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传记·回忆录 > 我与浦东抗日游击战 | 上页 下页 |
五三 |
|
关于北撤的情况,我是后来听顾复生等同志介绍了解的。 中央对部队北撤有指示,要求我们对当地干部和群众讲明白:北撤是为了顾全大局,我们是忍痛北撤的;如果蒋介石打内战,是不得人心的,一定会失败。我们离别的时间不会太久,就会回来的。我们离开后,国民党反动派就会来到,他们对于人民的手段,与日本鬼子一样残酷,必须提高警惕。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欢迎已暴露身份的地方同志与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一起北撤。 浙东纵队司令部和其他支队,由谭启龙和何克希等领导率领,分别向青东重固转移。9月30日,谭启龙同志率区党委、司令部机关和三支队蔡群帆部,从浙江临山下船,渡杭州湾后直接在奉城南门上岸。在奉城,经过一个星期的休整,侦察和做好其他各项工作之后,大军便从奉城出发向北,经头桥折西北过泰日桥,到闸港渡过黄浦江,再向西北至青浦观音堂,先与淞沪支队部会合。张翼翔副司令率四支队在姚北庵东、相公殿渡海,于10月1日到奉城。张俊升副司令率二旅于10月3日在杭州湾北岸海宁一带登陆,遭国民党顽固派进攻转移至澉浦,经乍浦至南汇泥城,后坐船直接去苏北启东。10月4日,何克希司令员带副参谋长谢忠良率五支队,从古窑浦上船,渡过杭州湾到达澉浦城,粉碎了先期到达的国民党军队的堵截,冲出重围,尔后会同后续部队从海盐到金山、张堰,再东行到达奉贤的奉城。 我们淞沪支队为浙东纵队大部队顺利北撤,肩负重大任务。张席珍同志率领的浦东部队集中到南汇泥城、奉贤一线,控制杜家行以南、鲁家汇以西的闸港渡口和渡黄浦江的船只,随时接应浙东主力部队和司令部过江。浦西部队除控制了颛桥渡与船以外,还要控制沪杭线的莘庄车站以及沪宁铁路南翔与昆山之间的陆家浜车站,并安排好大军过长江的粮食和船只。为此,华山大队赵熊率一小分队,从昆东路南向北经夏家桥越沪宁铁路、公路,向北经昆嘉之间的石牌到太仓、常熟地区,找到苏、常、太部队及其领导人浦太福同志,传达上级领导关于迎接大军北撤,做好沿途保卫,筹备过长江的船只和粮食等指示。张席珍率领的浦东部队在完成掩护大部队过黄浦江任务后,也到青浦重固与淞沪支队总部会合,随大军北撤。 各路部队在青东重固会齐后,一时,大军云集,盛况空前。10月5日,在青浦重固隆重召开北上万人誓师大会。晚上召开军民联欢会,其场面真比农历八月十八重固的庙会还热闹。当地群众给部队送来了鸡、鸭、蛋等各种慰劳品。刘长胜同志也带了上海代表团前来送行。当天,谭启龙、刘长胜、何克希、陈伟达等同志也与广大指战员一起观看了“调狮子”等文艺节目。联欢会上响彻了“毛主席万岁”、“反对打内战”等口号。接着,部队在蟠龙、观音堂、重固、章堰等地分别召开了辞别大会。会上,对国内形势和我党忍让为国的北撤行动,有慷慨陈词的,有失声痛哭的,也有怒骂蒋介石的。当时,国民党部队已经到达松江城,侦察部队甚至到了泗泾镇一带。 为安排我部撤离后的工作,淞沪地委和支队部决定:由地委副书记姜杰同志负责与王克刚办理地方党组织的交接工作。上海地下党暴露身份的几十名骨干组成了“工人大队”,诸敏为队长,周克为指导员,也随地委行动。在这转折关头,想不到地委委员陈正之突然走上了逃跑的邪路。他用欺骗的手段,卖掉了昆南区的10余石大米,拿走了100多银元库存,带了老婆逃往上海。昆南县委陈杰、徐永坚得讯后急报地委。陈伟达同志为此写信劝他回来,陈正之答覆说他不做反革命,但也不回地委。后经浙东区党委批准,开除了他的党籍。陈正之的不辞而别,在我们淞沪地区党内震动不小。说明高一级的干部,在革命的转折关头,也总是有个别人会经受不住考验,或者落伍,或者开小差,甚至出卖革命,叛变投敌。1945年11月,浙东纵队大军编为六个支队北撤。淞沪支队全部加上地方干部,共1500多人,整编为第一支队,支队长张席珍,政委陈伟达,支队副舒予望。 大军从青浦观音堂经白鹤港大桥到陆家浜过铁路进入苏常太地区,然后从支塘镇到常熟浒浦渡口下船。渡江后经沙洲、东台、盐城,一直到苏北涟水,一支队与五支队合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第七团,团长谢忠良,政委邱相田,副团长张席珍,副政委顾复生,参谋长曾阿缪。陈伟达同志调一旅任政治部主任。 第一纵队又称“机动纵队”,直属我党中央指挥,纵队司令员是新四军名将叶飞。当时是准备开赴东北,所以也称“远征军”。后来,中央改变原定计划,把这个纵队留在山东,成为陈毅司令员统率下华东野战军的一个主力纵队。作为上海人民子弟兵的一纵七团,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很多重大战役,屡立战功;在朝鲜战场上两次穿插敌军纵深,出色地完成歼敌任务,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首长通令嘉奖。回国后,他们又投入了解放浙江岛屿的战斗,在人民解放军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作战中,他们作为登陆作战的主力团,打下了一江山岛,使解放大陈列岛战役取得完满的胜利。自然,这都是后事。 大军撤到苏北后,我们部队还选派了一些优秀同志如张执之、张荣等去东北受训,他们成为我军第一批飞行员。张执之同志后任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 §9.淞沪支队发展回顾 淞沪支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上海郊区的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这支武装是在非常艰苦和特殊的环境下成长壮大起来的。她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隐蔽到公开,前后经历了八个春秋。这支部队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浦江两岸人民的支持和牺牲。她是在与日、伪、顽斗智斗勇,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顽强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是用烈士和人民的鲜血换来的。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们永远不要忘记。 1937年“八一三”后,在中共江苏省委上海地下党领导下,由周大根、吴建功等同志,发动一批爱国青年,在泥城一带以组训壮丁的名义,筹建地方自卫武装。1938年1月,编为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后称保卫二中队,周大根为中队长,吴建功为中队副,参谋郭君宜,还有六七个教官。部队发展到140多人,组建五个区队。 1938年七八月,南汇县二区区长连柏生,在共产党员王才林、王义生和进步青年林有璋的支持下,创办了壮丁训练班,筹建二区自卫武装。9月,联合南汇北门外五堍桥的游杂武装周毛纪部队,组建了南汇县保卫团第四中队,后称抗卫四中队,连柏生为中队长,王才林、周毛纪(不久叛变被镇压)为中队副,王义生任一区队长,全中队共20多人,到1939年4月,发展到130多人,设三个区队。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