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
一 |
|
※第一章 湘西育英才 一、毛泽东笑问粟裕:你是少数民族吧? 195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国庆节狂欢之夜。天安门广场,各族人民载歌载舞。天安门城楼,党政军领导人谈笑风生。 毛泽东主席和粟裕这两位湖南同乡谈兴正浓。 毛泽东笑问粟裕:“你是少数民族吧?是不是苗族?” 粟裕回答:“我们家乡少数民族很多。我们家是汉族。” 粟裕的家乡湖南省会同县,是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5.8%。在旧社会里,由于存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当地许多少数民族居民便自称汉族。粟裕在这里度过了童年。他听家中老人说粟姓居民是汉族,所以一直认为自己是汉族。 直到毛泽东、粟裕逝世以后,毛泽东生前提出的问题才得到了准确的答案。1986年1月,会同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侗族群众的要求,经过长期的调查和识别,确认会同县粟姓居民的祖先是由湖南省通道县迁来的侗族。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人口普查文件,粟姓后裔全部恢复为侗族。粟裕一家也相应地由汉族恢复为侗族。 粟裕由一个生长在偏僻山区的普通侗家子弟,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成长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公元1907年8月10日,清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初二,粟裕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镇)枫木树脚村,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17岁离家外出读书以后,即称字而不称名。战争年代,曾经化名金米、余良、苏群,与家人通信时称季业、季业之。 会同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南倚云贵高原,东枕雪峰山脉,历来是侗、苗、瑶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这里一直被中原人士视为荒凉落后的“蛮夷腹地”。然而,这里不仅有秀丽的山川和丰富的物产,而且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会同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地带,境内层峦叠嶂,溪流交织,景色如画,满山林木,遍地矿藏,是久负盛名的杉木、桐油、黄金产地。所产杉木,以高大、通直、少节驰名国内,被誉为“广木之乡”。所产桐油,在清末民初就以“洪油”为名远销海外。漠滨金矿已开采600余年,至今年产仍在2000两左右。 会同县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几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80年代发现的文化遗址表明,与北京山顶洞人同时,这里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而且与中原地区的发展息息相通。春秋战国时代,这里属楚国的黔中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里属于天下三十六郡之一的黔中郡。两汉时代,这里是“武陵五溪”之一的雄溪所在地。三国时代,诸葛亮曾经掌管湖南一带征调赋税、安抚少数民族事务,在这里留下了“诸葛营”、“诸葛井”等遗迹。唐宋以后,先后有王昌龄等文学家、政治家被“流放蛮荒”,在这里做官,客观上促进了中原与湘西的文化交流。北宋崇宁初年,县名由朗溪县改为会同,迄今沿用800余年。从宋代到清代,会同地区多次爆发各族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并且与全国性的农民起义互相呼应。粟裕邻村塘口人粟朝仪,在塘口创办广德书院,开会同书院建设之先河。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洒口人杨勉之、团河人马耀湘先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会同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成为辛亥革命的骨干分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会同地区兵连祸结,侗汉各族人文荟萃,形成了尚武奋进的民族精神和绚丽多彩的文化传统。 在湘西会同这块古老秀丽而又富有革命传统的土地上,粟裕迈出了人生道路的第一步。 二、地主家的少爷偏偏和长工结成要好的朋友,立志做为民除害的剑侠。 粟裕的少年时代,是在急剧变动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度过的。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革命风起云涌。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于翌年建立中华民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趁机侵占中国领土,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以蔡锷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发动讨袁护国战争,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阴谋。护国军打到会同的时候,会同人民用捐款等方式积极支援。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创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势如烈火燎原,迅速蔓延全国,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会同也举行了支持北京学生运动的游行示威活动。 1920年,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华大地爆发了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会同县、特别是境内的洪江镇一度成为激烈争夺的地区。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行第一次合作,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大革命。革命军的势力迅速发展到湘西会同一带。 革命与反革命、侵略与反侵略、革新与守旧的激烈搏斗,强烈震撼着祖国大地,震撼着粟裕的家乡,震撼着粟裕的家庭,对成长中的粟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粟裕的出生地伏龙乡枫木树脚村,坐落在会同县中部四面环山的丘陵地带,是一个有五六十户人家的村寨。侗族喜欢依山傍水结寨。枫木树脚村,前临双溪河,后靠大泽嵊。从双溪河北望,金龙山余脉银匠界状若卧龙,有人说伏龙乡由此得名。大泽嵊北麓枫树成林,村寨因而名为枫木树脚。粟裕一家居于村寨南隅,有东西两个院落。东院是正房,是家人居住的地方,粟裕就出生在这里。西院是花厅和其他附属建筑,是接待宾朋和雇工居住的地方,粟裕幼年读书的私塾就设在花厅,还有他练习武术的晒谷场。两院建筑,融侗汉两族风格于一体。两院之间,有山涧小溪潺潺流过。夏日水涨,粟裕常在这里嬉水纳凉。宅后有古枫、古檀、古樟,树干高大挺拔,枝叶郁郁葱葱,像几把绿色大伞撑在上空,浓荫覆盖粟家房屋。村前双溪河畔有粟家稻田,村民称之为“跑马长丘”,是粟裕幼年练习骑马的地方。 粟裕的父辈兄弟姊妹4人。粟裕的父亲粟周亨,字嘉会,是一个落第秀才,为人忠厚老实,写得一手好字,平日深居简出,不事劳动,除了练字、作诗以外,常常帮助别人书写对联一类文字。粟裕的二叔粟周贞青年时代在长沙读书,接受了民主革新思想,毕业回乡以后创办新式学堂,积极传播新学。粟裕兄弟姊妹5人,他排行第三。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童年的粟裕就感觉到,在会同这个偏僻的山区外面,还有广阔的天地。 1916年,粟裕9岁的时候,祖父去世,父辈兄弟3人分家,家境开始衰落。粟裕一家8口,分得100多担谷田(约合30亩),人多地少,常常人不敷出。后来,为了躲避匪患,举家迁入会同城内,修建新居欠了100多银元的债,生活更加拮据,常常以酸辣子、渍干菜佐饭,妈妈还不时提醒孩子们:“看菜吃饭。” 粟裕自幼聪明伶俐,勤学好问,心灵手巧,深得家人喜爱。夏日天气炎热,他把竹席漂浮在小溪水面,平躺在上面纳凉。秋天橙子成熟,他爬上橙树,背靠树杈,用竹竿捅下橙子,悠然自得地品尝。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看到别人下象棋,他就捡起打破的碗底作模具,用泥土制作象棋棋子。他还学会了理发、缝纫、做木工活,时常帮助雇工理发、补衣服,给妈妈做袜底,用小竹筒锯成圆梳给家人梳头,用竹片做成“孝子”给父母搔痒。看到妈妈缠足,行动不便,就做了一个恭凳给妈妈用。这个恭凳,妈妈一直使用了30多年。 父母亲把希望寄托在粟裕身上,为他起名“继业”,亲昵地称他为“继业朋”(“朋”为侗语,对男孩的爱称),一心要把他培养成封建地主家庭的接班人。 然而,与父辈的愿望相反,粟裕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