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史籍 > 三家注史记 | 上页 下页 |
乐书(1) |
|
〔正义〕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岁有万物成熟,国有圣贤宫观周域官僚,人有言语衣服体貌端修,咸谓之乐。乐书者,犹乐记也,郑玄云以其记乐之义也。此於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十一篇者,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乐象,有宾牟贾,有师乙,有魏文侯。今虽合之,亦略有分焉。刘向校书,得乐书二十三篇,著於别录。今乐记惟有十一篇,其名犹存也。 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至於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成王作颂,推己惩艾,〔正义〕音刈。 悲彼家难,〔正义〕乃惮反。家难,谓文王囚羑里,武王伐纣。 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正义〕言成王作颂,悲文王战战恐惧,推己戒励为治,是善守善终也。 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正义〕为,于伪反。 满则弃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海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乐者益异。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凡作乐者,所以节乐。〔正义〕音洛。言不乐至荒淫也。 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正义〕比音鼻。 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天子躬於明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索隐〕上姑尧反,又音叫。下音击。 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而况怀五常,含好恶,自然之势也? 治道亏缺而郑音兴起,封君世辟,〔索隐〕辟亦君也。〔正义〕辟,并亦反。 名显邻州,争以相高。自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於鲁,〔索隐〕齐人归女乐而孔子行,言不能遂容於鲁而去也。或作“逐客”,误耳。 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剌时,〔索隐〕按:系、家语所云孔子嗤季桓子作歌引诗曰“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谒,可以死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是五章之刺也。 犹莫之化。陵迟以至六国,流沔沈佚,遂往不返,卒於丧身灭宗,并国於秦。 秦二世尤以为娱。丞相李斯进谏曰:“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正义〕祖伊谏殷纣,纣不听。孔安国云祖己後贤臣也。 轻积细过,恣心长夜,纣所以亡也。”赵高曰:“五帝、三王乐各殊名,示不相袭。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欢喜,合殷勤,非此和说不通,解泽不流,〔正义〕说音悦。解音蟹。言非此乐和適,亦悦乐之不通,散恩泽之事不流,各一世之化也。谏二世,故名之也。 亦各一世之化,度时之乐,何必华山之騄耳而后行远乎?”二世然之。 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索隐〕按:过沛诗即大风歌也。其辞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也。侯,语辞也。诗曰“侯其祎而”者是也。兮亦语辞也。沛诗有三“兮”,故云三侯也。 令小兒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鳷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於乐府习常肄旧而已。〔正义〕肄音异。 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索隐〕按:礼乐志安世房中乐有十九章。 令侍中李延年次序其声,拜为协律都尉。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多尔雅之文。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於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集解〕瓚曰:“尔雅云春曰青阳,夏曰朱明。” 秋歌西昚,〔集解〕韦昭曰:“西方少昚也。” 冬歌玄冥。〔正义〕礼记月令云玄冥,水官也。 世多有,故不论。〔索隐〕言四时歌多有其词,故此不论载。今见汉书礼乐志。 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集解〕李斐曰:“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屯田燉煌界。人数於此水旁见群野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旁。利长先为土人持勒靽於水旁,後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欲神异此马,云从水中出。”苏林曰:“洼音‘窐曲’之‘窐’也。”〔索隐〕洼音一佳反,乌花反。苏林音“窐曲”之“窐”,窐即窳也。 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索隐〕按:礼乐志“贡”作“况”,况与贡意亦通。〔正义〕太一,北极大星也。 霑赤汗兮沫流赭。〔集解〕应劭曰:“大宛马汗血霑濡也,流沫如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集解〕孟康曰:“跇音逝。”如淳曰:“跇谓超逾也。”〔索隐〕亦“逝”。邹诞生云跇,一作“世”,亦音跇。跇,超也。 今安匹兮龙为友。”後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集解〕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索隐〕梢音史交反。又本作“骚”,亦同音。 次作以为歌。歌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中尉汲黯进曰:“凡王者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马,诗以为歌,协於宗庙,先帝百姓岂能知其音邪?”上默然不说。丞相公孙弘曰:“黯诽谤圣制,当族。”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正义〕皇侃云:“此章有三品,故名为乐本,备言音声所起,故名乐本。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乐声从心而生;一是乐感人心,心随乐声而变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正义〕物者,外境也。外有善恶来触於心,则应触而动,故云物使之然也。 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集解〕郑玄曰:“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形犹见也。”王肃曰:“物,事也。谓哀乐喜怒和敬之事感人而动,见於声。” 声相应,故生变;〔集解〕郑玄曰:“乐之器,弹其宫则众宫应,然而不足乐,是以变之使杂也。”〔正义〕崔灵恩云:“缘五声各自相应,不足为乐,故变使杂,令声音谐和也。” 变成方,谓之音;〔集解〕郑玄曰:“方犹文章。”〔正义〕皇侃云:“单声不足,故变杂五声,使交错成文,乃谓为音也。”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集解〕郑玄曰:“干,楯也;戚,斧也:武舞所执也。羽,翟羽也;旄,旄牛尾:文舞所执也。”〔正义〕比音鼻,次也。音,五音也。言五音虽杂,犹未足为乐,复须次比器之音及文武所执之物,共相谐会,乃是由音得名。为乐武阴文阳,故所执有轻重异。”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正义〕合音乃成乐,是乐由音而生,诸乐生起之所由也。 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正义〕本犹初也。物,外境也。将欲明乐随心见,故更陈此句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集解〕郑玄曰:“噍,踧也。”〔索隐〕焦音如字。邹诞生作“噍”,音将妙反。〔正义〕杀,所介反。噍,踧急也。若外境痛苦,则其心哀戚,哀戚在心,故乐声踧急而杀也。此下六者,皆人君见前境来感己而制乐音,随心见之也。 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集解〕郑玄曰:“啴,宽绰之貌。”〔正义〕啴,宽也。若外境可美,则其心欢乐,欢乐在心,故乐声必随而宽缓也。 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集解〕郑玄曰:“发,扬也。”〔正义〕若外境会意,其心喜悦,悦喜在心,故乐声发扬也。 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正义〕若外境乖失,故己心怒恚,怒在心,心随怒而发扬,故无辍硋,则乐声粗彊而严厉也。 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正义廉,隅也。若外境尊高,故己心悚敬,悚敬在内,则乐声直而有廉角也。 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正义〕柔,软也。若外境怜慕,故己心爱惜,爱惜在内,则乐和柔也。 六者非性也,〔正义〕性本静寂,无此六事。六事之生,由应感见而动,故云非性。 感於物而后动,〔集解〕郑玄曰:“言人声在所见,非有常。”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正义〕六事随见而动,非关本性,圣人在上,制正礼以防之,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也。 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正义〕胡孟反。 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集解〕郑玄曰:“极,至也。”〔正义〕四事,防慎所感之由也。用礼教导其志,用乐谐和其声,用法律齐其行,用刑辟防其凶,民不复流僻,徒感防之,使同其一,不为非也。极,至也。 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集解〕郑玄曰:“此其所谓至也。”〔正义〕上四事功成,民同其心,俱不邪僻,故治道出也。民心所触,有前六者不同,故圣人用後四者制之。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