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一百五十八 集部十一


  卷一百五十八 集部十一

  别集類十一

  岳武穆遺文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岳飛撰。飛事迹具《宋史》本傳。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岳武穆集》十卷,今已不傳1。此《遺文》一卷,乃明徐階所編。凡上書一篇、劄十六篇、奏二篇、狀二篇、表一篇、檄一篇、跋一篇、盟文一篇、題識三篇、詩四篇、詞二篇。其《辭鎮南軍承宣使》僅有第三奏,《辭開府》僅有第四劄,《辭男雲轉官》僅有第三劄,《辭男雲特轉恩命》僅有第四劄,《辭少保》僅有第三劄、第五劄,《乞敘立王次翁下》僅有第二劄,《乞解樞柄》僅有第三劄,《辭除兩鎮》僅有第二劄2。則其佚篇蓋不可殫數。史稱万俟卨白秦檜,簿錄飛家,取當時御札,藏之以滅跡。則奏議文字同遭毁棄,固勢有所必然矣3。然宋高宗御書《聖賢像贊》,刻石太學,秦檜作記勒於後。明宣德中,宋訥乃磨而去之。飛之零章斷句,後人乃掇拾於蠹蝕灰燼之餘。是非之公,千古不泯,固不以篇什之多少論矣。階所編本附錄《嶽廟集》後,前冠以後人詩文四卷,已為倒置。其中明人惡札,如提學僉事蔡兗詩曰:“千古人來笑會之,會之卻恐笑今時。若教似我當鈞軸,未必相知岳少師。”尤為頂上之穢。今併芟除,而獨以飛遺文著錄集部,用示聖朝表章之義焉。

  【彙訂】

  1.《金陀粹編》所收《鄂王家集》即《岳武穆集》十卷,完整無缺。(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第二劄”,底本作“第三劄”,據殿本改。文淵閣《四庫》本此集有《辭除兩鎮,乞在外宫觀第二劄子》,文淵閣本書前提要作“《辭除兩鎮》僅有第二劄”不誤。(袁芸:《<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别集類辨證》)

  3.“有”,殿本無。所謂奏議佚篇,檢《鄂王家集》,往往具在。(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茶山集八卷(永樂大典本)

  宋曾幾撰。幾字吉甫,贛縣人,徙居河南。以兄弼卹恩授將仕郎。試吏部優等,賜上舍出身,歷校書郎1。高宗朝歷官江西、浙西提刑。忤秦檜去位,僑寓上饒茶山寺,自號茶山居士,檜死,召為祕書少監,權禮部侍郎。提舉玉隆觀,致仕。卒諡文清。陸游為作《墓誌》云:“公治經學道之餘,發於文章。而詩尤工,以杜甫、黄庭堅為宗。”魏慶之《詩人玉屑》則云:“茶山之學出於韓子蒼。”其説小異。然韓駒雖蘇氏之徒,而名列江西詩派中,其格法實近於黄。殊塗同歸,實亦一而已矣。後幾之學傳於陸游,加以研練,面目略殊,遂為南渡之大宗2。《詩人玉屑》載趙庚夫題《茶山集》曰3:“清於月白初三夜,淡似湯烹第一泉。咄咄逼人門弟子,劍南已見一燈傳。”其句律淵源固灼然可考也。又游跋幾《奏議稾》曰:“紹興末,先生居會稽禹跡精舍。某自敕局歸,無三日不進見。見必聞憂國之言。先生時年過七十,聚族百口,未嘗以為憂,憂國而已。”據此,則幾之一飯不忘君,殆與杜甫之忠愛等。故發之文章,具有根柢,不當僅以詩人目之,求諸字句閒矣。《墓誌》稱有文集三十卷,《易釋象》五卷。《易釋象》已不傳。文集則《書錄解題》及《宋史·藝文志》均作十五卷。是當時已佚其半4。自明以來,并十五卷亦佚,僅僅散見各書,偶存一二。兹從《永樂大典》中蒐採編輯,勒為八卷,凡得古、今體五百五十八首。雖不足盡幾之長,然較劉克莊《後村詩話》所記九百一十篇之數,所佚者不過三百五十二篇耳5。殘膏賸馥,要足沾匄無窮也。

  【彙訂】

  1.“歷”,殿本作“授”。

  2.“之”,殿本無。

  3.殿本“詩”上有“又”字。

  4.陸游《曾文清公墓誌銘》稱“有文集三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詩集類”、《文獻通考》卷二三五“詩集”、《宋史·藝文志七》皆著錄《曾文清公集》(《曾幾集》)十五卷。可知十五卷者為詩集,《宋志》沿襲而已。(祝尚書:《四庫宋集提要糾誤》)

  5.《文溯閣提要》分别作“古今體五百六十一首”、“所佚者不過三百四十九篇”。文淵閣《四庫》本此集實有古今體詩五百六十一首,則所佚當為三百四十九篇。(羅瑛、袁芸:《<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别集類>補正<四庫全書總目>舉例》)

  雪谿集五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王銍撰。銍有《侍兒小名錄補遺》,已著錄。是編乃其詩集。陳振孫《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並作八卷。此本僅五卷。考《墨莊漫錄》載銍所作《王文孺臞菴》詩一首1,又《山村》詩一首。《越詠》載銍所作《雲門寺》詩一首。今皆不見於集中。知今世所傳,已佚其三卷,非完帙矣2。銍詩格近温、李。王士禎《居易錄》詆其詩不甚工,而獨稱其附載廬山僧可和詩一篇。似非篤論。惟銍以博洽名,乃集中《白頭吟序》不引《西京雜記》,而引吳兢《樂府解題》,已迷其本。案《西京雜記》雖偽書,然在吳兢之前,即兢説所自出。又稱“《宋志》載文君詩”云云,不知《宋書·樂志》《白頭吟》實作古詞,不作文君。此亦千慮之一失,信乎考證之難也。

  【彙訂】

  1.此集卷四有《舟行扶病訪王文孺曜菴且蒙和賜佳章次韻為别》詩,《墨莊漫錄》未載。

  2.《四庫》底本為《雪谿詩》五卷,據今存王銍詩集及清初以來公私書目,此本已成為流傳有序的通行本,是否八卷本《雪谿集》的殘本,並無足夠的證據。(馮金牛:《<四庫全書>底本問題兩例》)

  蘆川歸來集十卷附錄一卷(永樂大典本)1

  宋張元幹撰。元幹字仲宗,自號真隱山人,又曰蘆川老隱。周必大跋其送胡銓詞,稱長樂張元幹。睢陽王浚明跋其《幽嵓尊祖錄》,則稱永福張仲宗。皆宋人之詞,莫詳孰是也2。王明清《揮麈錄》記其以作詞送胡銓得罪除名3。考卷末其孫欽臣跋語,稱得《賀新郎》詞二首真蹟於銓之子,其説當信。然銓貶於紹興戊午,而集中《上張丞相》詩稱:“罪放丙午末,歸來辛亥初”。又自跋《祭祖母劉氏文》後,稱:“宣和元年八月,獲緣職事,道過墓下。”則徽宗時已仕宦,欽宗時已貶謫,但不知嘗為何官耳。元幹及識蘇軾,見所作《〈蘇黄門帖〉跋》4。又從陳瓘遊頗久,見所作《〈了翁文集〉序》。其結詩社同唱和者,則洪芻、洪炎、蘇堅、蘇庠、潘淳、吕本中、汪藻、向子諲,見所作《〈蘇養直詩帖〉跋》。而江端友、王銍諸人皆有贈答之作,劉安世、游酢、楊時、李綱、朱松諸人皆為題《幽嵓尊祖錄》。故其學尊元祐而詆熙寧,詩文亦皆有淵源。其集今有鈔本,稱嘉定己卯其孫欽臣所鋟。然跋稱:“誦《上陳侍郎詩序》,知掛冠之年甫四十一。”鈔本無此篇。又曾季貍《艇齋詩話》載元幹《題瀟湘圖》詩,鈔本亦無此篇。考胡仔《苕谿漁隱叢話》稱嘗錄元幹之詩一卷,而元幹不自憶。則當時已不自收拾,疑欽臣所錄本有佚失。然近本但有五言律詩一卷、七言律詩一卷,而無古體及絕句,知非完書。又《跋米元暉瀑布軸》、《跋蘇養直絕句後》,《跋江天暮雨圖》、《跋江貫道古松絕句》,乃收之題跋類中。亦似後人所竄亂,非其原本。及考《永樂大典》所載,則所佚諸篇,釐然具在。今裒集成帙,與鈔本互相勘校,删其重複,補其殘闕,定為十卷5。元幹詩格頗遒。雜文多禪家疏文、道家青詞,今從芟削。然其題跋諸篇則具有蘇6、黄遺意,蓋耳目漸染之故也。鈔本末有《幽嵓尊祖錄》一卷,乃記其為祖母外家置祭田事。附以同時諸人題跋,中多元祐名臣之筆。亦仍其舊第併附錄焉。

  【彙訂】

  1.“十卷”,殿本作“五卷”,誤,參文淵閣《四庫》本。據下文所云可知《附錄》一卷出自鈔本,非輯自《永樂大典》。(修世平: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訂誤六則;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研究》)

  2.永福為福州屬縣,宋時福州沿唐人舊稱為長樂郡。據明萬曆十九年重修《永泰張氏宗譜》,元幹確為永福人。(曹濟平:《張元幹詞研究》)

  3.實載《揮麈後錄》卷十。(同2)

  4.此集卷九載此跋,云:“蘇黄門頃自海康歸許下,安居云久。政和二年,晚生猶及識之。”同卷又載《亦樂居士集序》云:“予晚生,雖不及見東坡、山谷。”蘇軾卒於建中靖國元年(1101),轍卒於政和二年(1112)十月三日,此前正居穎昌(即許)。徐度《卻掃篇》卷十云:“蘇黄門子由,南遷既還,居許下,多杜門不通賓客。”蘇轍曾任門下侍郎,故稱蘇黄門。《揮麈錄後錄》卷五有“蘇黄門轍”條,蘇過《斜川集》卷三有《次韻叔父黄門己丑歲除二首》,卷六有《祭叔父黄門文》。又跋中提及黄門之“外孫文驥”,即蘇轍長壻文務光之子,《欒城三集》卷一有《次韻文氏外孫驥以其祖父與可學士書卷還謝悰學士》。(曹濟平:《蘇黄門非蘇軾》、《張元幹詞研究》;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5.“十卷”,殿本作“五卷”,誤。

  6.“然”,殿本無。

  東萊詩集二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吕本中撰。本中有《春秋集解》,已著錄。其詩法出於黄庭堅。嘗作《江西宗派圖》,列陳師道以下二十五人,而以己殿其末。其《紫微詩話》及《童蒙訓》論詩之語1,皆具有精詣。案今本《童蒙訓》不載論詩諸條,其文散見各書中,説見本條之下。敖陶孫《詩評》稱其詩如“散聖安禪,自能奇逸”,頗為近似。苕谿胡仔《漁隱叢話》稱其“樹移午影重簾靜,門閉春風十日閒”、“往事高低半枕夢,故人南北數行書”、“殘雨入簾收薄暑,破窻留月鏤微明”諸句,殊不盡其所長。《朱子語錄》乃稱本中“論詩欲字字響,而暮年詩多啞”。然朱子以詩為餘事,而本中以詩為專門,吟詠一道,所造自有淺深,未必遂為定論也。此集有慶元二年陸游序、乾道二年曾幾後序。《文獻通考》别載有集外詩二卷,此本無之,蓋已散佚2。又陸游序稱,嗣孫祖平悉裒集他文為若干卷。今此本有詩無文3。惟其《草趙鼎遷右僕射制詞》所云:“合晉、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賤伯;散牛、李之黨,未如明是而去非”之語,以秦檜惡之,載於《日曆》,尚為世所傳誦。其他文則泯没久矣。

  【彙訂】

  1.“之”,殿本無。

  2.今存宋慶元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詩派本《東萊先生詩集》二十卷(存卷十八至二十)《外集》三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〇、《文獻通考》卷二四五作“外集二卷”,皆誤。(筧文生、野村鯰子:《四庫提要南宋五十家研究》)

  3.陸游序云:“公所為詩已孤行於世,其嗣孫祖平又盡裒他文若干卷,屬游為序。”則其序顯為文集而作。(吳焯:《繡谷亭熏習錄》)

  澹菴文集六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胡銓撰。銓字邦衡,廬陵人。建炎二年進士甲科,紹興五年以薦除樞密院編修官。抗疏詆和議,謫吉陽軍。孝宗即位,特召還擢用,歷官權中書舍人兼國子祭酒,權兵部侍郎,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卒諡忠簡。事迹具《宋史》本傳。銓師蕭楚,明於《春秋》。故集中嘉言讜論,多本《春秋》義例,於南渡大政多所補救。史但稱其高宗時請誅秦檜。今考集中《論撰賀金國啟》一篇,則於孝宗朝召還以後,更嘗請誅湯思退。又《孝宗本紀》:“隆興元年三月,金以書來索四州,未報。八月,又齎書兩省。”今考集中《玉音問答》一篇,知答金人書孝宗已與銓定於五月三日。遲至八月未遣,必湯思退有以持之。當時情勢,可以考見。史文疏漏,賴此集尚存其崖略也。《本傳》稱銓集凡百卷。今所存者僅文五卷、詩一卷,蓋得之散佚之餘。然《書錄解題》載銓集七十八卷,《宋志》載銓集七十卷,則在當時已非百卷之舊矣1。羅大經《鶴林玉露》曰:“胡澹菴十年貶海外,北歸,飲於湘潭胡氏園,題詩曰:‘君恩許歸此一醉,旁有梨頰生微渦。’謂侍妓黎倩也。後朱文公見之,題詩曰:‘十年浮海一身輕,歸見梨渦卻有情。世上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云云。今本不載此詩,殆後人因朱子此語,諱而删之。然銓孤忠勁節,照映千秋,乃以偶遇歌筵,不能作陳烈踰牆之遁,遂坐以自誤平生,其操之為已蹙矣。平心而論,是固不足以為銓病也。

  【彙訂】

  1.精抄本《胡澹菴先生文集》三十二卷,首有慶元五年其門人楊萬里序,又見於《四部叢刊》本《誠齋集》卷八二,云此集初刻為七十卷。一百卷或其家藏稾本,未曾刊刻。(朱家濂:《讀<四庫提要>札記》;方健:《久佚海外<永樂大典>中的宋代文獻考釋》)

  五峯集五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胡宏撰。宏有《皇王大紀》,已著錄。案陳振孫《書錄解題》,其集凡有二本。一本五卷,一本不分卷。此本題其季子大時所編,門人張栻為之敘。凡詩一百六首為一卷,書七十八首為一卷,雜文四十四首為一卷,《皇王大紀論》八十餘條為一卷,經義三種為一卷,蓋即所謂五卷之本也。所上高宗封事,剴切詳盡,《宋史》已採入本傳。其《易外傳》皆以史證經,《論語指南》乃取黄祖舜、沈大廉二家之説折衷之,《釋〈疑孟〉》則辨司馬光《疑孟》之誤,議論俱極醇。又有與秦檜一書,自乞為岳麓書院山長。蓋檜與宏父安國交契最深,故力汲引之。宏能蕭然自遠,蟬蛻於權利之外,其書詞婉而意嚴。視其師楊時委曲以就蔡京者,可謂青出於藍而冰寒於水矣。

  斐然集三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胡寅撰。寅有《讀史管見》,已著錄。是集端平元年馮邦佐刻於蜀,樓鑰序之1。嘉定三年鄭肇之又刻於湘中,章穎序之2。《宋史》本傳作三十卷,與此本相合,蓋猶從宋槧繕錄也。寅父子兄弟皆篤信程氏之學,寅尤以氣節著。其晚謫新州,乃右正言章復劾其不持生母服。寅上書於檜自辯,其文今載第十七卷中。大意謂遺棄之子不同於出繼之子,恩義既絕,不更以本生論之。然母子天屬,即不幸遘人倫之變,義無絕理。設有遺棄之子殺其本生父母者,使寅司讞,能以凡人論乎?章復之劾,雖出於迎合秦檜,假公以濟其私,而所持之事則不可謂之無理。寅存此書於集中,所謂欲蓋彌彰也。至於秦檜之罪,罄竹難書,而集中上秦檜第一書,第規其不當好佛,其細已甚。又寅作《崇正辨》三卷,闢佛不遺餘力。資善堂崇奉佛像,寅至形之繳奏,載此集十五卷。而三十卷末乃有《慈雲長老開堂疏》、《嚴州報恩開堂疏》、《光孝長老請疏》、《光孝抄題疏》、《龍山長老開堂疏》、《龍山長老請疏》六篇,尤未免自亂其例。然靖康元年金人議立張邦昌,寅方為司門員外郎,與張浚、趙鼎均不肯署議狀。邦昌立,遂棄官逃。建炎三年,為起居郎。時詔議移蹕之所,上萬言書力爭,其文今載第十卷中。紹興四年,為中書舍人。時議遣使往雲中,又抗疏力諫,其文今亦載第十卷中。並明白剴切。樓鑰序所謂“引誼以劘上,往往有敵以下所難堪”者3,殆非虚語。又上言:“近年書命多出詞臣好惡之私,使人主命德討罪之詞,未免玩人喪德之失。”乞命詞臣以飾情相悦,含怒相訾為戒。故集中十二卷至十四卷所載内外諸制,並秉正不阿。史稱所撰諸制詞多誥誡語,亦不誣。至寅之進用,本以張浚。後論兵與浚相左,遂乞郡以去。其父安國,與秦檜為契交,檜當國日,眷眷欲相援引。寅兄弟三人並力拒不入其黨。寅更忤之,至流竄。其立身亦具有始末者,其文亦何可廢也。

  【彙訂】

  1.今傳本此集有端平元年(1234)魏了翁序,無樓鑰序。樓氏卒於嘉定六年(1213),見《宋史》本傳,其《攻媿集》中亦無《斐然集》序,而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集》卷十五有《斐然集》序。(容肇祖:《崇正辯斐然集》點校説明;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此書卷首有魏了翁序,末署“端平元年”,中云:“敘州馮侯邦佐已刊之,求一言冠篇。”可知端平元年(1234)乃魏了翁所序,晚於嘉定三年(1210)二十四年。據《宋史·樓鑰傳》,樓鑰卒於嘉定六年。章穎序云:“三山鄭君肇之,持節湖湘,得是文於致堂之猶子大時,遂取而刊之。夫致堂之為是文也,豈知後世有楊子雲哉?”可知鄭肇之於嘉定三年刻書為首刻。(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下”,底本作“上”,據書前魏序原文及殿本改。《總目》所引“敵”下脱“己”字,文淵閣本書前提要不誤。

  鄧紳伯集二卷(永樂大典本)

  案《鄧紳伯集》散見《永樂大典》中,裒集排纂,尚得二卷。然原本不著其名,亦不著時代。諸家目錄皆不載其書。惟集中有《遊羅正仲磬沼》分韻詩,題曰:“深得‘一’字”,又有《諸人集貧樂軒賞花》分韻詩,題曰:“深得‘把’字”。則其名當為鄧深。考《永樂大典》“鄧”字韻下引《古羅志》曰:“宋鄧深字資道。試中教官,入為太府丞。輪對論京西湖南北户及士大夫風俗,高宗嘉納,提舉廣西市舶1。以親老求便郡,知衡州。茶陵、安仁谿峒之盜望風帖息。擢潼川。潼鹽酒虚額2,久為民害,請於朝,蠲川引四十七萬。守令貪虐,劾奏之。虞允文貽書云3:‘不畏彊禦,思濟斯民,挺然之操,未見近比。’後以朝散大夫終於家。愛居東湖之勝,建閣曰明秀。有文集十卷。”凌迪知《萬姓通譜》亦載:“鄧深,湘陰人。紹興中進士。”餘與《古羅志》同。是編中《鄉人禱雨有應》、《寓烏石》及《詠醴泉》、《題巖石山石鼓》、《贈别饒司理》、《别長沙驛》、《渡玉虚洞》諸作,其地皆近衡州。《探禹穴》、《溯峽》、《三遊洞》、《峽江》、《灩澦堆》諸作,其地皆近潼川。與深宦遊所歷,一一相符。則此集為鄧深所撰審矣。惟“紳伯”之字與《古羅志》所載不同,殆有兩字歟?黄虞稷《千頃堂書目》載有元《鄧大隱居士詩集》。此集中《答杜友》詩有“小軒名大隱”句4,又有《自賦大隱》一律,與之相合。然核其詩句標題,實宋人而非元人。或大隱即深别號,《大隱居士詩集》即此集之别名。虞稷等輾轉傳寫,誤宋為元,亦未可知也。

  【彙訂】

  1.“提舉廣西市舶”乃“提舉廣東市舶”之誤,宋代廣西不設市舶司,深提舉廣東市舶在紹興二十九年(《廣東通志》卷二六《職官志》“提舉市舶”條)。(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2.“潼”,殿本作“漕”,誤,參《萬姓統譜》卷一百九“鄧深”條。

  3.“云”,殿本作“曰”,誤,參《萬姓統譜》卷一百九“鄧深”條。

  4.《答杜友》乃《答社友》之誤,此集卷上有《分韻答社友》詩,首句即“小軒名大隱”。文淵閣《四庫》本書前提要不誤。

  北山集三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鄭剛中撰。剛中有《周易窺餘》,已著錄。是集一名《腹笑編》,凡初集十二卷、中集八卷、後集十卷。初集起宣和辛丑,至紹興乙卯,中集起紹興乙卯,至甲子。皆剛中所自編。後集起紹興戊辰,至甲戌,為乾道癸巳其子良嗣所編。始末具見剛中自序及良嗣跋中。此本題初集、二集、三集,而相連編為三十卷。蓋康熙乙亥其里人曹定遠重刻所改,非其舊也1。史稱剛中由秦檜以進,故於和議不敢有違。及充陝西分畫地界使,又棄和尚原與金。後為宣撫使時,始以專擅忤秦檜意,至竄謫以死。今集中所載《諫和議》四疏及《議和不屈》一疏,大旨雖不以議和為非2,而深以屈節求和為不可。又有《救曾開》一疏、《救胡銓》一疏,與史皆不合。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於當時章奏事迹搜括無遺,獨不及此七疏。曾敏行《獨醒雜志》雖記剛中與李誼等六人共救胡銓事。然但云“入對便坐”3,亦不云有疏。或者良嗣恥其父依附秦檜,偽撰以欺世歟?諸疏之後多良嗣附記之語,若斤斤辨白心跡者。是必於公議有歉,故多方回護,如恐不及。李綱、胡銓諸集亦何待如是嘵嘵哉!剛中《封州自序》詩有曰:“我昔貧時冬少袴,四壁亦無惟有柱。自從腳踏官職場,暖及奴胥妻子飫。線引鍼入敢忘鍼,入室古云當見妒。”是始終不忘秦檜,剛中且自道之矣,亦烏可掩也。至其詩文則出於南、北宋閒,猶及見前輩典型。方回作是集跋,稱其文簡古,詩峭健,在封州詩尤佳。其品題則頗不謬云。

  【彙訂】

  1.《直齋書錄解題》别集類已著錄作三十卷。(陳樂素:《宋史藝文志考證》)

  2.“議和”,殿本作“和議”。

  3.“便”,殿本作“使”,誤,參《獨醒雜志》卷八原文。

  浮山集十卷(永樂大典本)1

  宋仲并撰。并字彌性,江都人。《宋史·藝文志》載并《浮山集》十六卷,而不為立傳。其事迹遂無可考。惟周必大《平園集》有所作并並集序,稱并“以紹興壬子擢進士第。甲寅以丞相朱勝非等論薦,改京秩,尋補外去。後三年丁巳,復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改倅京口。自是閒退者二十年。孝宗即位,擢光祿丞,出知蘄州2。”所紀歷官本末頗詳。然考集中《謝宰相啟》有“黌序初除”語,則嘗為教官。又《〈原弊錄〉序》自稱“監臨猥局”,則嘗為監場官。又多與平江、淮西、南安、建康、湖州諸守臣代作表啟,則嘗歷佐諸郡。而必大序俱未之及,殆以其無關出處略之也。必大又稱并力排王氏之説,惟孔、孟是師。其初任京秩時,王居正所草制詞,亦有“學知是非邪正”之褒。而陳振孫《書錄解題》乃稱其官湖倅時,為籍中妓作生朝青詞,坐是謫官。與其素行不相類,頗不可解。考集中《陳情啟》有“旁觀下石,仇家謗傷”之語,意其即指是事歟3?又集中有《回孟郡王姻禮書》,郡王,隆裕太后之姪孟忠厚也。《宋史·外戚傳》稱忠厚與秦檜為僚壻,而檜實陰忌之。又稱檜當國,親姻攀援以進,忠厚獨與之忤。王明清《揮麈錄》稱吳棫為忠厚草表,因忤秦檜,謫判泉州。然則并之見惡於檜,殆以孟氏姻黨之故,故竟以微罪坐廢也。其古文頗高簡有法度,四六能以散行為排偶,尤得歐、蘇之遺,詩亦清雋拔俗。王應麟《困學紀聞》嘗引所作《詠韋執誼不看嶺南圖》詩“政恐崖州如有北,卻應未肯受讒夫”二句,以為誅姦諛之蕭斧。然其詞淺露,殊不盡并之所長。應麟蓋偶拈及之,以為并詩止此,則非矣。據周必大序,其集乃并外孫南安太守孟猷所編。舊本久佚。今據《永樂大典》所載,排次訂正,輯成十卷。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北山集三十卷”條之前。

  2.《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八〇載仲并於紹興四年九月壬申(二十六日)以薦得召對,特改左承奉郎,仍舊教官。而此月庚午(二十四日),朱勝非已罷相,此後亦未再任丞相。同書卷一五五載紹興十六年十二月壬戌,“左奉議郎仲并特降二官,坐前通判湖州與倡女通濫,為言者所劾、有司鞫實故也。”可知仲并在紹興十六年前嘗通判湖州,是年至孝宗即位僅十六年。(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3.上句見卷八《上宰相啟》,下句見同卷《問訊左史兼中書舍人啟》,本不同篇,且不同時。(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無卷數浦集二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宋張九成撰。九成有《孟子傳》,已著錄。是集乃其門人郎昱所編。凡賦詩四卷、雜文十六卷。九成少師楊時,於程門為再傳弟子。後從僧宗杲問道,其學乃全入於禪。朱子作《雜學辨》,所駁正者凡四家,九成實居其一,見於《語錄》者掊擊尤力。比其没也,猶謂:“可惜將了許多鶻兀道理到地下去”,蓋身後猶憾之不置。《宋史》本傳亦稱其早與學佛者遊,故議論多偏。然其立身自有本末。其廷試對策,極陳恢復大計,規戒高宗安於和議之非。又指陳時弊,言皆痛切。於閹宦干政,尤反覆申明。其在當時,可稱讜論。劉安世喜言禪,蘇軾喜言禪,李綱亦喜言禪,言禪不可以立訓,要不以是掩其大節也。陸游《老學菴筆記》謂九成對策有“桂子飄香”語,李易安作“露花倒影柳三變,桂子飄香張九成”之句以嘲之。更掎摭瑣屑,不足為九成病矣。至洪邁《容齋隨筆》記洪皓没後,道出南安,九成往祭。其文但稱年月官爵而無詞,情旨倍覺哀愴,以為前人未有此格。然九成乃一時避禍,不敢措詞,非有意立異。且其體本孔子《季札墓碑》而小變化之,亦非九成所獨創,其文字之工實不在此,亦不足為九成稱也。原本附刻《心傳》、《日新》二錄,本皆各自為書。今以已存目於子部,故並從删削,不更復出焉。

  【彙訂】

  1.“江蘇巡撫採進本”,殿本作“浙江巡撫採進本”,誤,《四庫採進書目》中“江蘇省第一次書目”、“江蘇採輯遺書目錄簡目”著錄此書。(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湖山集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吳芾撰。芾字明可,自號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人。紹興二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歷知數郡。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事迹具《宋史》本傳。芾為祕書正字時,以不附秦檜劾罷。後金師臨江,芾建言有進無退,請高宗駐蹕建康,以繫中原之望。其領郡亦多惠政。蓋非徒以文藝擅長者。然其詩才甚富,往往瀾翻泉涌,出奇無窮。雖閒或失之流易,要異乎粗率頹唐。如《輓元帥宗澤》諸篇,尤排奡縱横,自成一格。據集中自述,芾生甲申歲,當崇寧三年。建炎初尚未及三十,而筆力已挺健如此。其後退閒者十有餘年,年幾八十,乃漸趨平淡。和陶諸詩,當作於其時,亦殊見閒適清曠之致。集中有《寄朱元晦》一詩曰:“夫子於此道,妙處固已臻。尚欲傳後學,使聞所不聞。顧我景慕久,願見亦良勤。”是其末年亦頗欲附託於講學。然其詩吐屬高雅,究非有韻語錄之比也。《周必大集》有芾《湖山集》序,稱集二十五卷,長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議八卷。而《宋史·藝文志》則稱《湖山集》四十三卷,又别集一卷,《和陶詩》三卷,附錄三卷,《當塗小集》八卷。本傳又稱表奏五卷,詩文三十卷。所載卷目,殊牴牾不合。原本亡佚,無從核定。今據《永樂大典》散見各韻者,採輯編訂,釐為十卷。以《和陶詩》併入,而仍取必大原序冠之。史稱芾為文豪健俊整,是其雜著亦必可觀。惜《永樂大典》中已經闕佚,僅得表一首、序一首。附之末卷,以略存其概云。

  文定集二十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汪應辰撰。應辰字聖錫,信州玉山人,初名洋。紹興五年登進士第一,高宗為改此名。初授鎮東軍僉判,後官至敷文閣學士、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應辰少從喻樗、張九成、吕本中、胡安國諸人遊,又與吕祖謙、張栻相善。於朱子為從表叔,朱子嘗往來商榷,故《孝經刊誤》援應辰之言以為據。應辰授敷文閣待制,亦舉朱子以自代,契分特深。其學問具有淵源。又官祕書省正字時,以上書忤秦檜,困頓州郡者凡十七年。史稱其直言無隱,於吳芾、王十朋、陳良翰諸人中最為骨鯁。其立身亦具有本末。《宋史·藝文志》載其集五十卷1。明初已罕流傳。宏治中,程敏政於内閣得其本。以卷帙繁重,不能盡錄。乃摘鈔其要,編為廷試策一卷、奏議二卷、内制一卷、雜文八卷。嘉靖閒,其鄉人夏浚刻之,又附以遺事、志傳等文凡二卷2。今世所行,皆從程本傳錄,不見完帙者已二三百年。今考《永樂大典》所載,為程本不載者幾十之四五。蓋姚廣孝等所據之本,即敏政所見之内閣本。而敏政取便鈔錄,所採太狹,故鉅製鴻篇,多所挂漏。謹以浙江所購程本與《永樂大典》互相比較,除其重複,增所未備,勒為二十四卷。較五十卷之舊,業已得其大半。計其精華,亦約略具於是矣。

  【彙訂】

  1.《宋史·藝文志》僅著錄汪氏《翰林詞章》五卷,未錄文集。(祝尚書:《四庫宋集提要糾誤》)

  2.嘉靖刻本附錄為一卷。(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縉雲文集四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馮時行撰。時行字當可,壁山人1。紹興乙卯、丙辰閒為丹稜令2,罷歸後出守蓬、黎州,終於提點成都刑獄公事。嘗居縣北縉雲山授徒,因以為號。《宋志》載其文集本五十五卷3。歲久散佚。明嘉靖中,重慶推官李璽始訪得舊鈔殘本,編為四卷授梓。此本即從璽所刻傳寫者也。時行《宋史》無傳。《四川通志》稱其與曾開、朱松等共斥和議,忤秦檜坐貶。今讀其詩文,忠義之氣隱然可見,《志》所載當不誣。惟《志》以為嘉熙閒狀元及第,考《集》中明云宣和初應進士舉,又有《建炎庚戌中秋與同官相期月下》詩及《紹興六年十月六日》詩,斷不得為嘉熙閒人。《宋狀元錄》亦無其名,《志》殆流傳之誤也。

  【彙訂】

  1.“壁山”,殿本作“璧山”。清乾隆《四川通志》卷八《人物·重慶府》有馮時行,壁山人。壁山又稱璧山。

  2.《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九六載馮時行紹興五年乙卯(1135)十二月時為江原縣丞,卷一〇六載六年丙辰(1136)十月,制置大使席益薦嘗任知縣十三人政績,内有左宣教郎馮時行。卷一二〇載紹興八年戊午(1138),時為奉議郎、知丹棱縣。(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3.《宋史·藝文志》著錄《縉雲文集》四十三卷。(陳樂素:《宋史藝文志考證》;方建新/潘淑瓊:《<四庫總目提要>補正拾遺》)

  嵩山居士集五十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晁公遡撰。公遡字子西,鉅野人,公武之弟。《宋史》無傳,其仕履無考。今案集中《上周通判書》題左迪功郎、知梁山軍梁山縣尉,又程氏《經史閣記》稱嘗為涪州軍事判官,又《與費行之小簡》稱紹興三十年内任施州通判。又《眉州到任謝表》及《謝執政啟》,則嘗知眉州。又《答史梁山啟》稱:“猥從支郡,遽按祥刑”,而集首師璿序亦稱其為部使者,則又嘗擢官提刑,而不詳其地。又《眉州州學藏書記》題乾道年月,而《丙戌元夕》詩有“刺史敢雲樂”句。丙戌為乾道二年,是時正在眉州。此集刻於乾道四年,蓋皆眉州以前所作1。師璿序又稱公遡《抱經堂稾》以甲乙分第,汗牛充棟,此特管中之豹。則其選輯之本也。晁氏自迥以來,家傳文學,幾於人人有集。南渡後則公武兄弟最為知名2。公武《郡齋讀書志》世稱該博,而所著《昭德文集》已不可見。惟公遡此集僅存。王士禎《居易錄》謂其詩在无咎、叔用之下。蓋其體格稍卑,無復前人筆力,固由一時風會使然。而揮灑自如,亦尚能不受羈束。至其文章,勁氣直達,頗有崟崎歷落之致。以視《景迂》、《雞肋》諸集,猶為不失典型焉。

  【彙訂】

  1.公溯罷眉州任在乾道二年十月前,集中有乾道二年至四年擔任部使者期閒的大量詩文。(曾棗莊:客遊三十年,不出僰與巴——晁公遡及其《嵩山集》)

  2.“為”,殿本無。

  默堂集二十二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陳淵撰。淵字知默,一字幾叟,沙縣人1。楊萬里序稱為瓘之猶子,而集乃自稱瓘之姪孫。疑萬里筆誤也。紹興七年詔舉直言敢諫之士,以胡安國薦,除御史,官至宗正少卿。嘗榜所居之室曰默堂。其門人沈度編次詩文,因以名集。凡文十二卷、詩十卷。淵為楊時弟子,傳程氏之學。故《上殿劄子》首闢王安石。又如詆秦檜,糾莫將、鄭億年,論宰執不職,皆侃侃不阿。其他議論時政,亦多切實。為詩不甚雕琢,然時露真趣,異乎宋儒之以詩談理者。惟與翁子靜論陶淵明,以不知義責之,未免講學諸人好為高論之錮習。又力崇洛學,而於陳瓘之事佛獨津津推獎。亦未免牽於私情,不為至公耳。《宋史·藝文志》載淵集二十六卷,詞三卷。此本止二十二卷,未知為傳寫脱佚,或《宋史》字誤2。又别本十二卷,題曰《存誠齋集》。蓋淵嘗以《存誠齋銘》示學者,故後人以名其集。有文無詩,第一卷末較此本少啟三篇,第九卷末較此本少書二篇,字亦多所譌闕。未若此本之完善也。

  【彙訂】

  1.依《總目》體例,當補“事迹具《宋史》本傳”。《宋史》卷三七六有陳淵傳。

  2.沈度序稱“釐為二十二卷”,《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均作二十二卷。顯係《宋史》字誤。(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知稼翁集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黄公度撰。公度字師憲,莆田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歷官考功員外郎。《書錄解題》載公度集十一卷1。卷端洪邁序稱公度“既没,其嗣子知邵州沃收拾手澤,彙次為十有一卷。”卷末載有沃跋,亦稱:“故笥所存,塗乙之餘,纔十一卷。”均與陳氏所載合。又《書錄解題》詞曲部别有公度《知稼翁詞》一卷,合之當為十二卷。此本為天啟乙丑其裔孫崇翰所刊。稱嘉靖丙午得於陝西謁選人,乃前朝祕府之本,尚有御印。然併詞集合為一編,僅一百三十四頁。分為上、下二卷,似不足十二卷之數,豈尚有佚遺歟2?公度早掇巍科,而卒時年僅四十八。仕宦不達,故《宋史》無傳。《肇慶府志》稱其“為祕書省正字時,坐貽書臺官言時政,罷為主管台州崇道觀。《過分水嶺題詩》有‘誰知不作多時别,依舊相逢滄海中’之句。時趙鼎方謫潮陽,説者謂此詩指鼎而言,遂觸秦檜之怒,令通判肇慶府”云云。殆亦端慤之士,不附時局,故言者得借趙鼎中之歟!其詩文皆平易淺顯,在南宋之初,未能凌躒諸家。然詞氣恬靜而軒爽,無一切淟涊齷齪之態,是則所養為之矣。公度别有《漢書鐫誤》,今已佚。此本從他本掇拾二段,併佚詞一首附之卷末。今亦并錄之焉。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書前提要謂載十一卷者為《文獻通考》,然《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皆僅著錄其詞集。(祝尚書:《四庫宋集提要糾誤》)

  2.《四庫採進書目》著錄江蘇採進蔣曾瑩家抄本、浙江採進鮑士恭家藏刻本《知稼翁集》均為十二卷本。傅增湘曾用影宋寫本十二卷與二卷本相校,“文字次第均同,附錄亦同。”(黄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王學泰:《知稼翁集提要》)

  唯室集四卷附錄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陳長方撰。長方有《步里客談》,已著錄。是集詩文散入《永樂大典》各韻下。據胡百能《行狀》,原本凡十四卷。又唐瑑原序稱其家所刊凡二百篇。今掇拾殘闕,僅得文五十五首、詩三十九首,勒為四卷。而以他人所作銘、狀、記、序附錄於後,以備稽考1。雖較原書篇數祇及其半,而菁華具在,亦可以觀其大凡矣。長方父侁,與游酢、楊時、鄒浩、陳瓘等游,故長方之學以程氏為宗。《朱子語錄》於同時學者多舉其字,惟於長方則稱曰“唯室先生”,蓋頗引以為重也。馮時可《雨航雜錄》謂宋儒論人,喜核而務深,長方亦不免於是。然如謂劉先主滅劉璋取蜀,為行不義,殺不辜,故不能有天下;謂張九齡與李林甫同輔政,不能發其姦而去之,以致天寶之亂。雖核以事勢,均未必盡然,要其理則不為不正。至於紹興六年應詔劄子,諄諄以嚴師律、備長江、講漕運為急2。又因朝廷罷趙鼎任張浚,作《里醫》一篇,以為:“國家起錮疾,必固元氣。補當持重,攻當相機。”蓋其意不主於和,亦不主於遽戰。富平、淮西、符離三敗,躁妄僨事,若預睹之,固與迂闊者異矣。雖佚簡殘篇,僅存什一,要勝於虚談高論,徒供覆瓿者也。

  【彙訂】

  1.“文五十五首”,《文溯閣提要》作“文五十二首”。文淵閣本此集為論八、劄子一、表二、啟九、序五、傳一、記二、書二、題跋四、雜文三、贊七、銘二、祭文三、墓誌三,凡五十二首。(羅瑛、袁芸:《<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别集類>補正<四庫全書總目>舉例》)

  2.“講”,殿本作“謀”。文淵閣《四庫》本此集僅卷一載劄子一篇:《上殿劄子》,題註“案《宋史》紹興七年,以久旱詔中外臣庶實封言事。長方時為蕪湖尉,此劄子當是應詔所上也。”(周錄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訂誤》)

  漢濱集十六卷(永樂大典本)

  宋王之望撰。之望字瞻叔,襄陽穀城人,後寓台州。登紹興八年進士第,累遷太府少卿。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充川陝宣諭使,洊擢至參知政事。勞師江淮,為言者論罷。乾道元年起為福建安撫使。加資政殿大學士,移知温州,卒。事迹具《宋史》本傳。錢溥《祕閣書目》載有之望《漢濱集》,而佚其册數1,焦竑《經籍志》作六十卷。然趙希弁、陳振孫兩家俱未著錄,則宋代已罕傳本2。後遂散佚不存。今從《永樂大典》中採撮裒綴,所存什之三四而已。之望當秦檜柄國時,落落不合,人咸稱其有守3。其歷官亦頗著政績。惟在隆興時力主和議,與湯思退相表裏,專以割地啖敵為得計,而極沮張浚恢復之謀。考宋南渡之初,自當以北取中原為務。然惟岳、韓諸將可冀圖功,張浚很愎迂疏,但急於立功以固位,實非可倚以恢復之人。一敗於富平,而喪師三十萬,再衄於淮西,而叛逃者七萬,三挫於符離,而喪師又十三萬。僨轅誤國,其驗昭然。講學家以張栻之故,回護其父,殊未免顛倒是非。之望之沮浚,不可不謂之知人。至其論和戰之策4,以為:“南北之形已成,未易相兼。惟當移攻戰之力以自守,然後隨機制變”,又以為:“金人制勝之謀,舉無遺策。加以器械之利,形勢之便,雖漢、唐全盛之時,猶未能輕此敵,而況於今日!”其斟酌時勢以立言,與史浩意頗相近,亦不可謂之不知時務。特其朋比小人,附和權倖,與浩之出於老成忠藎者不同。又湯思退所主者乃六國賂秦之計,與浩之主於持重俟釁者亦復迥異。故當時重為人所抨擊,而《宋史》亦極不滿之,誅其心也。至其詩文,則皆疏暢明達,猶有北宋遺矩。諸劄子亦多足以考見時事,與正史相參,未可遽廢。謹釐為十六卷,著之於錄。庶其人其文是非得失,各不相掩焉。

  【彙訂】

  1.《文淵閣書目》卷九著錄“王之望《漢濱文集》一部十三册,全”,《内閣書目》卷三曰:“《漢濱先生文集》十三册,全”,則錢溥並未佚其册數。(祝尚書:《宋人别集敘錄》)

  2.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著錄:“漢濱集六十卷,參政襄陽王之望瞻叔撰。周益公(必大)為集序(見《周文忠集》卷五三)。”《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同。(同上)

  3.《永樂大典》卷一四一三一引《王漢濱先生集·賀秦相子登第啟》云:“恭維某官,盛德格天,陰功蓋代。躋斯民於仁壽,可謂無前;育天下之英材,固應有後。遂使含飴之愛,爭先入彀之雄,襲成風之羽毛,奪老龍之頭角。《中庸》繼統,與子思而皆然;《江漢》陳篇,看召公之是似。某遠聞盛事,喜倍常倫。三葉貂蟬,方仰傳家之慶;一巢燕雀,尤傾賀廈之誠。”秦相子即秦檜之子秦熺,於紹興十二年中進士第一名,秦檜以營私過於明顯,辭為第二名(《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四五)。此事上距秦檜害死岳飛僅三個多月,而王之望盛稱其“盛德格天,陰功蓋代”,“路斯民於仁壽,可謂無前”,甚至以周代功臣召公作比,獻媚取寵,不遺餘力。(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4.“和戰”,底本作“和議”,據殿本改。(盧弼:《四庫湖北先正遺書札記》)

  香谿集二十二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宋范浚撰。浚字茂名,蘭谿人1。紹興中舉賢良方正,以秦檜柄政,辭不赴。然浚雖不仕,實非無意於當世者。其《書曹參傳後》則隱戒熙寧之變法,其《補翟方進傳》則深媿靖康之事讎,其《讀周禮》一篇亦為王安石發。而《進策》五卷,於當時世務尤言之鑿鑿,非迂儒不達時變者也。其《詩論》戒穿鑿,似為鄭樵而言;《易論》鄙象數,亦似為陳摶而設,於經術頗為有功。《春秋論》欲廢三《傳》,則猶祖孫復之餘習,頗為乖迂。然盧仝所註,儒者罕傳。浚論尚載其數條,亦足資異聞。其辯孟母無三遷事、黄帝無阪泉事、周穆王無西至崑崙事,雖頗失之固,然皆於理無害。其詩凡三卷。近體流易,猶守元祐舊格,不涉江西宗派。古體頗遒,亦非語錄為詩之比,有足稱焉。集為其門人高栴所編,其姪端臣刊之。前有紹興三十一年陳巖肖序。後有元吳師道跋,稱朱子取其《心箴》註《孟子》,而其集金履祥時已不傳。後從應氏得其前七卷,又從其族孫俊家得殘本,佚前五卷,合之遂為完書。跋又稱端臣《蒙齋集》未及刊,先刊其與浚唱酬諸詩附見焉。此本無端臣詩,蓋又佚矣。

  【彙訂】

  1.康熙《金華府志》卷一六《人物·范浚傳》云:“字茂明”。《宋元學案》卷四五《范浚小傳》、光緒《蘭谿縣志》卷五同傳,所載均同。《書·臯陶謨》:“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釋文》:“浚,息俊反。馬(融)云:大也。”“大”即“茂”,可見范浚名、字之取義。文淵閣本此集書前提要作“字茂明”不誤。(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筧文生、野村鯰子:《四庫提要南宋五十家研究》)

  鄭忠肅奏議遺集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鄭興裔撰。興裔字光錫,初名興宗。顯肅皇后外家三世孫。由成忠郎歷官江東路鈐轄,遷均州防御使、保靜軍節度使,召領内祠,武泰軍節度使1,贈太尉,諡忠肅。是集所錄多奏疏、表狀,其記、序、辨、跋諸雜著則閒附數篇。其中如《請起居重華宫》及《論淮西荒政》諸疏,詞意剴摯。他如《蠲緡錢》、《禁改鈔》、《論折帛錢》諸奏,所列紹興閒一切弊政,皆《宋史·食貨志》及《文獻通考》所未載,亦足補史志之闕。又紀《淳化閣帖》之摹搨傳寫,與黄伯思互有異同;辯瓊花之復榮,較周必大《玉蕊辨證》更為詳贍,亦考據者所不廢矣。《書錄解題》及《宋史·藝文志》皆不著錄。蓋其裔孫所裒輯,出於南宋之後。錄之亦足徵宋代故實之一二焉。

  案此編雖以奏議為名,實則裒輯雜文,共為一集。故錄之别集類中。

  【彙訂】

  1.“武泰”,底本作“武康”,據殿本改。鄭興裔,《宋史》卷四六五有傳,云:“告老,授武泰軍節度使”。

  雲莊集五卷(永樂大典本)

  宋曾協撰。協字同季,南豐人。《宋史》無傳,志乘亦不載其名。據傅伯壽所作集序,知為曾肇之孫,曾纁之子。而所敘仕履但曰官零陵太守,不及其詳。且宋無零陵郡,亦無太守之名,殊非實事1。今以集中詩文考之,知紹興中舉進士不第,以世賞得官。初為長興丞,遷嵊縣丞。繼為鎮江通判,遷臨安通判。乾道癸巳,權知永州事以卒。伯壽所云,蓋以古地名與古官名假借用之,文人換字之陋習耳。伯壽又稱慶元庚申,協没已二十八年。其子直敷文閣,福建轉運副使炎輯其文為二十通。考劉禹錫作《柳宗元集》序,稱一卷為一通,則原集蓋二十卷。今傳於世者,惟《詠芭蕉》一詩,僅見陳景沂《全芳備祖》中2。他不概見,則其亡已久矣。今捃拾《永樂大典》所載,以類編次,尚得五卷。又得傅伯壽序一篇,亦併錄入。序稱其古詩多效選體。然合諸作觀之,大抵源出蘇軾、陳與義。故《同沈正卿作仇池石詩》用軾韻,《陳晞顏過零陵贈詩》亦用與義韻3,而絕不及於他家。知其唱和講求在二家舊格也。雜文頗雅飭有法。《賓對》一賦為集中巨篇,語特偉麗。而大旨以安享太平為渾穆之王風,以恢復中原為戰爭之霸術。夸大其詞,以文偏安之陋。曲學阿世,持論殊乖。姑以文采錄之,從《昭明文選》不廢《劇秦美新》之例。讀其文者,分别觀之可矣。

  【彙訂】

  1.“實事”,殿本作“事實”。

  2.“僅”,殿本無。

  3.“陳晞顏”,底本作“陳晞賢”,據殿本改。此集卷二有《陳晞顏董漕湖南過零陵用簡齋韻見贈次韻謝之又賦一篇述懷》。

  竹軒雜著六卷(永樂大典本)

  宋林季仲撰。季仲字懿成,永嘉人。登進士第,歷官太常少卿,知婺州。自號蘆山老人,嘗僑居暨陽。集中又自稱“濟南林某”者,蓋其祖貫也。《宋史》不為立傳,其行事不可概見。惟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季仲以趙鼎薦入朝,奏疏沮和議得罪。仲熊、叔豹、季狸其弟也,皆知名”云云。今案集中《與趙僕射書》有“相公過聽,引而置諸朝。鹿鹿三年,蔑有報稱”之語,與趙鼎薦引之説合,惟沮和議一疏,已不見於集中。其得罪貶謫之事,遂略而弗顯。集中又有《祭德和弟》、《察院弟》諸文1,據所云同祖所出兄弟八人者,知其兄弟甚多,而仲熊、叔豹之名亦已不可復考2。然《宋史·趙鼎傳》稱鼎之再相,嘗奏言:“今清議所與如劉大本、胡寅、吕本中、常同、林季仲之流,陛下能用之乎?”是季仲在紹興中,實負清流重望。故集中劄子雖所存無幾,而多力持正論,深切時弊之言。其趙鼎南遷以後,所與簡牘數篇,無不反覆慰藉,詞意諄摯。交道之篤,尤可概見。又《庚谿詩話》稱季仲頗喜為詩,語佳而意新。今觀所作,雖邊幅稍狹,已近江湖一派3。而筆力挺拔,其清雋亦可喜也。集本十五卷,世久失傳4,論宋代人物者或不能知其姓氏。今從《永樂大典》中搜輯編綴,釐為詩一卷、文四卷,用存其概。且為略考本末,附著於此,俾不至無聞於後焉。

  【彙訂】

  1.“察院”,底本作“察和”,據殿本改。此集卷六有《祭察院弟文》。

  2.《南宋館閣錄》卷七載林叔豹字德惠,沈晦榜(宣和六年)同進士出身。(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近”,殿本作“逗”。

  4.“失”,殿本作“無”。

  拙齋文集二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林之奇撰。之奇有《尚書全解》,已著錄。是集凡《記問》二卷,蓋即本傳所謂《道山記問》者1,詩一卷、雜文十七卷。末附吕祖謙《祭文》及李橺所為《哀詞》、姚同所為《行實》。以之奇自號曰拙齋,因以名集。之奇之學得於吕本中。其《記問》内稱“少蓬”及“吕紫微”者,皆謂本中。其後吕祖謙又受學於之奇,祖謙祭之奇文云:“昔我伯父西垣公,躬受中原文獻之傳,載而之南。先生與二李伯仲實來定師生之分。”二李謂李葵之子李柟、李樗,西垣公者亦謂本中也。案祖謙之祖弸中為本中之弟,本中乃其從祖。而祖謙稱伯父者,蓋用《左傳》“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語,然亦太僻矣。謹附訂於此2。吕氏之學頗雜佛理,故之奇持論亦在儒、釋之閒。吕氏雖談經義,而不薄文章。故之奇註釋《尚書》,究心訓詁。而此集所載諸篇,皆明白暢達,不事鉤棘,亦無語錄粗鄙之氣。其詩尤具有高韻,如《江月圖》、《早春偶題》諸篇,置之蘇、黄集中,不甚可辨也。

  【彙訂】

  1.文淵閣本此集卷一、二題作“記聞”,書前提要不誤。(周錄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訂誤》)

  2.“昔我皇祖伯父昆吾”云云,見於《左傳》昭公十二年,乃楚靈王詢右尹子革。皇祖指上古遠祖,伯父亦就遠祖而言,非謂靈王之伯父也。此與吕祖謙自言其父祖親屬,情況大異。檢《東萊集》卷八《祭林宗丞文》(宗丞指林之奇,之奇官至宗正丞),乃是“昔我伯祖西垣公……”,稱西垣公(吕本中)為伯祖,非伯父也。(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于湖集四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張孝祥撰。孝祥字安國1,歷陽烏江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第一,孝宗朝累遷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領建康留守。尋以荆南、湖北路安撫使請祠2,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事迹具《宋史》本傳。《書錄解題》載《于湖集》四十卷,此本卷數相合。前有其門人謝堯仁及其弟華文閣直學士孝伯序。堯仁序稱孝祥每作詩文,輒問門人視東坡何如。而堯仁謂其《水車》詩活脱似東坡,然較蘇氏《畫佛入滅》、《次韻水官》、《韓幹畫馬》等數篇,尚有一二分劣。又謂:“以先生筆勢3,讀書不十年,吞東坡有餘矣。”今觀集中諸作,大抵規摹蘇詩,頗具一體,而根柢稍薄,時露竭蹶之狀。堯仁所謂“讀書不十年”者,隱寓微詞,實定論也。然其縱横兀傲,亦自不凡。故《桯史》載王阮之語,稱其“平日氣吐虹霓4”,陳振孫亦稱其“天才超逸”云。

  【彙訂】

  1.“安國”,殿本作“國安”,誤,參《宋史》卷三八九本傳。

  2.《宋史》卷三八九本傳作“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撫使”。(筧文生、野村鯰子:《四庫提要南宋五十家研究》)

  3.“筆勢”,謝堯仁序原文作“來勢”。(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4.《桯史》卷一《王義豐詩》條原文作“先生氣吞虹蜺,今獨少卑之,何也?”(筧文生、野村鯰子:《四庫提要南宋五十家研究》)

  太倉稊米集七十卷(編修朱筠家藏本)

  宋周紫芝撰。紫芝字少隱,宣城人。紹興中登第,歷官樞密院編修官,出知興國軍。自號竹坡居士。是集樂府詩四十三卷、文二十七卷1。前載唐文若、陳天麟及紫芝自序。集中《悶題》一首註云2:“壬戌歲始得官,時年六十一。”是紫芝通籍館閣,業已暮年,可以無所干乞。而集中有《時宰生日樂府》四首,又《時宰生日樂府》三首,又《時宰生日樂府》七首,又《時宰生日詩》三十絕句,又《時宰生日五言古詩》六首,皆為秦檜而作。《秦少保生日七言古詩》二首,《秦觀文生日》七言排律三十韻,皆為秦熺而作。又《大宋中興頌》一篇亦歸美於檜,稱為元臣良弼,與張嵲《紹興復古頌》用意相類。殊為老而無恥,貽玷汗青。集中嘗引蘇軾之言,謂:“古今語未有無對者,琴家謂琴聲能娛俗耳者為設客曲。頃時有作《送太守》詩者,曰:‘此供官詩,不足觀’。於是‘設客曲’乃始有對。因戲作俳體詩曰:‘設客元無琴裏曲,供官尚有選中詩’。”云云。是數篇者,殆所謂“供官詩”歟?然其詩在南宋之初,特為傑出。無豫章生硬之弊,亦無江湖末派酸饀之習。方回作是集跋,述紫芝之言曰:“作詩先嚴格律3,然後及句法,得此語於張文潛、李端叔。”觀於是論,及證以紫芝《詩話》所徵引,知其學問淵源,實出元祐。故於張耒《柯山》、《龍閣》4、《右史》、《譙郡先生》諸集汲汲搜羅,如恐不及。葉夢得《石林詩話》所謂“寇國寶詩自蘇、黄門庭中來,故自不同”者也。略其人品,取其詞采可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實為詩四十卷、文三十卷。(王嵐:《宋人文集編刻流傳叢考》)

  2.殿本“註”上有“下”字。

  3.“嚴”,殿本作“言”,誤,參書前陳天麟序原文,方回跋實為轉引。(筧文生、野村鯰子:《四庫提要南宋五十家研究》)

  4.“龍閣”,底本作“龍門”,據殿本改。此集卷六七《書譙郡先生文集後》:“余頃得《柯山集》十卷於大梁羅仲共家,已而又得《張龍閣集》三十卷於内相汪彥章家,已而又得《張右史集》七十卷於浙西漕臺,先生之制作於是備矣。今又得《譙郡先生集》一百卷於四川轉運副使南陽井公之子晦之,然後知先生之詩文為最多,當猶有網羅之所未盡者。(同上)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