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
八七 |
|
自从中共中央作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决策以后,粟裕就严密注视敌人动向,精心筹划即将到来的大战。他认为,战争初期作战的胜负,对于战争的全局及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作战指导上,既要避免与敌人的重兵集团决战,又要用积极的作战行动挫败敌人速战速决的企图,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为尔后的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7月10日,从可靠的情报渠道得知,长江北岸的国民党第一绥靖区所属部队,将在三四天内从南通、靖江、泰州、泰兴出发,向如皋、海安发起进攻。 粟裕说:“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等敌人攻到跟前再抵御就晚了。不能硬拼,只能巧取。” 他从战争初期的作战任务出发,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作战原则,在作战地域、首歼目标和出击时机上进行比较选择,迅速定下决心:在苏中前部地区作战;以整编第八十三师(即原第一百军)为首歼目标;到敌人进攻的出发地宣家堡和泰兴去打。 当年新四军军部作战科长叶超,谈到苏中战役的首战决策,说道:“粟裕同志从敌我双方的战略意图和地形特点、群众基础等条件出发,果断决定不采用我军传统的诱敌深入战法,而把战场选在苏中解放区的前部地区;根据敌我态势和尔后连续作战的需要,不采用后发制人的手段,而大胆歼敌于其进攻出发地;对于打击目标的选择,又没有拘泥于先拣弱的打这一普遍原则,而把矛头指向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也最骄傲的敌嫡系整编第八十三师。没有全局在胸,没有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洞察力,没有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不经过周密思虑和分析综合的创造过程,就绝不可能在这样三个关键环节上逐一作出在机械论者看来悖乎常理的正确决策。”(《一代名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51页。) 后来的事实证明,粟裕的决策完全符合实际,指挥高敌一筹。几十年后,粟裕的对手李默庵回顾往事,说对于宣泰之战事前确实没有想到。 交战双方差不多同时召开作战会议。 7月10日,华中野战军作战会议在海安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各师、各纵队首长。会议由粟裕主持。他首先传达了中共中央的南线战略计划和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等一系列指示,分析了苏中前线敌我态势,提出了作战方案,阐明了战役指导思想和对部队的要求。他说: “在我们面前,有一连串的问题:敢不敢打?怎么打?战役指导上要求我们有哪些改变?这些,我们都要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实战中逐渐取得经验,切实加以解决。现在敌人是三路而来,拉开架子要和我们拼消耗。我们恕不奉陪,专打他一路。问题是打两翼还是打中间。两翼嘛,是南通和泰州,坚固筑城,对我军不利。中路敌人虽然占据泰兴、宣家堡半年有余,但我们群众条件好,对我军是有利的。”他强调指出,“这是初战,必须打好”。他请大家畅所欲言,进行讨论。 大家对作战方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首先分析敌我双方条件,算了一笔细账:苏中是抗日战争中创建的老根据地,苏中人民经过艰苦斗争的考验;不久前进行了土地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支持战争的积极性;参战部队大部是在苏中发展起来的人民子弟兵,熟悉民情、地形。这些都是对我军极为有利的条件,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我军在数量上装备上居于劣势,这是不利条件。但是,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集中兵力,各个歼敌,就有把握战胜敌人。 经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具体部署:除以第七纵队3个团监视东路之敌、第十纵队3个团牵制邵伯方向之敌外,集中第一师、第六师12个团的兵力歼灭中路敌人2个团。 粟裕在会议结束时说:“敌人12万人马进攻我们3万多人,是4打1。我们这么一来,还他一个6打1!” 会议一结束,7月10日24时,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就在海安景家庄(现名太平庄)发出了《关于攻击泰兴、宣家堡之敌的作战命令》,并且召开了参战部队营以上干部参加的动员誓师大会。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动员会。会场设在海安一座剧场里。虽然天气很热,到会的干部仍然着装整齐,悄悄议论着即将开始的战事。突然,一声“起立”的口令,粟裕司令员、刘先胜参谋长、钟期光主任陪同滕代远出现在主席台上。 滕代远曾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刚刚参加过国共关于整军和停战的谈判,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由南京出发,经过苏中,就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 粟裕和滕代远这两位同乡、同学和战友,当年曾经并肩战斗在湖南常德第二师范,经受住了革命低潮的严峻考验;今天又并肩战斗在解放区,在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老同学老战友久别重逢,分外亲热。栗裕嘱咐身边工作人员,给滕代远配备最好的战马,还有一匹驮运行李的骡子。粟裕向滕代远详细汇报了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的情况,把作战方案送给他审查,请他指示。滕代远一再表示,不要影响他的指挥决心,说:你看可以就打。现在大战即将开始,他们一起对参战部队作动员讲话。 粟裕在热烈的掌声中从容地走到台口,用炯炯的目光注视全场,然后开始讲话。他首先传达了中央军委的指示,分析了全国形势以及在苏中地区作战的有利条件和困难,宣布华中野战军司令部的决心。 粟裕说:“同志们,要打仗了!国民党蒋介石已经把刀架在我们的脖子上啦!全面内战,迫在眉睫。我们只有一条出路,针锋相对,以打对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他们,夺取自卫战争的胜利。” 他说:“内战打过多年了,我们实在不想打、不愿打;但是,人家要打,我们也只得奉陪。一定要打,我们不怕,怕也没用。他们打第一枪,我们打第二枪,自卫还击。国民党的枪炮比我们好、比我们多,不要紧,那些武器很快就会送到我们手里。我们手里的哪支枪、哪颗子弹是我们自己造的?飞机么?也不可怕。”他用手势比划着说:“在800公尺上空朝下看,一个人只有5寸长短,只要不走不动,他哪里看得清是什么东西。”会场里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最后,他以斩钉截铁的语言号召:“同志们!做好战斗准备,随时投人战斗!彻底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保卫苏中解放区!夺取自卫战争的胜利!” 当时是第六师政治部宣教部长、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吴强,奉命担任大会的“司仪”,负责领呼口号。他记述当时的情景说:“在每一位首长的讲话中间,我常要摘下几个警句,作为口号振臂呼喊,以活跃会场气氛和鼓动听众情绪。粟裕同志的讲话,语言结构简明,长句很少,且语言通俗,有幽默感。在他的讲话中,我呼的口号就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常常在会场引起共鸣的笑声。” 在讲话过程中,粟裕宣布科、团以上领导干部上台同大家见面,首先由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钟期光逐一介绍华中野战军指挥机关科以上干部,然后由各师、各纵队首长逐一介绍所属各团领导干部。对于这个崭新的做法,许多干部感到迷惑不解。这时粟裕继续讲话说:“为什么要团以上干部上台同大家见面呢?这是作战的需要,打大仗的需要。由于今后是大规模的运动战,情况复杂多变,战斗紧张激烈,部队建制有时难免会被打乱,甚至可能被打散。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你们就应当主动请求并接受友邻部队首长指挥。即使不是直接领导,你们也要听从指挥,也要坚决服从命令,指到哪里就打到那里。今天让团以上干部与大家见面,就是直接授予你们这种命令。” 3天以后,7月13日,国民党第一绥靖区的作战会议在常州举行。主持会议的是刚刚上任的司令官李默庵。 在作战会议上,李默庵拿出同陈诚商定的作战计划,请到会各师师长发表意见。各师师长认为这个计划大体可行,只有一点异议,就是认为对中共军队的力量估计过低,用一个整编旅独当一面可能吃亏,但是也不认为绝对不行。李默庵初来乍到,对各师情况问得很细。李天霞不耐烦了,说:“干吧,老拖着干嘛!我那里没有问题。如果再拖下去,或许拖出问题来。”整编第二十五师师长黄百韬略为清醒一些,说:“论两军战力,灭苏北之敌毫无问题。问题是苏北赤化甚深,敌人情报灵通,行动自如,我军则有盲目作战之感,常予敌以集中兵力击我一点之机会,不得不慎。”李默庵决定,按照预定计划,7月15日发起攻击。 李默庵的作战会议刚刚结束,华中野战军的宣泰作战就打响了。 |
太玄书阁(xuge.org)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