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八六


  6月24日,蒋介石终于撕下假面具,公开宣称:“四十八小时以后将有惊人之举”。两天以后,调动30万军队围攻中原军区部队,打响了全面内战第一枪。

  面对这种形势,毛泽东于6月26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华中分局并告陈毅、舒同的电报,指令华中野战军西出津浦线作战。电报说:“你区应以一部在苏中吸引并牵制通扬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不少于十五个团)位于三分区(津浦路以东、运河以西地区),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浦间铁路线,彻底破坏铁路,歼灭该地之敌,恢复三、四分区失地,并准备打大仗,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要求他们在7月10日以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01页。)

  陈毅随即电令华中野战军主力西进淮南,执行津浦路蚌浦段作战任务,首先“集中陶(勇)、王(必成)两纵、五旅及谢(祥军)纵在六台、天长之间整训”。

  粟裕和刘先胜、钟期光原计划到林梓前线指挥已布置好的作战,接到中央军委委和新四军军部的命令,立即下令停止行动。

  粟裕认为,中共中央筹划的这一场大战,对未来战局的发展关系重大,必须做到初战必胜。他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执行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权衡在苏中作战和在淮南作战的利弊得失,认为在苏中打一仗再西移更为有利。粟裕说:“仗是非打不可的,南边走得脱,北边也走不脱。苏中是我们的老根据地,地形复杂,物产丰富,群众基础好,有苏皖、鲁南、豫皖、中原各方策应,条件是很好的。要打就在这里打。”

  6月27日,粟裕发电报给中央军委、陈毅军长和华中军区,提出了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的建议。

  粟裕的电报说:“在三分区集中大兵团作战,粮食、民夫和交通运输均极困难。如集中兵力过多,则所需粮、夫必超过当地负担,不仅影响当地,且影响战斗更大”。因此,提出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第一方案,由五旅、淮南独立旅和第九纵队等8至11个团担负淮南作战任务,华中野战军主力“以扬、泰为进攻目标,以钳制顽军西移”;第二方案,华中野战军主力西移淮南,但须留下第十纵队(即谢祥军纵队)和第七纵队守卫苏中。他认为,在战争初期,对士气民心尤应特别重视。“目前我们主力都集中于苏中,民夫及作战用具都已准备完毕,如不在苏中打仗即西移,不仅对群众很难说服,即对部队亦难说服。因一、六师和七纵指战员大多是苏中人,有些家中已遭顽摧残。为此,我们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244—245页。)

  第二天,粟裕召开各师和纵队首长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各部队首长一致要求,首先在苏中打一个胜仗。粟裕认为,这个行动关系战略全局,应当由华中分局作出决定。会议一结束,就从海安出发,长途跋涉300余里,赶到华中分局,华中军区驻地淮安,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面商如何执行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的指令。

  与此同时,粟裕在实际工作中作了在苏中作战或到淮南作战两手准备。他要求华中军区测绘队突击翻印淮南、淮北军用地图,开始筹划华中野战军西进淮南的作战行动。

  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赞同粟裕的意见,4人联名于6月29日发出向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报告。

  这个报告首先分析了华中野战军主力在苏中和在淮南作战的利弊,认为“华中主力转至淮南后,不仅粮食须由苏中供给,即民夫运输恐难支持,因淮南地广人稀(仅一百三十八万人口),交通不便”。而“苏中公粮收入占全华中二分之一,人口亦占五分之二(共九百万人口),对支持今后长期战争有极大作用”。“苏中当面共有顽军九个师(旅),我军主力亦集中于苏中,如即向淮南转移,不仅七月十日难以到达(须迟至七月二十日),且将使苏中有迅速被顽攻占之极大可能。”“如苏中失陷,淮南战局万一不能速胜,则我将处于进退两难(苏中大部为水网,如被顽占据不易夺回),如是不仅对苏中本身不利,即对华中整个作战部队之供应更有极大影响。为此我们建议:在作战第一阶段中,王陶两纵仍位于苏中解决当地之敌,改善苏中形势与钳制敌人,使顽无法西调;至山东及刘邓主力完成第一阶段进行第二阶段时,我们再以王陶两纵加人(八月中旬)蚌浦段作战。但在第一阶段时,我们可以四旅(以九纵对调)、五旅配合,及淮南独立旅担任蚌浦段之破击,阻止浦口敌人北进,以配合山东主力于淮北作战,即或调五军进至蚌埠而在徐州顽军北进及刘邓切断开(封)(州)段,以及淮南九个团阻止顽军情况下,我们此种部署对徐蚌段作战无大影响。”(《苏中七战七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78—79页。)

  6月30日,陈毅给军委并告华中野战军的电报说:“我们认为七月间非打不可,则王陶纵队应立即西开,保证于七月十五日到七月二十日前后能按时发起战斗”。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考虑了双方的意见,于6月30日发出两个复电。一电给华中军区,指示:“部队暂缓调动。待与陈军长商酌后,即可决定通知你们”。另一电给陈毅,指出:“华中二十九日酉时电,主力留苏中确保财源,而将淮南作为钳制方向,以九个团担任破路阻敌,此意见似有理由,你们觉得如何?望告。”

  显然,中共中央已经倾向于华中的建议。

  就在这时,蒋介石向南线各解放区发动进攻的情报纷纷传来。中共中央判断:“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之顽可能同时向我进攻”。7月4日,中央军委毅然决定先在内线作战,指出:“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20页。)

  这个决定,实际上批准了华中军区的建议。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粟裕加紧进行苏中战役的准备。

  7月13日,粟裕接到毛泽东当天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指出:“苏北大战即将开始,蒋军将由徐州向南,由津浦向东,由江北向北,三方面同时动作,先求解决苏北,然后打通津浦、平汉”。指示:“在此情况下,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我鲁南(按:指山东野战军)豫北(按: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40页。)

  “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这是中央军委、毛泽东赋予华中野战军在苏中作战的任务,说明苏中战役带有战略侦察和战略试战性质。

  粟裕回忆这一段经历时说:“确定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这是战争初期中央军委对原定战略计划的一次重要调整,对于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苏中战役,就是在中央调整了的战略计划指导下发起的。”(《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360页。)

  应当指出的是,粟裕的几次建议,对中央军委调整战略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出奇制胜首战宣泰,声西击东再胜如南。面对4倍于我的敌军,粟裕说“还他一个6打1”。

  粟裕说:“我们对付敌人,不单斗力,更要斗智。”在苏中战役的战役决策上,粟裕与蒋介石及其手下将领之间,首先展开了一场谋略竞赛。

  蒋介石在围攻中原军区部队同时,发动对华中解放区的进攻。他凭借占绝对优势的兵力,采取“多路向心突击”的战法,兵分三路,会战两淮(淮阴、淮安),企图消灭华中野战军,或逼迫华中野战军北撤山东,一举攻占苏皖解放区。

  蒋介石的第一作战目标是攻占苏中、苏北。他在苏中南部地区南通、靖江、泰州、扬州一线集结了5个整编师(军)15个旅12万人的兵力,还在江南武进、江阴一带集结2个整编师(军)7个旅作为第二梯队,准备随时加入战斗。企图首先攻占如皋、海安一线,扫清沿江地带,然后由海安、扬州北进,与徐州、淮南之敌会攻两淮。

  这时,华中野战军集结于海安、如皋一线的部队,有第一师、第六师、第七纵队共19个团3万余人。

  在苏中战场上,国共双方兵力对比是4比1。

  蒋介石得意忘形,扬言:“3个星期足以收复苏北,再3个星期结束苏皖会战”。“苏皖会战”部署就绪,就悠哉游哉地带着夫人到庐山避暑去了。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等待他的是粟裕的当头一棒。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