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陆游 | 上页 下页
一〇


  §4.战和之间浮复沉

  孝宗即位之初关心武事,有收复失地的意图。他对于文学也较感兴趣。一天他和周必大谈起李白,问当世有谁可比。周必大说惟有陆游。

  于是陆游的“小李白”称号传开来,诗名日盛。绍兴三十二年十月,知枢密院事史浩、同知黄祖舜力荐陆游“善词章,谙典故”,召对便殿,孝宗说他“力学有闻,言论凯切,”赐进士出身,破例以文章进用,擢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事修《高宗圣政》及《实录》。

  孝宗起用深孚众望的张浚为江淮宣抚使,筹划北伐事宜。南京政府一时弥漫着抗战气氛。陆游也热情高涨,积极上书言事。十一月,陆游作上殿札子三份,其一提出孝宗诏讼不得坚决执行的问题,建议“仍命谏官御史及外台之臣精加考核,取其尤沮格者弃之,不惟圣泽速得下究,亦使文武大小之臣,耸然知诏令之不可慢如此,突圣政之所当先也。”

  其二针对“承平既久,日趋于文,放而不达,未流愈远,浮虚夫实,华藻善道”的官僚机构现状,建议改变形式主义和义牍主义的作风,“明诏辅臣,使帅其局,”“繁碎重复,无益实事者,一皆省去。”第三份札子劝谏孝宗效法历代仁主“恭俭”、“爱民”,“积德深远”则“卜世长久”,希望看到孝宗皇上“福禄川至,治效日见,年谷屡丰,四夷章服”,“况中原故地,其有不复者哉。”三封札子,切中时弊,既显出陆游的识见,也流露出一份拳拳忠君爱国之心。

  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进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

  陆游欣然呈上《贺张都督启》,表示敬意与期望:“……仰惟列圣之恩,突被中原之俗。

  耕田凿井,举皆涵养之余;寸地尺天,莫非照临之旧。

  岂无必取之长算,要在熟讲而缓行。顾非明公,谁任斯事。不惟众人引颈以归责,固亦当虚心而仰成。”“熟讲而缓行”是陆游的见解,即不要急于求成,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在朝野上下一片反攻呼声中发出的冷静的提醒。“虚心”也是善意的忠告。所以张浚对陆游颇有好感和敬意,对陆游说:“吾子异时当以功名显。吾少时在熙河,从事曲琦授兵法,所谓老曲太尉也。今当以付子。”陆游自知只能纸上谈兵,婉言谢绝。

  这时陆游在朝中是颇受重视的。他有文才,也有主见,又能得体地表达和严密地论说,所以常被请去起草一些机要文书。元月二十一日,中书省和枢密院决定争取西夏牵制金之右臂,请陆游拟《代二府与夏国主书》,正文说:“昔我祖宗与夏世修盟好,岂惟当无事时,共修安平之福,亦惟缓急同休戚,恤灾患,相与为无穷之托。中更变故,壤地阻绝,虽玉帛之聘弗克往来,然朝廷未尝忘祖宗之志也。乃者皇天悔祸,舆图寝归,会今天子绍登宝位,慨然西顾,宣谕大臣曰:‘夏,二百年与国也,岂其不念旧好而忘齐盟哉?’某等恭以国主英武聪哲,闻于天下,是敢辄布腹心于执事,愿留神图之。惠以报音,当告于上,议所以申固欢好者。同心协虑,义均一家,永为喜邻,传之万世,岂不美欤!”这封图书,以娴熟的、华美而端严的外交辞令,从远祖的友好邦交起笔,将中间的纠葛轻轻一笔带过,着重表明今朝宋主的结盟心意,申以唇亡齿寒之理,动之以邻国相依之情,基于争取外援的目的,表达永为善邻的良好心愿,确实非大手笔不能为此文,与李白当年醉草吓蛮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陆游的才能在此充分显示出来。二月间,丞相陈康伯史浩、枢相张浚欲招谕中原士民和据有州郡的豪杰配合王师杀敌,并鼓动金军将士起义,撰写《蜡弹省札》的重任,自然非陆游莫属。按规定,这类机要文件当由中书舍人起草,可是却请陆游执笔,足见陆游的受器重。他也对此感到无上光荣,后来有诗追忆:“往时草檄喻西域,飒飒声动中书堂。”张浚作为任在身的主将,积极准备北伐。

  他根据“虏兵困于西北”的传言及吴玠在陕甘方面孤军与金相持的情况,拟请赵建“临幸建康,以动中原之心,”并“屡奏欲先取山东,”以援吴玠。左仆射史浩则反对这一孤军深入京东的计划。陆游一直是主张稳扎稳打的,支持史浩的观点,代他作《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进谏:“臣等恭睹陛下特发英断,进讨京东,以为恢复故疆,牵制川陕之谋。

  臣等获侍清光,亲奉睿旨,不胜欣抃。然亦有惓惓之愚,不敢隐默者。

  窃见传闻之言,多谓虏兵困于西北,不能复保京东,加之苛虐相承,民不堪命,王师若至,可不劳而取。若审如此说,则呆伐之兵,本不在众,偏师出境,百城自下。不世之功,何患不成。万一未至尽如所传,虏人尚敢旅拒,遗民未能自拔,则我师虽众功亦难必,而宿师于外,守备先虚。我犹知出兵京东以牵制川陕,彼独不知侵犯两淮荆襄以牵制京东耶?”这一段,先树起靶子,但不直攻,而先迎合,尽言皇上英断之不仅可行且必成不世之功,但留下余地——这是在传言属实的前提下。而后委婉地举出“万一”的情形——假如传言不实,那么南宋宿师于外无功,内部守备已虚。

  陆游虽只说这是“英断”不及的“万一”,孝宗自然知道它是很有可能,岂会不明了其利害关系?末句反问相当有力,南宋能想到出兵京东以牵制川陕,金朝自能想到攻两淮荆襄以解京东之围,这是相当有见地的话,能站到敌方的立场看问题,预卜其围魏救赵之策,可见陆游还是有一定军事、政治才能的。尤其是他善于论说,围绕中心论点旁敲侧击,迂回婉转,以退为进,愈隐愈显,在与皇上的书面交流中既识大体、有分寸又从容自如、尽言尽意,表现出高超的文才与辩才。这样,他下一段提出的策略——“为今之计,莫若戒敕宣抚司,以大兵及舟师十分之九固守江淮,控扼要害,为不可动之计;以十分之一,遴选骁勇有纪律之将,使之更出迭入,以奇制胜。俟徐、郓、宋、亳等处抚定之后,两淮受敌处少,然后渐次那大兵前进。”——就很容易被孝宗采纳了。从后来的战事看,张浚是接受了史浩、陆游等的意见的,没有进舟山东,而是列兵淮上。只是这时,陆游却不能再参与筹划了,他因言事而触怒孝宗,被调离临安。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