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聂荣臻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
一一五 |
|
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在涞源扩大会议之后,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到一九四七年一月,我区野战军主力部队,连续发起了易(县)涞(水)、满城、保(定)南战役,共歼敌一万六千多人,整建制的歼敌八个团另四个营。其中有两个完整的美械化团,大大提高了我军战胜蒋帮美械化部队的信心。这三个战役,不仅粉碎了敌人对我军的分割包围,挫败了他们自侵占张家口以来的锐气,提高了我军的士气和必胜信心,而且斩断了保定与石家庄敌人的联系,使冀晋、冀中地区连成了一片,我们的行动确实更自由了。 这表明,在涞源扩大会议以后,我们对毛泽东同志的运动战、歼灭战军事思想的体会和运用,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和提高,为我军在运动战中战胜敌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十九章 变被动为主动 §三战三捷 一九四七年四月至七月,晋察冀野战军连续发起了正太、青沧、保北战役,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它标志着华北我军已开始扭转战局,转入了主动进攻阶段。 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起,到一九四七年春,经过几个月的激烈鏖战,敌人的战略攻势在全国范围内已成弩管之末,我军则逐渐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华北战场的军事形势与全国一样,从一九四六年六月到一九四七年二月,八个月来晋察冀军区共歼敌八万余人,敌人的军事力量受到了削弱,战争初期的狂妄气焰被我军打了下去。由于我们没有保守大城市这样的包袱,作战行动就自由得多了。而晋察冀地区的敌人则相反,虽然它们还拥有兵力上的优势,还有一定的进攻能力,但它那九个军三十个师的兵力,需要保守城市,守备铁路,维护交通,实际能抽出来用作机动的不过两个军。 虽然如此,但从战争全局来看,这一时期,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主动,摆脱被动。毛泽东同志也向我们指出,有些仗是在被动情况下打的,例如保定、易县地区的争夺战。事情确是这样。那时候,我们的一些作战行动,往往为敌人的行动所吸引,费力气不小,歼敌却不多。有些仗打得不痛快,根本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主动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九四七年三月底,晋察冀中央局在安国召开了扩大会议。当然,会议并不是单纯讨论军事问题,还有土改问题和生产问题。军事问题,具体说就是如何争取主动,摆脱被动,从根本上扭转华北的战局,跟上全国解放战争发展的形势,这是会议的中心议题。我的思想还是撤出张家口时那样——丢掉大城市这个包袱,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干!围绕如何争取我区战局的根本转变问题,经过会议认真检查、分析,总结了前一段对敌斗争的经验教训,肯定了取得的胜利,客观地分析了胜利不足的原因,从而也就明确了今后的作战指导思想。 当时的形势,与抗日战争时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即敌人占领着各大、中城市(也就是“点”),和主要铁路、公路干线(也就是“线”),企图扩大成“面”的占领,但到处被动挨打。因此,我们的方针仍然是以农村包围城市,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坚决实行大踏步的进退,主动向敌人守备薄弱的点线出击,求得调动敌人,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此外,大力发动群众,加强对地方军、民兵进行游击战的领导和训练,使之能更有力地配合野战军的作战行动。 一九四七年四月的正太战役,就是在上述作战思想指导下发起的。 战役前,我们对敌情作了研究分析,认为敌人的主力集结在平、津、保和北宁、平绥、平汉铁路北段沿线,如我军继续向这个方向寻找战机,根据前一段与敌人作战的情况看,是不可能打出什么名堂来的。因为那个地区的敌人过于密集,打起来,要想分割包围它不那么容易;包围起来,要想很快解决战斗也不大容易。而且那里交通方便,增援部队很快就可以赶到。只有东面的津浦路和南面的正太路,敌人比较弱。两者相比,又以打正太路的敌人更为有利。 正太路的敌人除了石家庄、太原两点兵力较多而外,其他主要是些战斗力较差的地方保安团队,由于守备着沿线铁路,兵力也比较分散。而且,以娘子关为界,分属两个指挥系统。东面属孙连仲的保定绥靖公署,西面属阎锡山的太原绥靖公署。历来的军阀都有一个不可改变的特性,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要保存自己的实力。因此,我们估计在石家庄周围发动进攻时,阎锡山一般是不会支援的;我向太原方向发动进攻时,孙连仲同样也不会支援。这就便于我们各个击破。此外,一九四七年一月,我军在保南作战中,将保定至石家庄的平汉铁路进行了破坏,已经不能通行,使冀西和冀中基本上连成了一片,我军在石家庄周围发动进攻,北面的敌人南下增援就不那样容易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决定以野战军主力向正太铁路沿线的敌人发动全面进攻。整个战役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扫清石家庄外围的敌人。这时候,石家庄的敌人是保定绥靖公署所属的第三军和一些保安部队,还占有比较大的一片地区,北有正定,西有获鹿,南有元氏、赞皇,东有栾城,我军准备首先扫清这几个县城及其附近的据点,进一步孤立石家庄;同时,以此行动吸引北面的敌人来援,争取在运动中歼灭之;如敌人不来援,在已经达到进一步孤立石家庄的目的之后,主力即行西转,向正太路沿线进击。为了做好战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战役的顺利进行,我们专门组织了团以上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到预定的战场进行侦察;部队进行了半个月战前的战术、技术训练,加强了后勤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了战役具体实施方案。 四月三、四两日,部队分头向预定集结地域开进。以杨得志、李志民同志指挥第二纵队,杨成武同志指挥第三纵队,指向石家庄以北;以陈正湘、胡耀邦同志指挥第四纵队指向石家庄以南。八日,开始了战役第一阶段的石家庄外围作战。四月十日四纵队在冀中军区部队配合下,攻克了栾城。四月十二日二纵队、三纵队配合攻克了正定城。两县附近据点九十余处也随之解放。共歼敌一万五千余人。只有元氏没有打下来,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 敌第三军龟缩在石家庄城内,固守待援,不敢出战。与此同时,平、津、保的敌人没有直接南下救援石家庄,却于四月八日以第九十四军、第十六军、整编第六十二师等部,向我大清河北地区进攻,颇有点“围魏救赵”之意。该敌在攻占我胜芳后,又增加了第五十三军、整编第九十六旅等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向正太线继续进攻呢,还是把部队拉回来,到大清河北去保卫地方呢?这是一个重要关键。经过安国会议,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我们的思想很明确,除由孙毅、林铁同志指挥冀中军区的部队和民兵与敌周旋外,我主力丝毫不为所动,在完成了第一期作战任务后,毅然挥师西进。 对干我们的这种做法,毛泽东同志曾来电称许说:“你们现已取得主动权,如敌南援,你们不去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正太战役,使敌完全陷入被动,这是很正确的方针……”我们真正这样做了,敌人也就没有什么办法。敌人所谓南下增援,由于受到我冀中军区部队和民兵的阻击,除了空运第十六军的一个团到石家庄以外,地面部队直到正太战役临近结束时,还在保定附近徘徊不前。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