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
九五 |
|
在苏中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粟裕就对实践经验作出科学的概括,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不是偶然的。早在十年内战时期,他就认识到探索和掌握战争规律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于作战指导,探索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作战对象、不同区域战争的特殊规律,多次成功地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在苏中战役中,强敌的压迫,内部的争论,促使他深入探索解放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不失时机地作出决策或提出建议,作出了具有独创意义的贡献。 苏中战役的全过程,也是不断探索解放战争客观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不同意见的讨论。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作战方针,在实践中,在争论中,逐步明确和完善,不断深化和发展。这种在实践中探索战争规律以指导战争的经验,是苏中战役歼敌数字以外的另一重要收获。 37年以后,粟裕回忆苏中战役,特别看重的正是这种歼敌数字以外的意义。 他说:“为了迅速准确地探明并掌握新的战争的特殊规律,以指导战争并赢得胜利,运筹帷幄的最高统帅部密切注视着战争初期的作战,并且用心组织和诱导战区指挥员对初期作战中若干问题进行反复深入的讨论。在苏中战役过程中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探讨和争议,正是积极探索新的战争特殊规律的求实精神的表现,也是高度的战争责任感的体现;然而,只有作战的实践才可以把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苏中战役所提供的具体经验,有的将会失去它的作用。但是,这种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战争的特殊规律以指导战争的经验,对我们学习和领会毛泽东军事思想,以及研究未来战争是会长期有益的。这是苏中战役在歼敌数字以外的另一重要意义。”(《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395页。) ※第十三章 艰难和胜利的转折 一、华中野战军挥师北上奋战淮海。粟裕预言:撤出两淮是对蒋军大规模歼灭战的开始。 从1946年9月两淮失守到1946年12月宿北战役和1947年1月鲁南战役胜利,是华东战局的第一个转折过程。这一转折的基本内容是:华中主战场由解放区前部转入纵深地区;敌我双方兵力更加集中,华东战区打歼灭战的规模越来越大;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由战略上配合作战转为战役上协同作战,直至组成统一的华东野战军。 在这一转折过程中,粟裕面对强敌压迫和内部不同意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提出关系战略全局的建议,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战役指挥任务,表现了驾驭全局、掌握未来的战略才能,因敌变化、出奇制胜的谋略思想和指挥艺术,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高尚品德,以及不断探索战争规律、善于总结实践经验的理论创造作风。 1946年8月下旬,在粟裕的前线指挥所里,又挂起了各种比例尺的地图,有当面战场的,有华中及其邻近地区的,还有全国范围的。 此时苏中战役的最后两仗正在激烈地进行。 粟裕料定苏中战役已经胜券在握,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步作战方向的选择上,一次又一次地进行面对地图的计算和思考。 人们都知道粟裕爱看地图,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有人问他:“您天天看地图,这上面究竟有什么奥妙啊?” 粟裕回答:“奥妙无穷啊!熟悉地图,熟悉地形,是军事指挥员的基本功。不谙地图,勿以为宿将。” 面对地图的计算和思考,是粟裕决策思维的一种特有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他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起来,对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对可供采用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在他的头脑里,地图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各种作战方案,千军万马的行动,都像放电影一样,在他头脑里一一演示出来。 当年的作战参谋秦叔瑾回忆说:“在我所接触到的军事指挥员中,还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精通地形图而又熟记战区地形的。粟司令用图有一个特点,他不仅看当面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而且要看友邻部队地区的二十万分之一图,还有更大范围的五十万分之一图和全国一百万分之一图。也就是说,他不仅是考虑当面的战役、战斗,还要从战略全局考虑问题。所以,他总是把战役的局部和战略的全局结合得很好。”(《一代名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39—240页。)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古今中外的优秀军事家都十分重视和强调军事决策上的全局观念和战略远见。粟裕不仅深得此中精髓,而且善于把它变成活生生的实践。现在,他和华中野战军的其他指挥者一起,从“谋全局”而“谋一域”,从“谋万世”而“谋一时”,正在精心筹划华中野战军的下一步作战行动。 当时华中战场的态势是:南线国民党军队,经过苏中几战,被华中野战军阻截于海安、如皋以南地区,它所占据的海安、如皋成为孤立的据点;北线国民党军队,经过朝阳集、泗县两战,与山东野战军对峙在淮阴、淮安以北的泗阳、众兴一线。种种迹象表明,国民党军正在调整部署,增调兵力,策划第二期作战行动,企图南北对进,会攻两淮。 粟裕判断,战场将由华中解放区前部向纵深转移,这是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但是,转移的时机和方向,以及转移以后的战略布局,则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8月31日,苏中战役的最后一仗胜利结束,粟裕就在发给中央军委和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的电报中提出了华中野战军“今后之作战方针”。电报说:“我们现在包围海安,加强政治攻势,迫广东军(共五个营及师旅两个直属队)起义,否则拟于军事准备充分而有把握时攻占之。但在此期间如敌二十一师(两个旅已到南通)及二十五师(一个旅已到泰州口岸线)来援时,则决舍海安而歼灭其援队。海安得手后,部队必须休整二十天至一个月,再行相机攻占泰州、仙女庙之线,但必须予二十五师以歼灭性打击,与扫除扬泰线,以巩固邵伯外围,而后转移主力于淮南,恢复三分区(即淮南津浦路以东地区),并设法截断蚌浦路,以配合淮北之作战”。 这是一个过渡性的作战部署。攻占海安还是打击援敌,对海安是围而不攻还是攻而取之,都作了两手准备。关键在于争取时间组织部队休整,为下一步作战创造条件。因为华中野战军主力部队经过40多天激战,平均每6天打一仗,已经十分疲劳,急需休整和补充兵员。加上冬季即将到来,又急需准备越冬衣物。 此电发出前后,粟裕与谭震林曾于8月27日、8月29日、9月2日发出3电,向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分局报告华中野战军行动计划,基本精神与此电相同。 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31日、9月2日、9月4日连发3电,认为粟裕和谭震林“所见甚是”,“计划甚好”,指示“各事照你们计划办理”,不管敌情如何变化均须休整,“养精蓄锐,以备再战”。中央军委指出:“如能照你们所说吸引蒋军数个师向苏中增援,那对于全局有很大利益”。9月4日的复电进一步明确指示:“希望能于九月上半月完成东面作战任务,下半月休整。十月上旬攻取扬泰线,中旬休整,下旬进入淮南作战”。同时指出,“准备在主力他调后仍有得力部队留苏中作战,保卫苏中不失”。(《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49、454、461页。) 与此同时,中央军委8月29日发电报给陈毅,指出“现在敌人逐步向东,企图打通陇海线并威胁淮阴、临沂,我军必须寻找机会歼敌”。要求陈毅率山东野战军主力“在睢宁以东地区待机,仿粟裕办法,集中主力歼敌一部”,“每次歼敌一团一旅,打五六次,即可造成有利局势”。中央军委指出:“九月正是作战时机,刘邓军、中原军均希望你军配合。此时不打,敌占地愈多,威风愈大,我士气民气均将受损,故必须寻机作战,灭敌人威风,壮自己志气。”(《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45页。) 由此可见,中央军委当时的意图仍然是将华中野战军主力使用于南线,北线的作战任务由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承担。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