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书阁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七七


  中共中央的战略思考和粟裕的战略思考,虽然所处地位不同,但都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当前的行动同长远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因而在思路上达到了一致。

  粟裕胸怀全局,心系人民。他由衷地认为,党中央的决策可以使我们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主动,是有利于战略全局的一着高棋,不仅可以在政治上争取各阶层群众的支持,而且可以在军事上实现全面内战爆发前的战略集结,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同时,他又想到,江南人民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心中充满对江南人民依依不舍的深情,认真考虑和解决主力撤走后坚持斗争的种种问题。

  从9月下旬开始,他一面组织苏浙区部队和地方干部北撤,一面对坚持江南斗争作具体布置。他主持组建苏浙皖特委,下设茅山、太滆、郎广、浙西等工委和若干特派员,成立浙东纵队留守处;留下一部分兵力改编为精干的武工队,坚持原地斗争,保卫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保护新四军伤病员和军人、烈士家属。他对干部和群众做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发表热情洋溢的《江南新四军北移告别民众书》,说明江南新四军北移,“这是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一个极大的让步,但共产党为了制止敌伪和反动派的阴谋,为了避免内战,实现全国和平团结,就不能不忍痛这样做”。同时表示:“我们这番暂时和你们告别,在离你们不远的江北就有很多强大的解放区,我们将全心全力地支持你们,你们决不孤立!”

  粟裕亲自组织指挥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北移。他特派作战科长严振衡率领部分参谋人员和侦察分队沿北移路线侦察敌情,征集渡船,架设浮桥;派陶勇率领部队保护北上通路;组织接应远在浙南的部队归还建制。当时粮食供应十分困难。粟裕要负责供应工作的黄志远拿出从江北带来的黄金,派便衣侦察员赶到归建部队途经地点,预先采购所需粮食,保证在浙南的部队顺利归建。

  在粟裕的组织指挥下,苏浙军区所属部队和地方干部6.5万余人分批渡江北上。粟裕亲自率领第一、第三纵队和一部分地方武装渡江。他带着几个参谋、一部电台,在江边指挥。然后,乘坐一艘小船,与苏浙军区直属队和第八、第九支队指战员一起,于10月上旬渡过长江天险。第二、第四纵队和地方干部于11月中旬分别到达苏北、山东。

  不幸的是,后来渡江的第四纵队一部发生重大事故。他们乘坐一艘轮船渡江,发现船舱漏水而未能采取适当措施,导致轮船沉没,纵队政委韦一平等800多同志遇难。粟裕为此深感痛心。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每当经过出事地点,他必到韦一平等同志墓地凭吊,怀念当年一起战斗的同志们。

  粟裕率领的苏浙军区部队登上长江北岸,从七圩经毘卢寺、季家市到达黄桥,沿途受到人民群众的夹道欢迎和亲切慰问,并与陈丕显、管文蔚等率领的苏中区部队会师。战友重逢,亲人相见,分外亲热。

  苏中区党政军民在黄桥召开盛大的欢迎会,热烈欢迎长期领导苏中抗日斗争的粟裕司令员和他率领的苏浙部队指战员。开会以前,举行了阅兵式,在广场上展出苏浙部队在天目山战役和对日大反攻中缴获的新式武器,用事实回答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制造的“新四军在江南打了败仗”的谣言。

  粟裕在欢迎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自去年十二月过江南下以后,离开苏中将近一年。此次重来,对于我苏中的同志、同胞,感到格外的亲切!”他阐述了撤出江南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号召军民一手拿枪,一手生产,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民主,敦促蒋介石实现“和平建国”的诺言,警惕内战突然爆发。

  当时的苏中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回忆说,“那时大家对中央的方针并不都有深刻的理解,有的同志甚至还认为撤出江南是示弱的表现”。“粟裕同志的讲话大大稳定了部队和群众的情绪”。

  二、参与组建华中战略区领导机构。传为美谈的“一让司令”。

  中共中央根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确定“我党任务是夺取东北,巩固华北、华中”(《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65页。),为此在全国范围内调整战略布局,同时调整各大战略区领导机构和主要将领,在原华中地区组建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中共中央决定,由华中局提出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领导成员名单。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华中局提出了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后改称华中军区)组织方案,于10月6日报到中共中央。这个方案提出,“江北苏皖地区必须尽力坚持控制,对国顽(按:指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犯必须采取打击和歼灭方针”。提议粟裕留在华中,“华中分局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任常委”,苏皖军区由“粟裕任司令员”。(《新四军·文献(5)》,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365页。)

  10月8日,中共中央电复华中局,“同意粟裕留华中任司令”(《新四军·文献(5)》,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367页。)。后来又决定由刚从延安返回华中的张鼎丞任副司令员。

  此时,粟裕刚刚到达长江北岸,不知道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上述决定。

  10月上旬,粟裕率领北撤部队由黄桥转移到东台一带集结待命。在那里接到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通知,要他参加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的筹建。他立即带领少数参谋和警卫人员乘汽艇从东台到淮安。

  淮安、淮阴两城相距15公里,合称“两淮”,当时是华中解放区首府,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驻地。这两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许多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的故乡。西汉名将韩信,原本“淮阴布衣”,后被汉高祖刘邦拜为大将,以“将兵多多益善”著称于世。当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更使两淮人民引为无上光荣。两淮“阻淮凭海,控制山东”,是“南北咽喉,江浙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粟裕到达淮安以后,在华中局看到了中共中央任命他为华中军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的电报,当即向华中局负责同志提出建议,请求任命张鼎丞为司令,自己改任副职。

  张鼎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年长粟裕9岁,曾经参加领导福建西部的农民暴动,担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新四军组建初期,他和粟裕同在第二支队,张为司令,粟为副司令。后来,张鼎丞去延安参加整风,担任中央党校第二部主任。粟裕一向视张鼎丞为兄长,对他十分尊重。粟裕认为,由张鼎丞担任司令,更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团结。

  粟裕的建议没有得到华中局负责同志同意。回到住地,天色已晚,机要科送来向部队转发中共中央决定的电报。他接过来一看,叹了口气说:“我已经提过意见了,张鼎丞同志是我的老上级,让他当我的副手,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团结。这份电报先不要发出去,我还要向中央提出我的意见。”立即坐下来起草电报稿,陈述自己的建议和理由,第二天发给中共中央。

  中央:

  昨在华中局阅悉中央以职及张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电示,不胜惶恐。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抗战以前,均为长辈;抗战初期,则曾为职之上级;近数年来,又复在中央直接领导之下,功绩卓著,且对于执行党的政策与掌握全局均远非职所能及。为此,曾再三请求华中局,

  以鼎丞同志任司令,职副之,未蒙允许。为孚众望以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同志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 以完成党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粟裕

  十月十五日

  短短两百余字的电报,凝聚着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粟裕这一建议,中共中央当时没有采纳,仍然坚持由粟裕任司令。

  中共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是建立在对粟裕的深刻了解基础之上的。中共中央和华中局都认为,由粟裕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是适当的。


太玄书阁(xuge.org)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