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林则徐 | 上页 下页 |
一一 |
|
道光帝对鸦片的态度,本来是游移于严禁与驰禁之间的,此时,鸦片的毒害已经超过鸦片的利益,不能不加以考虑。于是,当即下旨,令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及直省各督抚,“各抒所见, 要议章程,迅速具奏”,在清朝最高统治层再次展开禁烟政策的大讨论。道光帝没有公开表示他对黄爵滋折的态度,但他的股肱大臣、大学士署直隶总督琦善说他是“早知其言窒碍难行,而欲术善治之法也”,这段话比较符合道光帝的心理状态。 黄爵滋、林则徐提出“必以重治吸食为先”的方针,是朱嶟、许球等人“详内而略外,先治己而后治人”主张的具体化,这表明严禁派在全国发动禁烟运动的初期阶段,是以“理财”为重点的。对于禁烟的态度,从表面上看,无人主张弛禁,实质上分歧很大,意见针锋相对,以琦善和林则徐为代表,分为两大派,主要争论在两个问题上:要不要变更原有的禁烟法令? 要不要先重治吸食?琦善等看起来也在主张禁烟,先重治吸食与否只是方法上的不同,但由于事实上包庇鸦片走私者大多是鸦片吸食者,反对先重治吸食,就是保护鸦片受贿集团的既得利益。因此,他们的“禁烟”只是一个欺骗舆论的幌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批人在参加讨论的大官僚中占绝对多数。林则徐对禁烟运动前途深为担忧。他于10月初再次上了一本折片,无情地揭露鸦片受贿集团和吸食者之间的关系,请道光帝以巩固封建王朝统治的利益为重,衡量利害得失,早下严禁决心。道光帝陆续接到各地将军、督抚的复奏,虽然也接二连三地重申禁烟并付诸行动,但对黄爵滋的严禁办法都未置可否,在一系列有关禁烟的谕令中,均未议及重治吸食罪名。尽管道光帝无意全面采纳严禁派主张,但他的三令五申,总算使禁烟开始在各地见之实施,改变了严禁派处于不利的地位。11月9日,道光帝接到林则徐密片,为片中深虑远识之言所打动,从留恋鸦片利益的迷梦中幡然醒悟,看到了滔滔毒流引起财匮兵弱的可怕前景。他权衡利害得失,不能不舍去鸦片利益,求清朝的长治久安。这才下了决心,倾向于严禁派,并下令宣召林则徐来京商议办法。 11月23日,林则徐便接到宣召进京命令,27日,从武昌起身北行,踏上为国家民族争命的历程。 林则徐北行赴京期间,禁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中外鸦片贩子和反禁烟官吏则大为沮丧,禁烟与反禁烟的斗争,开始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12月22日,林则徐北上途中来到安肃县,反禁烟派头子琦善从北京赶来,向林则徐游说,并用禁烟会引起边衅来威胁林则徐,被林则徐委婉地加以拒绝。这是严禁派首领和反禁烟头子第一次面对面的交锋,反映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围绕禁烟问题的争论,已经发展为抵抗侵略或是对外妥协的政治斗争了。 12月26日,林则徐抵京,第二天起,道光帝接连在8天中召见林则徐8次,商议禁烟大计。道光帝如此隆信、眷顾他的臣工,确是“国初以来未有之旷典”。林则徐这时的禁烟思想经过湖广禁烟和鸦片论战的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禁烟的重点从重治吸食转移到断绝鸦片来源,这就标志着以民族自救为宗旨的禁烟运动,向着反抗外国鸦片侵略的方向转变。 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严禁派在禁烟政策论争中取得暂时的胜利,对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鸦片贩卖集团,受贿集团及其政治代表,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连以奸诈老成、饱有官场经验的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也沉不住气,“为之动色”了。 1839年1月8日,林则徐启用钦差大臣关防,辞别故人,出新仪门南下。一路上,他注意调查广东鸦片流毒情形,“官绅来谒者,苟有一得, 皆咨询而籍之”。 派旧属马辰“兼程先赴海口代访夷情”,令彭凤池留在广州“就近代查鸦片根株”。 当时民间对林则徐的奉命禁烟欣喜若狂,辗转相告。林则徐为民气的高涨所激动,赋诗一首: 眼看时事息肩难,欲挽颓波酌猛宽。 苍生果自防枭毒,丹笔奚劳触豸冠? 凭仗儒宗主风教,请纡筹策逮粗官。 1月21日,钦差大臣赴粤查禁鸦片的消息传到广州,就像晴天霹雳,令中外鸦片犯们目瞪口呆,恐慌万状。邓廷桢却感到非常兴奋。他出任两广总督几及三年,截获出洋纹银案件多起,但漏银的局势有如江河直下,不可止遏。接到道光帝谕旨后,他立即表示要与各省督抚“各扫疮痍,共培元气”,会同广东巡抚怡良、水师提督关天培,着手在广东截流断源,共挽狂澜。调遣了大鹏营和香山协二标水师,轮流在零丁洋上堵截追拿鸦片犯。向道光帝提议:在虎门武山与横档之间的江面增设两道木排铁链,防备外国船舰闯入肇事。在广州内外破获了私开窑口案件141起,人犯345名,烟枪10158杆。 2月22日,林则徐来到江西,接到邓廷桢、怡良等人的信,表示愿和林则徐“协力同心,除中国大患之源”,在江西途中,林则徐拜访了包世臣等名士,接见了在广东有八载生涯的门生张浦云等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情况,获得了大量具体的感性材料,掌握了一批贩毒、贿纵犯的姓名、住址和罪状。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