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海瑞 | 上页 下页 |
四六 |
|
§六、留宪 §居家赋闲 海瑞担任巡抚的时间也不长,他对官吏的冲击太狠了,他企图用重新丈量土地的办法,恢复祖制,缩小贫富差距。他没有料到,这一措施实际上是对整个制度的冲击,以他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力量,企图改变社会上通行的各种弊端,在当时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因此,被罢官是必然的。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58岁的海瑞退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海南。 退休闲居,对于海瑞来说是一种难于忍受的痛苦。 海瑞立志要成为圣贤,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工作是他的全部精神寄托。离开了工作,他顿时感到空前的空虚和渺茫。何况,他的家乡远在海南,不比那些居住在城市的退休官员。城市里的退职人员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可以聚在一起舞文弄墨,谈天说地,甚至出任书院院长等。城市是政治经济的集中地,多数退休官员可以找到发挥余热的机会。而位于天涯海角的琼州,海瑞接触到的只是湿热的空气、汹涌的波涛和无休止的黎汉之争。这些给海瑞带来的无疑是更多的烦恼。 更令海瑞感到遗憾的是,他的家庭生活充满了悲剧色彩。海瑞先后结婚三次,又有两个小妾,本该人丁兴旺,儿孙绕膝,不料他的婚姻却屡屡失败。他的第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两个女儿,因与婆婆不合而被休。 第二位妻子结婚仅一年就因为同样原因离开了海瑞。 第三位妻子和一位小妾为海瑞生了三个儿子,不料先后都因病去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成为海瑞抱憾终生的大事。 海瑞是孝子,自幼受到圣贤之书的影响,严守伦理纲常,他在自己住所的大堂正中,悬挂了“忠孝” 两个大字,作为自己恪守孔孟之道的鞭策。在他的心目中,母亲是第一位的,妻子是第二位的。他到北京做官,母亲说忍受不了北方的寒冷,他毫不犹豫地让妻子陪母亲回老家,自己只带了一个小僮来京。妻子和母亲发生冲突,他从没有想过从中调解,更不会去批评母亲,而是无条件地支持母亲的决定,随意地“休”掉了妻子。海瑞的第三任妻子和小妾于1568年在10天之内先后死去,许多人认为这或许是与海瑞的母亲有关。不管怎么说,这在事实上成为海瑞政敌对他进行攻讦的口实。海瑞对此真是有口难辩。种种迹象说明,海瑞的家庭生活无味,缺少温情,更谈不上和睦欢乐。从某种意义上说,海瑞成了传统伦理道德观的牺牲品。 当然,海瑞毕竟是不寻常的汉子。事业的失意,家庭生活的不幸,都没有使他倒下。他的生活依然朴素,有客来访,他不上酒,不上肉,只是清茶一杯,菜蔬几许,却常常与朋友谈得日头西下。有的时候,他送客到门口,说起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会一连几个时辰站在那里说个没完。海瑞的名气已经很大,所以拜访的人很多,一些人看到他生活艰苦,常给他送礼品和银两,他把这些或转送给周围贫穷人家,或送给操办红白喜事的朋友。这一期间最能给他带来欢乐的,无疑还是教学。有朋友将自己的孩子送来请他点拨,他会异常兴奋。他将乡间的“乡约亭”当成专门讲学的场所,有时从上午讲到下午,又从下午讲到晚上,天黑了,就点上蜡烛继续讲。其情其景,令人感动。 海瑞在家一呆就是15年。其间,他一直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张居正出任首辅时,他特意给张居正写了一封信,要求张主持公道,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 但张没有理睬。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前些年的政治斗争中,有人曾冒用海瑞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对张进行人身攻击。该信广为传播,影响很大,张大为恼火。 为此,官府专门派人找海瑞了解情况,发现他对当时政府的许多情况一无所知,因此断定这事并非海瑞所为,但张自此对海瑞耿耿于怀。另一方面,海瑞的工作作风也不为张所欣赏,张在给海瑞的回信中说到: “苏松一带积弊甚重,你能在任巡抚期间大力整顿,矫枉过正。用心虽好,但确也引起许多非议,人们不理解,因此一时难以接受你的举措。我虽任首辅,却也没有能力一下子平息大家的议论,在此表示十分的抱歉。”海瑞碰了个软钉子。虽然张居正也对苏松一带的地主不满,也立志改革和整顿,许多思想与海瑞几乎完全一致,但他仍不能容忍海瑞,拒绝向海瑞伸出援助之手。海瑞被拒一次,对张也心存不满,万历元年,海瑞60岁时,张居正也曾考虑让海瑞出来担任官职,但海瑞认为自己无法与张合作,拒绝了这次任命。直到1585年,张居正死了,他才被重新起用为南京右都御史。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