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一百二十二 子部三十二 |
|
卷一百二十二 子部三十二 雜家類六 困學齋雜錄一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元鮮于樞撰。樞字伯機,漁陽人。官太常寺典簿。《書史會要》稱其“酒酣驁放1,吟詩作字,奇態横生,趙孟頫極推重之”。是書所紀,當時詩話雜事為多。原本不著名氏,故嘉靖中袁袠跋稱撰人未詳。曹溶收入《學海類編》,以鮮于樞自號困學民,題所居曰困學齋,遂以此書為樞撰。今考其書,雖隨筆劄錄,草草不甚經意,而筆墨之閒,具有雅人深致,非俗士所能偽託。且元初諸人亦别無稱困學齋者,溶定為樞作,似乎可信。末有厲鶚跋2,謂卷中金源人詩,可補劉祁《歸潛志》之闕,存之亦可以資採錄也。開卷引李平、許褚二事,但錄舊文,無所論斷,莫詳其意。卷中趙復初二詩,前後兩見,字句亦有異同。殆亦偶然雜錄,未經編定之本。後人因其墨蹟,繕錄成書,如蘇軾《志林》、《仇池筆記》之類歟? 【彙訂】 1.“驁”,底本作“豪”,據《書史會要》卷七“鮮于樞”條原文及殿本改。 2.袁袠實作袁表,稱撰人未詳者乃弘治閒無垢道人跋,袁袠跋後有曹溶跋,無厲鶚跋,曹溶亦未嘗刻此書於《學海類編》中。(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 隱居通議三十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元劉壎撰。壎字起潛,南豐人。書中自稱開慶元年年二十,則宋亡之時已年三十六,故於宋多内詞。然書中又稱至大辛亥為南劍州學官,計其年已七十二矣。日暮途窮,復食元祿,而是書乃以“隱居”為名,殊不可解。考其《水雲村稿》中延祐己未《重題梅氏海棠》詩有“花甲重周人八十”之句,則壎入元四十四年尚存,最為老壽1。是書當其晚歲退休時所著也。凡分十一門。理學三卷,古賦二卷,詩歌七卷,文章八卷,駢儷三卷,經史三卷,禮樂、造化、地理、鬼神雜錄各一卷。其論理學,以悟為宗,尊陸九淵為正傳,而援引朱子以合之。至謂朱子後與道士白玉蟾游,始知讀書為徒勞,蓋姚江《晚年定論》之説源出於此。皆鄉曲門户之私,無庸深辨。其“經史”以下六門,考證亦未為精核,且多餖飣,而“鬼神”一門尤近於稗官小説。惟評詩、論文之二十卷,則壎生於宋末,舊集多存,其所稱引之文,今多未見其篇帙,其所稱引之人,今亦多莫識其姓名,又多備錄全篇,首尾完具,足以補諸家總集之遺。如宋璟《梅花賦》,今惟據田藝衡《留青日札》傳鮮于樞所書一篇,又據李綱《忠定集》,知原賦已亡,綱為補作。今觀壎所錄,知宋、元閒行於世者乃有二本。又如陸游之從韓侂胄,以牽於愛妾幼子之故,為他書之所未言2,厲鶚《宋詩紀事》載李義山詩,不能舉其仕履,觀壎所記,乃知其嘗以江東提刑守池州3。凡此之類,頗足以廣聞見。至於論詩、論文,尤多前輩緒餘,皆出於諸家説部之外,於徵文考獻,皆為有裨,固談藝者所必錄也。壎所著《水雲村稿》,世有二本。其一本别題曰《泯稿》,卷帙頗少,不知何人删取是書三分之一,附諸稿末,殊為闕略。此為三十一卷之足本,固罕覯之祕笈矣。書中閒有案語,蓋其後人所附,自署其名曰凝。考國初有南豐劉凝字二至,嘗撰《稽禮辨論》、《韻原表》、《石鼓文定本》三書,或即其人歟? 【彙訂】 1.開慶元年己未(1259)年二十,則宋亡之年(祥興二年己卯,1279)年四十,至延祐己未(1319)則已入元四十年。(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書中卷二十一“陸放翁諸作”條云:“晩年高卧笠澤,學士大夫爭慕之。會韓侂胄顓政,方修南園,欲得務觀為之記,峻擢史職。趣召赴闕,務觀恥於附韓,初不欲出。一日,有妾抱其子來前曰:‘獨不為此小官人地耶?’務觀為之動,竟為侂胄作記。由是失節,清議非之。”然陸游於慶元六年為韓侂胄作《南園記》時,幼子亦已二十三歲。(白敦仁:《關於陸游的所謂“晚節”問題下》) 3.此書卷二十二“趙次山諸作”條記李義山“以山東提刑守池州”,非“江東提刑”。《江西通志》卷六十七載:“李義山字伯高,豐城人……出知吉州,後以湖南提舉攝帥漕……歷階至中正大夫……”未言曾守池州。(陸心源:《儀顧堂續跋》) 湛淵靜語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元白珽撰。珽字廷玉,錢塘人,家於西湖。有泉自竺山彙於其門,珽名曰湛淵,因以為號。是書為其友海陵周暕所編。前有珽自序,又有暕序,題“至大庚戌”,稱珽是年六十三歲。以《長曆》推之,當生於宋理宗淳祐八年戊申。元兵破臨安時,年二十七矣。故其書於宋多内詞,與劉壎相類。然考珽入元以後,以李衎之薦,授太平路儒學正,未幾攝教授事,尋轉常州路教授,升浙江等處副提舉,遷淮東鹽倉大使,再遷蘭溪州判官,乃致仕。則食元之祿久矣,而猶作宋遺民之詞,其進退無據,亦與壎相類也。是書乃其雜記之文。據卷末有明人跋語,稱嘉靖丙午鈔自崑山沈玉麟家,而疑其不止此二卷,殆殘本歟?厲鶚作《宋詩紀事》,蒐採極博,而此書開卷載理宗賜林希逸詩一篇,鶚不及收,則鶚未見其本矣。其中如謂皎然《銅碗為龍吟歌》咏房琯事,詩家未有引用者,不知李賀《昌谷集》中實有《假龍吟歌》;謂《匡謬正俗》為顏真卿作,不知實出顏師古,不免稍有疏舛。“文中子、李德林”一條乃晁公武《讀書志》之語,“辨常儀占月”一條亦史繩祖《學齋佔畢》之説,亦未免偶相剽襲。其載倪思論司馬光《疑孟》一條,謂王安石援《孟子》“大有為”之説,欲神宗師尊之,故光著此書,明其未可盡信,其説為從來所未及。案晁公武《讀書志》稱:“王安石喜《孟子》,自為之解,其子雱與其門人許允成皆有註釋”。蓋唐以前《孟子》皆入儒家,至宋乃尊為經。元豐末,遂追封鄒國公,建廟鄒縣,亦安石所為。則謂光《疑孟》實由安石異議相激而成,不為無見。必以為但因“大有為”二語,則似又出於牽合,非確論也。然其他辨析考證,可取者多。其記汴京故宫,尤為詳備。在元人説部之中,固不失為佳本矣。 敬齋古今黈八卷(永樂大典本) 元李冶撰1。冶有《測圓海鏡》,已著錄。此書原目凡四十卷。其以“黈”名者,案《漢書·東方朔傳》:“黈纊充耳,所以塞聰”。顏師古註曰:“示不外聽”。冶殆以專精覃思,穿穴古今,以成是書,故有取於“不外聽”之義歟?《元史》本傳、邵經邦《宏簡錄》、黄虞稷《千頃堂書目》俱作《古今難》,當因字形相似,傳寫致譌。《文淵閣書目》題作宋人,則併其時代亦誤矣。其書皆訂正舊文,以考證佐其議論,詞鋒駿利,博辨不窮。其説《毛詩》“草蟲阜螽”一條云:“師説相承,《五經》大抵如此,學者止可以意求之。膠者不卓,不膠則卓矣”,是其著書之大旨也。其中如謂蚩尤之名取義於“蚩蚩之尤”;謂《内則》一篇卑鄙煩猥2,大類世所傳《食纂》;謂《中庸》“素隱行怪”乃“素餐”之素;謂《孟子》“兄戴蓋”為一句,“祿萬鍾”為一句,“戴蓋”即乘軒之義,或不免於好為僻論,横生别解。又如《淳化閣帖》漢章帝書《千字文》,米芾《書史》、黄伯思《法帖刊誤》、秦觀《淮海集》俱以為偽帖,而冶據以駁《千字文》非周興嗣作;《太平廣記》載徐浦鹽官李伯禽戲侮廟神,其事在貞元中,具有年月,而冶即以為李白之子伯禽,亦偶或失考。然如辨《史記》“微子面縛,左牽羊,右把茅”,乃其從者牽之把之,司馬遷所記不謬,孔穎達書《正義》所駁為非;辨《鄭語》“收經入行姟極”,謂“經”即“京”,“姟”即“垓”,韋昭不當註“經”為“常”;辨《論語》“五十以學《易》”,謂《論語》為未學《易》時語,《史記》所載則作《十翼》後語,不必改“五十”字作“卒”;辨《孟子》“龍斷”即《列子》所謂“冀之南、漢之北,無隴斷焉”;辨《史記》自敍“甌、駱相攻”,謂當為“閩、越相攻”;辨張耒《書鄒陽傳後》,謂韓安國實兩見長公主,《漢書》不誤而耒誤;辨《衛青傳》三千一十七級,謂“級”字蒙上“斬”字,顏師古誤蒙上“捕”字,遂以生獲為級;辨《魏志》“穿方負土”,謂即《算經》之立方定率;辨《吳志》孫權《告天文》,謂不當呼上帝為爾;辨《通鑑》“握槊不輟”,謂胡三省誤以長行局為長矛3;以及辨古者私家及官衙皆可稱朝,引《後漢書》劉寵、成瑨及《左傳》伯有事為證;辨佝僂丈人承蜩所以供食,引《内則》鄭元註、《荀子》楊倞註為證;辨《吳都賦》??子“長嘯”當是“常笑4”,引《山海經》為證,皆具有根據。要異乎虚騁浮詞,徒憑臆斷者矣。至於所引《戰國策》“蔡聖侯因是已”、“君王之事因是已”,二“已”字今本並作“以”,而證以李善註阮籍《咏懷詩》所引實作“已”字,足以考訂古本。又《大學》“絜矩”,今本《章句》作“絜度”也,冶所見本則作“絜圍束”也;蘇軾《赤壁賦》,今本作“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冶所見本則作“共食”,而駁一本作“共樂”之非,亦足以廣異聞。有元一代之説部,固未有過之者也。雖原本久佚,今採掇於《永樂大典》者不及十之四五,然菁華具在,猶可見其崖略。謹以經、史、子、集依類分輯,各為二卷,以備考證之資焉。 【彙訂】 1.“李冶”乃“李治”之誤。(陳垣:《通鑑胡注表微》) 2.“煩”,殿本作“凡”,誤,據此書卷二原文。 3.李治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八,見蘇天爵《元名臣事略》,長胡三省三十八歲,卒時胡氏《資治通鑑音註》尚未成。其所謂《通鑑註》,當為司馬康或史炤釋文。又胡氏註釋曰:“握槊,局戲也……史炤乃以為握丈八之槊,是但知槊之為兵器,而未知握槊之為局戲也。”不僅未誤,且辨前人以局戲為兵器之誤,與《敬齋古今黈》同。(陳垣:《通鑑胡注表微》) 4.“常笑”,殿本作“長笑”,誤,據此書卷七原文。 日聞錄一卷(永樂大典本) 元李翀撰。翀不見史傳。惟書中紀至正甲辰、丙午閒事,下距洪武元年僅一、二載,其人當已入明。然書中皆稱元為國朝,則前代遺老,抱節不仕者也。是書多及歷代故事,略如蔡邕《獨斷》、崔豹《古今註》之體,而辨論差詳,多有可採。亦閒及元代軼事,蓋雜家者流。其中如謂典命以九為節,以七為節,以五為節,即掌節之節,殊屬臆斷。又謂唐以後“有司給門旗二,龍虎旗一之類,乃變節為旗”,不知《周禮·司常》:“諸侯建旂,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師都建旗,州里建旟,縣鄙建旐”,已各以旂常為表識,不得云自唐以後始變節為旗,考證未免少疏。又如真德秀題《三教圖》之類,亦未免傳聞附會。然大致引據詳核,足與史志相參考,數典者固宜有取也。舊本久佚,今以《永樂大典》所載,鈔合排比,編為一卷。《千頃堂書目》載有是書,而題作者為淩翀。《永樂大典》所題,亦有一條作淩翀,然其餘無作淩翀者。今擇其多者從之,而附載姓氏之異同,備考核焉。 勤有堂隨錄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元陳櫟撰。櫟有《書傳纂疏》,已著錄。此其隨筆劄記之文也。雖多談義理,而頗兼考證,於宋末元初諸人,各舉其學問之源流,文章之得失,非泛泛託諸空言者。其謂陳安卿為朱門第一人,黄直卿及李方子多有差處1;謂楊誠齋亦閒氣所生,何可輕議;謂劉辰翁父喪七年不除為好怪釣名,尤平情之論,不規規於門户之見者矣。櫟《定宇集》前載有《年表》一卷,稱至治三年年七十二,作《勤有堂記》,則是書當成於晚年。然其記集中不載,而集末别有朱升《記》一篇,述其曾孫鎜之言曰:“‘辛勤三十年,始有此室廬’,韓公詩也,‘詩書勤乃有’,亦韓公詩也。觀吾家堂名者,惑而弗辨,請為記以昭之”云云。詳其詞意,主於櫟夫婦辛勤,以有此堂。蓋宋末建陽余氏書坊亦名曰勤有堂,故有是辨歟? 【彙訂】 1.“及”,殿本無。 玉堂嘉話八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元王惲撰。惲有《承華事略》,已著錄。是編成於至元戊子。紀其中統二年初為翰林修撰,知制誥,兼國史館編修官,及調官晉府秩滿,至元十四年復入為翰林待制時1,一切掌故及詞館中考核討論諸事。始於辛酉,終於甲午,凡三十四年之事2。所記當時制誥特詳,足以見一朝之制。如《船落至祭文》3、《太常新樂祭文》之類,皆他書所未見。他如記唐張九齡、李林甫告身之式;記平宋所得法書古畫名目、宋聘后六禮金、科舉之法;以及論宣諭、制誥之别;據柳公權跋,知唐時已有《廣韻》;辨米芾之稱南宫,以贈官太常;記秦檜家廟之制;摘顏真卿書《出師表》之偽;謂《金史·天文志》出於太史張中順;與夫張德輝述塞北之程4、劉郁述西域之事,皆足以資考證。而宋、遼、金三《史》之議,尤侃侃中理。其中如論日月五星則不知推步之法;謂古婦人無諡,則不知聲子、文姜之例;論《六帖》則剿襲《演繁露》;論舜事則誤信錢時;論野合則附會《博物志》,皆為疵累。“《唐六典》女伯女叔”一條,二卷、五卷再見,亦失檢校。然大致該洽,不以瑕掩。全書已收入《秋澗集》中,此乃其别行之本也。 【彙訂】 1.“復”,殿本作“後”,誤,此書卷前王惲自序云“其年(中統二年)秋七月授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自後由御史裏行調官晉府,秩滿,復入為翰林待制”。 2.戊子為至元二十五年,若此時書已告成,何以内容又“終於甲午”,即終於至元三十一年呢?蓋此時之戊子自序,雖言時已“輯為八卷”,但謂“紬繹所記憶者凡若干言”。言“若干”,不舉實數,因字數未定,固可隨時增加也。據《元史》本傳,元貞元年,王惲“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即又入“玉堂”。故此書卷八有“至元貞元年,歲六月十三日,《宋太祖實錄》抄並校勘無差”之記事。則所記終於元貞元年乙未,而非終於甲午,年數共三十五,非僅三十四也。(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至”,底本作“致”,據此書卷三原文及殿本改。 4.“夫”,殿本無。 庶齋老學叢談三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元盛如梓撰。如梓,衢州人1。庶齋其自號也。嘗官崇明縣判官。其書多辨論經史,評騭詩文之語,而朝野逸事,亦閒及之。分為三卷,而第二卷别析一子卷,實四卷也。大抵皆隨時掇拾而成。如載陸游姚將軍、趙宗印二詩,惜不得姚名字,而《渭南集》實有《姚平仲傳》,王士禎《居易錄》已摘其疏。他若引《左傳》晉景公病,如廁陷而卒,謂國君何必如廁,而以為文勝,其實不知《國策》趙襄子、《史記》慎夫人皆載有此事。古人朴質,不以為怪,豈可執此以證《左傳》之誣?又於賈似道有豪傑之譽;載曹東畎媟俚之詞,皆為失當。然如駁《吹劍錄》,謂《廣陵散》不始於王陵2、母邱儉;以姑蔑墓證韋昭註《國語》之非,此類亦頗見考據。又各條之下,閒註出某人説。蓋如梓猶及與元初故老游,故所紀多前人緒論,頗有可採云。 【彙訂】 1.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五六《庶齋老學叢談》條云:“元盛如梓撰。如梓,號庶齋,揚州人,嘗為衢州教官,歷從仕郎崇明州判官致仕。”雍正《江南通志》卷一九二《藝文志·子部·庶齋老學叢談》條,記作者為“揚州盛如梓”,而康熙《衢州府志》及民國《衢縣志》,均不載此人。惟民國《衢縣志》卷一五藝文志《庶齋老學叢談》條註,引康熙己亥林佶跋曰:“觀《叢談》中語氣,知公是揚州人。”又引鮑廷博跋曰:“庶齋,揚州人,曾為衢州教官,見龔璛《存悔齋集》。”龔璛,元初人,其《存悔齋稿》有《送盛庶齋任衢教》詩。可知作者盛如梓為揚州人。(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王陵”,底本作“王淩”,據此書卷中上原文及殿本改。 研北雜誌二卷(内府藏本) 元陸友撰。友有《墨史》,已著錄。友嘗取《漢上題襟集》所載段成式語,自號研北生,因以名其雜著。前有元統二年二月自序,稱:“元統元年冬還自京師,索居吳下。追憶所欲言者,命其子錄藏”。蓋虞集、柯九思同薦友於朝,會二人去職,友亦罷歸時也。所錄皆軼文瑣事。友頗精賞鑒,亦工篆隸,故關於書畫古器者為多,中亦頗有考證。如解李商隱之“金蟾齧鎖”句;辨徐鍇《説文系傳》之“獮”字、“禰”字互相矛盾;援《北史》證馬定國以石鼓出宇文周之非;引鄭康成之説證傳註稱錯簡之誤,皆有可採。至謂仉姓出《梁四公子傳》,不知孟母先氏仉1;以王明清字仲言,謂本張華《答何劭》詩“其言明且清”句,不知《禮記》先有此文,則偶然疏舛也。徐顯《稗傳》載友撰《研史》、《墨史》、《印史》,不載此書。此本出自陳繼儒家,末有舊跋,已稱字多譌脱。繼儒刻入《普祕笈》中,更失校讎。如“皇象《天發神讖碑》事”一條,上、下卷其文複見,則顛倒錯亂可知矣。錢曾《讀書敏求記》稱有柯柘湖校本2、項藥師刊本,今皆未見也。 【彙訂】 1.“梁四公子”,指梁武帝時四怪姓人——??闖、?傑、??、仉?。四人皆稱“公”,如闖公、傑公,不涉“公子”,“子”為衍文。此書乃記占卜、異國殊俗奇物等事物,非四人之傳,故古代書目稱“《梁四公記》”,不作“傳”。孟子之母,見於《韓詩外傳》卷九、劉向《列女傳》卷一,但均不著姓。唐《元和姓纂》、宋《廣韻》、《通志氏族略》等書,於“仉姓”,只舉“仉”,不提孟母。明代楊慎《希姓錄》,始著孟母姓仉。但不言所據。其後薛應旂《四書人物考》、淩迪知《萬姓統譜》仉姓條,均以孟母姓仉。明陳士元《姓觹》卷六仉姓條云:“《玉海》云:‘孟軻母仉氏。’”但遍檢《玉海》,並無此語。而王應麟(《玉海》撰人)《姓氏急就篇》卷下註仉姓,只舉仉?,不言孟母。清初馬驌《繹史》卷一〇六“子思孟子言行”篇,又謂孟母姓仉,出《風俗通》,然傳世《風俗通》無此文。近人王利器《風俗通校註》、吳樹平《風俗通校釋》,其中輯古姓氏佚文,多達五百餘姓,但無孟母姓仉氏之文。元人張須《孟母墓碑》稱孟母為李氏,見清林春溥《孟子列傳纂註》及清梁端校註《列女傳·鄒孟軻母》條。可知元代尚無孟母姓仉之説。明初解縉等撰《古今列女傳》,於孟母傳亦不言姓。則此説起於楊慎之前,解縉之後也。(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柯柘湖”乃“何柘湖”之誤,見章鈺《讀書敏求記校證》卷三之上《硯北雜志》條。(朱家濂:《讀<四庫提要>劄記》) 北軒筆記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元陳世隆撰。是書前有小傳,不知何人所作。稱世隆字彥高1,錢塘人,宋末書賈陳思之從孫。順帝至正中,館嘉興陶氏,没於兵。所著詩文皆不傳,惟《宋詩補遺》八卷與此書存於陶氏家。今《宋詩補遺》亦無傳本2,惟此一卷僅存。所論史事為多,如論西伯戡黎,力辨委曲回護之説;論魯兩生不知禮樂;論胡寅譏劉晏之非;論秦王廷美生於耿氏之誣;論周以於謹為三老有違古制,皆援據詳明,具有特見。至所載僧靜如事,則體雜小説,未免為例不純。是亦宋以來筆記之積習,不獨此書為然。然不害其宏旨也。 【彙訂】 1.書前小傳云:“陳彥高字世隆,以字行。” 2.《宋詩補遺》應作《宋詩拾遺》,今存二十三卷抄本。(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續) 閒居錄一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元吾邱衍撰1。衍有《學古編》,已著錄2。是書乃衍劄記手稿,陸友仁得於衍從父家,錄而傳之,猶未經編定之本。故皆隨筆草創,先後不分,次序字句亦多未修飾。其中如駁戴侗《六書故》妄造古篆一條、辨徐鉉篆書筆法一條,皆與《學古編》互相出入。蓋先記於此,後採入彼書,而初稿則未削除也。然零璣碎玉,往往可採,如辨顏氏誤解“匆匆3”;辨魏伯陽《參同契》誤以“易”字從日月;辨杜甫非不咏海棠,語皆有識。惟論《堯典》“中星”,以為四時皆以戌刻為昏,未免武斷;論“借書一瓻”,謂以甕盛卷軸,亦為穿鑿。以及論“奧、竈”字與《爾雅》相違;論“五伯”字不考《後漢書·禰衡傳》,以為唐人行杖之數,皆不免於疏漏。其他雜談神怪,亦多蕪雜。以衍學本淹通,藝尤精妙,雖偶然涉筆,終有典型。故仍錄存之,以備節取焉。 【彙訂】 1.底本無“邱(丘)”字,乃避孔子諱,據殿本補。 2.依《總目》體例,當作“衍有《周秦刻石釋音》,已著錄”。 3.“匆匆”,底本作“勿勿”,據書中此條及殿本改。 雪履齋筆記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元郭翼撰。翼字羲仲,崑山人,自號東郭生,因以東郭先生故事名其齋曰雪履。嘗獻策張士誠不用,歸耕婁上。老得訓導官,偃蹇而終。蘇州知府盧熊題其墓曰遷善先生,又為撰《墓誌》,載翼卒於至正二十四年,其文在朱珪《名蹟錄》中。則距順帝北行尚前三載,他書或謂翼至洪武初嘗徵授學官,非其實也。是編乃江行舟中所紀,隨手雜錄,漫無銓次,然議論多有可採。如解《商書》“兼弱攻昧”二句,取張九成説;解《論語》“犬馬有養”,取何晏《集解》説;駁張九齡《金鑑錄》之偽;辨蔡氏“三仁”之論,皆為有見。其論謝師直語一條、論詩一條,亦具有義理。惟解《論語》“怪力亂神”一條、“為力不同科”一條,過信古註,未免好奇耳。其書久無刊本,曹溶嘗收入《學海類編》,然中有“近時袁了凡”之語。袁黄萬曆時人,翼在元末,何由得見?殆明人有所竄亂,非其舊本矣。 霏雪錄二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鎦績撰。案《説文》有“鎦”字而無“劉”字,徐鉉附註以為“鎦”字即“劉”字。此書作“鎦”,蓋偶從古體,遂相沿别為一姓,實非有二也。績字孟熙,先世洛陽人,徙於山陰。其父渙,通《毛詩》,元時嘗為三茅書院山長。績承其家學,故此書辨核詩文疑義,頗有根據。又及與元末諸遺老游,故雜述舊聞,亦多有淵源。然每紀夢幻詼諧之事,頗雜小説家言。其以杜常詩為杜牧詩,王士禎《香祖筆記》嘗糾之,亦不免小誤。又如稱其遠祖馬牧君事金太祖,有紀信之節。元修“三史”時,史臣責賕於其祖,不肯,遂不得書此事。論史者俱未之及。然當時元政雖頹,而秉筆諸臣如揭傒斯、歐陽元等,皆一代勝流,未必遽有索米受金之事。是亦一家之私言,未可概信。以其可取者多,錄備明初説部一家耳。此書成化閒嘗刊行,有胡謐後序,稱績所著尚有《嵩陽稿》、《詩律》。今俱未見,殆已散佚矣。 蠡海集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舊本題宋王逵撰。案宋有三王逵。其一王逵,不知何許人,仁宗時官江南西路轉運使,調淮南轉運使。包拯連具七章彈之,具載拯《奏議》中,極斥其貪鄙酷虐,似非能著書之人。其一王逵,濮陽人,天禧三年進士,官刑部郎中。其所著作,惟吕希哲《雜記》載其贈蔡襄詩一首,阮閱《詩話總龜》載其咏酒帘一聯,不聞更有此書。其一王逵,淄州人,建炎中知徐州王復之孫,紹興中太僕丞王佾之子。其所著作,惟《蘆浦筆記》載送田鄂詩一首1,亦不聞有此書。此書中論脈一條,稱:“七表、八裏、九道,計二十四,見之於叔和《脈訣》”,是熙寧閒書也,前兩王逵不得見。論“百刻”一條,稱:“趙緣督又有一説”,是至元以後書也,後王逵亦不得見,又安得而引之耶?考明黄姬水《貧士傳》載:“王逵,錢塘人,足一跛。家極貧,無以給朝夕,因賣藥。復不繼,又市卜。博究子史百家,客至,輒談今古不休。人知其辨博,每以疑難質之,無不口應。”列其人於張介福之後,王賓之前,蓋洪武、永樂閒人。作是書者,必此王逵。商濬刻《稗海》時2,未及詳考,誤以為宋王逵也。其學蓋出於邵子,其書亦規摹《觀物外篇》,分天文、地理、人身、庶物、歷數、氣候、鬼神、事義八門,皆即數究理,推求天地人物之所以然。雖頗穿鑿,而亦時有精義。世稱“二十四番花信風”,楊慎《丹鉛錄》引梁元帝之説,别無出典,殆由依託,其説亦參差不合。惟此書所列,最有條理,當必有所受之云。 【彙訂】 1.《蘆浦筆記》卷八“資政壯節王公家傳”條曰:“紹興十二年,承宣使田諤扈從顯仁太后回鑾。佾子逵留淄川,南北隔絕,以詩送諤曰:‘兩地音塵隔死生,十年常效執珪吟。羨君已作遼東鶴,顧我空存魏闕心。日下既蒙新眷遇,海邊休忘舊知音。倘憐萬里親庭在,為向雲山處處尋。’詩至而佾卒已一歲矣。”可知“田鄂”乃“田諤”之誤。 2.“商濬”,殿本作“商維濬”。 草木子四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葉子奇撰。子奇有《太元本旨》,已著錄。考子奇所著諸書,有《範通元〔玄〕理》二卷,詩十六卷,文二十卷,《本草》、《醫書節要》各十卷,《齊東野語》三卷,又《餘錄》若干卷,紀元季明初事最詳。今惟《太元本旨》及此書存。此書黄衷序云二十二篇,鄭善夫序又云二十八篇。正德丙子,其裔孫溥以南京御史出知福州,重刻之,約為八篇,曰《管窺》,曰《觀物》,曰《原道》,曰《鉤元〔玄〕》,曰《克謹》,曰《雜制》1,曰《談藪》,曰《雜俎》。每二篇為一卷,即此本也。善夫序又云:“舊本今纂為四,《野語》今纂為二,併曰《草木子》。則似此四卷已合《野語》為一書。”然四卷、二卷當為六卷,不當為八卷。《野語》今無别本,無由質其異同,莫之詳也。子奇學有淵源,故其書自天文、地紀、人事、物理,一一分析,頗多微義。其論元代故事,亦頗詳核。惟賈魯勸託克託開河北水田,造至正交鈔,求禹河故道,功過各不相掩,子奇乃竟斥之為邪臣,則不若宋濂《元史》之論為平允也。書前有子奇自序,題戊午十一月,乃洪武十一年,即子奇罷巴陵主簿,逮繫之歲。此書蓋其獄中所作云。 【彙訂】 1.“雜制”,殿本作“雜誌”,誤,據此書卷三原文。 胡文穆雜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胡廣撰。廣字光大。建文庚辰進士第一。惠帝以其名與漢胡廣同,更名靖,除翰林院修撰。靖難兵至,迎降。永樂初,復原名。累官文淵閣大學士,卒諡文穆。事蹟具《明史》本傳。所著有《晃菴》、《扈從》諸集。是書乃其隨手劄記,已載入《文穆集》中,此其别行之本也。其中如謂《資治通鑑》論維州悉怛謀事,司馬光非不知李是牛非,特以意主和鄰,不欲生釁,故矯為此言,引其臨終與吕公著簡為證,可謂深明時勢。又謂灞陵尉禁人夜行,乃其本職,李廣憾之為私意;謂子產論黄熊為啟信妄喜怪之漸;謂申屠嘉大節凜然,班固稱其學術不及陳平,其説非是,持論亦正。他如謂《易卦》吉凶皆戒,占者當反求諸己,與《左傳》穆姜、南蒯之事合;謂問名、納吉、納幣之卜,皆卜其日,非卜吉凶,程子所疑未可憑;謂李白非無與杜甫詩,《容齋隨筆》所考未確;謂灌嬰實定豫章,李白詩不誤,而胡若思指為陳嬰,反誤,亦頗有考據。廣文集未足名家,此書在明初説部之中則猶為可取。至論季布不死一條,謂班固之言抑揚太過,與其負王艮而迎成祖,截然相反,豈書作於建文壬午以前耶?然論漢黄生、宋蘇軾“武王非聖人”之説,又似曲為靖難者解1。或自知大節有虧,而故為成仁取義之言,以掩後世之耳目歟? 【彙訂】 1.“者解”,殿本作“解者”。 讕言長語一卷(内府藏本) 明曹安撰。安字以寧,號蓼壯,松江人。正統甲子舉人。官安邱縣教諭。是書前有安自序,謂:“皆零碎之詞,故名曰《讕言長語》。讕言者逸言也,長語者剩語也”,則“長”當讀為“長物”之“長”矣。書中多據所見聞,發明義理。其論詩不中肯綮,所錄諸詩,亦大抵不工。蓋真德秀《文章正宗》、金履祥《濂洛風雅》之派。至於欲取皋陶《賡歌》、《五子之歌》、《洪範》及詩之三言、五言、七言體刻為一集,使人習之以復古,尤萬不能行之事。然大致持論醇正,於人心風俗,多有所裨。其論讀經一條,尤切中明代俗學之弊。成化丙午顧純題詞,以《輟耕錄》、《水東日記》比之。正德乙亥史紀重刊跋,又以《霏雪錄》比之。今以四書相較,劉績、葉盛二家書大致相近,陶宗儀書直小説家言,遠不逮此書也。 蟫精雋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徐伯齡撰。伯齡字延之,自署曰古剡,蓋嵊縣人。書中十二卷之末有《籜冠生傳》一篇,即張錫為伯齡作者,又曰:“生杭人也”,豈嵊其祖籍歟?傳稱其“嘗集籜為冠,嘯歌自得,若不與於人世者。雖博學能文,善書,工琴,熟律,而不肯以技自試”,則亦山林放曠之士。考張錫,天順壬午舉人,官山西山陰縣教諭。則伯齡為天順中人,故所記有成化癸巳、癸卯事。明末杭州别有一徐伯齡,崇禎庚午舉人,官永壽縣教諭。名姓偶同,非一人也。是書雜採舊文,亦兼出己説。凡二百六十一條,大抵文評、詩話居十之九,論雜事者不及十之一,其體例略似孟棨《本事詩》,其多錄全篇又略似劉壎《隱居通議》。其中猥瑣之談,或近於小説,而遺文舊事,他書所不載者,亦頗賴以傳。其論周德清《中原音韻》一條,尤為明確。《千頃堂書目》作二十卷,此本僅十六卷。前後無序跋,亦無目錄,不能知其完闕,其中多闕字、闕句。又所錄詩文,往往但存其標題,而其文皆作空行。蓋繕錄者圖省工力,因而漏落。今於有可考者補之,無可考者則亦姑闕焉。 震澤長語二卷(内府藏本) 明王鏊撰。鏊有《史餘》,已著錄。此本乃其退休歸里隨時筆錄記之書,分經傳、國猷、官制、食貨、象緯、文章、音律、音韻、字學、姓氏、雜論、仙釋、夢兆十三類。鏊文詞醇正,又生當明之盛時,士大夫猶崇實學,不似隆慶、萬曆以後聚徒植黨,務以心性相標榜,故持論頗有根據。惟其辨累朝絲綸簿具存内閣,無楊士奇私送司禮監事,焦竑《筆乘》嘗據以證士奇之受誣。然考《復辟錄》載:“初朝廷旨意,多出内閣條進,稿留閣中,號絲綸簿。其後宦寺專恣,奏收簿祕内。徐有貞既得權寵,乃告上如故事,還簿閣中”云云。則鏊時所見之簿乃徐有貞所重取以出1,未可為士奇不送之證,其考訂閒有未審。又欲於河北試行井田,殊為迂闊。“夢兆”一條,篤信占驗,亦非儒者之言,未免為白璧之瑕耳。前有賀燦然序,稱鏊元孫永熙梓鏊所著《長語》、《紀聞》及永熙父遵考《紀聞續卷》、《郢事紀略》,總題曰《震澤先生别集》。此本蓋别集中之一種。然舊本别行,今亦各著於錄焉。 【彙訂】 1.“所”,殿本無。 井觀瑣言三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舊本題宋閩南鄭瑗撰。鍾人傑《唐宋叢書》亦作宋人,而書中稱明為國朝,所評論者多明初人物,決非宋人所為。考宏治《八閩通志》載有莆田人鄭瑗,字仲璧,成化辛丑進士,官至南京禮部郎中。朱彝尊《明詩綜》亦載有其人,所著有《明省齋集》。則此編當即明莆田鄭瑗所作,題宋人者妄也。其書大抵皆考辨故實,品騭古今,頗能有所發明。如論王柏改經之非;斥《綱目》發明書法考異之曲説;辨李匡乂《資暇集》解律令之誤;駁史伯璿《管窺外編》言天地之自相牴牾,及摘胡三省《通鑑註》所未備,皆中窾要1。又引《宋書·柳元景傳》,證魏崔浩因有異圖被誅,特假史事為名,所論亦有根據,在明人説部中尚稱典核。惟不喜宋濂,謂:“其文多浮詞,於性命之學不甚理會”,未免失之過刻。其論諸史紀年之例,尤偏駁不足為據云。 【彙訂】 1.“窾”,殿本作“竅”。 南園漫錄十卷(湖北巡撫採進本) 明張志淳撰。志淳有《永昌二芳記》,已著錄。是書前有正德十年自序,稱因讀洪邁《容齋隨筆》、羅大經《鶴林玉露》二書,仿而為之。卷首數條皆掎摭《容齋隨筆》之語,辨其是非,蓋其書之所緣起也。其餘則述所見聞,各為考證。大抵似洪書者十之一,似羅書者十之九。所論如“江神”一條,譏洪邁舍人事而諂鬼神1;“邱濬著書”一條,譏其《大學衍義補》不敢論及宦官,立意皆極正大。其“避諱”一條,謂蜀本書多闕唐諱,乃相沿舊刻;“桂辨”一條,謂桂花、桂樹兩種;“張籍詩意”一條,謂瞿宗吉《歸田詩話》不知其作《還珠吟》時已先居幕下,駁正皆頗明核2。其辨“永昌非金齒地”諸條考證致誤之由,亦極詳核。他如“春草王孫”一條,王維詩語自本《楚辭》,而昧其所出,横生訓詁之類,或失之陋;“元順帝”一條,誤據《庚申外史》、《符臺外集》之説,以順帝為瀛國公子之類,或失之無稽。蓋瑕瑜不掩之書也。中頗紀載時事,臧否人物。故卷末又有嘉靖五年《題後》一篇,辨何喬新《撫夷錄》之失實,而以書中所載自比於孫盛書枋頭事。其所紀錄,亦可與《明史》相參考云。 【彙訂】 1.“諂”,殿本作“謟”,誤。 2.“明核”,殿本作“明析”。 雨航雜錄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馮時可撰。時可有《左氏釋》,已著錄。是書上卷多論學、論文,下卷多記物產,而閒涉雜事。隆、萬之閒,士大夫好為高論,故語錄、説部往往滉漾自恣,不軌於正。時可獨持論篤實,言多中理。如云:“漢人之於經,臺史之測天也,不能盡天,而觀象者不能廢;宋人之於學,規矩之畫地也,不能盡地,而經野者莫能違。”又曰:“子靜之求心,而其徒棄經典;紫陽之窮理,而其徒泥章句。非教者之過,學者之失也。”又曰:“宋儒之於文也,嗜易而樂淺;於論人也,喜核而務深;於奏事也,貴直而少諷。”皆平心靜氣之談。其論王世貞“悲歌碣石虹高下,擊筑咸陽日動搖”句,以為近於造作而遠自然,正其一病。又引徐叔明語,論世貞為人作傳志,“極力稱譽,如膠庠試最,乃至細微事而津津數語1。此非特漢以前無是,即唐、宋人亦無此陋識”,亦皆有見。惟其論《十三經註疏》立而西京諸儒之訓亡,未免失之過高,偶涉當時習尚耳。 【彙訂】 1.“語”,底本作“説”,據此書卷上原文及殿本改。 採芹錄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徐三重撰。三重有《餘言》,已著錄。是編第一卷論養民、教民,第二卷、三卷多論學校貢舉、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論明代人物臧否。大抵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而持論率皆平允,無激烈偏僻之見,亦無恩怨毁譽之私。勝明人所作諸説部動涉卮言,亦勝三重所作他語錄,借周子之一言,遂太極、陰陽,連篇累牘,講學於天地之外。惟力主均田、限田之議,反覆引據,持之最堅。究而論之,自阡陌既開以後,田業於民,不授於官,二千年於兹矣。雖有聖帝明王,斷不能一旦舉天下之民,奪其所有,益其所無而均之;亦斷不能舉天下之田,清釐其此在限外,此在限内,此可聽其買賣,此不可聽其買賣而限之,使黠豪反得隱蔽為姦,猾胥反得挾持漁利,而閭里愚懦紛紛然日受其擾。故漢董仲舒,北魏李安世,唐陸贄、牛僧孺,宋留正、謝方叔,元陳天麟皆反覆言之,而卒不能行。此猶可曰權不屬,時不可也。宋太宗承五季凋殘之後,宋高宗當南渡草創之初,以天子之尊,決意行之,亦終無成效。則三重所言,其迂而寡當可見矣。然如論漕粟則駁邱濬海運之非,論養兵則駁徐階塞外不可屯田之謬,皆卓然明論。其他亦多篤實近理,切於事情,猶可謂留心經世之學者也。 畫禪室隨筆四卷(内府藏本) 明董其昌撰。其昌有《學科考略》,已著錄。是編第一卷論書,第二卷論畫,中多微理,由其昌於斯事積畢生之力為之,所解悟深也。第三卷分記遊、記事、評詩、評文四子部。中如記楊成以蔡經為蔡京之類,頗涉輕薄;以陸龜蒙《白蓮》詩為皮日休之類,亦未免小誤。其評文一門,多談制藝,蓋其昌應舉之文與陶望齡齊名,當時傳誦,故不能忘其結習也。四卷亦分子部四,一曰《雜言上》,一曰《雜言下》,皆小品閑文,然多可採。一曰《楚中隨筆》,其册封楚王時所作。一曰《禪悦大旨》,乃以李贄為宗。明季士大夫所見,往往如是,不足深詰,視為蜩螗之過耳可矣。 六研齋筆記四卷二筆四卷三筆四卷(禮部尚書曹秀先家藏本)1 明李日華撰。日華有《梅墟先生别錄》,已著錄。日華工於書畫,故是編所記論書畫者十之八。詞旨清雋,其體皆類題跋。蓋錦贉玉軸,流覽既久,意與之化,故出筆輒肖之也。其他所記雜事,亦楚楚有致。而每一真蹟,必備錄其題咏跋語、年月姓名,尤足以資考證。王士禎《居易錄》嘗譏其以韓愈《山石》詩為白居易、陸游作;以唐莊宗《如夢令》詞為李白作;以韋應物《西澗》詩為杜牧作;以林逋為與文同、李公麟同時;以趙秉文為元人,皆誠為舛謬。其他如以蘇若蘭與渤海高氏並列於能書婦人中,不知何據。又文徵明詩“竹符調水沙泉活”句乃用蘇軾詩語,今見《東坡集》中。而以為“吳中諸公遣力往寶雲取泉,先以竹作籌子,付山僧為質,其事未經人用”,亦屬疏漏。大抵工於賞鑒而疏於考證。人各有能有不能,取其所長可矣。是書分三集,集各四卷。《明史·藝文志》作十二卷,蓋總而言之,其實即此三集也。 【彙訂】 1.“二筆”、“三筆”,殿本作“二記”、“三記”,誤,此書明末刻本與文淵閣《四庫》本皆作“二筆”、“三筆”。 物理小識十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明方以智撰。以智有《通雅》,已著錄。此書為其子中通、中德、中發、中履所編,又《通雅》之緒餘也。首為總論,中分天類、曆類、風雷雨暘類、地類、占候類、人身類、鬼神方術類、異事類、醫藥類、飲食類、衣服類、金石類、器用類、草木類、禽獸類凡十五門,大致本《博物志》、《物類相感志》諸書而衍之。但張華、贊寧所撰但言剋制生化之性,而此則推闡其所以然。雖所錄不免冗雜,未必一一盡確,所論亦不免時有附會,而細大兼收,固亦可資博識而利民用。《鶡冠子》曰:“中流失船,一壺千金。”韓愈曰:“牛溲馬勃,敗鼓之皮,兼收並蓄,待用無遺。”則識小之言,亦未可盡廢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總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春明夢餘錄七十卷(内府刊本) 國朝孫承澤撰。承澤有《尚書集解》,已著錄。是書首以京師建置、形勝、城池、畿甸,次以城坊1、宫殿、壇廟,次以官署,終以名蹟、寺廟、石刻、巖麓、川渠、陵園。似乎地志,而敘沿革者甚略;分列官署,似乎職制;每門多錄明代章疏,連篇累牘,又似乎故事,體例頗為龐雜。且書中標目,悉以明制為主,則不當泛及前代。既泛及前代,則當元元本本,絲牽繩貫,使端委粲然。不當挂一漏萬,每門寥寥數語,或有或無,絕不畫一。即如禮部第一子目標曰“禮制”,而首以朱子《儀禮經傳通解》一條,次以吳澄《三禮考註》一條,又次以朱子《家禮》一條,此儒者之著述,非朝廷之典章,不當繫於禮部。又周與宋之舊文,非明代之新制,尤不當繫於明之禮部,是何義也?太醫院門自“敘官”一條外,皆雜錄古人醫書序文及諸家脈論2,以足一卷。此無論不能遍載,即遍載之,何預明太醫院?然則翰林院門將備錄歷代制誥詩賦耶?又承澤沿門户餘波,持論皆存偏黨。如萬曆以後曆法差舛,衆論交爭。至崇禎中,西法、中法喧呶彌甚,此沿革之大者。乃欽天監門於鄭世子載堉諸説今見於《明史》者悉删不錄,於徐光啟等改法之事亦僅存其略。且謂舊法不過時刻之差,不害於事,又謂新法將來亦必差。殊有意抑揚,不為平允。蓋其時論者多攻《大統曆》,而《大統曆》曾經許衡參修,承澤以講學家宗派所繫,故為之左袒3。其反復以衡為詞,宗旨了然可睹也。又周延儒招權納賄,賜死非枉。承澤乃於内閣門中錄其《直房記》一篇,以為美談,復於刑部門中以閣臣公救延儒《揭》列之“慎刑”條下,益乖是非之公矣。其好惡任情,往往如是,蓋不足盡據為典要。然於明代舊聞,採摭頗悉,一朝掌故,實多賴是書以存。且多取自實錄、邸報,與稗官野史據傳聞而著書者究為不同。故考勝國之軼事者,多取資於是編焉。 【彙訂】 1.此書卷五為《城坊》:“京師雖設順天府兩縣,而地方分屬五城,每城有坊”。(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2.“家”,殿本無。 3.元初修曆,成其功者為郭守敬,但領其事者(非參修)為許衡,見《元史·許衡傳》。且元時曆稱《授時曆》,《大統曆》之名定於明初,見《明史·曆志》。(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居易錄三十四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士禎撰。士禎有《古歡錄》,已著錄。是書乃其康熙己巳官左副都御史以後,至辛巳官刑部尚書以前,十三年中所記。前有自序,稱取顧況“長安米貴,居大不易”之意,末又以“居易俟命”為説,其義兩岐,莫知何取也1。中多論詩之語,標舉名俊,自其所長。其記所見諸古書,考據源流,論斷得失,亦最為詳悉。其他辨證之處,可取者尤多。惟三卷以後忽記時事,九卷以後兼及差遣遷除,全以日曆、起居註體編年紀月,參錯於雜説之中。其法雖本於龐元英《文昌雜錄》,究為有乖義例。又喜自錄其平反之獄辭、伉直之廷議,以表所長。夫《鄴侯家傳》乃自子孫,《魏公遺事》亦由僚屬。自為之而自書之,自書之而自譽之,即言言實錄,抑亦淺矣。是則所見之狹也。 【彙訂】 1.《居易錄》自序云:“憶顧況語“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因取以名其書。予仕宦四十年,居易俟命,鈍拙無似,而顧以此蒙知主上,則首陽柳下,又未知孰為工拙也。取以名書,亦以見志云爾。”《禮記·中庸》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居易俟命”是表明其處世態度,即便宦途“居不易”,也可轉化為“居易”。(張鼎三:關於王漁洋及其《居易錄》的幾個問題) 池北偶談二十六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士禎撰。凡《談故》四卷,皆述朝廷殊典及衣冠勝事。其中如戊己校尉、裙帶官之類,亦閒及古制。《談獻》六卷,皆明紀中葉以後及國朝名臣、碩德、畸人、列女。其中如論王縉、張商英、張采之類,閒有摘斥其惡者,蓋附錄也。《談藝》九卷,皆論詩文,領異標新,實所獨擅,全書精粹,盡在於斯。《談異》七卷,皆記神怪,則文人好奇之習,謂之戲錄可矣。池北者,士禎宅西有圃,圃中有池,建屋藏書,取白居易語,以“池北書庫”名之,自為之記。庫旁有石帆亭,嘗與賓客聚談其中,故以名書。前有自序,康熙辛未作也。 香祖筆記十二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士禎撰。皆康熙癸未甲申二年所記,至乙酉乃排纂成書1。其曰“香祖”者,王象晉《羣芳譜》曰:“江南以蘭為香祖”,士禎蓋取其祖之語以名滋蘭之室,因以名書也。是書體例與《居易錄》同,亦多可採。惟論尹吉甫一條,最為紕繆。又如姚旅《露書》以章八元詩為盧照鄰,某詩話以柳惲詩為趙孟頫(案,某詩話原本不著其名,蓋有所諱,今亦仍其舊文),記憶偶誤,事所恒有,指其疏舛足矣。而一則以為“無目人語”,一則以為“眯目人道黑白”,肆口毒詈,皆乖著書之體。士禎《池北偶談》“任惇表語”一條,何嘗不以劉禹錫“覆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二句為白居易詩,《漁洋文略·遊攝山記》何嘗不以左思“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二句為郭璞詩乎?此由晚年解組,侘傺未平,筆墨之閒,遂失其沖夷之故度,斯亦盛德之累矣。又第十二卷一條曰:“《輟耕錄》言‘或題畫曰特健藥,不喻其義’。余因思昔人如秦少游觀《輞川圖》而愈疾,黄大癡、曹雲西2、沈石田、文衡山輩皆工畫,皆享大年,人謂是煙雲供養。則特健藥之名,不亦宜乎?”案《法書要錄》載武平一《徐氏法書記》曰:“駙馬武延秀聞二王之蹟,强學寶重,乃呼薛稷、鄭愔及平一評其善惡。諸人隨事答稱,為上者題云特健藥,云是突厥語(案,《唐書》稱延秀嘗質於突厥,解其國語。《法書要錄》所載太平公主“三馱藐提”四字印,亦突厥語也)”,其解甚明。士禎乃以字義穿鑿,殊為失考。此非僻事,殆耄而忘乎?然其品題文藝,宏獎風流,至於老而不衰,固足尚也。 【彙訂】 1.“乃”,殿本作“而”。 2.“曹雲西”,殿本作“曹雲溪”,誤,據此書卷十二原文。曹知白字貞素,號雲西,元代畫家,《元詩選癸集》有傳。 分甘餘話四卷(山東巡撫採進本)1 國朝王士禎撰。此書成於康熙己丑罷刑部尚書家居之時。曰“分甘”者,取王羲之《與謝萬書》中語也。大抵隨筆記錄,瑣事為多。蓋年踰七十,借以消閒遣日,無復考證之功,故不能如《池北偶談》、《居易錄》之詳核。中如引《嬾真子》稱《漢書》昌邑王賀妾名羅紂即羅敷,“不言二字何以通用,俟考”云云。今案《漢書·昌邑王傳》,實作羅紨,顏師古註曰:“紨音敷”。《説文》系字部有此字,註曰:“布也,一曰粗紬。从系,付聲。”蓋“紨”字同音2,故得與“敷”字通用。馬永卿誤引《漢書》,士禎不加辨正,而轉以設疑,殊為疏舛。是亦隨時摘錄,不暇翻檢之明驗矣。其他傳聞之語,偶然登載,亦多有未可盡憑者。然如繁臺之當讀蒲禾切,梅福為吳門市卒之非,蘇州宣室之有二,此類皆有典據,不同摭拾。披沙揀金,尚往往見寶也。其中《滄浪詩話》一條,獨舉馮班《鈍吟雜錄》之説,反覆詆排,不遺餘力。則以士禎論詩宗嚴羽,而趙執信論詩宗馮班。核其年月,在《談龍錄》初出之時,攻班所以攻執信也。然執信訟言詆士禎,而士禎僅旁借其詞,不相顯斥,則所養勝執信多矣。 【彙訂】 1.此條底本置於《古夫于亭雜錄》條之後,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同音”,殿本作“音同”。 古夫于亭雜錄六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王士禎撰。士禎以康熙甲申罷刑部尚書里居,乙酉續成《香祖筆記》之後,復採掇聞見,以成此書。自序謂:“無凡例,無次第,故曰雜。以所居魚子山有古夫于亭,因以為名”。其中如據《西京雜記》鉤弋夫人事以駁正史,則誤採偽書。據《貴耳集》以王安石為秦王廷美後身,則輕信小説。據《詩》“元龜象齒”之文,謂韓非“希見生象”之語不足為信;據《易》“匪其彭”之文,謂《論語》“竊比老彭”,“彭”當音“旁”,訓為“側”;據《子華子》證《詩》“有美一人”;據《示兒編》解《詩》“黽勉從事”,則附會經義。以張為為南唐人,以俞文豹為元人,亦失於考核。然如謂岳珂《桯史》之名出於李德裕;辨《劉表碑》非蔡邕作;辨貼黄今古不同;辨《劇談錄》元稹見李賀之妄;辨《丹鉛錄》載蘇軾詞之謬;辨洪邁《萬首絕句》;辨《西溪叢語》誤引田子春;辨《才調集》誤題王之渙;辨唐彥謙誤咏齊文惠太子宫人,皆引據精核。品題諸詩,亦皆愜當。而記董文驥論擬李白、孟浩然詩,記汪琬論新異字句,不諱所短,若預知其詩派流弊而防之者。可謂至公之論,異乎沾沾自護者矣。 右雜家類“雜説”之屬,八十六部,六百三十六卷1,皆文淵閣著錄。 【彙訂】 1.“六百三十六卷”,殿本作“六百三十二卷”,誤。 案,雜説之源,出於《論衡》。其説或抒己意,或訂俗譌,或述近聞,或綜古義,後人沿波,筆記作焉。大抵隨意錄載,不限卷帙之多寡,不分次第之先後。興之所至,即可成編。故自宋以來作者至夥,今總彙之為一類。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