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一二


  在朱德、毛泽东领导下,粟裕带领连队积极参加建设和保卫根据地的斗争。湘南起义以后,部队打下一个地方,夺取了政权,也要做群众工作。粟裕把两种做法进行对比,仔细思考:湘南起义以后做群众工作,重点是扩大红军,较多从军事上着眼。上井冈山后,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两件事紧密结合在一起了。粟裕觉得井冈山的做法高明得多了。毛泽东规定所有部队都要做社会调查。粟裕带领连队完成一天的训练任务后,就按照军部发给的社会调查表要求,认真进行调查:驻地的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各有多少,各占多大比例,各阶层分别占有多少土地及所占土地的比例,群众斗争情况,当地工价、物价,地方农产品、土特产品生产情况,地形特点,河流宽窄、深浅及流速、流量、流向,粟裕对每一项都了解得很细,除了把调查情况写成报告上报外,还和大家一起分析研究,把调查的过程变成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阶级斗争的很好途径。

  每到一个新区,粟裕都积极参加建立中共地方党和政权的工作。他总是先物色对象,然后有目的地让他送情报,经过几次考验,任务完成得都很好,就作为建党建政骨干,地方党组织和政权很快建立起来了。毛泽东常说:人不能老走着,老站着,也得有坐下来的时候,坐下来就靠屁股,根据地就是红军的屁股。毛泽东用幽默、形象、通俗的语言和比喻,说明了中国革命富有创造性的一个伟大思想。毛泽东把武装斗争同根据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领导方法,概括成好懂好记的两句话:“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保证部队参加根据地建设工作制度化,对纠正单纯军事观点起了重大作用。耳提面命,粟裕在井冈山经常直接聆听毛泽东讲革命道理,结合实际体会,认识不断提高。

  1928年夏天,井冈山根据地红军遭受了“八月失败”,这件事从反面教育粟裕,进一步认识到毛泽东提出的根据地思想的重要意义。

  红军初创时期流寇思想、乡土观念、极端民主化比较严重,一些人不愿意在农村做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认为老在山沟里哪能打天下。还有人觉得老住在一个地方,土豪打完了,没有猪肉、鸡子那些好东西吃了,总想打到外面去、打到城镇去。这种错误思想很容易接受党内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中共湖南省委派杜修经来井冈山,趁毛泽东不在的时候,把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都拉到湘南去了。第一仗就是打郴州。战斗开始还顺利,打下了郴州县城,缴获颇丰。黄昏敌人反攻了。

  红军一梯队和二梯队相继垮下来,只好退出郴州,缴获的两房子枪支弹药全丢掉了。粟裕那时在二十八团三连任连长,奉命掩护部队撤退,经资兴,转战到了桂东。由湘南暴动的农民武装发展建立起来的二十九团乡土观念更重,战斗一失利部队就散了伙,战士们都往老家跑。这就是军史上说的“八月失败”。毛泽东闻讯,带了1个营到桂东来接二十八团,并且交代留在井冈山的三十一团,见面不准讲二十八团的缺点和失误。二十八团受挫后情绪低落,粟裕听说毛委员亲自来接大家,心情非常激动。两支部队见面,战友重逢,倍感亲密,有的同志说这是第二次会师。

  在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去湘南的时候,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乘机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会剿”,出动4个团占领了宁冈的茅坪,向黄洋界。肖口进攻。守山的红军只有1个营,他们运用毛委员的战略战术,利用黄洋界有利地形迷惑敌人,打击敌人,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井冈山根据地转危为安。红军战士套用京剧《空城计》的唱腔,编了一段唱词,叫《空山计》,歌颂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很快在红军中传唱开了。1978年春天,粟裕重访井冈山登黄洋界,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年唱熟的《空山计》:

  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
  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
  我举目抬头来观看,
  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
  只因我农民斗争少经验,
  三十一团分了兵,
  二十八团又离开了永新。
  你连占我宁冈茅坪多侥幸,
  贪而无厌又来夺我的五井。
  你既来就该把山进,
  为何在山下扎大营?
  你莫要左思右想心不定,
  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援兵。
  你上得山来我别无敬,
  我准备了红米南瓜,南瓜红米,
  犒赏你的众三军。
  你来,来,来!
  我毛泽东在黄洋界上把驾等,
  等候你到此谈谈心。

  1928年10月上旬,湘赣边界共产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离茅坪镇几里地的步云山召开。会议针对“八月失败”造成的损失,既批判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又批驳了一味主张分兵,东流西走,走州过府,不要根据地的流寇主义。毛泽东在茅坪八角楼写下的那篇著名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为这次党代表大会写的决议案的一部分。粟裕参加了这次会议,受到很大教育。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把毛泽东的根据地建设思想概括为两句话:打仗是为了建设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是为了给打更大的胜仗创造条件。

  1929年12月底,中共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的古田村召开,即著名的“古田会议”。粟裕参加了会议。对于粟裕来说,参加这次会议,是对毛泽东建军思想的一次系统学习,也是对红四军中共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的一次系统清理。会议制定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制度,粟裕打心眼里拥护,在以后几十年的军队工作中,不管客观条件如何变化,按照“古田会议”决议精神建设部队,始终是粟裕严格遵循的最高原则。

  三、进军赣南、闽西。在新的作战中学习战略决策和指挥。

  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较好,反动统治力量薄弱。但井冈山地区经济落后,范围狭小,缺少回旋余地。它西有湘江,东是赣江,都是流急水深,不能徒涉,限制了红军的行动;向北是九江、南昌、武汉、岳阳等大中城市,向南是国民党军力强大的广东。从战略和发展观点看,以井冈山作为红军的一个后方是可以的,但作为大发展的基地不够理想。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群众基础种种条件分析,紧相毗邻的赣南、闽西,可以在30多个县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有条件发展成为大块根据地。1928年12月,彭德怀、黄公略率领平江起义的红五军主力上了井冈山。蒋介石集中湘、赣两省6个旅约3万兵力,对井冈山发动以前未曾有过的联合“会剿”。

  1929年1月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红四军军委、红五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及边界各县中共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1父,作出了红四军向赣南出击,红五军留守井冈山的决定。10天以后的1月14日,粟裕跟随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自离井冈山,出崇义,战大庾,折南雄,过三南(全南、定南、龙南),经瑞金,血战大柏地,攻占宁都城,一路征战,历时3个月。对红军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长距离战略转移。粟裕亲身参加了这段历程,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种转移,认为它既是退却,又是特殊形式的进攻,即从一个方向和区域向另一个更有利的方向和区域去求得发展。粟裕就是这样不断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加深对毛泽东、朱德的战略思想和用兵之道的理解。

  四军下井冈山第一个目的地是大庾,在大庾城东北与赣军3个团激战失利,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身负重伤,不幸牺牲。何挺颖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优秀政治工作领导干部,深受粟裕和官兵爱戴。粟裕听说何党代表牺牲,十分悲痛。

  红军沿粤赣边界转战。蒋介石前堵后截,穷追不放。红军连战失利,陷入被动。1月底的一天凌晨,红军突然遭到赣军刘士毅部袭击。粟裕所在的二十八团担任后卫。二十八团团长林彪却拉起队伍就走,把毛泽东、朱德和军直机关都抛在后面。红四军领导机关身边只剩下1个后卫营掩护,情况危急。后来,毛泽东带着机关干部冲出来了,朱德等却被打散了。粟裕带着连队来到一个叫圣公堂的地方休息,听说军长失散了,急得就像天塌似的。战士们个个心中悬着一块石头,为军长的安危担心,都打不起精神。二十八团是参加南昌起义的老部队,粟裕担任过起义总指挥部的警卫班长,行军作战,朱德总是和二十八团在一起,对粟裕很器重。粟裕和战士们也都敬重、热爱朱军长。下午4点多钟,朱德脱险回来了。粟裕和官兵们看到军长安然无恙,非常高兴,士气顿时高涨起来了。不幸的是朱军长的爱人伍若兰被敌人抓去了,后来惨遭杀害。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