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黄克诚 | 上页 下页
六一


  194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发布指示、确定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这是我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战略方针的一个重大转变,对以后的人民战争起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局,确定从各抗日根据地增调军队和干部进军东北,同时加强热河、察哈尔的力量。先后到达东北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二十人(其中有政治局委员四人),干部两万人,部队十一万人。

  黄克诚也受命率领新四军第三师主力三万五千余人,加入进军东北的大军行列。

  当黄克诚率部离开苏北,前进到山东临沂时,与参加党的“七大”归来的陈毅正好相遇。陈毅向新四军三师全体将士作报告时,讲道:

  “别看你们黄师长戴着近视眼镜,他的眼睛看得可远了,是千里眼!”

  从此,黄克诚的眼睛是千里眼的佳话流传开来。

  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

  已经是秋天了。

  遍地都是黄色。树叶子变得稀疏,色调转为浓重。秋高气爽,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广麦的苏北平原,到处是繁忙的收割景象。

  1945年9月28日。盐卑区新四军第三师驻地。

  这一天,乡亲们纷纷放下手中的镰刀,涌向路边。路上,威武雄壮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原来,黄克诚率领新四军第三师主力,浩浩荡荡地向北出发了。

  新四军第三师辖有四个旅和三个特务团,能征善战。三师的将士们,在苏北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战了好几个春秋,如今要离开了,自然恋恋不舍。

  乡亲们同子弟兵朝夕相处,亲同一家,鱼水之情,更是流着眼泪相送,难舍难分。

  此情此景,唤起了黄克诚脑海深处的记忆。

  九年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离开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乡亲们含泪送别,战士们痛心告别,颇有“壮士一去不复还”之势。

  九年后的今天,人们都明白不久就会打回来,解放全中国。想到这九年的巨变,黄克诚显得更加信心十足了,脚步迈得沉稳而矫健。

  黄克诚用兵持重,考虑周到细致。本来,在出发前,各方面传来的消息都说,东北到处是武器,日本人在东北有不少兵工厂,日本兵溃逃时也丢下了许多武器。

  9月15日,党中央转发了一份先进入东北的同志的报告也说:“在沈阳及各地堆积之各种轻重武器及物资甚多,无人看管,随便可以拿到。”

  于是,有一种说法盛行起来,到东北的部队根本不用带装备,干脆把手里的武器给当地的地方武装算了。东北的武器都是新的,足够用的。

  黄克诚对此没有轻信。他历来考虑问题,总是把不利因素想得多一些,做好准备,以防不测。他认为侥幸心理无益于战争胜利,只能造成自我麻痹。

  黄克诚想,战争还在进行,情况瞬息万变。部队到达东北后,万一拿不到武器,那怎么打仗?路上虽然经过的地区大都是我们的根据地,但万一有小股敌人袭击,岂不是束手待毙?

  于是,他向全师下达了命令:部队必须全副武装北上,不能丢下武器。

  多余的武器可以留给地方使用。丝毫不能麻痹大意!

  黄克诚的这一决定,当时遭到了不少人的指责。但是,尽管受到责难,黄克诚一点也不在乎,坚持不肯让步。

  “光带装备就行了吗?”黄克诚又想,“东北比关内冷得多,尽管现在是9月份,但长途跋涉到了关外,一定人冬了。几万人的棉衣一时筹措不及,岂不是要挨冻吗?”

  于是,黄克诚一面命令副师长刘震率领先头部队第八旅及后勤人员立即出发,一面加紧筹备棉衣。

  9月的苏北。还是阳光灿烂,十分暖和。

  有人看着太阳就发开了牢骚:“这黄老头子是怎么了?专门跟别人唱反调。不但带着装备,而且要背着棉衣?”

  闲言碎语也刮到了黄克诚耳朵里。他一笑了之,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

  9月28日,黄克诚同副师长兼参谋长洪学智,率领主力部队从淮阴起程,向东北进发。

  部队在急行军,日夜兼程。

  黄克诚知道,时间实在太紧迫了。东北这块地盘,蒋介石肯定也要争夺。

  因此,谁早一天到达东北,谁就能多一分胜利的把握。

  黄克诚走在队伍中,表面上很平静,还不时地与身边的干部战士交谈几句,但一个问题却在脑海中翻腾着。

  离开苏北时,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命令三师进入山东后,停留待命。现在,过了陇海铁路,马上就要进入鲁南了,到底要不要停留呢?

  从局部来看,三师在山东停留一段时间,有利于山东根据地的巩固。但是,从全局来看,部队在山东滞留十分不利。自古以来兵贵神速,进军东北不能坐失良机,应该争分夺秒,快速前进。如在山东停留,恐怕蒋介石就会抢先一步了。

  黄克诚考虑再三,还是应迅速北上。但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又不能不服从,怎么办?“还是直接请示中央,因为中央最了解全局的情况。”

  黄克诚在心里说。

  10月4日,黄克诚向中央军委发电:建议部队到达山东后,不宜停留,稍事休整后应立即北进。

  10月6日,中央军委复电指示:

  “为迅速达到战略任务,三师部队在到达山东后,应兼程北进,不能在山东担负战斗任务。”

  黄克诚接到军委指示后,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

  他命令部队在山东临沂休整两天,补充给养,然后立即继续向东北前进,不得有误。

  10月12日,部队进入山东临沂地区。接着,部队经沂蒙山区,过胶济铁路,渡黄河,穿津浦铁路,于11月10日到达冀东三河、玉田一带。

  这时,天空越来越暗。沉闷的雷声越来越大,似乎要冲出云的束缚,撕碎云层,解脱出来。那耀眼的闪电急骤驰过,咯嚓嚓的巨雷随之轰响,震得人心收紧,大地摇动。

  但是,闪电没能撕碎浓重的乌云,巨雷在低低的云层中滚过之后,滂沱大雨铺天盖地泼了下来。

  接着,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部队又没有雨具,只得就地休息,等天放睛,这使黄克诚等得心急似焚。雨还没停,一个消息传来,说是国民党军汤恩伯部五万多人,逼近山海关,已同我守卫山海关的山东部队杨国夫师发生战斗。

  按原计划从山海关进入东北显然不可能了。

  黄克诚打开地图,对刘震和洪学智等人说道:“我们不能在山海关一带同敌纠缠,当务之急是迅速出关,进入东北。”刘震、洪学智点头表示同意。

  “我们发电向中央请示!”黄克诚把手挥了一下,说道。于是,黄克诚向中央军委发电,建议自己率所部由山海关以西绕道经冷口出关进入东北。

  中央军委同意了黄克诚的意见,并命他们迅速向锦州集中。11月11日,黄克诚接东北局电报,命令三师直逼山海关,配合杨国夫师歼灭进攻之敌。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