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辜鸿铭传 | 上页 下页
四、仕在北洋·幕府二十年 第二章 汉滨读易(3)


  然而好景不长,风声一过,福克斯被召回德国,重新派了位德国专家前来。这些洋专家垄断技术,指挥华工。铸造技术,华人无知之者。不过经此一事,明主对谋士不竟多了几分了解。在张之洞的心目中,谋士辜鸿铭的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正当张之洞及一班幕僚忙于创办各类近代军用民用企业之时,1891年,俄国皇储游历东方,来到湖北,带着一群贵族勋臣,当中还有一位是俄国皇储的亲戚——希腊世子,一行十人,威仪显赫,盛况空前,乘俄国军舰到达汉口。张之洞以地主之礼,前往拜访,关道与中军两名相随,宾主一番客气之后,俄皇储询问两从员官职,辜鸿铭翻译。很快,张之洞告辞,俄随员十人立舱口,辜鸿铭以流畅的法语告诉俄皇储:“你的随员应该自报姓名,以表示对总督的尊敬。”

  俄皇储应之,随即张之洞邀请他们,在晴川阁设宴洗尘。这晴川阁,本得名于唐代诗人崔灏的两句描写汉口胜景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鹅洲。

  席间,辜鸿铭以法语通译。主客都十分尽兴。酒过三巡,俄皇储要与希腊世子谈话,不想让人知道,即改用俄语:“今晚我们还有别的约会,应该注意少喝点。”

  辜鸿铭随即以俄语告知:“这次宴席颇讲究,没有卫生问题,诸君尽管享用,尽兴方休。”

  俄皇储一行大为惊讶。

  这时,张之洞拿出一鼻烟壶,凑到鼻子上,尽情享用,神情极为悠闲愉快,希腊世子觉得很惊奇,用希腊语问俄皇储:“主人鼻吸何物,如此津津有味?”

  辜鸿铭即告知张之洞,张之洞递鼻烟与世子。两位更加惊讶。临别前,俄皇储郑重其事地握着辜鸿铭的手,邀请他到俄国游历,届时必礼敬有加,同时拿出一镂有皇冠的金表,赠与辜鸿铭。

  后来,两位皇子到上海,与各国领事称扬,在汉口谒见张之洞时,遇到一位翻译,博通西欧诸国语言,言辞敏捷,思虑有致,实是奇才。辜鸿铭的声名即从此开始在上海的欧美人士中传播开来。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

  僻居海岛的日本,早同中国一样,受到西方列强的攻击,门户洞开,美、英、俄、法等帝国主义势力纷纷来到日本的滩头。但励精图治的日本人经1868年的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富强之路,左右日本政坛的多是一些留学西洋、眼界开阔、思想激进的开明人士。富强以后的日本,一俟内政略定,即欲侵略中国、朝鲜,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野心勃勃、羽翼渐丰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早在1876年,就伙同美国入侵朝鲜和我台湾,直到1884年后,日本在朝鲜的势力不断膨胀,对中国的野心越来越大。

  1887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拟定了一份《征讨清国策》,准备以主力攻北京,并分兵占领长江流域备战略要地,阻止江南清兵北上,力图将辽东、山东、舟山群岛、台澎列岛划入日本版图,其余部分划为若干小国,依附于日本。决定以五年为期,抓住时机准备进攻,对中国发动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而此时的大清王朝,在慈禧太后的领导下,文恬武嬉,不思进取,紫禁城内,太监、后妃整日忙忙碌碌。慈禧太后一心寻欢作乐,舞台歌榭,笙歌不休。精妆靓扮的慈禧尤其喜好京戏。紫禁城太严肃了。要为自己造个安乐窝。正国库空虚之时,决定挪用海防经费营造颐和园,安享晚年。1891

  年以后,北洋海军——李鸿章经营多年的本钱——却因无银两,已停止购买枪炮弹药,北洋海军徒有其表。

  李鸿章(1823~1901),清末淮军首领,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称李合肥。1853年在籍办团练,继而投奔曾国藩。1861年练淮军,次年至上海,任江苏巡抚。1865年署两江总督。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首领,开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扩充淮军势力,组建北洋舰队。1876年以后,多次受清廷委派,与诸列强订立条约。临死前,荐袁世凯继承自己的职务。

  1894年,朝鲜人民起义,日本以朝鲜请求清廷出兵,借口保护侨民,出兵朝鲜。7月23日,劫持朝鲜国王,组织傀儡政权。迫于压力,李鸿章于7月24日派北洋船队运兵前往朝鲜,7月25日,返回途中,与日本军舰在黄海展开大战,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场海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此时,身处大清帝国腹地的张之洞,积极注意长江防务,为筹集军火,费尽心力,多次致电使俄大臣,联系购买枪炮事宜,为筹集军饷,加强长沙防务,派辜鸿铭前往上海商借外债。

  辜鸿铭一到上海,即前往德华银行,面见银行经理,说明奉张之洞派,前来借款,并声明决不收手续费(即今之回扣),并留下一纸凭条离去。

  张之洞又让因涉案革职,永不叙用而流寓上海的赵凤昌前往询问,德华银行经理拿出辜鸿铭留下的纸条。上云:我来议借款,成不索回扣,以此刺为证,后有不信,持此控我。

  赵凤昌大为佩服辜鸿铭的廉洁正直,由此可见辜鸿铭人品之一斑。不久赵凤昌到武昌,有感于时事纷扰,国势难宁,向张之洞提议:“香帅,当今之际,应命汤生多译西方报纸,以广眼界,知己知彼。”

  张之洞以为不错,即让在座的辜鸿铭考虑,辜鸿铭想也不想,脱口而出,说:“香帅,洋人报纸上尽是些狗屁,信不得的,汤生不会译,就是皇上亲下谕旨,我也不干。”

  张之洞拿着如此倔犟的辜鸿铭,也毫无办法,微微一笑,由他去罢。难怪辜鸿铭于张之洞感怀不已,称张之洞以国士相待呢。像他这样的人也只有张之洞容忍得了。辜鸿铭心里也许暗暗自比于严子陵,比张之洞为刘秀,所谓“无香帅之大,不足以成汤生之倔;无汤生之倔,不足以成香帅之大。”

  为什么一到张之洞幕府就力主订洋文报刊。拓宽眼界的辜鸿铭,此时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原来辜鸿铭受沈曾植的刺激后,便开始发愤研习中国文化。特别是到武汉后,自号“汉滨读易者”,认真研习起《易经》等中国典籍。思想已然大变,特别是1896年作《上湖广总督张书》,反对学习西方的各种活动,表达其彻底倾服儒家传统。

  然而,此时的张之洞仍迷迹于募洋军攻打日本本土的梦想,昧于世界局势。当真是夜郎自大,坐井观天,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国际局势,任我摆布,也算是自欺得可以了。也可见出一般中国人眼中的的世界图景吧!其种种设想不免荒诞、颇带清流遗风。谋士辜鸿铭是这样评价府主张之洞的:忠信笃敬,德也,此中国之所长也。大舰巨炮,力也,此西洋各国之所长也。当甲申一役(中法战争),清流党诸贤臣,但知德足以胜力,以为中国有此德必可制胜于朝廷,遂欲以忠信笃敬敌大舰巨炮,而不知忠信笃敬,乃无形物也,大舰巨炮,乃有形之物也。以无形之物,攻有形之物,而欲以是奏效于疆场也,有是理乎?此知有理而不知用理以制势也。甲申以后,文襄有鉴于此,遂欲舍理而言势。然舍理而言势,则入于小人之道,文襄又患之,于是踌躇满志,而得一两全之策,日为国则舍理而言势,为人则舍势而言理,故有公利私利之说。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