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历史小说 > 王莽 | 上页 下页 |
一 |
|
引子 殉葬 在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汉书·王莽传》中,我们可以透过一千九百七十多年的历史烟尘,清楚地看到发生在公元23年时的食人惨剧:“……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传莽首诣更始,悬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当然,我们这本书在写法上与严肃的史学论著有所不同,王莽的舌头到底是被谁吃的,是在他死后立即被趁热吃的还是几天以后在宛城集市上晾凉了之后才被“切食”的,这已经并不重要了。总之,王莽的下场是悲剧性的,他从一个立志革除西汉王朝弊政,并企图以他的威望和才干挽救摇摇欲坠的地主阶级政权的周公式的“忠臣”,变成一个因以非帝王血脉登极坐殿而招致千古骂名的“乱臣贼子”、“篡政夺权的野心家”,死无全尸,连一座荒草萋萋、无人祭扫的黄土坟丘也没有给后人留下,这恐怕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是绝无仅有的。不管怎么样,他毕竟当了十五年的皇帝呢! 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王莽的人头被送到了率军攻破长安的大将军王宪那里,几天后,这颗人头几经易手,终于乘上驰往河南宛城的特别快车,去会见自号更始皇帝的刘玄了。 非常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初王莽东山再起,从他的封地河南新都重入长安时,踌躇满志,走的基本也是这一条路线,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已。 不,岂止是方向相反,如今已是人鬼殊途,况且驾车的军卒急于领赏,驾驶技术也有欠娴熟,这一路的颠簸,滋味可是不大愉快呢! 先且不去管他愉快不愉快.由他慢慢颠簸着去,咱们抓紧时间,趁着这颗人头还没腐烂发臭的工夫,回顾一下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兵不血刃”取得政权,而又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血肉之躯为这个政权充当了殉葬品的人物的一主,或许,可以从中引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小孩子没娘,说来话长。王莽这个人,近两干年来众说纷纭,属于“有争议人物”。别的不说,单东汉的兰台令史班固老先生对他,就不吝笔墨,在《汉书》卷九十九中用了上中下三个篇幅为他作传,这也算是创了纪录,还没见过汉代哪一个帝王将相的纪、传长过他的,连开国皇帝刘邦的《高帝纪》和被称为一代英主刘彻的《武帝纪》也比不过《王莽传》,由此可见被人重视的程度。因此,我这部书,估计也得几十万字才能打住,不过请大家放心,我尽量写得好看一点,加一点风趣、幽默的玩艺儿,尽管这种风趣有时会是一种苦笑,这种幽默有时会是一种近似黑色幽默的东西。 第一章 风流东宫 在追溯王莽人生轨迹的时候,恐怕我们不得不稍微花费一些笔墨,说说他的姑姑元后王政君。 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shì)的皇后,刘奭驾崩之后,她以太后的身份主持朝政,而且她寿命还特别长,先后熬死了四个皇帝,弄得班固班老先生在总结经验时也喟然长叹:“元后经历了四朝君主,主持国政六十多年,她那些兄弟轮流执政,一门中五位大将军,十位侯爷,终于在新都侯王莽的手里让政权变了颜色,而她还死死把住传国玉玺,不打算交给王莽。妇人之仁,真是可悲呀!” 其实,皇后的位置本来轮不上王政君,因为她的出身并不算怎么高贵。王政君的长辈中出的最高官员,也就是她的爷爷王翁孺,曾经当过汉武帝的绣衣御史,绣衣御史又称绣衣直指,在履行职责时身穿绣衣、手执斧铖,因此又简称为绣衣。这是一个不经常设置的官员,隶属于御史大夫,主要任务就是奉命去镇压农民起义,或者查办一些重大案件。这王翁孺虽然当了绣衣御史,到魏郡去镇压一起叛乱,本该是一个踩着人头往上爬的绝好机会,可惜他手段欠辣、心肠欠狠,整人的办法不多,因此连这顶小小乌纱也没戴长久,就被上司撤了职。不过老先生倒也想得开,自我安慰:“我听说拯救一千个人的生命.就会得到荫封子孙的好报。在我手底下漏掉的,大概得有万把人了吧?我的后代还会不兴盛吗?” 老先生被撤职之后,手中无权,阿猫阿狗的也敢来欺负他。为此,跟老家东平陵终氏家族闹起了意见,又惹不起,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一家子抱着水缸、端着尿盆,浩浩荡荡开奔魏都元城委粟里,到那儿安家落户去了。王翁孺好歹也算是官场里滚过来的人,以他的才于。怎么可能安心以尽终身呢?何况当地又正缺基层官员,就请他出任了三老的职务。这汉朝时候的三老,严格说起来并不算什么正式官员,有印无禄,不过也有两点好处,一是不用服谣役、出公差,二是每年十月可以享受一次官府的酒肉招待,狠狠地来一顿吃喝。三老的职责,倒也简单,“掌教化”,凡有什么孝顺子孙、贞义妇女、扶贫救难之类的好人好事,就由三老出面表彰一番,以正民风。王翁孺本来就是个老好人,如今当的又是尽说好话用不着得罪人的差事,自然群众关系不错,“郡人德之”。 王翁孺有个儿子,叫王禁,也就是王政君的父亲、王莽的爷爷。这家伙年轻时候在长安读过书,也当过一阵子廷尉史的小官。廷尉史是延尉的属吏,主要职责也就是抄抄写写,偶尔也参加一些案件的审理工作。 王禁虽然官不大,但因为和自己学过的挺对口,干起来还满有兴趣,而且雄心勃勃,王禁虽胸怀大志,倒也信奉一条古训:“成大事者不必拘小节”。因此,在酒色二字上也就十分用功,光姨太太就娶了好几个,弄璋弄瓦地给他生了不少下一代,四女八男。古时候兄弟姐妹的排行是按性别算的,王政君在女孩中是老二,上头有个姐姐叫王君侠,下头两个妹妹叫王君力和王君弟。八个兄弟,老大王凤,字孝卿,老二王曼,字元卿,老三王谭,字子元,老四王崇,字少子,老五王商,字子夏,老六王立,字子叔,老七王根,字稚卿,老八王逢时,字季卿。请大家稍稍留一下心,因为上面开列的人名中,有不少后来都因为王政君的裙带关系当了大官,对于西汉末年的政治风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有王曼死得早,没赶上王家飞黄腾达的好时候,不过他的宝贝儿子王莽,倒是很替他争了一口气,一直做到了皇帝,这是后话,先不去说它。 这一堆的丫头小子,有大老婆生的,也有小老婆养的。王政君,还有王凤、王崇,都是正太人李氏所生。据说李氏当初怀着王政君的时候,梦见一轮明月钻进了自己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这可是个产生贵女的好兆头。后来果然生下了王政君这个大富大贵的宝贝千金,不过李氏自己却并没有因此享受了什么特殊待遇,反而被王禁以妒忌的罪名给轰出了家门。这也难怪,姨太太一多,自然难免发生一些家庭矛盾,李氏处处倚仗自己正妻的地泣,得理不饶人,她也不想想,好汉难敌双拳,那么多年轻狐媚的小骚货,枕头边上给王禁吹上点儿小风,那正妻的地位还坐得稳么? 王政君不愧是明月入怀生下的贵人,少女时期就非同凡响,光丈夫就“克”死了两位。头一位是平民百姓,青史无名,当然无福消受这位贵人,刚跟王政君订了婚,就鸣乎哀哉、伏惟尚飨了。第二位来头可大,是汉室宗亲,封到了东平王。年轻的东平王偏不信邪,下了聘礼,要收王政君为姬,可是也等不到花烛之夜,就驾鹤西游,到阴曹地府做他的新郎官儿去了,倒平白无故让王家得了不少聘礼,发了一笔小财。可是王禁却吓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心想:我这个闺女命硬,克夫呀!这是什么怪物投的胎,可别克完夫再克父,那我就惨到家了! 不敢耽搁,赶紧请了一位算命先生给王政君掐算掐算。算命先生装模作样开了一阵,故作神秘状,说了五个字:“大贵不可言!” 就这五个字,顿时让王禁想入非非:“大贵不可言?还要怎么贵?连王爷都镇不住她,莫非还真要给皇上当媳妇不成?” 抱着有枣没枣三竿子的宗旨,豁出去了,花银子,请家教,望女成凤,学习琴棋书画,为未来进行智力投资。 到了王政君十八岁那年.机会来了。汉宣帝刘询的皇后,身边缺少知书达理、精通诸般技艺的宫女,王禁就把王政君献了上去,在皇后的掖庭充当一名“家人子”。这家人子,在西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皇孙妾的别称,另一种是宫女的雅号。王政君要当的,显然是后者,是专门伺候皇后的宫女。王禁可不管那么多,他想,能问候皇后,必然有机会接近皇上,哪天皇上一不留神,说不定就布施雨露一回,万一龙种惠播、珠胎暗结,生下一个半个龙子,母因子贵,保不齐就此一步登天呢!皇后的位子不敢想,至少封个婕妤什么的吧?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呢! 王政君在掖庭当了年多的家人子,龙子没怀上,倒差点儿成了聋子!成天深宫寂寞,两耳不闻宫外事,有道是用进废退,那还不聋?——这是笑谈,反正她这一年多算是白干,连皇上是老是少是俊是丑都不知道。您想,皇上光有名号的嫔妃就不知有多少,哪就轮上王政君这个家人子了?他老人家忙不过来呀! 很快,太子刘奭那边就传来了消息:刘奭的爱妾司马慧死了。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