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郑成功 | 上页 下页 |
三一 |
|
§2、荒岛到宝岛的巨变 台湾岛当时总的来说还比较荒芜,有大部分的土地没有开发,对外贸易还不够发达,岛内治安情况也不尽人意。殖民地的历史给台湾留下了创伤。 郑成功在实行“寓兵于农”政策的同时,开始了全面建设台湾的行动。 郑成功迁移东南沿海的难民到台湾,使他们与台湾军民一同安家生产。 郑成功把荷兰侵略者赶跑的时候,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加上郑军官兵及眷属,总共只有十几万人,广袤的未开发的土地正待人民去开发。 而在大陆方面,清政府执行“平海五策”的策略,北起山东登州,中经江苏、浙江、福建,南到广东最南端的千里海岸线上的滨海居民,一律强迫他们迁到离海30至50里的内地,挖一条不到一丈宽的沟,插竹牵绳为界,凡是越过界沟的,抓到了就要砍头。 这一地区成了无人区。 被迫搬迁的老百姓,只能到新的地方安家。清军把百姓搬不动、带不走的东西全部烧毁。已开垦出来的田地,出海打鱼的工具,统统被废弃。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因之倾家荡产,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老弱死于沟壑,少壮流散于四方,真是成千上万。 郑成功对此非常难过,觉得是自己不愿投清而导致了父老乡亲受苦。他决定要将流离失所的人带到台湾来,帮他们盖房子,让他们开垦荒地自谋生路。通过在大陆的郑军的帮助,一批批难民来到了台湾。 在郑成功的领导和推动下,军垦与农垦不断发展,开垦面积不断扩大,米粮的生产迅速增加。 引入冶铁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各种手工业的发展。几千年来无人惊动的原始森林被合理地利用,造船业开始兴盛起来。晒盐方法传入台湾,为台湾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产盐区之一奠定了基础。甘蔗制糖业日后在国际市场上也独占鳌头。 郑氏家族以海上贸易起家,长期以来海上贸易的收入是郑军军饷的重要来源。除了粮米外,杉桅、桐油、硝黄、湖丝、绫等物以从大陆买入为主。所以郑成功非常重视海内外贸易。 在发展海内外贸易方面,郑成功不仅有经验而且有基础。郑氏家族长期的经商,不仅与国内许多商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海外贸易也很活络,这就保证了郑成功进行贸易兴岛的顺利进行。 郑成功鼓励官兵经营商业。当时与日本贸易受西方殖民者的干扰较少,获利却很大,郑成功对此非常重视。他对居住在台湾的日本商人以礼相待,尽量照顾他们的利益,发展与日本的贸易,保持友好往来。 台湾还与吕宋(今菲律宾)人民进行贸易。 通过多种途径的海内外贸易,郑成功打破了清政府“平海五策”的封锁,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因为在大陆没有竞争者的存在,使台湾成为寡头商,独享其利。 郑成功还特别重视法制建设,严格执行法纪。 为了开发和建设台湾,郑成功颁布了垦田、建军、建政各项法令,强调“法贵于严”,规定“如有违越,法在必究。” 部队刚登上台湾不久,有人告发,宣毅后镇吴豪,掠夺百姓银两,盗用和私藏余粮,据为己有。虎卫右镇陈蟒也有贪污行为,违犯了法令。郑成功派人调查属实,便召集文武官员,判吴豪死刑,撤职查办陈蟒。 后来,承天府尹杨朝栋,知县祝敬和斗给官陈伍合伙克扣军粮,受到郑成功的严厉处罚。判处杨朝栋死刑,祝敬下军,陈伍撤职。虽然杨朝栋是忠于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事业的得力骨干,也深得郑成功器重,但郑成功没有徇私,还是以法令为第一准则。 郑成功严格执法的精神为后人所称道。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使法真正产生应有的作用。以种种理由超越了法,只能使“法将不法”。 在郑成功严格执法的带动下,台湾军民遵纪守法,蔚然成风。 郑成功也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应用。郑成功以“惟才是举”来作为考察人才的依据,而不在乎对方的门第、资历。对于有才学的人,郑成功非常重视。 对于各方面的人才,郑成功都加以充分应用。 由于郑成功重视人才的选拔和运用,这种态度得到了其子郑经的继承,在郑军占据台湾的20年间,使“台湾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 郑成功全面建设台湾的行动,显示了郑成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学家。全面建设的行动,及有很强的现代意识,大大超越了与他当代的一般政学家的水平。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