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海瑞 | 上页 下页 |
五二 |
|
§精神永存 海瑞是封建社会的官员,是一位历史人物。对这样一位人物,我们是否应该学习或者歌颂?答案是肯定的。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离开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主要地,应该看他的作为是否有利于当时的人民,有利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海瑞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当过官,这些地区的人民是欢迎他的。海瑞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反对海瑞的始终是少数大地主,因为海瑞的措施不利于大地主的兼并,不利于他们逃避赋役,欺诈百姓。 海瑞给我们的启迪有很多,有这样几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一是“无私生威”。海瑞执政措施甚急,不留后路,关键在于“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在任期间,从没有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任何一点个人好处,反把一些自己应该得到的合法利益革除。他取消了许多官府服务项目,甚至让自己的家人种菜砍柴,只是为了节省一点政府开支。他在任这么多年,家中田产没有增加,从淳安到兴国赴任时,甚至连一身像样一点的官服都没有。若不是朋友的要求,他恐怕会着一身旧衣服到新岗位任职。他死的时候,身边只几块布料、10几两银子,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若不是王用汲的帮助,恐怕他连“还里”都做不到。他的生活标准同一般贫民差不多。虽然一些人讥他“没有风度”,他不为所动。他认为,“柴马俸禄外,毫发属民”,“过此,皆法之所不宥”。因此,他处处禁绝馈送,裁革奢侈,躬先节俭,以清律己。正因为他自己从不谋取不义之财,因此大多数人敬重他,佩服他。他也敢于向任何人开火,纠正他所发现的所有不正之风。一些不理解他,同他闹过别扭的人,甚至他的政敌,对他这一点都不得不表示尊重,说他“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老百姓崇敬海瑞心地无私,编出许多传说,告诫人们发现问题要敢于面对,不能护短,否则天理不容。 九华山的百岁宫中就有这么个故事: 海瑞有一次到九华山拜佛。他走进百岁宫,正要烧香跪拜菩萨时,一位老方丈却突然拦住他:“海大人,这个香你烧不得。”海瑞忙问是怎么回事,方丈告诉他说:“因为你的心不洁。”海瑞大惑不解,生气地说:“我为政清廉,从不徇私枉法,为什么说我不洁?”老方丈不多言语,只是指了指海瑞的鞋,告诉海瑞说这鞋是牛皮制的,这对于菩萨就是不洁的。 海瑞听完,当即脱下鞋子,扔进山涧,然后赤着双足进殿跪拜。礼毕之后,他抬起头来,却看见菩萨边上置了一只大鼓。于是问:“这只鼓是什么做的?”话音刚落,那鼓怦地一下破了,原先在一旁昂首远眺的菩萨,也突然低下了头,面带愧色。 泥塑的菩萨会低头露愧,自然是人们的杜撰。但这却在提醒人们,凡是不正确的东西,均不应该掩盖包藏,纸是包不住火的,终有一天会像那只鼓那样,在真理面前轰然爆裂。这一传说也寄托了民众对海瑞的怀念和尊敬。 这只大鼓至今还在百岁宫放着。 二是“以民为本”。海瑞打击豪强,不惧权贵,是因为他一心为民。在他看来,民众的事是最重要的事,值得为之“奋不顾身,创为剔刷之举”。他始终把民众的需要放在首位。到任何一个地方任职,都把振兴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他虽然身为封建社会的官吏,是整个社会运行机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做事的出发点,也总是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总是要“为朝廷”。但是,他没有简单地将“为朝廷”理解为“为官员”。他认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民,只有广大民众的生活改善了,社会才可能安定。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他在兴国时,才会把大量荒地分发给流民,并帮助他们解除在原籍所担负的税赋。他所采取的措施,总是从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出发。农民的土地被剥夺了,他就重新丈量土地,使更多的农民在自己田地中耕作。农民的赋役过重,他就大力推行“一条鞭”法,根据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合理承担税赋,并简化征办手续。农民遇灾,他不顾自身安危,驾一小船到河中勘查,将救灾与治理结合起来,疏浚淞江和白茆河,干成了“龙王爷才能干成的”大事。为了减轻地方的负担,他敢于顶撞大官,不惜得罪朋友。所有这一切,使海瑞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虽然海瑞多次遭遇弹劾,人民对他的爱戴和支持却没有丝毫减退,这反过来极大地鼓舞了海瑞自己。 以民为本,当民与官发生矛盾时,他自然地站在了人民一边。江南农民告徐阶侵占土地,虽然徐阶是大官,又是他自己的朋友,但他还是要求徐阶退还所占土地。人民把他当成了自己的靠山、救星。后来,苏州地区的百姓遇有冤屈,经常会说:“若海都堂在,焉能有此!”可见海瑞的作为深得民心。虽然他的主张遭到大地主和达官显贵的反对,他为此付出过罢官坐牢的代价,但他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他的气节,甚至连他的政敌都为之佩服,“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百姓称他为“海青天”,对他的功绩“口碑道载”;而大地主和官僚士大夫们却称他为“海强项”,说他为“刁恶之人”、“刁诈之徒”办事。爱憎分明,泾渭不乱。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海瑞的思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三是“育人为上”。海瑞能够具有相当崇高的思想境界,与他所受过的系统教育直接相关。他自幼苦读圣贤之书,受到儒家思想的严格训练,思维严谨,办事果断。在各种场合下,他都自觉按照确定的行为准则办事,说明儒家学说已经渗透到他的内心,用现代时髦的话说,已经内化到他的思想体系中。他时时处处以圣贤之道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即使是批评皇帝,他所引用的主要依然是孔孟的教诲,是社会应该遵守的伦理纲常。海瑞认为,只要所有官员都自觉地按照祖训办事,理解了孔孟学说之精髓,自如地在日常事务中运用圣贤治世之原则,天下就会太平。自身的经历,使他体会到人品的重要。他认为,塑造人品,最有效的办法是办教育。因此,在任何岗位上任职,他都没有放松对教育的关心。就任教谕时,他首先革除送礼之风。他认为,郡庠是培养接班人的地方,因此不能让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败坏校园风貌。就任县令时,他拆淫祠,兴学校,立志为当地培养更多有用之材。在巡抚任,他经常视察学校,亲自规定学校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读圣贤之书。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他对育人的关心。在他看来,教官善,民风可振。虽然,他的认识没有超出封建社会的一般规范,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依然是圣贤之书、孔孟之道。但他将教育归入治世的重要手段,却是很有见地的思想。不管在哪一个时代,社会管理的理想境界,是管理人员自觉地履行管理责任,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努力实现社会发展意图。历史的经验证明,实现这一境界,需要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认真抓好社会成员的全面教育。他在担任公职的过程中,一直十分注意对下级官员和对民众的思想教育,时时提醒他们要做圣贤之人,不能做“乡愿”,这一点值得深思。 海瑞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不懈地与各种恶势力进行斗争,但取得的成效却十分有限。从根本上说,是他的努力与社会根本制度格格不入。他想通过重新丈量土地实现人人富裕,对土地的所有权进行干预,却没有料到他的做法,威胁到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反对海瑞的官员所以能站住脚,得到的多数官员的支持,皇帝所以要关他,贬他,关键就在这里。 从根本上说,海瑞是以个人的力量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斗争,这注定了他的失败。 在斗争方法、斗争策略上,海瑞也不很成功。他就任南直隶巡抚时,曾成功地收回了大地主徐阶的土地。从当时的形势看,如果他抓住这一典型,在进行广泛宣传的同时,暂时放缓一下他那急风暴雨似的收田节奏,可能会有更好效果,至少能够巩固他自己的地位,今后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他收不住脚步了,其结果是使矛盾空前激化,十个月后就只好卷起铺盖回家。在这点上,他似乎比宋代的寇准、包拯差了许多。海瑞不懂得团结大多数,当得知自己要退休时,他给皇帝写了一封信,竟说:“举朝之士,皆妇人也。”这种瞧不起任何人,将众人一概骂倒的狷介之气,使他在官吏中失去了普遍的同情和支持。在同级和上级官员中,海瑞得到的支持一直不多,同他的这一性格有直接关系。 还有一点应该指出,海瑞在从政过程中尽管提出过许多措施,有的措施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他提的所有措施,实际上都是复古,都有成宪和理论的依据。在海瑞看来,只要能恢复到洪武皇帝时期的各项制度,社会、国家的各种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因此,他总是十分关注农民的稳定,希望以适当的土地政策,使农民都能够安居乐业,以此实现社会的稳定。虽然在明代中期我国的工商业已经有相当的发展,但他从没有提出任何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显然,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说明,海瑞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综上所述,作为著名的清官,海瑞在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海瑞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其气势、其精神值得大力发扬。虽然他没有认识到,当时的社会制度是形成种种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根源,但他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一边,所作所为有利于社会稳定、历史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提倡学习海瑞的精神,为国分忧,为民争利,清正廉洁,敢于碰硬,乐于奉献,努力工作,确实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