》的启发而来的。他总是能在这些刺激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主题,并且沿着这个主题,不断地延伸和发展下去。他有常人所不具备的耐心和热情,不断地去观察感受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并且去思考、提炼,最后经过归纳,成为一部能够反映作者意图,反映这个社会现实,而又不乏幽默情节,使人在看到影片时深深受到打动。查利认为,人生的主要部分是由矛盾和痛苦组成的,所以他的笑料都以此为基础,让他影片中的人物一个个搅到这种矛盾当中去,产生许多的笑料,然后再一个个把他们解救出来。 这些都属于一般的笑料,而幽默更加微妙。他认为幽默是从正常行为中觉察出的细微差别,从幽默中我们看出了事物的真正面目,幽默调和了我们的人生,使我们更少受到打击。但是由于他所塑造的人物同最早期在基斯顿拍片时的人物的确有很大差别,所以他在许多方面也受到一些限制,不如以往那样自由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与人物的心理相配合的,于是在查利后来的影片中情节、人物的情感成分越来越多了。 查利这些年的拍片过程中,在世界上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早在查利为基斯顿拍片的时候(1914年)战争就开始了,那时查利的拍片依然热火朝天地进行,因为人人都相信战争不会持久。但是事实上战争已经持续了4年之久。开始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战争4个月就会结束,但是不是这样,而且在1915年,美国政府依然不屑于作战,美国人依然生活在自己的天堂里面,他们粮食充足,精神满足,别处的战火并未触动他们的真正利益,所以他们无动于衷,但是随着世界战火越烧越烈,美国自身的利益也在逐渐受到危害的时候,美国人感受到了战争的压力。 特别是当美国从欧洲运送货物的商船“卢西塔尼亚”号在大西洋被德国潜艇击沉后,事情就有所不同了。美国已经两次发动自由公债募购运动。第三次自由公债募购运动,查利、他的朋友玛丽·壁克馥和道格拉斯·范朋克都被邀请亲自参加了这次活动。查利准备了自己的影片《狗的生涯》在募购活动中放映,道格拉斯建议他们在沿途的车站上作演讲,一路上他们感受到了群众的热情,在火车站的演讲也使查利这个在荧幕上从未开过口的滑稽人物开口了。一次次车站演讲使他逐渐掌握了演讲的技巧,终于他们来到了华盛顿,在大足球场上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公开演讲。当时富兰克林罗斯福也在场,他安慰查利别紧张,想什么就说什么,让群众买公债,可别说笑话。查利的演讲是动情而坚决的,他说:“德国人已经到了你们大门口!我们必须拦住他们!只要你们买自由公债,我们就能够拦住他们!记住了,每买一份公债,你就救活了一个士兵一位母亲的儿子!就可以早日打胜这一仗!”查利说得很兴奋,最后是从台上滑下来,撞到了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身上。之后他们受到了威尔逊总统的接见。 然后道格拉斯和玛丽到北方几个州去推销公债。 查利约他的朋友去南方几个州。由于他的朋友罗布·尼格纳,一位作家和肖像画家,和查利的默契配合,广告做得非常出色。他们卖了几百万美元的公债。最后查利又和他的两位老师道格拉斯和玛丽将这一活动推到了最高潮,他们在纽约华尔街国库分库外募捐到了200万美元。但是查利在纽约感到的是那些军人从纽约出发时的忧愁的气氛,所有的人都是听从命令,信仰战争,这使查利不那么愉快。回到洛杉矶,查利拍了《公债》一片。这也许是真实体验的写照吧!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